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0 列傳第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賓并傳家業,山賓最知名。
山賓字孝若,七歲能言名理。
十三,博通經傳,居喪盡禮,起家奉朝請。
兄仲璋痼疾,家道屢空,山賓乃行幹祿,後爲廣一陽一令,頃之去官。
會诏使公卿舉士,左衛将軍江祏上書薦山賓才堪理劇。
齊明帝不重學,謂祏曰:“聞山賓談書不辍,何堪官邪。
”遂不用。
梁台建,累遷右軍記室參軍,掌吉禮。
時初置五經博士,山賓首應其選。
曆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天監十五年,出爲持節、都督緣淮諸軍事、北兖州刺史。
普通二年,征爲太子右衛率,加給事中。
遷禦史中丞,以公事左遷黃門侍郎。
四年,爲散騎常侍。
東宮新置學士,又以山賓居之。
俄以本官兼國子祭酒。
初,山賓在州,所部平陸縣不稔,啓出倉米以振百姓。
後刺史檢州曹,失簿,以山賓爲耗損。
有司追責,籍其宅入官。
山賓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昭明太子聞築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雖出撫大蕃,擁旌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屢空。
聞構宇未成,今送薄助。
”并诒詩曰:“平仲古稱奇,夷吾昔擅美,令則挺伊賢,東秦固多士。
築室非道傍,置宅歸仁裡。
庚桑方有系,原生今易拟。
必來三徑人,将招五經士。
” 山賓一性一笃實,家中嘗乏困,貨所乘牛。
既售受錢,乃謂買主曰:“此牛經患漏蹄,療差已久,恐後脫發,無容不相語。
”買主遽追取錢。
處士阮孝緒聞之,歎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 五年,又假節攝北兖州事,後卒官,贈侍中,諡曰質子。
山賓累居學官,甚有訓導之益,然一性一頗疏通,接于諸生多狎比,人皆一愛一之。
所着吉禮儀注二百二十四卷,禮儀二十卷,孝經喪服義十五卷。
子震字興道,亦傳父業,位太子舍人,尚書祠部郎,餘姚令。
山賓弟少遐字處默,亦知名,位都官尚書。
簡文謂人曰:“我不喜明得尚書,更喜朝廷得人。
”後拜青州刺史。
太清之亂奔魏,仕北齊,卒于太子中庶子。
子罕,司空記室。
明氏南度雖晚,并有名位,自宋至梁爲刺史者六人。
庾易字幼簡,新野人也,徙居江陵。
祖玫,巴郡太守。
父道骥,安西參軍。
易志一性一恬靜,不交外物,齊臨川王映臨州,表薦之,饷麥百斛。
易謂使人曰:“走樵采麋鹿之伍,終其解一毛一之衣,馳騁日月之車,得保自耕之祿,于大王之恩亦已深矣。
”辭不受,以文義自樂。
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蚌研、白象牙筆。
并贈詩曰:“白日清明,青雲遼亮,昔聞巢、許,今睹台、尚。
”易以連理幾、竹翹書格報之。
建武三年,诏征爲司空主簿,不就,卒。
子黔婁。
黔婁字子貞,一字貞正。
少好學,多所講誦。
一性一至孝,不曾失色于人。
南一陽一高士劉虬、宗測并歎異之。
仕齊爲編令,政有異績。
先是縣境多猛獸暴,黔婁至,猛獸皆度往臨沮界,時以爲仁化所感。
徙孱陵令,到縣未旬,易在家遘疾,黔婁忽心驚,舉身流汗,即日棄官歸家。
家人悉驚其忽至。
時易疾始二日,醫雲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
易洩利,黔婁辄取嘗之,味轉甜滑,心愈憂苦。
至夕,每稽颡北辰,求以身代。
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複可延。
汝誠禱既至,政得至月末。
”及晦而易亡。
黔婁居喪過禮,廬于冢側。
梁台建,黔婁自西台尚書儀曹郎爲益州刺史鄧元起表爲府長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及成都平,城中珍寶山積,元起悉分與僚佐,唯黔婁一無所取。
元起惡其異衆,厲聲曰:“長史何獨爲高?”黔婁示不違之,請書數箧。
尋除蜀郡太守,在職清素,百姓便之。
元起死于蜀郡,部曲皆散,黔婁身營殡斂,攜持喪柩歸鄉裡。
東宮建,以中軍記室參軍侍皇太子讀,甚見知重。
诏與太子中庶子殷鈞、中舍人到洽、國子博士明山賓遞日爲太子講五經義。
遷散騎侍郎,卒。
弟于陵。
于陵字子介,七歲能言玄理。
及長,清警博學,有才思。
齊随王子隆爲荊州,召爲主簿,使與謝朓、宗夬抄撰群書。
子隆代還,又以爲送故主簿。
子隆爲明帝所害,僚吏畏避莫至,唯于陵與夬獨留經理喪事。
永元末,除東一陽一遂安令,爲人吏所稱。
梁天監初,爲建康獄平,遷尚書功論郎,待诏文德殿。
後兼中書通事舍人,拜太子洗馬。
舊東宮官屬通爲清選,洗馬掌文翰,尤其清者。
近代用人,皆取甲族有才望者,時于陵與周舍并擢充此職。
武帝曰:“官以人清,豈限甲族。
”時論以爲美。
累遷中書黃門侍郎,舍人如故。
後終于鴻胪卿。
弟肩吾。
肩吾字慎之,八歲能賦詩,爲兄于陵所友一愛一。
初爲晉安王國常侍,王每徙鎮,肩吾常随府。
在雍州被命與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摛、王囿、孔铄、鮑至等十人抄撰衆籍,豐其果馔,号高齋學士。
王爲皇太子,兼東宮通事舍人。
後爲安西湘東王錄事、谘議參軍,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簡文開文德省置學士,肩吾子信、徐摛子陵、吳郡張長公、北地傅弘、東海鮑至等充其選。
齊永明中,王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以爲新變,至是轉拘聲韻,彌爲麗一靡一,複踰往時。
簡文與湘東王書論之曰: 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疏,争事闡緩,既
山賓字孝若,七歲能言名理。
十三,博通經傳,居喪盡禮,起家奉朝請。
兄仲璋痼疾,家道屢空,山賓乃行幹祿,後爲廣一陽一令,頃之去官。
會诏使公卿舉士,左衛将軍江祏上書薦山賓才堪理劇。
齊明帝不重學,謂祏曰:“聞山賓談書不辍,何堪官邪。
”遂不用。
梁台建,累遷右軍記室參軍,掌吉禮。
時初置五經博士,山賓首應其選。
曆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天監十五年,出爲持節、都督緣淮諸軍事、北兖州刺史。
普通二年,征爲太子右衛率,加給事中。
遷禦史中丞,以公事左遷黃門侍郎。
四年,爲散騎常侍。
東宮新置學士,又以山賓居之。
俄以本官兼國子祭酒。
初,山賓在州,所部平陸縣不稔,啓出倉米以振百姓。
後刺史檢州曹,失簿,以山賓爲耗損。
有司追責,籍其宅入官。
山賓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昭明太子聞築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雖出撫大蕃,擁旌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屢空。
聞構宇未成,今送薄助。
”并诒詩曰:“平仲古稱奇,夷吾昔擅美,令則挺伊賢,東秦固多士。
築室非道傍,置宅歸仁裡。
庚桑方有系,原生今易拟。
必來三徑人,将招五經士。
” 山賓一性一笃實,家中嘗乏困,貨所乘牛。
既售受錢,乃謂買主曰:“此牛經患漏蹄,療差已久,恐後脫發,無容不相語。
”買主遽追取錢。
處士阮孝緒聞之,歎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 五年,又假節攝北兖州事,後卒官,贈侍中,諡曰質子。
山賓累居學官,甚有訓導之益,然一性一頗疏通,接于諸生多狎比,人皆一愛一之。
所着吉禮儀注二百二十四卷,禮儀二十卷,孝經喪服義十五卷。
子震字興道,亦傳父業,位太子舍人,尚書祠部郎,餘姚令。
山賓弟少遐字處默,亦知名,位都官尚書。
簡文謂人曰:“我不喜明得尚書,更喜朝廷得人。
”後拜青州刺史。
太清之亂奔魏,仕北齊,卒于太子中庶子。
子罕,司空記室。
明氏南度雖晚,并有名位,自宋至梁爲刺史者六人。
庾易字幼簡,新野人也,徙居江陵。
祖玫,巴郡太守。
父道骥,安西參軍。
易志一性一恬靜,不交外物,齊臨川王映臨州,表薦之,饷麥百斛。
易謂使人曰:“走樵采麋鹿之伍,終其解一毛一之衣,馳騁日月之車,得保自耕之祿,于大王之恩亦已深矣。
”辭不受,以文義自樂。
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蚌研、白象牙筆。
并贈詩曰:“白日清明,青雲遼亮,昔聞巢、許,今睹台、尚。
”易以連理幾、竹翹書格報之。
建武三年,诏征爲司空主簿,不就,卒。
子黔婁。
黔婁字子貞,一字貞正。
少好學,多所講誦。
一性一至孝,不曾失色于人。
南一陽一高士劉虬、宗測并歎異之。
仕齊爲編令,政有異績。
先是縣境多猛獸暴,黔婁至,猛獸皆度往臨沮界,時以爲仁化所感。
徙孱陵令,到縣未旬,易在家遘疾,黔婁忽心驚,舉身流汗,即日棄官歸家。
家人悉驚其忽至。
時易疾始二日,醫雲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
易洩利,黔婁辄取嘗之,味轉甜滑,心愈憂苦。
至夕,每稽颡北辰,求以身代。
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複可延。
汝誠禱既至,政得至月末。
”及晦而易亡。
黔婁居喪過禮,廬于冢側。
梁台建,黔婁自西台尚書儀曹郎爲益州刺史鄧元起表爲府長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及成都平,城中珍寶山積,元起悉分與僚佐,唯黔婁一無所取。
元起惡其異衆,厲聲曰:“長史何獨爲高?”黔婁示不違之,請書數箧。
尋除蜀郡太守,在職清素,百姓便之。
元起死于蜀郡,部曲皆散,黔婁身營殡斂,攜持喪柩歸鄉裡。
東宮建,以中軍記室參軍侍皇太子讀,甚見知重。
诏與太子中庶子殷鈞、中舍人到洽、國子博士明山賓遞日爲太子講五經義。
遷散騎侍郎,卒。
弟于陵。
于陵字子介,七歲能言玄理。
及長,清警博學,有才思。
齊随王子隆爲荊州,召爲主簿,使與謝朓、宗夬抄撰群書。
子隆代還,又以爲送故主簿。
子隆爲明帝所害,僚吏畏避莫至,唯于陵與夬獨留經理喪事。
永元末,除東一陽一遂安令,爲人吏所稱。
梁天監初,爲建康獄平,遷尚書功論郎,待诏文德殿。
後兼中書通事舍人,拜太子洗馬。
舊東宮官屬通爲清選,洗馬掌文翰,尤其清者。
近代用人,皆取甲族有才望者,時于陵與周舍并擢充此職。
武帝曰:“官以人清,豈限甲族。
”時論以爲美。
累遷中書黃門侍郎,舍人如故。
後終于鴻胪卿。
弟肩吾。
肩吾字慎之,八歲能賦詩,爲兄于陵所友一愛一。
初爲晉安王國常侍,王每徙鎮,肩吾常随府。
在雍州被命與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摛、王囿、孔铄、鮑至等十人抄撰衆籍,豐其果馔,号高齋學士。
王爲皇太子,兼東宮通事舍人。
後爲安西湘東王錄事、谘議參軍,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簡文開文德省置學士,肩吾子信、徐摛子陵、吳郡張長公、北地傅弘、東海鮑至等充其選。
齊永明中,王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以爲新變,至是轉拘聲韻,彌爲麗一靡一,複踰往時。
簡文與湘東王書論之曰: 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疏,争事闡緩,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