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1 列傳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關燈
小
中
大
頭戍事。
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
四年,武帝诏宏都督諸軍侵魏。
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一精一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爲百數十年所未之有。
軍次洛口,前軍克梁城。
巨集部分乖方,多違朝制,諸将欲乘勝深入,宏聞魏援近,畏懦不敢進,召諸将欲議旋師。
呂僧珍曰:“知難而退,不亦善乎。
”宏曰:“我亦以爲然。
”柳惔曰:“自我大衆所臨,何城不服,何謂難乎?”裴邃曰:“是行也,固敵是求,何難之避?”馬仙琕曰:“王安得亡國之言。
天子掃境内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
”昌義之怒須盡磔,曰:“呂僧珍可斬也。
豈有百萬之師,輕言可退,何面目得見聖主乎!”朱僧勇、胡辛生拔劍而起曰:“欲退自退,下官當前向取死!”議者已罷,僧珍謝諸将曰:“殿下昨來風動,意不在軍,深恐大緻沮喪,欲使全師而反。
”又私裴邃曰:“王非止全無經略,庸怯過甚。
吾與言軍事,都不相入。
觀此形勢,豈能成功。
”宏不敢便違群議,停軍不前。
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帼。
北軍歌曰:“不畏蕭一娘一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武。
”武謂韋叡也。
僧珍歎曰:“使始興、吳平爲元帥,我相毗輔,中原不足平。
今遂敵人見欺如此。
”乃欲遣裴邃分軍取壽一陽一,大衆停洛口。
宏固執不聽,乃令軍中曰:“人馬有前行者斬。
”自是軍政不和,人懷憤怒。
魏奚康生馳遣楊大眼謂元英曰:“梁人自克梁城已後,久不進軍,其勢可見,當是懼我。
王若進據洛水,彼自奔敗。
”元英曰:“蕭臨川雖騃,其下有好将韋、裴之屬,亦未可當。
望氣者言九月賊退,今且觀形勢,未可便與交鋒。
” 張惠紹次下邳,号令嚴明,所至獨克,下邳人多有欲來降。
惠紹曰:“我若得城,諸卿皆是國人;若不能破賊,徒令公等失鄉,非朝廷吊人本意也。
今且安堵複業,勿妄自辛苦。
”降人鹹悅。
九月,洛口軍潰,宏棄衆走。
其夜暴風雨,軍驚,宏與數騎逃亡。
諸将求宏不得,衆散而歸。
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強壯僅得脫身。
宏乘小船濟江,夜至白石壘,款城門求入。
臨汝侯登城謂曰:“百萬之師,一朝奔潰,國之存亡,未可知也。
恐一奸一人乘間爲變,城門不可夜開。
”宏無辭以對,乃缒食饋之。
惠紹聞洛口敗,亦退軍。
六年,遷司徒,領太子太傅。
八年,爲司空、揚州刺史。
十一年正月,爲太尉。
其年冬,以公事左遷骠騎大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未拜,遷揚州刺史。
十二年,加司空。
十五年,所生母陳太妃薨,去職。
尋起爲中書監,骠騎大将軍、揚州刺史如故。
宏妾弟吳法壽一性一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辄殺人。
死家訴,有敕嚴讨。
法壽在宏府内,無如之何。
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
南司奏免宏司徒、骠騎、揚州刺史。
武帝注曰:“一愛一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
” 宏自洛口之敗,常懷愧憤,都下每有竊發,辄以宏爲名,屢爲有司所奏,帝每贳之。
十七年,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骠騎航待帝夜出。
帝将行心動,乃于朱雀航過。
事發,稱爲宏所使。
帝泣謂宏曰:“我人才勝汝百倍,當此猶恐颠墜,汝何爲者。
我非不能爲周公、漢文,念汝愚故。
”宏頓首曰:“無是,無是。
”于是以罪免。
而縱恣不悛,奢侈過度,修第拟于帝宮,後一庭數百千人,皆極天下之選。
所幸江無畏服玩侔于齊東昏潘妃,寶屧直千萬。
好食鰿魚頭,常日進三百,其佗珍膳盈溢,後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
江本吳氏女也,世有國色,親從子女遍遊王侯後宮,男免兄弟九人,因權勢橫于都下。
宏未幾複爲司徒。
普通元年,遷太尉、揚州刺史,侍中如故。
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輿駕七出臨視。
及薨,诏贈侍中、大将軍、揚州牧,假黃钺,并給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劍爲六十人,諡曰靖惠。
宏以介弟之貴,無佗量能,恣意聚斂。
庫室垂有百間,在内堂之後,關鑰甚嚴。
有疑是铠仗者,密以聞。
武帝于友于甚厚,殊不悅。
宏一愛一妾江氏寝膳不能暫離,上佗日送盛馔與江曰:“當來就汝歡宴。
”唯攜布衣之舊射聲校尉丘佗卿往,與宏及江大飲,半醉後謂曰:“我今欲履行汝後房。
”便呼後合輿徑往屋所。
宏恐上見其賄貨,顔色怖懼。
上意彌信是仗,屋屋檢視。
宏一性一愛一錢,百萬一聚,黃牓标之,千萬一庫,懸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間。
帝與佗卿屈指計見錢三億餘萬,馀屋貯布絹絲綿漆蜜紵蠟朱沙黃屑雜貨,但見滿庫,不知多少。
帝始知非仗,大悅,謂曰:“阿六,汝生活大可。
”方更劇飲,至夜舉燭而還。
兄弟情方更敦睦。
宏都下有數十邸出懸錢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懸上文券,期訖便驅券主,奪其宅。
都下東土百姓,失業非一。
帝後知,制懸券不得複驅奪,自此後貧庶不複失居業。
晉時有錢神論,豫章王綜以宏貪吝,遂爲錢愚論,其文甚切。
帝知以激宏,宣旨與綜:“天下文章何限,那忽作此?”雖令急毀,而流布已遠,宏深病之,聚斂稍改。
宏又與帝女永興主私通,因是遂謀弑逆,許事捷以爲皇後。
帝嘗爲三日齋,諸主并豫,永興乃使二僮衣以婢服。
僮踰阈失屦,合帥疑之,密言于丁斌嫔,欲上言懼或不信,乃使宮帥圖之。
帥令内輿人八人,纏以純綿,立于幕下。
齋坐散,主果請間,帝許之。
主升階,而僮先趣帝後。
八人抱而擒之,帝驚墜于扆。
搜僮得刀,辭爲宏所使。
帝秘之,殺二僮于内,以漆車載主出。
主恚死,帝竟不臨之。
帝諸女臨安、安吉、長城三主并有文才,而安吉最得令稱。
宏一性一好内樂酒,沈湎聲色,侍女千人,皆極绮麗。
慎衛寡方,故屢緻降免。
宏子十人許,可知者七人,長子正仁字公業,位秘書丞,早卒,諡哀世子。
正仁弟正義嗣。
正義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樂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
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解宇以待輿駕。
初,京城之西有别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号曰北固。
蔡谟起樓其上,以置軍實。
是後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
及上升之,下辇步進。
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
翌日上幸,遂通小輿。
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須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
”乃改曰北顧。
賜正
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
四年,武帝诏宏都督諸軍侵魏。
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一精一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爲百數十年所未之有。
軍次洛口,前軍克梁城。
巨集部分乖方,多違朝制,諸将欲乘勝深入,宏聞魏援近,畏懦不敢進,召諸将欲議旋師。
呂僧珍曰:“知難而退,不亦善乎。
”宏曰:“我亦以爲然。
”柳惔曰:“自我大衆所臨,何城不服,何謂難乎?”裴邃曰:“是行也,固敵是求,何難之避?”馬仙琕曰:“王安得亡國之言。
天子掃境内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
”昌義之怒須盡磔,曰:“呂僧珍可斬也。
豈有百萬之師,輕言可退,何面目得見聖主乎!”朱僧勇、胡辛生拔劍而起曰:“欲退自退,下官當前向取死!”議者已罷,僧珍謝諸将曰:“殿下昨來風動,意不在軍,深恐大緻沮喪,欲使全師而反。
”又私裴邃曰:“王非止全無經略,庸怯過甚。
吾與言軍事,都不相入。
觀此形勢,豈能成功。
”宏不敢便違群議,停軍不前。
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帼。
北軍歌曰:“不畏蕭一娘一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武。
”武謂韋叡也。
僧珍歎曰:“使始興、吳平爲元帥,我相毗輔,中原不足平。
今遂敵人見欺如此。
”乃欲遣裴邃分軍取壽一陽一,大衆停洛口。
宏固執不聽,乃令軍中曰:“人馬有前行者斬。
”自是軍政不和,人懷憤怒。
魏奚康生馳遣楊大眼謂元英曰:“梁人自克梁城已後,久不進軍,其勢可見,當是懼我。
王若進據洛水,彼自奔敗。
”元英曰:“蕭臨川雖騃,其下有好将韋、裴之屬,亦未可當。
望氣者言九月賊退,今且觀形勢,未可便與交鋒。
” 張惠紹次下邳,号令嚴明,所至獨克,下邳人多有欲來降。
惠紹曰:“我若得城,諸卿皆是國人;若不能破賊,徒令公等失鄉,非朝廷吊人本意也。
今且安堵複業,勿妄自辛苦。
”降人鹹悅。
九月,洛口軍潰,宏棄衆走。
其夜暴風雨,軍驚,宏與數騎逃亡。
諸将求宏不得,衆散而歸。
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強壯僅得脫身。
宏乘小船濟江,夜至白石壘,款城門求入。
臨汝侯登城謂曰:“百萬之師,一朝奔潰,國之存亡,未可知也。
恐一奸一人乘間爲變,城門不可夜開。
”宏無辭以對,乃缒食饋之。
惠紹聞洛口敗,亦退軍。
六年,遷司徒,領太子太傅。
八年,爲司空、揚州刺史。
十一年正月,爲太尉。
其年冬,以公事左遷骠騎大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未拜,遷揚州刺史。
十二年,加司空。
十五年,所生母陳太妃薨,去職。
尋起爲中書監,骠騎大将軍、揚州刺史如故。
宏妾弟吳法壽一性一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辄殺人。
死家訴,有敕嚴讨。
法壽在宏府内,無如之何。
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
南司奏免宏司徒、骠騎、揚州刺史。
武帝注曰:“一愛一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
” 宏自洛口之敗,常懷愧憤,都下每有竊發,辄以宏爲名,屢爲有司所奏,帝每贳之。
十七年,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骠騎航待帝夜出。
帝将行心動,乃于朱雀航過。
事發,稱爲宏所使。
帝泣謂宏曰:“我人才勝汝百倍,當此猶恐颠墜,汝何爲者。
我非不能爲周公、漢文,念汝愚故。
”宏頓首曰:“無是,無是。
”于是以罪免。
而縱恣不悛,奢侈過度,修第拟于帝宮,後一庭數百千人,皆極天下之選。
所幸江無畏服玩侔于齊東昏潘妃,寶屧直千萬。
好食鰿魚頭,常日進三百,其佗珍膳盈溢,後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
江本吳氏女也,世有國色,親從子女遍遊王侯後宮,男免兄弟九人,因權勢橫于都下。
宏未幾複爲司徒。
普通元年,遷太尉、揚州刺史,侍中如故。
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輿駕七出臨視。
及薨,诏贈侍中、大将軍、揚州牧,假黃钺,并給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劍爲六十人,諡曰靖惠。
宏以介弟之貴,無佗量能,恣意聚斂。
庫室垂有百間,在内堂之後,關鑰甚嚴。
有疑是铠仗者,密以聞。
武帝于友于甚厚,殊不悅。
宏一愛一妾江氏寝膳不能暫離,上佗日送盛馔與江曰:“當來就汝歡宴。
”唯攜布衣之舊射聲校尉丘佗卿往,與宏及江大飲,半醉後謂曰:“我今欲履行汝後房。
”便呼後合輿徑往屋所。
宏恐上見其賄貨,顔色怖懼。
上意彌信是仗,屋屋檢視。
宏一性一愛一錢,百萬一聚,黃牓标之,千萬一庫,懸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間。
帝與佗卿屈指計見錢三億餘萬,馀屋貯布絹絲綿漆蜜紵蠟朱沙黃屑雜貨,但見滿庫,不知多少。
帝始知非仗,大悅,謂曰:“阿六,汝生活大可。
”方更劇飲,至夜舉燭而還。
兄弟情方更敦睦。
宏都下有數十邸出懸錢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懸上文券,期訖便驅券主,奪其宅。
都下東土百姓,失業非一。
帝後知,制懸券不得複驅奪,自此後貧庶不複失居業。
晉時有錢神論,豫章王綜以宏貪吝,遂爲錢愚論,其文甚切。
帝知以激宏,宣旨與綜:“天下文章何限,那忽作此?”雖令急毀,而流布已遠,宏深病之,聚斂稍改。
宏又與帝女永興主私通,因是遂謀弑逆,許事捷以爲皇後。
帝嘗爲三日齋,諸主并豫,永興乃使二僮衣以婢服。
僮踰阈失屦,合帥疑之,密言于丁斌嫔,欲上言懼或不信,乃使宮帥圖之。
帥令内輿人八人,纏以純綿,立于幕下。
齋坐散,主果請間,帝許之。
主升階,而僮先趣帝後。
八人抱而擒之,帝驚墜于扆。
搜僮得刀,辭爲宏所使。
帝秘之,殺二僮于内,以漆車載主出。
主恚死,帝竟不臨之。
帝諸女臨安、安吉、長城三主并有文才,而安吉最得令稱。
宏一性一好内樂酒,沈湎聲色,侍女千人,皆極绮麗。
慎衛寡方,故屢緻降免。
宏子十人許,可知者七人,長子正仁字公業,位秘書丞,早卒,諡哀世子。
正仁弟正義嗣。
正義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樂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
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解宇以待輿駕。
初,京城之西有别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号曰北固。
蔡谟起樓其上,以置軍實。
是後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
及上升之,下辇步進。
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
翌日上幸,遂通小輿。
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須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
”乃改曰北顧。
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