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五 【宋紀一百五十五】

關燈
金主谕宰相曰:“諸路旱或關執政,今惟大興、宛平兩縣不雨,非其守令之過欤?”司空襄、平章政事張萬公、參知政事布薩揆上表待罪,金主以罪已答之,令各還職。

     金戶部尚書孫鐸言:“比年号令,或已行而中綴,或既改而複行,更張太煩,百姓不信。

    請自今,凡将下令,再三講究,如有益于治則必行,無恤小民之言。

    ”國子司業赫舍哩善才,亦言頒行法令,絲綸既出,尤當固守。

    金主然之。

     金以胥鼎為著作郎。

    鼎,持國之子也。

    金主問宰臣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曰:“其人甚幹濟。

    ”金主曰:“著作職閑,緣今無它阙,姑授之。

    ”未幾,過右司郎中。

     壬子,命諸州學置武士齋舍。

     庚申,金平章政事瓜勒佳衡薨,谥貞獻。

     六月,甲戌,金以雨足,報謝廟社。

     丁醜,金右補阙楊廷秀言:“自轉對官外,複令随朝八品以上、外路五品以上及出使外路有可言者,并許移檢院以聞,則時政得失,民間利病,可周知矣。

    ”從之。

     丁亥,金定宮中親戚非公事傳達語言、轉遞諸物及書簡出入者罪。

     是月,盜竊太廟金寶。

     參知政事何澹之弟滌,通判臨安府;自臨安還處州,舟子市私鹽萬馀斤,為邏卒所捕,滌仗劍傷邏卒。

    事下臨安府,司農卿丁逢知府事,當舟子杖罪,而邏卒杖脊編管。

    禦史程松劾之,诏逢與宮觀,而以工部侍郎硃晞顔知府事。

    澹乞免,帝慰留之,澹即起視事。

    尋内批付大理,以伏暑恐緻淹延,命有司據見追到人結絕。

    秋,七月,甲午,獄成,滌罷通判,逢罷祠。

    乙未,澹疏言:“臣頃為中丞,首論樞密使王蔺不能钤束其弟,蔺遂去國。

    今訓饬無素,罪何所逃!望賜黜責。

    ”诏不許。

     癸醜,劉德秀罷。

     甲寅,禁高麗、日本商人博易銅錢。

     八月,辛巳,太祖廟楹生芝,帝率群臣詣壽康宮上壽,始見太上皇,成禮而還。

    以入内内侍省押班甘昺宣力兩宮,備竭忠勤,特遷二官。

    昺,昪之弟也。

    帝之過壽康,昺與有力焉,頗貴一寵一。

     壬午,京镗率百官赴太廟觀芝。

    丙戌,诏減諸路流囚,釋杖以下。

    推恩如慶賀故事。

    丁亥,進京镗等官一級。

     戊子,立沿邊諸州武舉取士法。

     九月,庚寅朔,加韓侂胄少師,封平原郡王。

     己亥,金主如蘇州秋山;冬,十月,丙寅,還都。

     金主以順義節度使李愈為可用,議召之。

    宰臣或言愈病,金主曰:“愈比陳言,有‘退地千裡而争言其功’之語,卿等定惡此人多言耶?”遂召為刑部尚書。

    舊制,陳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仍給告人賞。

    愈言:“此蓋所以防閑小人也。

    比年以來,诏求直言及命朝臣轉對,又許外路官言事,此皆聖朝樂聞忠谠之意。

    請除去舊條,以廣言路。

    ”從之。

     甲申,金初置審官院。

     乙未,金敕京府州縣設普濟院,每歲十月至明年四月,設粥以食貧民。

     是月,右谏議大夫陳自強上緊要政目三十事,先叙前代帝王施行得失,而證以祖宗故事,及今日事體所宜,請令侍從、兩省、講讀官一旬講一事,則一歲之間便有三四十事,不過二年,朝廷之大事講究畢矣;從之。

    既而翰林學士高文虎又以二十事上之。

     十一月,己醜朔,诏複右司一員。

     甲寅,金寅護衛改充奉禦格。

     十二月,己未,金初以除授文學送審官院。

     辛酉,金更定考試随朝檢知法。

     金右補阙楊廷秀請類集太祖、太宗、世宗三朝聖訓,以時觀覽;從之,仍诏增熙宗為四朝。

     庚午,建安仁宅、惠濟倉庫于廣東諸州,以給士大夫之死而不能歸者。

     太尉韓同卿卒。

    皇後之父也,贈太師。

    同卿季父侂胄,聲勢熏灼,同卿每懼滿盈,不敢幹政。

    時天下皆知侂胄為後族,不知同卿乃後父也,後乃服其善遠權勢雲。

     京镗、何澹等令言者上疏曰:“向來僞徒,其大者已屏斥禁锢,用懲首惡;其次者亦投閑置散,使省愆咎。

    蓋為天下後世計,使已往者得以悔過,方來者可以遠罪,融會一黨一偏,鹹歸皇極也。

    今此類苟有洗濯自新者,請明诏大臣,仰遵皇祖之訓,姑與祠祿,使知小懲大戒之福。

    其長惡弗悛者,必重置典憲,投之荒遠,庶幾鹹知征創,守道向方,悉為皇極至正之歸,以成聖明極辨之治。

    ”自胡纮、劉德秀去位,侂胄亦厭前事,故镗等令言者以建極之說投之。

    侂胄用其言,學禁漸弛。

     癸未,金主謂宰臣曰:“科舉一場而分二榜,非也。

    自今廷試,令祠賦、經義通試時務策,止選一人為首。

    ”有司言:“自宋王安石為相,作新經,始以經義取人。

    且詞賦、經義,人所素習之本業,策論則兼習者也。

    今舍本業,取兼習,恐不副陛下公選之意。

    ”遂定禦試同日各試本業,詞賦居首,經義次之。

     金李淑妃有一寵一,嘗從金主幸蓬萊院,陳玉器及諸玩好,款式多宣和間物。

    金主恻然動色,妃進曰:“作者未必用,用者未必作,宣和作此以為陛下用耳。

    ”金主為之意解。

    妃嘗與金主同辇過雕龍橋,見白石瑩潤,一愛一之,歸白金主,自蘇山辇至,築岩洞于芳華閣,用工二萬人,牛馬七百乘,道路相望。

    會妃賞菊于東明園,見璧間畫《宣和艮嶽圖》,問内侍餘畹,畹曰:“宣和帝運東南花石築艮嶽,緻亡其國。

    先帝命圖之以為戒。

    ”妃怒曰:“宣和之亡,不緣此石,乃用童貫、梁師成故爾。

    ”妃意以譏畹,其黠辨類此。

     自欽懷皇後殂,中宮虛位久,金主意屬李氏。

    而祖宗故事,皆圖克坦、唐古、富察、赫舍哩、烏淩阿、烏庫哩諸部部長之家,世為婚姻,娶後尚主。

    李氏微甚,恐為衆所格,至是遂欲立之。

    大臣固執,台谏亦以為言,金主不得已進封為元妃,而勢全熏赫,與皇後侔矣。

     是冬,編慶元寬恤诏令。

     是歲,赈浙東、江西、廣東被水州縣貧民。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恭睿孝皇帝慶元六年(金承安五年) 春,正月,乙未,金尚書省言:“會試取策論、詞賦、經義不得過六百人,合格者不及其數則阙之。

    ” 丙申,金主如春水。

     庚子,金命左右司五月一轉奏事。

     辛醜,金主谕點檢曰:“車駕所至,仍令百姓市易。

    ”庚戌,定明安、穆昆軍前怠慢罷世襲制。

     二月,戊辰,減諸路雜犯死罪囚,釋徒以下,皇子生故也。

     辛未,金主還都。

     戊寅,上《太上皇玉牒》、《聖政》、《日曆》、《會要》于壽康宮。

     甲申,封婕妤楊氏為貴妃。

     閏月,庚寅,以京镗為左丞相,謝深甫為右丞相,何澹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乙巳,複留正少保、觀文殿大學士、緻仕。

     癸卯,金定納粟補官之家存留弓箭制。

     丁未,金主與宰臣論置相曰:“圖克埋镒,朕志先定。

    賈铉何如?”司空襄舉知延安府孫即康,金主曰:“不輕薄否?”襄曰:“可再用為中丞以觀之。

    ”張萬公曰:“即康及第,先铉一榜。

    ”金主曰:“論相安論榜次!朕意以賈铉才可用也。

    ”旋以即康為禦史中丞。

     金右補阙楊廷秀言:“請令尚書省及左右官一人,應入史事編次日曆,或一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