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 列傳第二十四

關燈
敕,使奇先到公車,不施行奇兼市買丞事。

    師伯坐以子預職,莊、昙生免官,道栖、道惠棄市,禕之等六人鞭杖一百。

    師伯尋領太子中庶人,雖被黜挫,受任如初。

     孝武臨崩,師伯受遺诏輔幼主,尚書中事專以委之。

    廢帝即位,複還即真,加領衛尉。

     師伯居權日久,天下輻協,遊其門者,爵位莫不踰分。

    多納貨賄,家産豐積,一妓一妾聲樂,盡天下之選,園池第宅,冠絕當時,驕奢一婬一恣,爲衣冠所疾。

    又遷尚書仆射,領丹一陽一尹。

    廢帝欲親朝政,轉師伯爲左仆射。

    以吏部尚書王景文爲右仆射。

    奪其京尹,又分台任。

    師伯至是始懼,與柳元景謀廢立。

     初,師伯專斷朝事,不與沈慶之參懷,謂令史曰:“沈公爪牙者耳,安得預政事。

    ”慶之聞而切齒,乃洩其謀。

    尋與太宰江夏王義恭同誅,六子皆見殺。

    明帝即位,諡曰荒。

     沈懷文字思明,吳興武康人也。

    祖寂,晉光祿勳。

    父宣,新安太守。

     懷文少好玄理,善爲文章,爲楚昭王二妃詩,見稱于世。

    爲江夏王義恭東合祭酒。

    丁案憂,新安郡送故豐厚,奉終禮畢,餘悉班之親戚,一無所留。

    文帝聞而嘉之,賜奴婢六人。

    服阕,除尚書殿中郎。

    隐士雷次宗被征居锺山,後南還廬江。

    何尚之設祖道,文義之士畢集。

    爲連句詩,懷文所作尤美,辭高一座。

    随王誕鎮襄一陽一,出爲後軍主簿,與谘議參軍謝莊共掌辭令,領義成太守。

     元嘉二十八年,誕當爲廣州,欲以懷文爲安南府記室,先除通直郎。

    懷文固辭南行,上不悅。

    弟懷遠納東一陽一公主養女王鹦鹉爲妾,元兇行巫蠱,鹦鹉豫之,事洩,懷文因此失調,爲治書侍禦史。

     元兇弑立,以爲中書侍郎。

    孝武入讨,呼之使作符檄,固辭。

    劭大怒,會殷沖救得免。

    托疾落馬,間行奔新亭,以爲竟陵王誕骠騎錄事參軍、淮陵太守。

    時國哀未釋,誕欲起内齋。

    懷文以爲不可,乃止。

    尋轉揚州中從事史。

    時議省錄尚書,懷文以爲非宜,上議不從。

    遷别駕從事史。

     及江夏王義恭遷西一陽一王子尚爲揚州,居職如故。

    時熒惑守南鬥,上乃廢西州舊館,使子尚移居東城以厭之。

    懷文曰:“天道示變,宜應之以德,今雖空西州,恐無益也。

    ”不從,而西州竟廢。

     大明二年,遷尚書吏部郎,時朝議欲依古制置立王畿,揚州移居會稽,猶以星變故也。

    懷文曰:“周制封畿,漢置司隸,各因時宜,非存相反。

    安人定國,其揆一也。

    苟人心所安,天亦從之。

    未必改今追古,乃緻平一。

    神州舊壤,曆代相承,異于邊州,或置或罷。

    既物情不悅,容虧化本。

    ”又不從。

     三年,子尚移鎮會稽。

    遷撫軍長史,行府州事。

    時囚系甚多,動經年月,懷文到任,訊五郡九百三十六獄,衆鹹稱平。

    入爲侍中,一寵一待隆密。

    竟陵王誕據廣陵反,及城陷,士庶皆一裸一身鞭面然後加刑,聚所殺人首于石頭南岸,謂之髑髅山。

    懷文陳其不可,上不納。

     孝武嘗有事圓丘,未至期而雨晦竟夜。

    明旦風霁,雲色甚美,帝升壇悅。

    懷文稱慶曰:“昔漢後郊祀太一,白日重輪,神光四燭。

    今陛下有事茲禮,而膏雨迎夜,清景麗朝,斯實聖明幽感所緻,臣願與侍臣賦之。

    ”上笑稱善。

     揚州移會稽,上忿浙江東人情不和,欲貶其勞祿,唯西州舊人不改。

    懷文曰:“揚州徙居,既乖人情,一州兩格,尤失大體。

    ”上不從。

     懷文與顔竣、周朗素善,竣以失旨見誅,朗亦以忤意得罪。

    上謂懷文曰:“竣若知我殺之,亦當不敢如此。

    ”懷文默然。

    又嘗以歲夕與謝莊、王景文、顔師伯被敕入省,未及進,景文因談言次稱竣、朗人才之美,懷文與相酬和。

    師伯後因語次白上,叙景文等此言。

    懷文屢經犯忤,至此上倍不悅。

     上又壞諸郡士族以充将吏,并不服役,至悉逃亡。

    加以嚴制不能禁,乃改用軍法,得便斬之。

    莫不奔竄山湖,聚爲盜賊。

    懷文又以爲言。

     齋庫上絹年調钜萬疋,綿亦稱此,期限嚴峻。

    人間買絹一疋至三二千,綿一兩三四百,貧者賣妻子,甚者或自缢死。

    懷文具陳人困,由是綿絹薄有所減,俄複舊。

     子尚等諸皇子皆置邸舍,逐什一之利,爲患遍天下。

    懷文又曰:“列肆販賣,古人所非。

    蔔式明不雨之由,弘羊受緻旱之責。

    若以用度不充,故宜量加減省。

    ”不聽。

     孝建以來,抑黜諸弟,廣陵平後,複欲更峻其科。

    懷文曰:“漢明不使其子比光武之子,前史以爲美談。

    陛下既明管、蔡之誅,願崇唐、衛之寄。

    ”及海陵王休茂誅,欲遂前議。

    太宰江夏王義恭探得密旨,先發議端,懷文固請不可,由是得息。

     時遊幸無度,太後六宮常乘副車在後。

    懷文與王景文每谏不宜亟出,後因從坐松樹下,風雨甚驟。

    景文曰:“卿可以言矣。

    ”懷文曰:“獨言無繼,宜相與陳之。

    ”江智深卧草側,亦謂之善。

    俄而被召俱入雉場,懷文曰:“風雨如此,非聖躬所宜。

    ”景文又曰:“懷文所啓宜從。

    ”智深未及有言,上方注一弩一,作色曰:“卿欲效顔竣邪?何以恒知人事。

    ”又曰:“顔竣小子,恨不得鞭其面。

    ” 上每宴集,在坐者鹹令沈醉。

    懷文素不飲酒,又不好戲,上謂故欲異己。

    謝莊嘗誡懷文曰:“卿每與人異,亦何可久。

    ”懷文曰:“吾少來如此,豈可一朝而變。

    非欲異物,一性一之所不能耳。

    ” 五年,出爲晉安王子勳征虜長史、廣陵太守。

    明帝坐朝正事畢,被遣還北,以女病求申,臨辭又乞停三日,訖猶不去,爲有司所糾,免官,禁锢十年。

    既被免,賣宅還東。

    上大怒,收付廷尉賜死。

     弟懷遠爲始興王浚征北長流參軍,深見親待。

    坐納王鹦鹉爲妾,孝武徙之廣州。

    刺史宗悫欲殺之,會南郡王義宣反,懷遠頗閑文筆,悫起義,使造檄書,并銜命至始興,與始興相沈法系論起義事。

    事平,悫具爲陳請,由此見原。

    終孝武世不得還。

    前廢帝世歸,位武康令,撰南越志,及懷文文集并傳于世。

    懷文三子:淡、深、沖。

     沖字景綽,涉獵文義,仕宋曆位撫軍正佐,兼記室。

    及懷文得罪被系,沖兄弟行謝,情哀貌苦,見者傷之。

    柳元景欲救懷文,言于孝武曰:“沈懷文三子塗炭不可見,願陛下速正其罪。

    ”帝曰:“宜急殺之,使其意分。

    ”竟殺之。

    元景爲之歎息,沖兄弟以此知名。

    累遷司徒錄事。

     齊武帝爲江州,沖爲征虜長史、尋一陽一太守。

    齊建元中,累遷太子中庶子。

    武帝在東宮,待以恩舊。

    及即位,轉禦史中丞、侍中。

    永明四年,爲五兵尚書。

    沖與兄淡、深名譽有優劣,世号爲“腰鼓兄弟”。

    淡、深并曆禦史中丞。

    兄弟三人皆爲司直,晉、宋所未有也。

     中丞案裁之職,被惡者多結怨。

    永明中,深彈吳興太守袁彖。

    建武中,彖從弟昂爲中丞,到官數日,奏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