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1 列傳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關燈
小
中
大
梁宗室上吳平侯景長沙宣武王懿永一陽一昭王敷衡一陽一宣王暢别一陽一簡王融臨川靖惠王宏
景,崇之子也。
八歲,随父在郡,居喪以毀聞。
及長好學,才辯有識斷。
仕齊爲永甯令,政爲百城最。
永嘉太守範述曾居郡,号稱廉平,雅服景爲政,乃牓郡門曰:“諸縣有疑滞者,可就永甯令決。
”以疾去官。
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詣阙表請景爲郡,不許。
永元二年,以長沙宣武王懿勳,除步兵校尉。
是冬懿遇害,景亦逃難。
武帝起兵,以景行南兖州事。
時天下未定,沔北伧楚,各據塢壁。
景示以威信,渠帥相率面縛請罪,旬日境内皆平。
武帝踐阼,封吳平縣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
诏景母一毛一氏爲國太夫人,禮如王國太妃,假金章紫绶。
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職,文案無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
會年荒,計口振恤,又爲饘粥于路以賦之,死者給棺具,人甚賴焉。
天監七年,爲左骁騎将軍,兼領軍将軍。
領軍管天下兵要,宋孝建以來,制局用事,與領軍分權,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領軍垂拱而已。
及景在職峻切,官曹肅然,制局監皆近幸,頗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
尋出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八年,魏荊州刺史元志攻潺溝,驅迫群蠻,群蠻悉度漢水來降。
議者以爲蠻累爲邊患,可因此除之。
景曰:“窮來歸我,誅之不祥;且魏人來侵,每爲矛楯,若悉誅蠻,則魏軍無礙,非長策也。
”乃開樊城受降,因命司馬朱思遠、甯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隽擊志于潺溝,大破之。
景初到州,省除參迎羽儀器服,不得煩擾吏人。
修葺城壘,申警邊備,理辭訟,勸農桑。
郡縣皆改節自勵,州内清靜,抄盜絕迹。
十三年,複爲領軍将軍,直殿省,知十州損益事,月加祿五萬。
景爲人雅有風力,長于辭令。
其在朝廷,爲衆所瞻仰。
于武帝雖屬爲從弟,而禮寄甚隆,軍國大事皆與議決。
十五年,加侍中。
及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坐法免,诏景以安右将軍監揚州,置佐史,即宅爲府。
景越親居揚州,固讓至于涕泣,帝弗許。
在州尤稱明斷,符教嚴整。
有田舍老姥訴得符,還至縣,縣吏未即發,姥語曰:“蕭監州符如火,汝手何敢留之!”其爲人所畏敬如此。
遷都督、郢州刺史。
将發,帝幸建興苑餞别,爲之流涕。
在州複有能名。
齊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盜賊,景移書告示,魏即焚塢戍保境,不複侵略。
卒于州,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
子劢。
劢字文約,弱不好弄,喜愠不形于色。
位太子洗馬,母憂去職,殆不勝喪。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或遇風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複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锺一愛一,曰:“吾百年後,其無此子乎。
”使左右節哭。
服阕,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于郢鎮,或以路遠,秘其兇問,以疾漸爲辭。
劢乃奔波,屆于江夏,不進水漿者七日。
廬于墓所,親友隔絕。
會叔父昙下诏獄,劢乃率昆弟群從同詣大理,雖門生故吏,莫能識之。
後襲封吳平侯,對揚王人,悲恸嗚咽,傍人亦爲隕涕。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稱。
遷宣城内史,郡多猛獸,常爲人患,及劢在任,獸暴爲息。
又遷豫章内史,道不拾遺,男一女異路。
徙廣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數百裡中,舟乘填塞,各齎酒肴以送劢。
劢人爲納受,随以錢帛與之。
至新淦縣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盤擎鳅魚,自送舟側奉上之,童兒數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廣州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爲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
及劢至,纖豪不犯,歲十馀至。
俚人不賓,多爲海暴,劢征讨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外,悉送還台。
前後刺史皆營私蓄,方物之貢,少登天府。
自劢在州,歲中數獻,軍國所須,相繼不絕。
武帝歎曰:“朝廷便是更有廣州。
”有诏以本号還朝,而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
未幾,文徹降附。
劢以南江危險,宜立重鎮,乃表台于高涼郡立州。
敕仍以爲高州,以西江督護孫固爲刺史。
征爲太子左衛率。
劢一性一率儉,而器度寬裕,左右嘗将羹至胸前翻之,顔色不異,徐呼更衣。
聚書至三萬卷,披翫不倦,尤好東觀漢記,略皆誦憶。
劉顯執卷策劢,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少交結,唯與河東裴子野、範一陽一張缵善。
卒于道,贈侍中,諡曰光侯。
劢弟勸。
勸字文肅,少以清靜自立,封西鄉侯,位南康内史,太舟卿。
大寶元年,與南康王會理謀誅侯景,事發遇害。
勸弟勉。
勉字文祗,封東鄉侯,位太子洗馬,及勸同見害。
勉弟勃位定州刺史,封曲江鄉侯。
大寶初,廣州刺史元景仲将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攻景仲,迎勃爲刺史。
時湘東王繹在荊州,雖承制授職,力不能制,遂從之。
勃乃鎮嶺南,爲廣州刺史。
後江表定,以王琳代爲廣州,以勃爲晉州刺史。
魏克江陵,勃複據廣州。
敬帝承制,加司徒。
紹泰中,爲太尉,尋進爲太保。
及陳武禅代之際,舉兵不從,尋敗,遇害。
昌字子建,景弟也。
位衡州刺史。
一性一好酒,在州每醉,徑出入人家,或獨詣草野,刑戮頗無期度,醉時所殺,醒或求焉,亦無悔也。
累遷兼宗正卿,屢爲有司所劾。
久留都,忽忽不樂,遂縱酒虛悸。
在石頭東齋,引刀自刺而卒。
弟昂。
昂字子明,位輕車将軍,監南兖州。
初,兄景再爲兖州,德惠在人,及昂來代,時人方之馮氏。
征爲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時有女子年二十許,散發黃衣,在武窟山石室中,無所修行,唯不甚食。
或出人間,時飲少酒,鵝一卵一一兩枚,人呼爲聖姑。
就求子往往有效,造者充滿山谷。
昂呼問無所對,以爲祅惑,鞭之二十。
創即差,失所在。
中大通元年,爲領軍将軍。
久之,封湘一陰一侯,出爲江州刺史。
卒,諡曰恭侯。
昂弟昱字子真,少而狂狷,不拘禮度,異服危冠,交遊冗雜。
尤善屠牛,業以爲常。
于宅内酤酒。
好騎射。
曆位中書侍郎。
每求試邊州,武帝以其輕脫無威望,抑而不許。
遷給事黃門侍郎,上表請自解,帝手诏責之,坐免官。
因此杜門絕朝觐。
普通五年,坐于宅内鑄錢,爲有司所奏,下廷尉,得免死,徙臨海郡。
行至上虞,有敕追還,令受菩薩戒。
既
八歲,随父在郡,居喪以毀聞。
及長好學,才辯有識斷。
仕齊爲永甯令,政爲百城最。
永嘉太守範述曾居郡,号稱廉平,雅服景爲政,乃牓郡門曰:“諸縣有疑滞者,可就永甯令決。
”以疾去官。
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詣阙表請景爲郡,不許。
永元二年,以長沙宣武王懿勳,除步兵校尉。
是冬懿遇害,景亦逃難。
武帝起兵,以景行南兖州事。
時天下未定,沔北伧楚,各據塢壁。
景示以威信,渠帥相率面縛請罪,旬日境内皆平。
武帝踐阼,封吳平縣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
诏景母一毛一氏爲國太夫人,禮如王國太妃,假金章紫绶。
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職,文案無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
會年荒,計口振恤,又爲饘粥于路以賦之,死者給棺具,人甚賴焉。
天監七年,爲左骁騎将軍,兼領軍将軍。
領軍管天下兵要,宋孝建以來,制局用事,與領軍分權,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領軍垂拱而已。
及景在職峻切,官曹肅然,制局監皆近幸,頗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
尋出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八年,魏荊州刺史元志攻潺溝,驅迫群蠻,群蠻悉度漢水來降。
議者以爲蠻累爲邊患,可因此除之。
景曰:“窮來歸我,誅之不祥;且魏人來侵,每爲矛楯,若悉誅蠻,則魏軍無礙,非長策也。
”乃開樊城受降,因命司馬朱思遠、甯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隽擊志于潺溝,大破之。
景初到州,省除參迎羽儀器服,不得煩擾吏人。
修葺城壘,申警邊備,理辭訟,勸農桑。
郡縣皆改節自勵,州内清靜,抄盜絕迹。
十三年,複爲領軍将軍,直殿省,知十州損益事,月加祿五萬。
景爲人雅有風力,長于辭令。
其在朝廷,爲衆所瞻仰。
于武帝雖屬爲從弟,而禮寄甚隆,軍國大事皆與議決。
十五年,加侍中。
及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坐法免,诏景以安右将軍監揚州,置佐史,即宅爲府。
景越親居揚州,固讓至于涕泣,帝弗許。
在州尤稱明斷,符教嚴整。
有田舍老姥訴得符,還至縣,縣吏未即發,姥語曰:“蕭監州符如火,汝手何敢留之!”其爲人所畏敬如此。
遷都督、郢州刺史。
将發,帝幸建興苑餞别,爲之流涕。
在州複有能名。
齊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盜賊,景移書告示,魏即焚塢戍保境,不複侵略。
卒于州,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
子劢。
劢字文約,弱不好弄,喜愠不形于色。
位太子洗馬,母憂去職,殆不勝喪。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或遇風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複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锺一愛一,曰:“吾百年後,其無此子乎。
”使左右節哭。
服阕,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于郢鎮,或以路遠,秘其兇問,以疾漸爲辭。
劢乃奔波,屆于江夏,不進水漿者七日。
廬于墓所,親友隔絕。
會叔父昙下诏獄,劢乃率昆弟群從同詣大理,雖門生故吏,莫能識之。
後襲封吳平侯,對揚王人,悲恸嗚咽,傍人亦爲隕涕。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稱。
遷宣城内史,郡多猛獸,常爲人患,及劢在任,獸暴爲息。
又遷豫章内史,道不拾遺,男一女異路。
徙廣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數百裡中,舟乘填塞,各齎酒肴以送劢。
劢人爲納受,随以錢帛與之。
至新淦縣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盤擎鳅魚,自送舟側奉上之,童兒數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廣州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爲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
及劢至,纖豪不犯,歲十馀至。
俚人不賓,多爲海暴,劢征讨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外,悉送還台。
前後刺史皆營私蓄,方物之貢,少登天府。
自劢在州,歲中數獻,軍國所須,相繼不絕。
武帝歎曰:“朝廷便是更有廣州。
”有诏以本号還朝,而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
未幾,文徹降附。
劢以南江危險,宜立重鎮,乃表台于高涼郡立州。
敕仍以爲高州,以西江督護孫固爲刺史。
征爲太子左衛率。
劢一性一率儉,而器度寬裕,左右嘗将羹至胸前翻之,顔色不異,徐呼更衣。
聚書至三萬卷,披翫不倦,尤好東觀漢記,略皆誦憶。
劉顯執卷策劢,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少交結,唯與河東裴子野、範一陽一張缵善。
卒于道,贈侍中,諡曰光侯。
劢弟勸。
勸字文肅,少以清靜自立,封西鄉侯,位南康内史,太舟卿。
大寶元年,與南康王會理謀誅侯景,事發遇害。
勸弟勉。
勉字文祗,封東鄉侯,位太子洗馬,及勸同見害。
勉弟勃位定州刺史,封曲江鄉侯。
大寶初,廣州刺史元景仲将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攻景仲,迎勃爲刺史。
時湘東王繹在荊州,雖承制授職,力不能制,遂從之。
勃乃鎮嶺南,爲廣州刺史。
後江表定,以王琳代爲廣州,以勃爲晉州刺史。
魏克江陵,勃複據廣州。
敬帝承制,加司徒。
紹泰中,爲太尉,尋進爲太保。
及陳武禅代之際,舉兵不從,尋敗,遇害。
昌字子建,景弟也。
位衡州刺史。
一性一好酒,在州每醉,徑出入人家,或獨詣草野,刑戮頗無期度,醉時所殺,醒或求焉,亦無悔也。
累遷兼宗正卿,屢爲有司所劾。
久留都,忽忽不樂,遂縱酒虛悸。
在石頭東齋,引刀自刺而卒。
弟昂。
昂字子明,位輕車将軍,監南兖州。
初,兄景再爲兖州,德惠在人,及昂來代,時人方之馮氏。
征爲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時有女子年二十許,散發黃衣,在武窟山石室中,無所修行,唯不甚食。
或出人間,時飲少酒,鵝一卵一一兩枚,人呼爲聖姑。
就求子往往有效,造者充滿山谷。
昂呼問無所對,以爲祅惑,鞭之二十。
創即差,失所在。
中大通元年,爲領軍将軍。
久之,封湘一陰一侯,出爲江州刺史。
卒,諡曰恭侯。
昂弟昱字子真,少而狂狷,不拘禮度,異服危冠,交遊冗雜。
尤善屠牛,業以爲常。
于宅内酤酒。
好騎射。
曆位中書侍郎。
每求試邊州,武帝以其輕脫無威望,抑而不許。
遷給事黃門侍郎,上表請自解,帝手诏責之,坐免官。
因此杜門絕朝觐。
普通五年,坐于宅内鑄錢,爲有司所奏,下廷尉,得免死,徙臨海郡。
行至上虞,有敕追還,令受菩薩戒。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