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2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關燈
東府齋理不?”上答曰:“見别紙,汝勞疾,亦複那得不動,何意爲作煩長啓事。

    ”竟不從。

     三年,文惠太子講孝經畢,嶷求解太傅,不許。

    嶷常慮盛滿,又因言宴求解揚州授竟陵王子良,上終不許,曰:“畢汝一世,無所多言。

    ” 武帝即位後,頻發诏拜陵,不果行,遣嶷拜陵。

    還過延陵季子廟,觀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執牛推問,嶷不許,取絹一疋,橫系牛角,放歸其家。

    政在寬厚,故得朝野歡心。

     四年,唐宇之賊起,嶷啓上曰:“此段小寇,出于兇愚,天網宏罩,理不足論。

    但聖明禦世,幸可不爾。

    比藉聲聽,皆雲有由而然。

    但頃小大士庶,每以小利奉公,不顧所損者大。

    擿籍檢功巧,督恤簡小塘,藏丁匿口,凡諸條制,實長怨府。

    此目前交利,非天下大計。

    一室之中,尚不可一精一,宇宙之内,何可周洗。

    公家何嘗不知人多欺巧,古今政以不可細碎,故不爲耳。

    爲此者實非乖理,但識理者百不有一。

    陛下弟兒大臣,猶不能伏理,況複天下,悠悠萬品?怨積聚一黨一,兇迷相類,止于一處,何足不除,脫複多所,便成纭纭。

    ”上答曰:“欺巧那可容!宋世混亂,以爲是不?蚊蟻何足爲憂,至今都應散滅。

    吾政恨其不辦大耳,亦何時無亡命邪。

    ”後乃诏聽複籍注。

    是時武帝奢侈,後宮萬餘人,宮内不容,太樂、景第、暴室皆滿,猶以爲未足。

    嶷後房亦千馀人。

    潁川荀丕獻書于嶷,極言其失,嶷咨嗟良久,爲書答之,又爲之減遣。

     丕字令哲,後爲荊州西曹書佐,長史王秀與其書,題之雲“西曹荀君”。

    丕報書曰:“第五之位,不減骠騎,亦不知西曹何殊長史!且人之處世,當以德行稱着,何遽以一爵高人邪?相如不見屈于渑池,一毛一遂安受辱于郢都,造敵臨事,仆必先于二子,未知足下之貴,足下之威,孰若秦、楚兩王。

    仆以德爲寶,足下以位爲寶,各寶其寶,于此敬宜。

    ”于是直題雲“長史王君”。

    時尚書令王儉當朝,丕又與儉書曰:“足下建高人之名,而不顯高人之迹,将何以書于齊史哉。

    ”及南郡綱紀啓荊州刺史随王子隆請罪丕,丕自申乃免。

    又上書極谏武帝,言甚直,帝不悅,丕竟于荊州獄賜死。

    徐孝嗣聞其死,曰:“丕縱有罪,亦不應殺,數千年後,其如竹帛何!” 五年,嶷進位大司馬。

    八年,給皁輪車。

    尋加中書監,固讓。

    嶷身長七尺八寸,善持容範,文物衛從,禮冠百僚。

    每出入殿省,皆瞻望嚴肅。

    自以地位隆重,深懷退素,北宅舊有園田之美,乃盛修理之。

    武帝嘗問臨川王映居家何事樂,映曰:“政使劉瓛講禮,顧則講易,朱廣之講莊、老,臣與二三諸彥兄弟友生時複擊贊,以此爲樂。

    ”上大賞之。

    他日謂嶷曰:“臨川爲善,遂至于斯。

    ”嶷曰:“此大司馬公之次弟,安得不爾!”上仍以玉如意指嶷曰:“未若皇帝之次弟爲善最多也。

    ” 嶷常戒諸子曰:“凡富貴少不驕奢,以約失之者鮮矣。

    漢世以來,侯王子弟,以驕恣之故,大者滅身喪族,小者削奪邑地,可不戒哉!”稱疾不利住東城,累求還第,令世子子廉代鎮東府。

    上數幸嶷第,宋長甯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尋人。

    ”乃徙其表阙骐驎于東岡。

    骐驎及阙,形勢甚巧,宋孝武于襄一陽一緻之,後諸帝王陵皆模範,而莫及也。

     永明末,車駕數遊幸,唯嶷陪從。

    上嘗出新林苑,同辇夜歸,至宮門,嶷下辇辭出,上曰:“今夜行,無使爲尉司所呵也。

    ”嶷對曰:“京辇之内,皆屬臣州,願陛下不垂過慮。

    ” 上大笑,賜以魏所送氈車。

    每幸第,不複屏人,敕外監曰:“我往大司馬第,是還家耳。

    ”嶷妃庾氏,嘗有疾,瘳,上幸嶷邸,後堂設金石樂,宮人畢至。

    登桐台,使嶷着烏紗帽,極日盡歡,敕嶷備家人之禮。

    嶷謂上曰:“古來言願陛下壽比南山,或稱萬歲,此殆近貌言。

    如臣所懷,實願陛下極壽百年亦足矣。

    ”上曰:“百年複何可得,止得東西一百,于事亦濟。

    ”因相執流涕。

     十年,上封嶷諸子。

    舊例王子封千戶,嶷欲五子俱封,啓減,人五百戶。

    其年疾笃,表解職,不許,賜錢五百萬營功德。

    薨,年四十九。

    其日上視疾,至薨乃還宮。

    诏斂以衮冕之服,溫明秘器,大鴻胪持節護喪事,太官朝夕送祭奠,大司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過葬。

    诏贈假黃钺、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揚州牧,綠綟绶,具九服錫命之禮,侍中、大司馬、太傅、王如故。

    給九旒鸾辂,黃屋左纛,虎贲班劍百人,轀輬車,前後部羽葆、鼓吹。

    喪葬送儀,并依漢東平王蒼故事。

     嶷臨終,召子子廉、子恪曰:“吾無後,當共相勉勵,笃睦爲先。

    才有優劣,位有通塞,運有富貧,此自然理,無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