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 列傳第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子缋父在僦白幰車,免官禁锢。
沖母孔氏在東,鄰家失火,疑爲人所焚爇,大呼曰:“我三兒皆作禦史中丞,與人豈有善者。
方恐肌分骨散,何但焚如。
”兄弟後并曆侍中,武帝方欲任沖,尋卒。
追贈太常,諡曰恭子。
昙慶,懷文從父兄也。
父發,員外散騎侍郎。
昙慶仕宋位尚書左丞。
時歲有水旱,昙慶議立常平倉以救人急,文帝納其言而事不行。
大明元年,爲徐州刺史。
時殿中員外将軍裴景仁助戍彭城,景仁本北人,多悉關中事。
昙慶使撰秦記十卷,叙苻氏事,其書傳于世。
昙慶謹實清正,所莅有稱績。
常謂子弟曰:“吾處世無才能,圖作大老子耳。
”世以長者稱之。
卒于祠部尚書。
周朗字義利,汝南安成一人也。
父淳,宋初曆位侍中,太常。
兄峤尚武帝第四女宣城德公主。
二女适建平王宏、廬江王褘。
以貴戚顯官。
朗少而一愛一奇,雅有風氣,與峤志趨不同,峤甚疾之。
爲江夏王義恭太尉參軍。
元嘉二十七年春,朝議北侵魏,當遣義恭出鎮彭城,爲諸軍大統。
朗聞之解職。
及義恭出鎮,府主簿羊希從行,與朗書戲之,勸令獻奇進策。
朗報書援引古義,辭意倜傥。
孝武即位,除建平王宏中軍錄事參軍。
時普責百官谠言,朗上書陳述得失,多自矜誇。
書奏忤旨,自解去職。
後爲廬陵内史,郡界荒蕪,頗有野獸。
母薛氏欲見獵,朗乃合圍縱火,令母觀之。
火逸燒郡解,朗悉以秩米起屋,償所燒之限。
稱疾去官,爲州司所糾,還都謝孝武曰:“州司舉臣愆失多不允,臣在郡猛獸三食人,蟲鼠犯稼,以此二事上負陛下。
”上變色曰:“州司不允,或可有之。
蟲獸之災,甯關卿小物。
” 朗尋丁母憂,每哭必恸,其馀頗不依居喪常節。
大明四年,上使有司奏其居喪無禮。
诏曰:“朗悖禮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亂典刑,特鎖付邊郡。
”于是傳送甯州,于道殺之。
朗族孫顒。
顒字彥倫,晉左光祿大夫顗七世孫也。
祖虎頭,員外常侍。
父恂,歸鄉相。
顒少爲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國侍郎。
益州刺史蕭惠開賞異顒,攜入蜀,爲厲鋒将軍,帶肥鄉、成都二縣令,仍爲府主簿。
常謂惠開一性一太險,每緻谏,惠開不悅,答顒曰:“天險地險,王侯設險,但問用險何如耳。
”随惠開還都。
宋明帝頗好玄理,以顒有辭義,引入殿内,親近宿直。
帝所爲慘毒之事,顒不敢顯谏,辄誦經中因緣罪福事,帝亦爲之小止。
元徽中,诏爲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
齊高帝輔政,爲齊殿中郎。
建元初,爲長沙王後軍參軍、山一陰一令。
還爲文惠太子中軍錄事參軍。
文惠在東宮,顒遷正員郎,始興王前軍谘議,直侍殿省,深見賞遇。
顒音辭辯麗,長于佛理,着三宗論言空假義。
西涼州智林道人遺顒書深相贊美,言“捉麈尾來四十馀載,頗見宗錄,唯此塗白黑無一人得者,爲之發病,非意此音猥來入耳”。
其論見重如此。
顒于锺山西立隐舍,休沐則歸之。
轉太子仆,兼着作,撰起居注。
遷中書郎,兼着作如故。
常遊侍東宮。
少從外氏車騎将軍臧質家得衛恒散隸書法,學之甚工。
文惠太子使顒書玄圃茅齋壁。
國子祭酒何胤以倒薤書求就顒換之。
顒笑答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每賓友會同,顒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
兼善老、易,與張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彌日不解。
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舍。
甚機辯,衛将軍王儉謂顒曰:“卿山中何所食?”顒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
”文惠太子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何胤亦一精一信佛法,無妻。
太子又問顒:“卿一精一進何如何胤?”顒曰:“三塗八難,共所未免,然各有累。
”太子曰:“累伊何?”對曰:“周妻何肉。
”其言辭應變如此。
轉國子博士,兼着作如故。
太學諸生慕其風,争事華辯。
始着四聲切韻行于時。
後卒于官。
子舍。
舍字升逸,幼聰穎,顒異之。
臨終謂曰:“汝不患不富貴,但當将之以道德。
”及長博學,尤一精一義理,善誦詩書,音韻清辯。
弱冠秀才,除太學博士。
從兄綿爲剡縣,贓汙不少,籍沒資财,舍乃推宅助焉。
建武中,魏人吳苞南歸,有儒學。
尚書仆射江祏招苞講,舍造坐折苞,辭理遒逸,由是名爲口辯。
王亮爲丹一陽一尹,聞而悅之,辟爲主簿,政事多委焉。
遷太常丞。
梁武帝即位,吏部尚書範雲與顒素善,重舍才器,言之武帝,召拜尚書祠部郎。
禮儀損益,多自舍出。
先是,帝與諸王及吳平侯書皆雲弟,舍立議,引武王、周公故事,皆曰汝,從之。
累遷鴻胪卿。
時王亮得罪歸家,故人莫至,舍獨敦恩舊。
及亮卒,身營殡葬,時人稱之。
遷尚書吏部郎,太子右衛率,右衛将軍。
雖居職屢徙,而常留省内,罕得休下。
國史诏诰,儀體法律,軍旅謀谟,皆兼掌之。
日夜侍上,豫機密二十馀年,未嘗離左右。
帝以爲有公輔器。
初,範雲卒,佥以沈約允當樞管,帝以約輕易不如徐勉,于是勉、舍同參國政。
勉小嫌中廢,舍專掌權轄,雅量不及勉而清簡過之,兩人俱稱賢相。
時議國史,疑文帝紀傳之名。
舍以爲“帝紀之籠百事,如幹象之包六爻,今若追而爲紀,則事無所包,若直書功德,則傳而非紀。
應于上紀之前,略有仰述”。
從之。
舍占對辯捷,嘗居直廬,語及嗜好,裴子野言從來不嘗食姜。
舍應聲曰:“孔稱‘不徹’,裴乃不嘗。
”一坐皆悅。
與人論谑,終日不絕,而竟不言漏洩機事,衆尤服之。
一性一儉素,衣服器用,居處一床一席,如布衣之貧者。
每入官府,雖廣廈華堂,閨閣重邃,舍居之則塵埃滿積。
以荻爲障,壞亦不修。
曆侍中、太子詹事。
普通五年,南津校尉郭祖深獲始興相白渦書,饷舍衣履及婢,以聞,坐免官。
以右骁騎将軍知詹事。
卒。
上臨哭哀動左右,追贈侍中、護軍将軍,諡曰簡子。
初,帝銳意中原,群臣鹹言不可,唯舍贊成之。
普通中,累獻捷,帝思其功,下诏述其德美。
以爲“往者南司白渦之劾,恐外議謂朕有私,緻此黜免。
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異,以旌善人”。
舍集二十卷。
二子弘義、弘信,弟子弘正。
弘正字思行。
父寶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讓、弘直俱爲伯父舍所養。
年十歲,通老子、周易。
舍每與談論,辄異之,曰:“觀汝清理警發,後世知名,當出吾右。
”河東裴子野深相賞納,請以女妻之。
十五,召補國子生,仍于國學講易,諸生傳習其義。
以季春入學,孟冬應舉,學司以日淺不許。
博士到洽曰:“周郎弱冠講經,豈俟策試?” 普通中,初置司文義郎,直壽光省,以弘正爲司義侍郎。
弘正醜而不陋,
沖母孔氏在東,鄰家失火,疑爲人所焚爇,大呼曰:“我三兒皆作禦史中丞,與人豈有善者。
方恐肌分骨散,何但焚如。
”兄弟後并曆侍中,武帝方欲任沖,尋卒。
追贈太常,諡曰恭子。
昙慶,懷文從父兄也。
父發,員外散騎侍郎。
昙慶仕宋位尚書左丞。
時歲有水旱,昙慶議立常平倉以救人急,文帝納其言而事不行。
大明元年,爲徐州刺史。
時殿中員外将軍裴景仁助戍彭城,景仁本北人,多悉關中事。
昙慶使撰秦記十卷,叙苻氏事,其書傳于世。
昙慶謹實清正,所莅有稱績。
常謂子弟曰:“吾處世無才能,圖作大老子耳。
”世以長者稱之。
卒于祠部尚書。
周朗字義利,汝南安成一人也。
父淳,宋初曆位侍中,太常。
兄峤尚武帝第四女宣城德公主。
二女适建平王宏、廬江王褘。
以貴戚顯官。
朗少而一愛一奇,雅有風氣,與峤志趨不同,峤甚疾之。
爲江夏王義恭太尉參軍。
元嘉二十七年春,朝議北侵魏,當遣義恭出鎮彭城,爲諸軍大統。
朗聞之解職。
及義恭出鎮,府主簿羊希從行,與朗書戲之,勸令獻奇進策。
朗報書援引古義,辭意倜傥。
孝武即位,除建平王宏中軍錄事參軍。
時普責百官谠言,朗上書陳述得失,多自矜誇。
書奏忤旨,自解去職。
後爲廬陵内史,郡界荒蕪,頗有野獸。
母薛氏欲見獵,朗乃合圍縱火,令母觀之。
火逸燒郡解,朗悉以秩米起屋,償所燒之限。
稱疾去官,爲州司所糾,還都謝孝武曰:“州司舉臣愆失多不允,臣在郡猛獸三食人,蟲鼠犯稼,以此二事上負陛下。
”上變色曰:“州司不允,或可有之。
蟲獸之災,甯關卿小物。
” 朗尋丁母憂,每哭必恸,其馀頗不依居喪常節。
大明四年,上使有司奏其居喪無禮。
诏曰:“朗悖禮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亂典刑,特鎖付邊郡。
”于是傳送甯州,于道殺之。
朗族孫顒。
顒字彥倫,晉左光祿大夫顗七世孫也。
祖虎頭,員外常侍。
父恂,歸鄉相。
顒少爲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國侍郎。
益州刺史蕭惠開賞異顒,攜入蜀,爲厲鋒将軍,帶肥鄉、成都二縣令,仍爲府主簿。
常謂惠開一性一太險,每緻谏,惠開不悅,答顒曰:“天險地險,王侯設險,但問用險何如耳。
”随惠開還都。
宋明帝頗好玄理,以顒有辭義,引入殿内,親近宿直。
帝所爲慘毒之事,顒不敢顯谏,辄誦經中因緣罪福事,帝亦爲之小止。
元徽中,诏爲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
齊高帝輔政,爲齊殿中郎。
建元初,爲長沙王後軍參軍、山一陰一令。
還爲文惠太子中軍錄事參軍。
文惠在東宮,顒遷正員郎,始興王前軍谘議,直侍殿省,深見賞遇。
顒音辭辯麗,長于佛理,着三宗論言空假義。
西涼州智林道人遺顒書深相贊美,言“捉麈尾來四十馀載,頗見宗錄,唯此塗白黑無一人得者,爲之發病,非意此音猥來入耳”。
其論見重如此。
顒于锺山西立隐舍,休沐則歸之。
轉太子仆,兼着作,撰起居注。
遷中書郎,兼着作如故。
常遊侍東宮。
少從外氏車騎将軍臧質家得衛恒散隸書法,學之甚工。
文惠太子使顒書玄圃茅齋壁。
國子祭酒何胤以倒薤書求就顒換之。
顒笑答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每賓友會同,顒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
兼善老、易,與張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彌日不解。
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舍。
甚機辯,衛将軍王儉謂顒曰:“卿山中何所食?”顒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
”文惠太子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何胤亦一精一信佛法,無妻。
太子又問顒:“卿一精一進何如何胤?”顒曰:“三塗八難,共所未免,然各有累。
”太子曰:“累伊何?”對曰:“周妻何肉。
”其言辭應變如此。
轉國子博士,兼着作如故。
太學諸生慕其風,争事華辯。
始着四聲切韻行于時。
後卒于官。
子舍。
舍字升逸,幼聰穎,顒異之。
臨終謂曰:“汝不患不富貴,但當将之以道德。
”及長博學,尤一精一義理,善誦詩書,音韻清辯。
弱冠秀才,除太學博士。
從兄綿爲剡縣,贓汙不少,籍沒資财,舍乃推宅助焉。
建武中,魏人吳苞南歸,有儒學。
尚書仆射江祏招苞講,舍造坐折苞,辭理遒逸,由是名爲口辯。
王亮爲丹一陽一尹,聞而悅之,辟爲主簿,政事多委焉。
遷太常丞。
梁武帝即位,吏部尚書範雲與顒素善,重舍才器,言之武帝,召拜尚書祠部郎。
禮儀損益,多自舍出。
先是,帝與諸王及吳平侯書皆雲弟,舍立議,引武王、周公故事,皆曰汝,從之。
累遷鴻胪卿。
時王亮得罪歸家,故人莫至,舍獨敦恩舊。
及亮卒,身營殡葬,時人稱之。
遷尚書吏部郎,太子右衛率,右衛将軍。
雖居職屢徙,而常留省内,罕得休下。
國史诏诰,儀體法律,軍旅謀谟,皆兼掌之。
日夜侍上,豫機密二十馀年,未嘗離左右。
帝以爲有公輔器。
初,範雲卒,佥以沈約允當樞管,帝以約輕易不如徐勉,于是勉、舍同參國政。
勉小嫌中廢,舍專掌權轄,雅量不及勉而清簡過之,兩人俱稱賢相。
時議國史,疑文帝紀傳之名。
舍以爲“帝紀之籠百事,如幹象之包六爻,今若追而爲紀,則事無所包,若直書功德,則傳而非紀。
應于上紀之前,略有仰述”。
從之。
舍占對辯捷,嘗居直廬,語及嗜好,裴子野言從來不嘗食姜。
舍應聲曰:“孔稱‘不徹’,裴乃不嘗。
”一坐皆悅。
與人論谑,終日不絕,而竟不言漏洩機事,衆尤服之。
一性一儉素,衣服器用,居處一床一席,如布衣之貧者。
每入官府,雖廣廈華堂,閨閣重邃,舍居之則塵埃滿積。
以荻爲障,壞亦不修。
曆侍中、太子詹事。
普通五年,南津校尉郭祖深獲始興相白渦書,饷舍衣履及婢,以聞,坐免官。
以右骁騎将軍知詹事。
卒。
上臨哭哀動左右,追贈侍中、護軍将軍,諡曰簡子。
初,帝銳意中原,群臣鹹言不可,唯舍贊成之。
普通中,累獻捷,帝思其功,下诏述其德美。
以爲“往者南司白渦之劾,恐外議謂朕有私,緻此黜免。
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異,以旌善人”。
舍集二十卷。
二子弘義、弘信,弟子弘正。
弘正字思行。
父寶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讓、弘直俱爲伯父舍所養。
年十歲,通老子、周易。
舍每與談論,辄異之,曰:“觀汝清理警發,後世知名,當出吾右。
”河東裴子野深相賞納,請以女妻之。
十五,召補國子生,仍于國學講易,諸生傳習其義。
以季春入學,孟冬應舉,學司以日淺不許。
博士到洽曰:“周郎弱冠講經,豈俟策試?” 普通中,初置司文義郎,直壽光省,以弘正爲司義侍郎。
弘正醜而不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