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7 列傳第三十七

關燈
通直常侍。

     玩之少閑刀筆,泛涉書史。

    仕宋爲烏程令。

    路太後外親朱仁彌犯罪,玩之依法案之。

    太後怨訴孝武,坐免官。

     元徽中,爲尚書右丞。

    齊高帝參政,與玩之書曰:“張華爲度支尚書,事不徒然。

    今漕藏有阙,吾賢居右丞,已覺金粟可積也。

    ”玩之上表,陳府庫錢帛,器械役力,所懸轉多,興用漸廣,慮不支歲月。

    朝議優報之。

    高帝鎮東府,朝廷緻敬,玩之爲少府,猶蹑屐造席。

    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

    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着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

    ”高帝咨嗟,因賜以新屐。

    玩之不受。

    帝問其故,答曰:“今日之賜,恩華俱重,但蓍簪弊席,複不可遺,所以不敢當。

    ”帝善之。

    拜骠騎谘議參軍。

    霸府初開,賓客輻湊,高帝留意簡接。

    玩之與樂安任遐俱以應對有席上之美,齊名見遇。

    玩之遷黃門郎。

     先時,宋世人籍欺巧,及高帝即位,敕玩之與骁騎将軍傅堅意檢定之。

    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黃籍人之大綱,國之政端。

    自頃甿俗巧僞,乃至竊注爵位,盜易年月,增損三狀,貿襲萬端。

    或戶存而文書已絕,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雲隸役,身強而稱六疾。

    此皆政之巨蠹,教之深疵。

    若約之以刑,則人僞已遠,若綏之以德,則勝殘未易。

    諸賢并深明政體,各獻嘉謀。

    ”玩之表言便宜,多見采納。

    于是朝廷乃别置校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數巧,以防懈怠。

    既連年不已,貨賄潛通,百姓怨望。

     富一陽一人唐宇之僑居桐廬,父祖相傳圖墓爲業。

    宇之自雲其家墓有王氣。

    山中得金印,轉相诳惑。

    永明二年冬,宇之聚一黨一,遂陷富一陽一。

    至錢唐僭号,置太子。

    賊遂據郡,又遣僞會稽太守孫泓取山一陰一。

    時會稽太守王敬則朝正,故宇之謂可乘虛而襲。

    泓至浦一陽一江,而郡丞張思祖遣浃口戍主楊休武拒戰,大破之。

    朝廷遣禁兵東讨,至錢唐,一戰便散,禽斬宇之。

    進兵平諸郡縣,台軍乘勝,百姓頗被強奪。

    軍還,上聞之,收軍主、前軍将軍陳天福棄市。

    天福善馬矟,爲諸将法,上一寵一将也。

    既伏誅,内外莫不震肅。

     玩之以久宦衰疾,上表告退,許之。

    玩之于人物好臧否,宋末,王儉舉員外郎孔魁使魏,玩之言論不相饒,逖、儉并恨之。

    至是,玩之東歸,儉不出送,朝廷無祖餞者。

    中丞劉休與親知書曰:“虞公散發海隅,同古人之美,而東都之送,殊不藹藹。

    ” 玩之歸家數年卒,其後員外郎孔瑄就儉求會稽五官。

    儉方盥,投皁莢于地曰:“卿鄉俗惡,虞玩之至死煩人。

    ” 劉休字弘明,沛郡相人也。

    初爲驸馬都尉,宋明帝居藩,休爲湘東國常侍,不爲帝所知。

    襲祖封南鄉侯。

    友人陳郡謝俨同丞相義宣反,休坐匿之,被系尚方。

    孝武崩乃得出。

     泰始初,諸州反,休素能筮,知明帝當勝,靜處不預異謀。

    休之系尚方也,尚方令吳喜一愛一其才,後投吳喜,爲喜輔師府錄事參軍。

    喜進之明帝,得在左右,闆桂一陽一王征北參軍。

     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

    休多藝能,爰至鼎味,莫不閑解,遂見親賞,長直殿内。

    後宮孕者,帝使筮其男一女,無不如占。

    帝憎婦人妒,尚書右丞勞彥遠以善棋見親,婦妒傷其面,帝曰:“我爲卿斷之,何如?”彥遠率爾從旨。

    其夕,遂賜藥殺其妻。

    休妻王氏亦妒,帝聞之,賜休妾,敕與王氏二十杖。

    令休于宅後開小店,使王氏親賣皁莢掃帚,以此辱之。

    其見親如此。

     尋除員外郎,領輔國司馬,中書通事舍人,帶南城令。

    後爲都水使者,南康相。

    善談政體,而在郡無異績。

    齊建元初,爲禦史中丞。

    頃之啓言:“宋世載祀六十,曆斯任者五十有三,校其年月,不過盈歲。

    于臣叨濫,宜請骸鼻。

    ”四年,出爲豫章内史,卒。

     宋末,造指南車,高帝以休有思理,使與王僧虔對共監試。

    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隸書,世共宗之,右軍之體微輕,不複見貴。

    及休始好右軍法,因此大行雲。

     江祏字弘業,濟一陽一考城人也。

    祖遵,甯朔參軍。

    父德驎,司徒右長史。

    祏姑爲齊高帝兄始安貞王道生妃,追諡景皇後,生齊明帝。

    祏少爲明帝所親,恩如兄弟。

    明帝爲吳興,以祏爲郡丞。

    後除通直郎,補南徐州别駕。

    明帝輔政,委以腹心,引爲骠騎谘議參軍,領南平昌太守。

     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