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1 列傳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關燈
小
中
大
義束帛。
後爲東揚州刺史,薨。
正義弟正德。
正德字公和,少而兇慝,招聚亡命,破冢屠牛,兼好弋獵。
齊建武中,武帝胤嗣未立,養以爲子。
及平建康,生昭明太子,正德還本。
天監初,封西豐縣侯,累遷吳郡太守。
正德自謂應居儲嫡,心常怏怏,每形于言。
普通三年,以黃門侍郎爲輕車将軍,置佐史。
頃之奔魏。
初去之始,爲詩一絕,内火籠中,即詠竹火籠,曰:“桢幹屈曲盡,蘭麝氛氲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
”至魏稱是被廢太子。
時齊蕭寶寅先在魏,乃上表魏帝曰:“豈有伯爲天子,父作揚州,棄彼密親,遠投佗國。
不若殺之。
”魏既不禮之,正德乃殺一小兒稱爲己子,遠營葬地,魏人不疑,又自魏逃歸。
見于文德殿,至庭叩頭。
武帝泣而誨之,特複本封。
正德志行無悛,常公行剝掠。
時東府有正德及樂山侯正則;潮溝有董當門子暹,世謂之董世子者也;南岸有夏侯夔世子洪。
此四兇者,爲百姓巨蠹,多聚亡命,黃昏多殺人于道,謂之“打稽”。
時勳豪子弟多縱恣,以一婬一盜屠一殺爲業,父祖不能制,尉邏莫能禦。
車服牛馬,号西豐駱馬,樂山烏牛。
董暹金帖織成戰襖,直七百萬。
後正則爲劫,殺沙門,徙嶺南死。
洪爲其父夔奏系東冶,死于徒。
暹坐與永一陽一王妃王氏亂,誅。
三人既除,百姓少安。
正德一婬一虐不革,尋除給事黃門侍郎。
六年爲輕車将軍,随豫章王北侵。
正德辄棄軍委走,爲有司所奏下獄。
帝複诏曰:“汝以猶子,情兼常一愛一,故越先汝兄,剖符連郡。
往年在蜀,昵近小人,猶謂少年情志未定。
更于吳郡殺戮無辜,劫盜财物,雅然無畏。
及還京師,專爲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頭斷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閉晏開。
又奪人一妻妾,略人子女,徐敖非直失其配匹,乃橫一屍一道路;王伯敖列卿之女,誘爲妾媵。
我每加掩抑,冀汝自新,了無悛革,怨雠逾甚。
遂匹馬奔亡,志懷反噬。
遣信慰問,冀汝能還,果能來歸,遂我夙志。
謂汝不好文史,志在武功,令汝杖節,董戎前驅。
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
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随。
敕所在給汝禀饩。
王新婦、見理等當停太尉間,汝餘房累悉許同行。
”于是免官削爵土,徙臨海郡。
未至徙所,道追赦之。
八年,複封爵。
正德北還,求交朱異。
帝既封昭明諸子,異言正德失職。
中大通四年,特封臨賀郡王。
後爲丹一陽一尹,坐所部多劫盜,複爲有司所奏,去職。
出爲南兖州,在任苛刻,人不堪命。
廣陵沃壤,遂爲之荒,至人相食噉。
既累試無能,從是黜廢,轉增憤恨,乃一陰一養死士,常思國釁。
聚蓄米粟,宅内五十間室,并以爲倉。
自征虜亭至于方山,悉略爲墅。
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太清二年秋,侯景反,知其有一奸一心。
景一黨一徐思玉在北經與正德相知,至是景遣思玉至建邺,具以事告。
又與正德書曰:“今天子年尊,一奸一臣亂國,以景觀之,計日必敗。
大王屬當儲貳,中被廢辱,天下義士,竊所忿慨。
大王豈得顧此私情,棄茲億兆。
景雖不武,實思自奮。
”正德得書大喜,曰:“侯景之意,暗與人同,天贊我也。
”遂許之。
及景至,正德潛運空舫,詐稱迎荻,以濟景焉。
朝廷未知其謀,以正德爲平北将軍,屯朱雀航。
景至,正德乃北向望阙三拜跪辭,歔欷流涕,引賊入宣一陽一門。
與景交揖馬上,退據左衛府。
先是,其軍并着绛袍,袍裡皆碧,至是悉反之。
賊以正德爲天子,号曰正平元年。
初童謠有之,故以應也;又世人相佷,必稱正平耳。
正德乃以長子見理爲太子,以女妻景。
景爲丞相,與約曰:“平城之日,不得全二宮。
”又令畿内王侯三日不出者,誅之。
及台城開,正德率衆揮刀欲入,賊先使其徒守門,故正德不果。
乃複太清之号,降正德爲侍中、大司馬。
正德入問訊,拜且泣。
武帝曰:“惙其泣矣,何嗟及矣。
”正德知爲賊所賣,深自咎悔,密書與鄱一陽一嗣王契,以兵入。
賊遮得書,乃矯诏殺之。
先是,正德妹長樂主适陳郡謝禧,正德一奸一之,燒主第,縛一婢,加玉钏于手,以金寶附身,聲雲主被燒死,檢取婢一屍一并金玉葬之。
仍與主通,呼爲柳夫人,生二子焉。
日月稍久,風聲漸露。
後黃門郎張準有一雉媒,正德見而奪之。
尋會重雲殿爲淨供,皇儲以下莫不畢集。
準于衆中吒罵曰:“張準雉媒非長樂主,何可略奪!”皇太子恐帝聞之,令武陵王和止之乃休,及出,送雉媒還之。
其後梁室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
童謠雲:“甯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
”其惡之如是。
見理字孟節,一性一甚兇粗,長劍短衣,出入廛裡,不爲宗室所齒。
及肆逆,甚得志焉。
招聚群盜,每夜辄掠劫,于大航爲流矢所中死。
正德弟正則。
正則字公衡,天監初,以王子封樂山侯。
累遷太子洗馬、舍人。
恒于第内私械百姓令養馬,又盜鑄錢。
大通二年,坐匿劫盜,削爵徙郁林。
帝敕廣州日給酒肉,南中官司猶處以侯禮。
正則滋怨諸父,與西江督護靳山顧通室,招誘亡命,将襲番禺。
未及期而事發,遂鳴鼓會将攻州城。
刺史元景仲命長史元孝深讨之。
正則敗,逃于廁,村人縛送之,诏斬于南海。
有司請絕屬籍,收妻子。
诏聽絕屬籍,妻子特原。
正則弟正立。
正立字公山,初封羅平侯。
母江有一寵一。
初,正仁之亡,宏溺情曲制,以正立爲世子。
正立微有學,宏薨後,知非朝議,表求讓兄,帝甚嘉焉。
諸侯例封五百戶,正立改封實土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
後位丹一陽一尹,薨,諡曰敏。
子贲嗣。
贲字世文,一性一躁薄。
正德爲侯景所立,贲出投之,專監造攻具,以攻台城,常爲賊耳目。
南康嗣王會理謀襲景,贲與中宿世子子邕告之,賊矯封贲竟陵王,子邕随郡王,并改姓侯氏。
贲爲宗正卿,子邕都官尚書,專權陵蔑朝政,居嘗晝卧,見柳敬禮、蕭勸入室驅之,贲驚起乞恩。
俄而賊惡其翻覆,殺之。
正立弟正表,封封山侯,後奔樂山。
正表弟正信。
正信字公理,封武化侯。
與正立同生,亦被宏锺一愛一。
然幼不慧,常執白一團一扇,湘東王取題八字銘玩之。
正信不知嗤之,終常搖握。
位給事中,卒。
後爲東揚州刺史,薨。
正義弟正德。
正德字公和,少而兇慝,招聚亡命,破冢屠牛,兼好弋獵。
齊建武中,武帝胤嗣未立,養以爲子。
及平建康,生昭明太子,正德還本。
天監初,封西豐縣侯,累遷吳郡太守。
正德自謂應居儲嫡,心常怏怏,每形于言。
普通三年,以黃門侍郎爲輕車将軍,置佐史。
頃之奔魏。
初去之始,爲詩一絕,内火籠中,即詠竹火籠,曰:“桢幹屈曲盡,蘭麝氛氲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
”至魏稱是被廢太子。
時齊蕭寶寅先在魏,乃上表魏帝曰:“豈有伯爲天子,父作揚州,棄彼密親,遠投佗國。
不若殺之。
”魏既不禮之,正德乃殺一小兒稱爲己子,遠營葬地,魏人不疑,又自魏逃歸。
見于文德殿,至庭叩頭。
武帝泣而誨之,特複本封。
正德志行無悛,常公行剝掠。
時東府有正德及樂山侯正則;潮溝有董當門子暹,世謂之董世子者也;南岸有夏侯夔世子洪。
此四兇者,爲百姓巨蠹,多聚亡命,黃昏多殺人于道,謂之“打稽”。
時勳豪子弟多縱恣,以一婬一盜屠一殺爲業,父祖不能制,尉邏莫能禦。
車服牛馬,号西豐駱馬,樂山烏牛。
董暹金帖織成戰襖,直七百萬。
後正則爲劫,殺沙門,徙嶺南死。
洪爲其父夔奏系東冶,死于徒。
暹坐與永一陽一王妃王氏亂,誅。
三人既除,百姓少安。
正德一婬一虐不革,尋除給事黃門侍郎。
六年爲輕車将軍,随豫章王北侵。
正德辄棄軍委走,爲有司所奏下獄。
帝複诏曰:“汝以猶子,情兼常一愛一,故越先汝兄,剖符連郡。
往年在蜀,昵近小人,猶謂少年情志未定。
更于吳郡殺戮無辜,劫盜财物,雅然無畏。
及還京師,專爲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頭斷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閉晏開。
又奪人一妻妾,略人子女,徐敖非直失其配匹,乃橫一屍一道路;王伯敖列卿之女,誘爲妾媵。
我每加掩抑,冀汝自新,了無悛革,怨雠逾甚。
遂匹馬奔亡,志懷反噬。
遣信慰問,冀汝能還,果能來歸,遂我夙志。
謂汝不好文史,志在武功,令汝杖節,董戎前驅。
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
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随。
敕所在給汝禀饩。
王新婦、見理等當停太尉間,汝餘房累悉許同行。
”于是免官削爵土,徙臨海郡。
未至徙所,道追赦之。
八年,複封爵。
正德北還,求交朱異。
帝既封昭明諸子,異言正德失職。
中大通四年,特封臨賀郡王。
後爲丹一陽一尹,坐所部多劫盜,複爲有司所奏,去職。
出爲南兖州,在任苛刻,人不堪命。
廣陵沃壤,遂爲之荒,至人相食噉。
既累試無能,從是黜廢,轉增憤恨,乃一陰一養死士,常思國釁。
聚蓄米粟,宅内五十間室,并以爲倉。
自征虜亭至于方山,悉略爲墅。
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太清二年秋,侯景反,知其有一奸一心。
景一黨一徐思玉在北經與正德相知,至是景遣思玉至建邺,具以事告。
又與正德書曰:“今天子年尊,一奸一臣亂國,以景觀之,計日必敗。
大王屬當儲貳,中被廢辱,天下義士,竊所忿慨。
大王豈得顧此私情,棄茲億兆。
景雖不武,實思自奮。
”正德得書大喜,曰:“侯景之意,暗與人同,天贊我也。
”遂許之。
及景至,正德潛運空舫,詐稱迎荻,以濟景焉。
朝廷未知其謀,以正德爲平北将軍,屯朱雀航。
景至,正德乃北向望阙三拜跪辭,歔欷流涕,引賊入宣一陽一門。
與景交揖馬上,退據左衛府。
先是,其軍并着绛袍,袍裡皆碧,至是悉反之。
賊以正德爲天子,号曰正平元年。
初童謠有之,故以應也;又世人相佷,必稱正平耳。
正德乃以長子見理爲太子,以女妻景。
景爲丞相,與約曰:“平城之日,不得全二宮。
”又令畿内王侯三日不出者,誅之。
及台城開,正德率衆揮刀欲入,賊先使其徒守門,故正德不果。
乃複太清之号,降正德爲侍中、大司馬。
正德入問訊,拜且泣。
武帝曰:“惙其泣矣,何嗟及矣。
”正德知爲賊所賣,深自咎悔,密書與鄱一陽一嗣王契,以兵入。
賊遮得書,乃矯诏殺之。
先是,正德妹長樂主适陳郡謝禧,正德一奸一之,燒主第,縛一婢,加玉钏于手,以金寶附身,聲雲主被燒死,檢取婢一屍一并金玉葬之。
仍與主通,呼爲柳夫人,生二子焉。
日月稍久,風聲漸露。
後黃門郎張準有一雉媒,正德見而奪之。
尋會重雲殿爲淨供,皇儲以下莫不畢集。
準于衆中吒罵曰:“張準雉媒非長樂主,何可略奪!”皇太子恐帝聞之,令武陵王和止之乃休,及出,送雉媒還之。
其後梁室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
童謠雲:“甯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
”其惡之如是。
見理字孟節,一性一甚兇粗,長劍短衣,出入廛裡,不爲宗室所齒。
及肆逆,甚得志焉。
招聚群盜,每夜辄掠劫,于大航爲流矢所中死。
正德弟正則。
正則字公衡,天監初,以王子封樂山侯。
累遷太子洗馬、舍人。
恒于第内私械百姓令養馬,又盜鑄錢。
大通二年,坐匿劫盜,削爵徙郁林。
帝敕廣州日給酒肉,南中官司猶處以侯禮。
正則滋怨諸父,與西江督護靳山顧通室,招誘亡命,将襲番禺。
未及期而事發,遂鳴鼓會将攻州城。
刺史元景仲命長史元孝深讨之。
正則敗,逃于廁,村人縛送之,诏斬于南海。
有司請絕屬籍,收妻子。
诏聽絕屬籍,妻子特原。
正則弟正立。
正立字公山,初封羅平侯。
母江有一寵一。
初,正仁之亡,宏溺情曲制,以正立爲世子。
正立微有學,宏薨後,知非朝議,表求讓兄,帝甚嘉焉。
諸侯例封五百戶,正立改封實土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
後位丹一陽一尹,薨,諡曰敏。
子贲嗣。
贲字世文,一性一躁薄。
正德爲侯景所立,贲出投之,專監造攻具,以攻台城,常爲賊耳目。
南康嗣王會理謀襲景,贲與中宿世子子邕告之,賊矯封贲竟陵王,子邕随郡王,并改姓侯氏。
贲爲宗正卿,子邕都官尚書,專權陵蔑朝政,居嘗晝卧,見柳敬禮、蕭勸入室驅之,贲驚起乞恩。
俄而賊惡其翻覆,殺之。
正立弟正表,封封山侯,後奔樂山。
正表弟正信。
正信字公理,封武化侯。
與正立同生,亦被宏锺一愛一。
然幼不慧,常執白一團一扇,湘東王取題八字銘玩之。
正信不知嗤之,終常搖握。
位給事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