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6 列傳第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隆昌元年,爲侍中,領國子祭酒。
郁林廢,朝臣皆被召入宮。
斅至雲龍門,方知廢立,托散動,醉吐車中而去。
明帝即位,改領秘書監,又改領晉安王師。
卒,遺令不受赙贈。
诏赙錢三萬,布百匹。
子蒨啓遵斅命不受,诏嘉美之,從其所請。
贈散騎常侍、太常卿,諡曰敬子。
子蒨。
蒨字彥标,幼聰警,讀書過口便誦。
選爲國子生,舉高第,起家秘書郎,累遷廬陵王主簿。
居父憂以孝聞,廬于墓側,明帝敕遣齋仗二十人防之墓所。
服阕,累遷建安内史。
梁武帝起兵,遣甯朔将軍劉諓之爲郡,蒨拒之。
及建邺平,蒨坐禁锢,俄被原。
曆太尉臨川王長史、尚書吏部郎,領右軍。
方雅有風格,仆射徐勉權重,唯蒨及王規與抗禮,不爲之屈。
勉因蒨門客翟景爲子繇求昏于蒨女,不答。
景再言之,乃杖景四十,由此與勉忤。
勉又爲子求蒨弟葺及王泰女,二人并拒之。
葺爲吏部郎,坐杖曹中幹免官,泰以疾假出宅,乃遷散騎常侍,皆勉意也。
初,天監六年,诏以侍中常侍并侍帷幄,分門下二局入集書,其官品視侍中,而非華胄所悅,故勉斥泰爲之。
蒨尋遷司徒左長史。
初王泰出閣,武帝謂勉雲:“江蒨資曆,應居選部。
”勉曰:“蒨有眼患,又不悉人物。
”乃止。
遷光祿大夫。
卒,諡肅。
蒨好學,尤悉朝儀故事,撰江左遺典三十卷,未就,卒。
文集十五卷。
蒨弟昙字彥德,少學涉有器度,位侍中太子詹事,承聖初卒。
昙弟祿。
祿字彥遐,幼笃學有文章,工書善琴。
形貌短小,神明俊發。
位太子洗馬、湘東王錄事參軍,以氣陵府王,王深憾焉。
廬陵威王續代爲荊州,留爲骠騎谘議參軍。
獻書告别,王答書乃緻恨。
祿先爲武甯郡,頗有資産,積錢于壁,壁爲之倒,迮銅物皆鳴。
人戲之曰:“所謂‘銅山西傾,洛锺東應’者也。
”湘東王恨之既深,以其名祿,改字曰榮财,以志其忿。
後爲作唐侯相,卒。
撰列仙傳十卷行于世,及井絜臯木人賦、敗船詠,并以自喻。
子徽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爲戲。
蒨子紑。
紑字含絜,幼有孝一性一,年十三,父蒨患眼,紑侍疾将期月,衣不解一帶。
夜夢一僧雲:“患眼者飲慧眼水必差。
”及覺說之,莫能解者。
紑第三叔祿與草堂寺智者法師善,往訪之。
智者曰:“無量壽經雲,慧眼見真,能度彼岸。
”蒨乃因智者啓舍同夏縣界牛屯裡舍爲寺,乞賜嘉名。
敕答雲:“純臣孝子往往感應,晉時顔含遂見冥中送藥,又近見智者以卿第二息夢雲‘飲慧眼水’。
慧眼則五眼之一号,可以慧眼爲名。
”及就創造,洩故井,井水清洌,異于恒泉。
依夢取水洗眼及煮藥,稍覺有瘳,因此遂差。
時人謂之孝感。
南康王爲徐州,召爲迎主簿。
紑一性一沈靜,好莊、老玄言,尤善佛義,不樂進仕。
及父卒,紑廬于墓,終日号恸不絕聲,月馀乃卒。
子總。
總字總持,七歲而孤,依于外氏。
幼聰敏,有至一性一。
元舅吳平侯蕭劢名重當世,特所锺一愛一,謂曰:“爾神采英拔,後之知名,當出吾右。
” 及長,笃學有文辭。
仕梁爲尚書殿中郎。
武帝撰正言始畢,制述懷詩,總預同此作。
帝覽總詩,深見嗟賞。
轉侍郎。
尚書仆射範一陽一張缵、度支尚書琅邪王筠、都官尚書南一陽一劉之遴并高才碩學,總時年少有名,缵等雅相推重,爲忘年友會。
之遴嘗酬總詩,深相欽挹。
累遷太子中舍人。
侯景寇建邺,诏以總權兼太常卿,守小廟。
台城陷,避難會稽郡,憩于龍華寺,乃制修心賦。
總第九舅蕭勃先據廣州,又自會稽往依焉。
及元帝平侯景,征爲始興内史。
會魏克江陵,不行,自此流寓嶺南積歲。
陳天嘉四年,以中書侍郎征還。
累遷左戶尚書,轉太子詹事。
總一性一寬和溫裕,尤工五言七言,溺于浮一靡一。
及爲宮端,與太子爲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爲女,太子亟微行遊總家,宣帝怒免之。
後又曆侍中、左戶尚書。
後主即位,曆吏部,尚書仆射,尚書令,加扶。
既當權任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後主遊宴後一庭,多爲豔詩,好事者相傳諷翫,于今不絕。
唯與陳暄、孔範、王瑳等十馀人,當時謂之狎客。
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辄以罪斥之,君臣昏亂,以至于滅。
祯明三年,陳亡入隋,拜上開府。
開皇十四年,卒于江都,年七十六。
其爲自序雲:“太建之時,權移群小,谄嫉作威,屢被摧黜,奈何命也。
”識者譏其言迹之乖。
有文集三十卷。
長子溢,頗有文辭,一性一傲誕驕物,雖近屬故友,不免诋欺。
曆中書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
入隋,爲秦王文學,卒。
江智深,夷之弟子也。
父僧安,宋太子中庶子。
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譽,父子并貴達。
智深父少無名問,湛禮敬甚簡,智深常以爲恨,自非節歲不入湛門。
及爲随王誕後軍參軍,在襄一陽一,誕待之甚厚。
時谘議參軍謝莊、主簿沈懷文與智深友
郁林廢,朝臣皆被召入宮。
斅至雲龍門,方知廢立,托散動,醉吐車中而去。
明帝即位,改領秘書監,又改領晉安王師。
卒,遺令不受赙贈。
诏赙錢三萬,布百匹。
子蒨啓遵斅命不受,诏嘉美之,從其所請。
贈散騎常侍、太常卿,諡曰敬子。
子蒨。
蒨字彥标,幼聰警,讀書過口便誦。
選爲國子生,舉高第,起家秘書郎,累遷廬陵王主簿。
居父憂以孝聞,廬于墓側,明帝敕遣齋仗二十人防之墓所。
服阕,累遷建安内史。
梁武帝起兵,遣甯朔将軍劉諓之爲郡,蒨拒之。
及建邺平,蒨坐禁锢,俄被原。
曆太尉臨川王長史、尚書吏部郎,領右軍。
方雅有風格,仆射徐勉權重,唯蒨及王規與抗禮,不爲之屈。
勉因蒨門客翟景爲子繇求昏于蒨女,不答。
景再言之,乃杖景四十,由此與勉忤。
勉又爲子求蒨弟葺及王泰女,二人并拒之。
葺爲吏部郎,坐杖曹中幹免官,泰以疾假出宅,乃遷散騎常侍,皆勉意也。
初,天監六年,诏以侍中常侍并侍帷幄,分門下二局入集書,其官品視侍中,而非華胄所悅,故勉斥泰爲之。
蒨尋遷司徒左長史。
初王泰出閣,武帝謂勉雲:“江蒨資曆,應居選部。
”勉曰:“蒨有眼患,又不悉人物。
”乃止。
遷光祿大夫。
卒,諡肅。
蒨好學,尤悉朝儀故事,撰江左遺典三十卷,未就,卒。
文集十五卷。
蒨弟昙字彥德,少學涉有器度,位侍中太子詹事,承聖初卒。
昙弟祿。
祿字彥遐,幼笃學有文章,工書善琴。
形貌短小,神明俊發。
位太子洗馬、湘東王錄事參軍,以氣陵府王,王深憾焉。
廬陵威王續代爲荊州,留爲骠騎谘議參軍。
獻書告别,王答書乃緻恨。
祿先爲武甯郡,頗有資産,積錢于壁,壁爲之倒,迮銅物皆鳴。
人戲之曰:“所謂‘銅山西傾,洛锺東應’者也。
”湘東王恨之既深,以其名祿,改字曰榮财,以志其忿。
後爲作唐侯相,卒。
撰列仙傳十卷行于世,及井絜臯木人賦、敗船詠,并以自喻。
子徽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爲戲。
蒨子紑。
紑字含絜,幼有孝一性一,年十三,父蒨患眼,紑侍疾将期月,衣不解一帶。
夜夢一僧雲:“患眼者飲慧眼水必差。
”及覺說之,莫能解者。
紑第三叔祿與草堂寺智者法師善,往訪之。
智者曰:“
”蒨乃因智者啓舍同夏縣界牛屯裡舍爲寺,乞賜嘉名。
敕答雲:“純臣孝子往往感應,晉時顔含遂見冥中送藥,又近見智者以卿第二息夢雲‘飲慧眼水’。
慧眼則五眼之一号,可以慧眼爲名。
”及就創造,洩故井,井水清洌,異于恒泉。
依夢取水洗眼及煮藥,稍覺有瘳,因此遂差。
時人謂之孝感。
南康王爲徐州,召爲迎主簿。
紑一性一沈靜,好莊、老玄言,尤善佛義,不樂進仕。
及父卒,紑廬于墓,終日号恸不絕聲,月馀乃卒。
子總。
總字總持,七歲而孤,依于外氏。
幼聰敏,有至一性一。
元舅吳平侯蕭劢名重當世,特所锺一愛一,謂曰:“爾神采英拔,後之知名,當出吾右。
” 及長,笃學有文辭。
仕梁爲尚書殿中郎。
武帝撰正言始畢,制述懷詩,總預同此作。
帝覽總詩,深見嗟賞。
轉侍郎。
尚書仆射範一陽一張缵、度支尚書琅邪王筠、都官尚書南一陽一劉之遴并高才碩學,總時年少有名,缵等雅相推重,爲忘年友會。
之遴嘗酬總詩,深相欽挹。
累遷太子中舍人。
侯景寇建邺,诏以總權兼太常卿,守小廟。
台城陷,避難會稽郡,憩于龍華寺,乃制修心賦。
總第九舅蕭勃先據廣州,又自會稽往依焉。
及元帝平侯景,征爲始興内史。
會魏克江陵,不行,自此流寓嶺南積歲。
陳天嘉四年,以中書侍郎征還。
累遷左戶尚書,轉太子詹事。
總一性一寬和溫裕,尤工五言七言,溺于浮一靡一。
及爲宮端,與太子爲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爲女,太子亟微行遊總家,宣帝怒免之。
後又曆侍中、左戶尚書。
後主即位,曆吏部,尚書仆射,尚書令,加扶。
既當權任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後主遊宴後一庭,多爲豔詩,好事者相傳諷翫,于今不絕。
唯與陳暄、孔範、王瑳等十馀人,當時謂之狎客。
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辄以罪斥之,君臣昏亂,以至于滅。
祯明三年,陳亡入隋,拜上開府。
開皇十四年,卒于江都,年七十六。
其爲自序雲:“太建之時,權移群小,谄嫉作威,屢被摧黜,奈何命也。
”識者譏其言迹之乖。
有文集三十卷。
長子溢,頗有文辭,一性一傲誕驕物,雖近屬故友,不免诋欺。
曆中書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
入隋,爲秦王文學,卒。
江智深,夷之弟子也。
父僧安,宋太子中庶子。
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譽,父子并貴達。
智深父少無名問,湛禮敬甚簡,智深常以爲恨,自非節歲不入湛門。
及爲随王誕後軍參軍,在襄一陽一,誕待之甚厚。
時谘議參軍謝莊、主簿沈懷文與智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