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9 列傳第二十九

關燈
殷孝祖劉勉 孝祖少誕節,好酒色,有氣幹。

    宋孝武時,以軍功仕至積射将軍。

    前廢帝景和元年,爲兖州刺史。

     明帝初即位,四方反叛,孝祖外甥司徒參軍潁川荀僧韶建議銜命征孝祖入朝,上遣之。

    時徐州刺史薛安都遣薛索兒等屯據津徑,僧韶間行得至,說孝祖曰:“景和兇狂,開辟未有,朝野憂危,假命漏刻。

    主上曾不浃辰,夷兇翦暴。

    國亂朝危,宜立長主,公卿百辟,人無異議。

    而群迷相扇,構造無端,貪利幼弱,競懷希幸。

    舅少有立功之志,長以氣節成名,若能控濟、河義勇,還奉朝廷,非唯匡主靜亂,乃可以垂名竹帛。

    ”孝祖即日棄妻子,率文武二千人随僧韶還都。

    時普天同逆,朝廷唯保丹一陽一一郡。

    孝祖忽至,衆力不少,人情于是大安。

    進孝祖号冠軍将軍、假節、督前鋒諸軍事。

    禦仗先有諸葛亮筒袖铠、鐵帽,二十五石一弩一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賜孝祖。

    孝祖負其誠節,陵轹諸将。

    時賊據赭圻,孝祖将進攻之,與大将王玄谟别,悲不自勝,衆并駭怪。

     泰始二年三月三日,與賊合戰,每戰,常以鼓蓋自随。

    軍中人相謂曰:“殷統軍可謂死将矣,今與賊交鋒,而以羽儀自标顯,若射者十手攢射,欲不斃得乎。

    ”是日中流矢死。

    追贈建安縣侯,諡曰忠。

     琰字敬瑉,孝祖族子也。

    父道鸾,宋衡一陽一王義季右軍長史。

     琰少爲文帝所知,見遇與琅邪王景文相埒。

    前廢帝永光元年,累遷黃門侍郎。

    出爲山一陽一王休佑右軍長史、南梁郡太守。

    休佑入朝,琰乃行府州事。

    明帝泰始元年,以休佑爲荊州,會晉安王子勳反,即以琰爲豫州刺史。

    土人前右軍參軍杜叔寶等并勸琰同逆,琰素無部曲,無以自立,受制于叔寶。

    二年正月,帝遣輔國将軍劉勉西讨之,築長圍,創攻道于東南角,并作大蝦蟆車載土,牛皮蒙之,三百人推以塞塹。

    十二月,琰乃始降。

    時琰有疾,以闆自輿,諸将帥面縛請罪,勉并撫宥之,無所誅戮。

    後除少府,加給事中,卒官。

     琰一性一和雅靜素,寡嗜欲,谙前世舊事。

    事兄甚謹,少以名行見稱。

    在壽一陽一被攻圍積時,爲城内所懷附。

    揚州刺史王景文、征西将軍蔡興宗、司空褚彥回并相與友善。

     劉勉字伯猷,彭城安上裡人也。

    祖懷義,父穎之,位并郡守。

     勉少有志節,兼好文義。

    家貧,仕宋,初爲廣州增城令,稍遷郁林太守。

    大明初還都,徐州刺史劉道隆請爲甯朔司馬。

    竟陵王誕據廣陵爲逆,勉随道隆受沈慶之節度。

    事平,封金城縣五等侯,除西一陽一王子尚撫軍參軍,入直合。

    先是,費沈伐陳檀不克,乃除勉龍骧将軍、西江督護、郁林太守。

    勉既至,随宜翦定,大緻名馬,并獻珊瑚連理樹。

    上甚悅。

    前廢帝即位,爲屯騎校尉,又入直閣。

     明帝即位,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勳爲逆,四方回應,勉以本官領建平王景素輔國司馬,進據梁山。

    會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召勉還都,複兼山一陽一王休佑骠騎司馬緻讨。

    時琰嬰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勉内攻外禦,戰無不捷。

    善撫将帥,以寬厚爲衆所依。

    将軍王廣之求勉所自乘馬,諸将并忿廣之貪冒,勸勉以法裁之。

    勉歡笑,即解馬與廣之。

    及琰請降,勉約令三軍不得妄動,城内士庶感悅,鹹曰來蘇。

     還都,拜太子右衛率,封鄱一陽一縣侯,遷右衛将軍,行豫州刺史,加都督。

    後征拜散騎常侍、中領軍。

    勉以世路糾紛,有懷止足,經始锺嶺之南,以爲栖息。

    聚石蓄水,髣佛丘中,朝士雅素者多往遊之。

     明帝臨崩,顧命以爲守尚書右仆射、中領軍。

    廢帝即位,加兵五百人。

    元徽初,月犯右執法,太白犯上将,或勸勉解職。

    勉曰:“吾執心行己,無愧幽明;若才輕任重,災眚必及,天道密微,避豈能免?”桂一陽一王休範爲亂,奄至建邺,加勉使持節、鎮軍将軍,置佐,鎮扞石頭。

    既而賊衆屯朱雀航南,右軍将軍王道隆率宿衛向朱雀。

    聞賊已至,急信召勉,勉戰敗,死之。

    事平,贈司空,諡曰忠昭公。

    子悛。

     悛字士一操一,随父征竟陵王誕于廣陵,以功拜驸馬都尉。

    後爲桂一陽一王征北中兵參軍,與齊武帝同直殿内,并爲宋明帝所親待,由是與武帝款好。

     悛本名忱,宋明帝多忌,反語“劉忱”爲“臨雠”,改名悛焉。

     齊武帝嘗至悛宅,晝卧覺,悛自捧金澡罐受四升水以沃盥,因以與帝,前後所納稱此。

     後遷安遠護軍、武陵内史。

    郡南古江堤久廢,悛修未畢,而江水忽至,百姓棄役奔走。

    悛親率厲之,于是乃立。

    漢壽人邵榮興六世同爨,悛表其門闾。

    悛強濟有世調,善于流俗。

    蠻王田僮在山中,年垂百餘歲,南谯王義宣爲荊州,僮出谒,至是又谒悛。

    明帝崩,表求奔赴。

    敕帶郡還都,吏人送者數千萬人。

    悛人人執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贈送甚厚。

     桂一陽一之難,加甯朔将軍,助守石頭。

    父勉于大航戰死,悛時遇疾,扶伏路次,号哭求勉一屍一。

    勉一屍一頂後傷缺,悛割發補之。

    持喪墓側,冬日不衣絮。

    齊高帝代勉爲領軍,素與勉善,書譬悛殷勤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