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7 列傳第二十七

關燈
見問。

    ”敬兒曰“死何難。

    ”命斬之,榮歡笑而去,容無異色。

    泰山程邕之者,素依随榮,至是抱持榮謂敬兒曰:“君入人國,不聞仁惠之一聲,而先戮義士,三楚之人,甯蹈江、漢而死,豈肯與将軍同日以生。

    ”敬兒曰:“求死甚易,何爲不許。

    ”先殺邕之然後及榮,三軍莫不垂泣,曰:“奈何一日殺二義士。

    ”比之臧洪及陳容。

     廢帝之殒,攸之欲起兵,問知星人葛珂之。

    珂之曰:“起兵皆候太白,太白見則成,伏則敗。

    昔桂一陽一乙太白伏時舉兵,一戰授首,此近世明驗。

    今蕭公廢昏立明,正逢太白伏時,此與天合也。

    且太白尋出東方利用兵,西方不利。

    ”故攸之止不下。

    及後舉兵,珂之又曰:“今歲星守南鬥,其國不可伐。

    ”攸之不從,果敗。

     攸之表檄文疏,皆其記室南一陽一宗俨之辭也,事敗責之,答曰:“士爲知己,豈爲君輩所識。

    ”遂伏誅。

     攸之景和中與齊高帝同直殿省,申以歡好,帝以長女義興憲公主妻攸之第三子文和,生二女,并養之宮中,恩禮甚厚,及嫁皆得素舊,公家營遣焉。

    齊武帝制以攸之弟雍之孫僧昭爲義興公主後。

     僧昭别名法朗,少事天師道士,常以甲子及甲午日,夜着黃巾衣褐醮于私室。

    時記人吉兇,頗有應驗。

    自雲爲泰山錄事,幽司中有所收錄,必僧昭署名。

    中年爲山一陰一縣。

     梁武陵王紀爲會稽太守,宴坐池亭,蛙鳴聒耳。

    王曰:“殊廢絲竹之聽。

    ”僧昭咒厭十許口便息。

    及日晚,王又曰:“欲其複鳴。

    ”僧昭曰:“王歡已闌,今恣汝鳴。

    ”即便喧聒。

    又嘗校獵,中道而還,左右問其故,答曰:“國家有邊事,須還處分。

    ”問何以知之,曰:“向聞南山虎嘯知耳。

    ”俄而使至。

    複謂人曰:“吾昔爲幽司所使,實爲煩碎,今已自解。

    ”乃開匣出黃紙書,上有一大字,字不可識。

    曰:“教分判如此。

    ” 及太清初,謂親知曰:“明年海内喪亂,生靈十不一存。

    ”乃苦求東歸。

    既不獲許,及亂,百口皆殲。

    僧昭位廷尉卿,太清三年卒。

     宗悫字元幹,南一陽一涅一陽一人也。

    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問其所志,悫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裡一浪一。

    ”少文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

    ”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與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時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義爲業,少文既高尚,諸子群從皆一愛一好墳典,而悫任氣好武,故不爲鄉曲所知。

     江夏王義恭爲征北将軍、南兖州刺史,悫随鎮廣陵。

    時從兄绮爲征北府主簿,與悫同住,绮妾與給吏牛泰私通,绮入直,而泰潛來就绮妾。

    悫知之,入殺牛泰然後白绮。

    義恭壯其意,不罪也。

    後以補國上軍将軍。

     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奮願行,義恭舉悫有膽勇,乃除振武将軍,爲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

    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粟城。

    林邑遣将範毗沙達來救區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爲賊所敗。

    又遣悫,悫乃分軍爲數道,偃旗潛進讨破之,仍攻拔區粟,入象浦。

    林邑王範一陽一邁傾國來逆,以具裝被象,前後無際。

    悫以爲外國有師子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禦,象果驚奔,衆因此潰亂,遂克林邑。

    收其珍異,皆是未名之寶,其馀雜物不可稱計。

    悫一毫無犯,唯有被梳枕刷,此外蕭然。

    文帝甚嘉之。

     三十年,孝武伐逆,以悫爲南中郎谘議參軍,領中兵。

    及事平,功次柳元景。

     孝武即位,以爲左衛将軍,封洮一陽一侯。

    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

    先是鄉人庾業家富豪侈,侯服玉食。

    與賓客相對,膳必方丈,而爲悫設粟飯菜葅。

    謂客曰:“宗軍人慣噉粗食。

    ”悫緻飽而退,初無異辭。

    至是業爲悫長史,帶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昔事爲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詣都,面受節度。

    上停輿慰勉,悫聳躍數十,左右顧眄,上壯之。

    及行,隸車騎大将軍沈慶之。

    初,誕诳其衆雲:“宗悫助我。

    ”及悫至,躍馬繞城呼曰:“我宗悫也。

    ”事平,入爲左衛将軍。

     五年,從獵堕馬腳折,不堪朝直,以爲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绶。

    有佳牛堪進禦,官買不肯賣,坐免官。

    明年複先職。

     廢帝即位,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卒,贈征西将軍,諡曰肅侯,配食孝武廟庭。

    子羅雲,卒,子元寶嗣。

     悫從子夬字明揚,祖少文,名列隐逸傳。

    父繁,西中郎谘議參軍。

     夬少勤學,有局幹,仕齊爲骠騎行參軍。

    時竟陵王子良集學士于西邸,并見圖畫,夬亦預焉。

    齊郁林之爲南郡王,居西州,使夬管書記,以筆劄貞正見許,故任焉。

    時與魏和通,敕夬與尚書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時選也。

    及文惠太子薨,王爲皇太孫,夬仍管書記。

     太孫即位,多失德,夬頗自疏,得爲秣陵令,遷尚書都官郎。

    少帝見誅,舊一寵一多被其災,唯夬與傅昭以清正免。

    齊明帝以爲郢州中從事,以父老去官。

    南康王爲荊州刺史,引爲别駕。

     梁武帝起兵,遷西中郎谘議。

    時西土位望,唯夬與同郡樂藹、劉坦爲州人所推服,故領軍蕭穎胄深相委仗。

    武帝受禅,曆太子右衛率,五兵尚書,參掌大選。

    天監三年卒。

    子曜卿。

     論曰:沈慶之以武毅之姿,屬殷憂之日,驅馳戎旅,所在見推。

    其戡難定功,蓋亦宋之方、召。

    及勤王之業克舉,台鼎之位已隆,年緻懸車,宦成名立,而卒至颠覆,倚伏豈易知也。

    諸子才氣,并有高風,将門有将,斯言得矣。

    攸之地處上流,聲稱義舉,專威擅命,年且逾十。

    終從諸葛之薨,代德其有數乎。

    宗悫氣概風雲,竟成其志;夬蹈履清正,用升顯級,亦各志能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