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三 【宋紀一百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無深憂遠識高出衆見之表,忠言至計有補聖聽之聰者?固未聞采納而用之也。
自陛下臨禦至今,班行之彥,麾節之臣,有因論列而去,有因自請而歸;其人或以職業有聞,或以言語自見,天下未知其得罪之由,徒見其置散投閑,倏來驟去,甚至廢罷而镌級,削奪而流竄,皆以為陛下黜遠善士,厭惡直言,去者遂以此而得名,朝廷乃因此而獲謗,亦何便于此?” 十一月,癸亥,以宣缯兼同知樞密院事,薛極參知政事,葛洪簽書樞密院事。
诏:“邵州系潛籓,升為寶慶府。
筠州與禦名聲近,改為瑞州。
” 蒙古使人如高麗,未至,盜殺之。
自是高麗與蒙古不通。
彭義斌既敗,武仙勢益蹙,潛令諜者結死士,匿真定城中大曆寺為内應,仙夜斬關而入,據之。
蒙古史天澤出奔稾城。
金内族旺嘉努故殺鮮于主簿,權貴多救之者,金主曰:“英王脫兄,敢妄撻一人乎?朕為人主,敢以無罪害一人乎?國家衰弱之際,生靈有幾何!而族子恃勢殺一主簿,吾民無主矣。
”特命斬之。
金诏有司為死節士十三人立褒忠廟。
乙醜,楊石進封新安郡王。
丙寅,楊谷進封永甯郡王。
真德秀上言:“戚裡之賢,加以王爵,稽諸典故,所未前聞。
其老成靜重,避遠權勢,治家教子,風采凜然,誠近世戚畹之所未有。
然臣觀古今載籍之傳,莫不以恩一寵一太甚為外家之深戒,蓋倚伏無常,古今所畏。
望陛下清燕之間,常思所以安全外族,俾蒙謙謹之福而不蹈滿盈之咎,誠宗社無疆之休。
” 辛未,诏:“行都及諸路公私僦舍錢米經減者,減三分。
”從硃端常請也。
庚辰,幹辦諸事司糧料院趙彥覃言州縣折色病民,帝曰:“纖悉如此,殊失一愛一民之意。
辛卯,诏:“中外系囚,杖以下釋之。
” 甲申,再貶魏了翁官,罷真德秀祠祿。
初,胡夢昱之貶,了翁出關送别,右正言李知孝遂指了翁首倡異論,将擊之。
史彌遠猶畏公議,外示優禮,改權工部侍郎。
了翁力以疾辭,乃出知常德府。
乙酉,谏議大夫硃端常,劾魏了翁欺世盜名,朋邪謗國,德秀奏劄诋誣。
诏了翁落職,罷新任,追一官,靖州居住,德秀落職,罷祠。
知孝上書,乞竄德秀以正典刑。
梁成大亦言了翁雖經追竄,人以為罪大罰輕,德秀狂僭悖謬,不減了翁。
彌遠勸帝下其章,帝曰:“仲尼不為已甚。
”乃止。
成大遺書所親曰:“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僞君子。
此舉大快公論。
”識者笑之。
壬辰,禦射殿,閱崇政殿親從射藝,遷補有差。
癸醜,太學正徐介進對,論《中庸》謹獨之旨,帝曰:“此是以敬存心,不愧屋漏之意。
” 金主命趙秉文、楊雲翼作《龜鏡萬年錄》。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寶慶二年(金正大三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 春,正月,丁巳朔,帝不視事。
癸亥,诏贈沈煥、陸九齡官,仍賜煥谥端憲,九齡文達。
錄張九成、呂祖謙、張栻、陸九淵子孫官各有差。
又诏以布衣李心傳專心文學,令四川制置司津發赴阙。
是月,蒙古主以夏納仇人,又不遺質子,自将伐之,旋取黑水等城。
二月,丙戌朔,手谕知貢舉、禮部尚書程珌等曰:“國家三歲取士,試于南宮,蓋公卿大夫由此其選,事至重也。
朕屬在哀疚,未遑親策,爰咨近列,往司衡鑒。
卿等宜協心盡慮,一精一考切擇。
夫文辭浮一靡一者,必非偉厚之器;議論詭激者,必無正平之用。
去取之際,其務審此。
”帝留意文藝,遇貢舉,屢降禦筆,當時稱帝為“文章天子”。
戊子,以右正言李知孝言,诏:“贓吏有實迹者,永不得與親民及師儒差遣;繼經赦宥,不許改正。
有監司、守臣保舉三員者聽之,仍每以保一員為額。
” 辛卯,诏:“諸道提點刑獄以五月案部理囚徒。
” 梁成大言:“真德秀有大惡五,其奏濟王事,乞追封以蓋逆狀,趣立嗣以召禍端,改節聖語,謗讪朝廷,無将之心,與魏了翁同罪。
了翁已從竄削,德秀僅褫職罷祠,宜一等施行。
”诏削秩二等。
蒙古槀城守将董俊,以銳卒數百授史天澤,天澤夜赴真定,與薩納台合攻武仙,仙走西山。
薩納台怒真定民反覆,驅萬人,将斬之,天澤曰:“是皆吾民,我力不能及,一旦委去,不幸被脅,殺之何罪?”乃釋之。
三月,丙辰朔,梁成大奏寝王長孺召命,徐宣、胡夢昱重議施行。
初,長孺餞夢昱詩,比諸胡铨。
成大以儗非其倫,一黨一和邪說,不宜立朝。
宣舉夢昱賢能才識,有憂國敢言之詞。
成大謂夢昱狂悖,宣必與之合謀,二人雖已竄削,而罪大罰輕,于是并及之。
尋予長孺祠;宣削秩三等,徙居象州;夢昱徙欽州編管。
庚申,诏申:“朕自下求言之诏,凡封章所上,必詳加省覽,亦已揀擇施行。
而遐方小臣,猶未有應诏。
近者始見普安軍推官羅宰所陳利病,辭旨勤懇。
一介之士,身處川蜀萬裡之外,乃能獨先衆人,忄卷忄卷效忠,深可嘉尚,可特與升擢差遣,以勸來者,以副朕聽納之志。
” 辛未,喬行簡進讀《高宗寶訓·謹名一器篇》,至祖宗朝教妨官有求為郡者,太祖以唐莊宗為監,不與,帝曰:“用伶人為郡守,非獨輕亵名一器,亦必為民害。
”行簡言:“謹守祖宗法度,則名一器自不濫。
”帝曰:“祖宗法度,自是一精一密,豈容不守!” 癸酉,以楊簡為敷文閣直學士、中大夫,提舉南京鴻慶宮。
先是召簡以内祠、奉朝請,仍進職,簡以疾抗章不至,遂以是一寵一之。
以久雨,蠲大理寺、三衙、臨安府酒所贓賞錢。
戊寅,诏曰:“朕近召遊洚,見于便殿,詳覽二疏,因加訪問,議論正大,指證明切,有益于君德治道,聳聽嘉歎!可特與改合入官,仍除館職。
旌忠谠以導敢言,乃朕志也。
”先是洚以浙西提刑司幹辦公事召為太學博士,尋為秘書郎。
诏太常寺建功臣閣,繪趙普以下二十有三人,以昭勳、崇德為名。
庚辰,以京湖制置使陳晐經理屯田有緒,诏獎之。
壬辰,決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系囚。
是春,夏主父遵顼卒,年六十四,谥曰英文皇帝,号曰神宗。
夏,四月,己醜,以《降興格》制輔臣俸。
先是帝覽尚書省所進請給冊,以輔臣俸薄,令戶部條奏,遂有是命。
辛卯,金享于太廟。
以莫澤言,令二廣諸司:“今後守卒以下阙官,須申省部,未有注授者方許奏辟,卒令未滿求辟者禁之。
” 以久雨,诏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癸巳,秘書少監範楷言一婬一雨未止,歲事可慮,帝動容曰:“不知何以弭災?”楷曰:“願陛下益加儆懼。
”帝曰:“《洪範》雨旸寒燠風,皆歸之肅乂哲謀聖。
以此知人事與天意常相感通。
”楷曰:“人主與天地龍近,所以古人夙夜畏威。
”帝曰:“敬天一念,朕因此加謹。
” 庚子,下诏省刑。
五月,辛酉,大理少卿葉宰言:“請令諸州軍奏谳來上,先以期日關奏邸及刑寺,以稽留獄之弊。
”從之。
戊寅,李知孝奏請速正濟王叛逆之罪,追奪王爵。
先是知孝以為言,帝曰:“觀卿之意,欲正名分、明國法耳。
如朕始者所行,正欲全恩意也。
”知孝言:“陛下隆鼻肉之一愛一,自是美事,但叛逆之臣,不正典刑,非所以訓。
”帝曰:“更當審慮區處。
”及是章複三上,帝曰:“此事卿屢奏陳,朕欲全始終之恩,所以重于施行。
”知孝曰:“陛下笃親睦族,可謂至矣。
台谏、給舍既屢奏谏,若有施行,亦非得已。
”帝曰:“卿言即如此切至,朕當出卿所陳,更與大臣商榷。
” 癸未,令萬壽觀建甯宗神禦殿室。
乙未,以傅伯成為龍圖閣學士、提舉南京鴻慶宮。
先是召伯成,以疾抗章不至,遂以是一寵一之。
丙申,賜禮部進士王會
自陛下臨禦至今,班行之彥,麾節之臣,有因論列而去,有因自請而歸;其人或以職業有聞,或以言語自見,天下未知其得罪之由,徒見其置散投閑,倏來驟去,甚至廢罷而镌級,削奪而流竄,皆以為陛下黜遠善士,厭惡直言,去者遂以此而得名,朝廷乃因此而獲謗,亦何便于此?” 十一月,癸亥,以宣缯兼同知樞密院事,薛極參知政事,葛洪簽書樞密院事。
诏:“邵州系潛籓,升為寶慶府。
筠州與禦名聲近,改為瑞州。
” 蒙古使人如高麗,未至,盜殺之。
自是高麗與蒙古不通。
彭義斌既敗,武仙勢益蹙,潛令諜者結死士,匿真定城中大曆寺為内應,仙夜斬關而入,據之。
蒙古史天澤出奔稾城。
金内族旺嘉努故殺鮮于主簿,權貴多救之者,金主曰:“英王脫兄,敢妄撻一人乎?朕為人主,敢以無罪害一人乎?國家衰弱之際,生靈有幾何!而族子恃勢殺一主簿,吾民無主矣。
”特命斬之。
金诏有司為死節士十三人立褒忠廟。
乙醜,楊石進封新安郡王。
丙寅,楊谷進封永甯郡王。
真德秀上言:“戚裡之賢,加以王爵,稽諸典故,所未前聞。
其老成靜重,避遠權勢,治家教子,風采凜然,誠近世戚畹之所未有。
然臣觀古今載籍之傳,莫不以恩一寵一太甚為外家之深戒,蓋倚伏無常,古今所畏。
望陛下清燕之間,常思所以安全外族,俾蒙謙謹之福而不蹈滿盈之咎,誠宗社無疆之休。
” 辛未,诏:“行都及諸路公私僦舍錢米經減者,減三分。
”從硃端常請也。
庚辰,幹辦諸事司糧料院趙彥覃言州縣折色病民,帝曰:“纖悉如此,殊失一愛一民之意。
辛卯,诏:“中外系囚,杖以下釋之。
” 甲申,再貶魏了翁官,罷真德秀祠祿。
初,胡夢昱之貶,了翁出關送别,右正言李知孝遂指了翁首倡異論,将擊之。
史彌遠猶畏公議,外示優禮,改權工部侍郎。
了翁力以疾辭,乃出知常德府。
乙酉,谏議大夫硃端常,劾魏了翁欺世盜名,朋邪謗國,德秀奏劄诋誣。
诏了翁落職,罷新任,追一官,靖州居住,德秀落職,罷祠。
知孝上書,乞竄德秀以正典刑。
梁成大亦言了翁雖經追竄,人以為罪大罰輕,德秀狂僭悖謬,不減了翁。
彌遠勸帝下其章,帝曰:“仲尼不為已甚。
”乃止。
成大遺書所親曰:“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僞君子。
此舉大快公論。
”識者笑之。
壬辰,禦射殿,閱崇政殿親從射藝,遷補有差。
癸醜,太學正徐介進對,論《
” 金主命趙秉文、楊雲翼作《龜鏡萬年錄》。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寶慶二年(金正大三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 春,正月,丁巳朔,帝不視事。
癸亥,诏贈沈煥、陸九齡官,仍賜煥谥端憲,九齡文達。
錄張九成、呂祖謙、張栻、陸九淵子孫官各有差。
又诏以布衣李心傳專心文學,令四川制置司津發赴阙。
是月,蒙古主以夏納仇人,又不遺質子,自将伐之,旋取黑水等城。
二月,丙戌朔,手谕知貢舉、禮部
朕屬在哀疚,未遑親策,爰咨近列,往司衡鑒。
卿等宜協心盡慮,一精一考切擇。
夫文辭浮一靡一者,必非偉厚之器;議論詭激者,必無正平之用。
去取之際,其務審此。
”帝留意文藝,遇貢舉,屢降禦筆,當時稱帝為“文章天子”。
戊子,以右正言李知孝言,诏:“贓吏有實迹者,永不得與親民及師儒差遣;繼經赦宥,不許改正。
有監司、守臣保舉三員者聽之,仍每以保一員為額。
” 辛卯,诏:“諸道提點刑獄以五月案部理囚徒。
” 梁成大言:“真德秀有大惡五,其奏濟王事,乞追封以蓋逆狀,趣立嗣以召禍端,改節聖語,謗讪朝廷,無将之心,與魏了翁同罪。
了翁已從竄削,德秀僅褫職罷祠,宜一等施行。
”诏削秩二等。
蒙古槀城守将董俊,以銳卒數百授史天澤,天澤夜赴真定,與薩納台合攻武仙,仙走西山。
薩納台怒真定民反覆,驅萬人,将斬之,天澤曰:“是皆吾民,我力不能及,一旦委去,不幸被脅,殺之何罪?”乃釋之。
三月,丙辰朔,梁成大奏寝王長孺召命,徐宣、胡夢昱重議施行。
初,長孺餞夢昱詩,比諸胡铨。
成大以儗非其倫,一黨一和邪說,不宜立朝。
宣舉夢昱賢能才識,有憂國敢言之詞。
成大謂夢昱狂悖,宣必與之合謀,二人雖已竄削,而罪大罰輕,于是并及之。
尋予長孺祠;宣削秩三等,徙居象州;夢昱徙欽州編管。
庚申,诏申:“朕自下求言之诏,凡封章所上,必詳加省覽,亦已揀擇施行。
而遐方小臣,猶未有應诏。
近者始見普安軍推官羅宰所陳利病,辭旨勤懇。
一介之士,身處川蜀萬裡之外,乃能獨先衆人,忄卷忄卷效忠,深可嘉尚,可特與升擢差遣,以勸來者,以副朕聽納之志。
” 辛未,喬行簡進讀《高宗寶訓·謹名一器篇》,至祖宗朝教妨官有求為郡者,太祖以唐莊宗為監,不與,帝曰:“用伶人為郡守,非獨輕亵名一器,亦必為民害。
”行簡言:“謹守祖宗法度,則名一器自不濫。
”帝曰:“祖宗法度,自是一精一密,豈容不守!” 癸酉,以楊簡為敷文閣直學士、中大夫,提舉南京鴻慶宮。
先是召簡以内祠、奉朝請,仍進職,簡以疾抗章不至,遂以是一寵一之。
以久雨,蠲大理寺、三衙、臨安府酒所贓賞錢。
戊寅,诏曰:“朕近召遊洚,見于便殿,詳覽二疏,因加訪問,議論正大,指證明切,有益于君德治道,聳聽嘉歎!可特與改合入官,仍除館職。
旌忠谠以導敢言,乃朕志也。
”先是洚以浙西提刑司幹辦公事召為太學博士,尋為秘書郎。
诏太常寺建功臣閣,繪趙普以下二十有三人,以昭勳、崇德為名。
庚辰,以京湖制置使陳晐經理屯田有緒,诏獎之。
壬辰,決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系囚。
是春,夏主父遵顼卒,年六十四,谥曰英文皇帝,号曰神宗。
夏,四月,己醜,以《降興格》制輔臣俸。
先是帝覽尚書省所進請給冊,以輔臣俸薄,令戶部條奏,遂有是命。
辛卯,金享于太廟。
以莫澤言,令二廣諸司:“今後守卒以下阙官,須申省部,未有注授者方許奏辟,卒令未滿求辟者禁之。
” 以久雨,诏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癸巳,秘書少監範楷言一婬一雨未止,歲事可慮,帝動容曰:“不知何以弭災?”楷曰:“願陛下益加儆懼。
”帝曰:“《洪範》雨旸寒燠風,皆歸之肅乂哲謀聖。
以此知人事與天意常相感通。
”楷曰:“人主與天地龍近,所以古人夙夜畏威。
”帝曰:“敬天一念,朕因此加謹。
” 庚子,下诏省刑。
五月,辛酉,大理少卿葉宰言:“請令諸州軍奏谳來上,先以期日關奏邸及刑寺,以稽留獄之弊。
”從之。
戊寅,李知孝奏請速正濟王叛逆之罪,追奪王爵。
先是知孝以為言,帝曰:“觀卿之意,欲正名分、明國法耳。
如朕始者所行,正欲全恩意也。
”知孝言:“陛下隆鼻肉之一愛一,自是美事,但叛逆之臣,不正典刑,非所以訓。
”帝曰:“更當審慮區處。
”及是章複三上,帝曰:“此事卿屢奏陳,朕欲全始終之恩,所以重于施行。
”知孝曰:“陛下笃親睦族,可謂至矣。
台谏、給舍既屢奏谏,若有施行,亦非得已。
”帝曰:“卿言即如此切至,朕當出卿所陳,更與大臣商榷。
” 癸未,令萬壽觀建甯宗神禦殿室。
乙未,以傅伯成為龍圖閣學士、提舉南京鴻慶宮。
先是召伯成,以疾抗章不至,遂以是一寵一之。
丙申,賜禮部進士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