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1 列傳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爲侍中、尚書令、監八州軍事、荊州刺史,留衛西朝。
以弟穎達爲冠軍将軍。
及楊公則等率師随梁武圍郢城。
穎達會軍于漢口,與王茂、曹景宗等攻陷郢城。
梁武進漂州,使與曹景宗破東昏将李居士。
又從下東城。
初梁武之起也,巴東太守蕭惠訓子璝、巴西太守魯休烈弗從,舉兵侵荊州,敗輔國将軍任漾之于峽口,穎胄遣軍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圍建康。
時穎胄輔帝主,有安重之勢。
素能飲酒,噉白肉脍至三鬥。
自以職居上将,不能拒制璝等,憂愧發疾而卒。
州中秘之,使似其書者假爲教命。
時梁武圍建康,住石頭,和帝密诏報穎胄兇問,亦秘不發喪。
及建康平,蕭璝亦衆懼而潰,和帝乃始發喪,诏贈穎胄丞相,前後部羽葆、鼓吹,班劍三十人,轀輬車,黃屋左纛。
梁天監元年,追封巴東郡公。
喪還,武帝車駕臨哭渚次,葬依晉王導、齊豫章王故事。
諡曰獻武。
弟穎達,少好勇使氣。
穎胄齊建武末行荊州事,穎達亦爲西中郎外兵參軍,俱在西府。
齊季多難,頗不自安,因與兄穎胄舉兵。
穎達弟穎孚自建邺爲廬陵人修景智潛引,與南歸。
穎孚緣山逾嶂,僅免。
道中絕糧,後因食過飽而卒。
建康平,梁武帝以穎達爲前将軍、丹一陽一尹。
及受禅,贈穎孚右衛将軍,封穎達作唐侯,位侍中、衛尉卿。
出爲豫章内史,意甚憤憤。
未發前,預華林宴,酒後于座辭氣不悅。
沈約因勸酒,欲以釋之。
穎達大罵約曰:“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爲,何忽複勸我酒!”舉坐驚愕。
帝謂之曰:“汝是我家阿五,沈公宿望,何意輕脫。
若以法繩汝,汝複何理。
”穎達竟無一言,唯大涕泣,帝心愧之。
未幾,遷江州刺史。
少時,懸瓠歸化,穎達長史沈瑀等苛刻爲盜所害,衆頗疑穎達,或傳謀反。
帝遣直合将軍張豹子稱江中讨盜,實使防之。
穎達知朝廷之意,唯飲酒不知州事。
後卒于左衛将軍,諡康侯。
子敏嗣,位新安太守,好射雉,未嘗在郡,辭訟者遷于畎焉。
後張一弩一損腰而卒。
第七子斅,太清初,爲魏興太守。
梁州刺史宜豐侯循以爲府長史。
梁州有古墓名曰“尖冢”,或雲張骞墳,欲有發者,辄聞鼓角與外相拒,椎埋者懼而退。
斅謂無此理,求自監督。
及開,唯有銀镂銅鏡方尺。
斅時居母服,清談所貶。
衡一陽一公谌,字彥孚,高帝絕服族子也。
祖道清,員外郎。
父仙伯,桂一陽一國下軍。
宋元徽末,武帝在郢,欲知都下消息,高帝遣谌就武帝宣傳謀計,留爲腹心。
升明中,爲武帝中軍刑獄參軍、南東莞太守,以勞封安複縣男。
建元初,武帝在東宮,谌領宿衛。
高帝殺張景真,武帝令谌啓乞景真命,高帝不悅,谌懼而退。
武帝即位,除步兵校尉、南蘭陵太守,領禦仗主,齋内兵仗,悉委付之,心膂密事,皆使參掌。
爲左中郎将、後軍将軍,太守如故。
武帝卧疾延昌殿,谌在左右宿直。
上崩,遺敕谌領殿内事如舊。
郁林即位,深委信谌,谌每請急出宿,帝通夕不能寐,谌還乃安。
轉衛軍司馬,兼衛尉。
丁母憂,敕還本位,守衛尉。
明帝輔政,谌回附明帝,勸行廢立,密召諸王典簽約語之,不許諸王外接人物。
谌親要日久,衆皆憚而從之。
郁林被廢日,初聞外有變,猶密爲手敕呼谌,其見信如此。
谌一性一險,無護身計。
及廢帝日,領兵先入後宮,齋内仗身,素隸服谌,莫有動者。
海陵立,轉中領軍,進爵爲公,甲仗五十人,入直殿内,月十日還府。
建武元年,轉領軍将軍、左将軍、南徐州刺史,給扶,進爵衡一陽一郡公。
明帝初許事克用谌爲揚州,及有此授,谌恚曰:“見炊飯推以與人。
”王晏聞之曰:“誰複爲蕭谌作瓯箸者。
” 谌恃勳重,幹豫朝政,明帝新即位,遣左右要人于外聽察,具知谌言,深相疑阻。
二年六月,上幸華林園,宴谌及尚書令晏等數人盡歡。
坐罷,留谌晚出,至華林合,仗身執還入省。
上遣左右莫智明數谌曰:“隆昌之際,非卿無有今日。
今一門二州,兄弟三封,朝廷相報,政可極此。
卿恒懷怨望,乃雲‘炊飯已熟,合甑與人邪’,今賜卿死。
”谌謂智明曰:“天去人亦複不遠,我與至尊殺高、武諸王,是卿傳語來去,我今死,還取卿矣。
”于省殺之。
至秋,而智明死,見谌爲祟。
诏乃顯其過惡,收付廷尉。
谌好左道,吳興沈文猷相谌雲:“相不減高帝。
”谌喜曰:“感卿意,無爲人言也。
”至是,文猷伏誅。
谌兄誕字彥偉,永明中,爲建康令,與秣陵令司馬迪之同乘行,車前導四卒。
左丞沈昭略奏:“凡有鹵簿官,共乘不得兼列驺寺,請免誕等官。
”诏贖論。
延興元年,曆徐、司二州刺史。
明帝立,封安複侯,征爲左衛将軍。
上欲殺谌,以誕在邊鎮拒魏,故未及行。
魏軍退六旬,谌誅,遣梁武帝爲司州别駕,使誅誕。
誕子棱妻,江淹女,字才君,聞誕死,曰:“蕭氏皆盡,妾何用生。
”恸哭
以弟穎達爲冠軍将軍。
及楊公則等率師随梁武圍郢城。
穎達會軍于漢口,與王茂、曹景宗等攻陷郢城。
梁武進漂州,使與曹景宗破東昏将李居士。
又從下東城。
初梁武之起也,巴東太守蕭惠訓子璝、巴西太守魯休烈弗從,舉兵侵荊州,敗輔國将軍任漾之于峽口,穎胄遣軍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圍建康。
時穎胄輔帝主,有安重之勢。
素能飲酒,噉白肉脍至三鬥。
自以職居上将,不能拒制璝等,憂愧發疾而卒。
州中秘之,使似其書者假爲教命。
時梁武圍建康,住石頭,和帝密诏報穎胄兇問,亦秘不發喪。
及建康平,蕭璝亦衆懼而潰,和帝乃始發喪,诏贈穎胄丞相,前後部羽葆、鼓吹,班劍三十人,轀輬車,黃屋左纛。
梁天監元年,追封巴東郡公。
喪還,武帝車駕臨哭渚次,葬依晉王導、齊豫章王故事。
諡曰獻武。
弟穎達,少好勇使氣。
穎胄齊建武末行荊州事,穎達亦爲西中郎外兵參軍,俱在西府。
齊季多難,頗不自安,因與兄穎胄舉兵。
穎達弟穎孚自建邺爲廬陵人修景智潛引,與南歸。
穎孚緣山逾嶂,僅免。
道中絕糧,後因食過飽而卒。
建康平,梁武帝以穎達爲前将軍、丹一陽一尹。
及受禅,贈穎孚右衛将軍,封穎達作唐侯,位侍中、衛尉卿。
出爲豫章内史,意甚憤憤。
未發前,預華林宴,酒後于座辭氣不悅。
沈約因勸酒,欲以釋之。
穎達大罵約曰:“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爲,何忽複勸我酒!”舉坐驚愕。
帝謂之曰:“汝是我家阿五,沈公宿望,何意輕脫。
若以法繩汝,汝複何理。
”穎達竟無一言,唯大涕泣,帝心愧之。
未幾,遷江州刺史。
少時,懸瓠歸化,穎達長史沈瑀等苛刻爲盜所害,衆頗疑穎達,或傳謀反。
帝遣直合将軍張豹子稱江中讨盜,實使防之。
穎達知朝廷之意,唯飲酒不知州事。
後卒于左衛将軍,諡康侯。
子敏嗣,位新安太守,好射雉,未嘗在郡,辭訟者遷于畎焉。
後張一弩一損腰而卒。
第七子斅,太清初,爲魏興太守。
梁州刺史宜豐侯循以爲府長史。
梁州有古墓名曰“尖冢”,或雲張骞墳,欲有發者,辄聞鼓角與外相拒,椎埋者懼而退。
斅謂無此理,求自監督。
及開,唯有銀镂銅鏡方尺。
斅時居母服,清談所貶。
衡一陽一公谌,字彥孚,高帝絕服族子也。
祖道清,員外郎。
父仙伯,桂一陽一國下軍。
宋元徽末,武帝在郢,欲知都下消息,高帝遣谌就武帝宣傳謀計,留爲腹心。
升明中,爲武帝中軍刑獄參軍、南東莞太守,以勞封安複縣男。
建元初,武帝在東宮,谌領宿衛。
高帝殺張景真,武帝令谌啓乞景真命,高帝不悅,谌懼而退。
武帝即位,除步兵校尉、南蘭陵太守,領禦仗主,齋内兵仗,悉委付之,心膂密事,皆使參掌。
爲左中郎将、後軍将軍,太守如故。
武帝卧疾延昌殿,谌在左右宿直。
上崩,遺敕谌領殿内事如舊。
郁林即位,深委信谌,谌每請急出宿,帝通夕不能寐,谌還乃安。
轉衛軍司馬,兼衛尉。
丁母憂,敕還本位,守衛尉。
明帝輔政,谌回附明帝,勸行廢立,密召諸王典簽約語之,不許諸王外接人物。
谌親要日久,衆皆憚而從之。
郁林被廢日,初聞外有變,猶密爲手敕呼谌,其見信如此。
谌一性一險,無護身計。
及廢帝日,領兵先入後宮,齋内仗身,素隸服谌,莫有動者。
海陵立,轉中領軍,進爵爲公,甲仗五十人,入直殿内,月十日還府。
建武元年,轉領軍将軍、左将軍、南徐州刺史,給扶,進爵衡一陽一郡公。
明帝初許事克用谌爲揚州,及有此授,谌恚曰:“見炊飯推以與人。
”王晏聞之曰:“誰複爲蕭谌作瓯箸者。
” 谌恃勳重,幹豫朝政,明帝新即位,遣左右要人于外聽察,具知谌言,深相疑阻。
二年六月,上幸華林園,宴谌及尚書令晏等數人盡歡。
坐罷,留谌晚出,至華林合,仗身執還入省。
上遣左右莫智明數谌曰:“隆昌之際,非卿無有今日。
今一門二州,兄弟三封,朝廷相報,政可極此。
卿恒懷怨望,乃雲‘炊飯已熟,合甑與人邪’,今賜卿死。
”谌謂智明曰:“天去人亦複不遠,我與至尊殺高、武諸王,是卿傳語來去,我今死,還取卿矣。
”于省殺之。
至秋,而智明死,見谌爲祟。
诏乃顯其過惡,收付廷尉。
谌好左道,吳興沈文猷相谌雲:“相不減高帝。
”谌喜曰:“感卿意,無爲人言也。
”至是,文猷伏誅。
谌兄誕字彥偉,永明中,爲建康令,與秣陵令司馬迪之同乘行,車前導四卒。
左丞沈昭略奏:“凡有鹵簿官,共乘不得兼列驺寺,請免誕等官。
”诏贖論。
延興元年,曆徐、司二州刺史。
明帝立,封安複侯,征爲左衛将軍。
上欲殺谌,以誕在邊鎮拒魏,故未及行。
魏軍退六旬,谌誅,遣梁武帝爲司州别駕,使誅誕。
誕子棱妻,江淹女,字才君,聞誕死,曰:“蕭氏皆盡,妾何用生。
”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