帝紀第二 太祖紀

關燈
大将軍、衛王儀督三萬騎别從西北絕漠千餘裡,破其遺迸七部,獲二萬餘口,馬五萬馀匹,牛羊二十餘萬頭,高車二十餘萬乘,并服玩諸物。

    還次牛川及薄山,并刻石記功。

    班賜從臣各有差。

    庚戌,征虜将軍庾嶽破張超于勃海。

    超走平原,為其一黨一所殺。

    以所獲高車衆起鹿苑,南因台一陰一,北距長城,東包白登,屬之西山,廣輪數十裡。

    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為三溝,分流宮城内外。

    又穿鴻雁池。

    三月己未,車駕至自北伐。

    甲子,初令《五經》群書各置博士,增國子太學生員三千人。

    是月,氐人李辯叛慕容德,求援于鄴行台尚書和跋。

    跋輕騎往應之,克滑台,收德宮人府藏;又破德桂林王鎮及郎吏将士千餘人。

    丙子,遣建義将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讨庫狄部帥葉亦幹、宥連部帥窦羽泥于太渾川,破之。

    庫狄勤支子沓亦幹率其部落内附。

    真等進破侯莫陳部,獲馬牛羊十餘萬頭,追殄遺迸,入大峨谷。

    中山太守仇儒亡匿趙郡,推群盜趙準為主,号使持節、征西大将軍、冀青二州牧、钜鹿公,仇儒為準長史,聚一黨一扇惑。

    诏中領軍長孫肥讨平之。

     夏四月,前清河太守傅世聚一黨一千餘家,自号撫軍将軍。

    五月癸亥,征虜将軍庾嶽讨破之。

     秋七月,起天華殿。

    辛酉,大閱于鹿苑,飨賜各有差。

    陳郡、河南流民萬餘口内徙,遣使者存勞之。

    姚興遣衆圍洛一陽一,司馬德宗将辛恭靖請救。

    八月,遣太尉穆崇率騎六千往赴之。

    增啟京師十二門。

    作西武庫。

    除州郡民租賦之半。

    辛亥,诏禮官備撰衆儀,著于新令。

    範一陽一人盧溥,聚衆海濱,稱使持節、征北大将軍、幽州刺史,攻掠郡縣,殺幽州刺史封沓幹。

    慕容盛遼西太守李朗,舉郡内屬。

    西河胡帥護諾于、丁零帥翟同、蜀帥韓砻,并相率内附。

     冬十月,太廟成,遷神元、平文、昭成、獻明皇帝神主于太廟。

    十有二月甲午,慕容盛征虜将軍、燕郡太守高湖,率戶三千内屬。

    辛亥,诏材官将軍和突讨盧溥。

    天華殿成。

    是歲,呂光立其子紹為天王,自稱太上皇。

    光死,庶子纂殺紹僭立。

    秃發烏孤死,弟鹿孤代立,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戊午,和突破盧溥于遼西,生獲溥及其子煥,傳送京師,轘之。

    癸亥,有事于北郊。

    分命諸官循行州郡,觀民風俗,察舉不法。

    賜群臣布帛各有差。

    二月丁亥,诏有司祀日于東郊。

    始耕籍田。

    壬寅,皇子聰薨。

    三月戊午,立皇後慕容氏。

    是月,穿城南渠通于城内,作東西魚池。

     夏四月,姚興遣使朝貢。

    五月戊辰,诏谒者仆射張濟使于姚興。

    己巳,車駕東巡,遂幸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堯、帝舜廟。

    西幸馬邑,觀氵壘源。

     秋七月壬子,車駕還宮。

    起中天殿及雲母堂、金華室。

    十有一月,高車别帥敕力犍,率九百餘落内屬。

    十有二月乙未,诏曰:“世俗謂漢高起于布衣而有天下,此未達其故也。

    夫劉承堯統,曠世繼德,有蛇龍之征,緻雲彩之應,五緯上聚,天人俱協,明革命之主,大運所鐘,不可以非望求也。

    然狂狡之徒,所以颠蹶而不已者,誠惑于逐鹿之說,而迷于天命也。

    故有踵覆車之軌,蹈釁逆之蹤,毒甚者傾州郡,害微者敗邑裡,至乃身死名頹,殃及九族,從亂随流,死而不悔,豈不痛哉!《春秋》之義,大一統之美,吳楚僭号,久加誅絕,君子賤其僞名,比之塵垢。

    自非繼聖載德,天人合會,帝王之業,夫豈虛應。

    曆觀古今,不義而求非望者,徒喪其保家之道,而伏刀鋸之誅。

    有國有家者,誠能推廢興之有期,審天命之不易,察征應之潛授,杜競逐之邪言,絕一奸一雄之僭肆,思多福于止足,則幾于神智矣。

    如此,則可以保榮祿于天年,流餘慶于後世。

    夫然,故禍悖無緣而生,兵甲何因而起?凡厥來世,勖哉戒之,可不慎欤!”時太史屢奏天文錯亂,帝親覽經占,多雲改王易政,故數革官号,一欲防塞兇狡,二欲消災應變。

    已而慮群下疑惑,心謗腹非,丙申複诏曰:“上古之治,尚德下名,有任而無爵,易治而事序,故邪謀息而不起,一奸一慝絕而不作。

    周姬之末,下淩上替,以号自定,以位制祿,卿世其官,大夫遂事,一陽一德不暢,議發家陪,故釁由此起,兵由此作。

    秦漢之弊,舍德崇侈,能否混雜,賢愚相亂,庶官失序,任非其人。

    于是忠義之道寝,廉恥之節廢,退讓之風絕,毀譽之義興,莫不由乎貴尚名位,而禍敗及之矣。

    古置三公,職大憂重,故曰‘待罪宰相’,将委任責成,非虛一寵一祿也。

    而今世俗,佥以台輔為榮貴,企慕而求之。

    夫此職司,在人主之所任耳,用之則重,舍之則輕。

    然則官無常名,而任有定分,是則所貴者至矣,何取于鼎司之虛稱也。

    夫桀纣之南面,雖高而可薄;姬旦之為下,雖卑而可尊。

    一官可以效智,荜門可以垂範。

    苟以道德為實,賢于覆餗蔀家矣。

    故量己者,令終而義全;昧利者,身陷而名滅。

    利之與名,毀譽之疵競;道之與德,神識之家一寶。

    是故道義,治之本;名爵,治之末。

    名不本于道,不可以為宜;爵無補于時,不可以為用。

    用而不禁,為病深矣。

    能通其變,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來者誠思成敗之理,察治亂之由,鑒殷周之失,革秦漢之弊,則幾于治矣。

    ”是歲,乞伏乾歸為姚興所破,李暠私署涼州牧、涼公。

     四年春正月,高車别帥率其部三千餘落内附。

    二月丁亥,命樂師入學習舞,釋菜于先聖、先師。

    丁酉,分命使者循行州郡,聽察辭訟,糾劾不法。

    三月,帝親漁,薦于寝廟。

     夏四月辛卯,罷鄴行台。

    诏有司明揚隐逸。

    五月,起紫極殿、玄武樓、涼風觀、石池、鹿苑台。

     秋七月,诏鎮遠将軍、兗州刺史長孫肥步騎二萬南徇許昌、彭城。

    诏賜天下鎮戍将士布帛各有差。

    冬十二月辛亥,诏征西大将軍、常山王遵等率衆五萬讨破多蘭部帥木易于,材官将軍和突率騎六千襲黜弗、素古延等諸部。

    集博士儒生,比衆經文字,義類相從,凡四萬餘字,号曰《衆文經》。

    是歲,慕容盛死,寶弟熙僭立。

    呂光弟子隆殺纂自立。

    盧水胡沮渠蒙遜私署涼州牧、張掖公。

    蒙遜及李暠并遣使朝貢。

     五年春正月丁醜,慕容熙遣将寇遼西。

    虎威将軍宿沓幹等拒戰不利,棄令支而還。

    帝聞姚興将寇邊,庚寅,大簡輿徒,诏并州諸軍積谷于平一陽一之乾壁。

    戊子,材官将軍和突破黜弗、素古延等諸部,獲馬三千餘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