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二 【宋紀一百五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運判官。
戊申,賜禮部進士餘複以下五百三十七人及第、出身。
從留正言,免進士廷射。
金館陶主簿王庭筠,有才名。
金主嘗謂張汝霖曰:“王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難改也。
”是月,召試館職中選。
禦史台言庭筠在館陶嘗犯贓罪,不當以館職處之,遂罷。
庭筠,熊嶽人也。
五月,乙卯,前丞相趙雄,坐所舉以賄敗,降秩。
已未,出吳端為浙西馬步軍副總管。
丙寅,修楚州城。
丙子,金以祈雨,望祭嶽鎮、海渎于北郊。
戊寅,金命内外官五品以上,任内舉所知才能官一員以自代。
壬午,以參知政事伊喇履為尚書右丞,禦史大夫圖克坦鑒為參知政事。
尚書右丞襄罷。
秋,七月,癸醜,诏秀王諸孫并授南班。
甲寅,以葛邲參知政事,給事中胡晉臣簽書樞密院事。
乙卯,以留正為左丞相,王蔺為樞密使。
癸酉,建秀王祠堂于臨安以藏神禦,如濮王故事。
八月,乙酉金,始設常平倉。
己醜,金以判大睦親府事宗甯為平章政事。
戊戌,金主谕宰臣曰:“何以使民棄末而務本,以廣儲蓄?”令集百官議。
戶部尚書鄧俨等曰:“今風俗侈一靡一,宜使服用、居室各有差等,抑昏喪過度之禮,禁追逐無名之費。
”右丞伊喇履、參知政事完顔守貞曰:“人情見美則願,若不節以制度,将見奢侈無極。
民之貧乏,殆由此緻。
方今承平之際,正宜講究此事,為經久法。
”金主然之。
己亥,帝率群臣上《壽皇玉牒》、《日曆》于重華宮。
己酉,诏造新曆。
九月,丙辰,金以廉能擢北海縣令張翺等十八人官。
己未,升劍州為隆慶府。
壬戌,金主如秋山。
冬,十月,丁亥,還都。
戊戌,金以有司言,登聞院、記注院勿有所隸。
丙午,诏:“内外軍帥各薦所部有将才者。
” 十一月,丁巳,金制:“諸職官讓廕兄弟子侄者,從所請。
” 壬戌,潼川轉運判官王溉,撙節漕計,代輸井戶重額錢十六萬缗,诏獎之。
戊辰,金主召禮部尚書王翛、谏議大夫張詣殿門,谕之曰:“朝廷可行之事,汝谏官、禮官即當辨析。
小民之言有可采者,朕尚從之,況卿等乎?自今所議,毋但附合于尚書省。
” 丙子,金主冬獵;己卯,次雄州。
判真定府吳王永成、判武定軍節度使随王永升來朝。
十二月,壬午,金免獵地今年稅。
丙戌,樞密使王蔺罷。
時帝厲一精一初政,蔺亦不存形迹,除自中出,未惬人心者辄留之,納諸禦坐,每事盡言無隐。
然疾惡太甚,同列多忌之,竟為中丞何澹所論罷。
戊子,以葛邲知樞密院事;胡晉臣參知政事,仍同知樞密院事。
陳賈以靜江守臣,将入奏;殿中侍禦史林大中,極論其庸回無識,嘗表裡王淮,創為道學之目,一陰一廢正人。
傥許入奏,必再留中,善類聞之,紛然引去,非所以靖國。
命遂寝。
己醜,金平章政事張汝霖卒。
汝霖通敏習事,凡進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為說,故言似忠而不見忤。
金主之初即位也,有司言改造殿庭諸陳設物,日用繡工一千二百人,二年畢事。
金主以多費,欲辍造,汝霖曰:“此未為過侈,将來外國朝會,殿宇壯觀,亦國體也。
”其後奢用浸廣,蓋汝霖有以導之。
丁酉,金主還都。
甲辰,金以圖克坦克甯為太師、尚書令,封淄王。
金大定初,戶口才三百馀萬,至二十七年,戶口六百七十八萬九千。
是歲,戶部奏戶口六百九十三萬九千。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紹熙二年(金明昌二年) 春,正月,庚戌朔,命兩淮行義倉法。
诏:“守令到任半年後,具水源湮塞合開修處以聞。
任滿日,以興修水利圖進,擇其勞效著明者賞之。
” 壬子,诏尊高宗為萬世不祧之廟。
甲寅,金始許宮中稱聖主。
庚申,修六一合城。
辛酉,金皇太後圖克坦氏殂于慶隆爆,年四十五。
太後,廣平郡王真之女也。
素謙謹,每畏其家世崇一寵一,見父母,流涕而言曰:“高明之家,古人所忌,願善自保持。
”其後家果以海陵事敗,蓋其遠慮如此。
世宗嘗謂諸王妃、公主曰:“皇太子妃容止合度,服飾得中,爾等當法效之。
”及尊為太後,愈加敬儉。
嘗試諸侄曰:“皇帝以我故,乃推恩外家。
當盡忠報國,勿謂小善為無益而弗為,小惡為無傷而弗去。
毋藉吾之貴,辄肆非道以幹國憲也。
”一性一好《詩》、《書》及《老》、《莊》學,造次必于禮。
嫔禦有生子而母亡者,視之如己出。
庚午,金太師尚書令淄王圖克坦克甯薨。
遺表略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輕小人而終昵之。
願陛下慎終如始,安不忘危。
”金主命有司護喪事,歸葬萊州。
谥忠烈。
戊寅,雷電,雨雹。
二月,庚辰朔,大雨雪。
壬午,遣宋之瑞等使金吊祭。
癸未,名新曆曰《會元》。
甲申,福建安一撫使趙汝愚等,以盜發所部,與守臣、監司各降秩一等,縣令追停。
以辛棄疾為安一撫使。
棄疾嘗攝帥,每歎曰:“福州前臨大海,為賊之淵薮。
上四郡民,頑犷易亂,府藏空竭,緩急奈何?”至是務為鎮靜,未期歲,積镪至五十萬缗,榜曰備安庫,謂“閩中土狹民稠,歲儉則籴于廣。
今幸連稔,令宗室及軍人入倉請米,出即粜之,候秋價賤,以備安錢籴二萬石,則有備無患矣。
”又欲造萬铠,招強壯,補軍額,嚴訓練,則盜賊可以無虞。
事未行,台臣劾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遂丐祠歸。
秘書郎普城黃裳為嘉王府翊善,每勸講,必援古證今,即事明理,凡可以開導王心者,無不言也。
至是遷起居舍人。
帝方一寵一任潘景珪,台谏交章論之,多被斥逐,裳奏言:“自古人君不能從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勝心,三曰忿心。
事苟不出于公,而以己見執之,謂之私心。
私心生,則以谏者為病而求以敗之;勝心生,則以谏者為仇而求以遂之。
因私而生勝,因勝而生忿,忿心生,則事有不得其理者焉。
如潘景珪,常才也,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特以台谏攻之不已,緻陛下庇之愈力,事勢相激,乃至于此。
宜因事靜察,使心無所系,則聞台谏之言無不悅,而無欲勝之心,待台谏之心無不誠,而無加忿之意矣。
” 乙酉,诏以一陰一陽一失時,雷雪交作,令侍從、台谏、兩省、卿監、郎官、館職各具時政阙失以聞。
監察禦史林大中,以事多中出,乃上疏曰:“仲春雷電,大雪繼作,以類求之,則一陰一勝一陽一之明驗也。
蓋男為一陽一,女為一陰一;君子為一陽一,小人為一陰一。
當辨邪正,毋使小人間君子;當思正始之道,毋使女谒之得行。
” 吏部侍郎陳骙疏三十條,如“宮闱之分不嚴,則權一柄一移;内谒之漸不杜,則明斷息;謀台谏于當路,則私一黨一植;咨将帥于近習,則賄賂行;不求谠論,則過失彰;不謹舊章,則取舍錯;宴飲不時,則一精一神昏;賜予無節,則财用竭。
”皆切時病。
出米五萬石赈京城貧民,權罷修皇後家廟。
辛卯,布衣錢塘餘古上書曰:“陛下即位以來,星已再周,當思付托之重,朝夕求治為急。
間者側聞宴遊無度,聲樂無絕,晝日不足,繼之以夜,宮女進獻
戊申,賜禮部進士餘複以下五百三十七人及第、出身。
從留正言,免進士廷射。
金館陶主簿王庭筠,有才名。
金主嘗謂張汝霖曰:“王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難改也。
”是月,召試館職中選。
禦史台言庭筠在館陶嘗犯贓罪,不當以館職處之,遂罷。
庭筠,熊嶽人也。
五月,乙卯,前丞相趙雄,坐所舉以賄敗,降秩。
已未,出吳端為浙西馬步軍副總管。
丙寅,修楚州城。
丙子,金以祈雨,望祭嶽鎮、海渎于北郊。
戊寅,金命内外官五品以上,任内舉所知才能官一員以自代。
壬午,以參知政事伊喇履為尚書右丞,禦史大夫圖克坦鑒為參知政事。
尚書右丞襄罷。
秋,七月,癸醜,诏秀王諸孫并授南班。
甲寅,以葛邲參知政事,給事中胡晉臣簽書樞密院事。
乙卯,以留正為左丞相,王蔺為樞密使。
癸酉,建秀王祠堂于臨安以藏神禦,如濮王故事。
八月,乙酉金,始設常平倉。
己醜,金以判大睦親府事宗甯為平章政事。
戊戌,金主谕宰臣曰:“何以使民棄末而務本,以廣儲蓄?”令集百官議。
戶部尚書鄧俨等曰:“今風俗侈一靡一,宜使服用、居室各有差等,抑昏喪過度之禮,禁追逐無名之費。
”右丞伊喇履、參知政事完顔守貞曰:“人情見美則願,若不節以制度,将見奢侈無極。
民之貧乏,殆由此緻。
方今承平之際,正宜講究此事,為經久法。
”金主然之。
己亥,帝率群臣上《壽皇玉牒》、《日曆》于重華宮。
己酉,诏造新曆。
九月,丙辰,金以廉能擢北海縣令張翺等十八人官。
己未,升劍州為隆慶府。
壬戌,金主如秋山。
冬,十月,丁亥,還都。
戊戌,金以有司言,登聞院、記注院勿有所隸。
丙午,诏:“内外軍帥各薦所部有将才者。
” 十一月,丁巳,金制:“諸職官讓廕兄弟子侄者,從所請。
” 壬戌,潼川轉運判官王溉,撙節漕計,代輸井戶重額錢十六萬缗,诏獎之。
戊辰,金主召禮部尚書王翛、谏議大夫張詣殿門,谕之曰:“朝廷可行之事,汝谏官、禮官即當辨析。
小民之言有可采者,朕尚從之,況卿等乎?自今所議,毋但附合于尚書省。
” 丙子,金主冬獵;己卯,次雄州。
判真定府吳王永成、判武定軍節度使随王永升來朝。
十二月,壬午,金免獵地今年稅。
丙戌,樞密使王蔺罷。
時帝厲一精一初政,蔺亦不存形迹,除自中出,未惬人心者辄留之,納諸禦坐,每事盡言無隐。
然疾惡太甚,同列多忌之,竟為中丞何澹所論罷。
戊子,以葛邲知樞密院事;胡晉臣參知政事,仍同知樞密院事。
陳賈以靜江守臣,将入奏;殿中侍禦史林大中,極論其庸回無識,嘗表裡王淮,創為道學之目,一陰一廢正人。
傥許入奏,必再留中,善類聞之,紛然引去,非所以靖國。
命遂寝。
己醜,金平章政事張汝霖卒。
汝霖通敏習事,凡進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為說,故言似忠而不見忤。
金主之初即位也,有司言改造殿庭諸陳設物,日用繡工一千二百人,二年畢事。
金主以多費,欲辍造,汝霖曰:“此未為過侈,将來外國朝會,殿宇壯觀,亦國體也。
”其後奢用浸廣,蓋汝霖有以導之。
丁酉,金主還都。
甲辰,金以圖克坦克甯為太師、尚書令,封淄王。
金大定初,戶口才三百馀萬,至二十七年,戶口六百七十八萬九千。
是歲,戶部奏戶口六百九十三萬九千。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紹熙二年(金明昌二年) 春,正月,庚戌朔,命兩淮行義倉法。
诏:“守令到任半年後,具水源湮塞合開修處以聞。
任滿日,以興修水利圖進,擇其勞效著明者賞之。
” 壬子,诏尊高宗為萬世不祧之廟。
甲寅,金始許宮中稱聖主。
庚申,修六一合城。
辛酉,金皇太後圖克坦氏殂于慶隆爆,年四十五。
太後,廣平郡王真之女也。
素謙謹,每畏其家世崇一寵一,見父母,流涕而言曰:“高明之家,古人所忌,願善自保持。
”其後家果以海陵事敗,蓋其遠慮如此。
世宗嘗謂諸王妃、公主曰:“皇太子妃容止合度,服飾得中,爾等當法效之。
”及尊為太後,愈加敬儉。
嘗試諸侄曰:“皇帝以我故,乃推恩外家。
當盡忠報國,勿謂小善為無益而弗為,小惡為無傷而弗去。
毋藉吾之貴,辄肆非道以幹國憲也。
”一性一好《詩》、《書》及《老》、《莊》學,造次必于禮。
嫔禦有生子而母亡者,視之如己出。
庚午,金太師尚書令淄王圖克坦克甯薨。
遺表略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輕小人而終昵之。
願陛下慎終如始,安不忘危。
”金主命有司護喪事,歸葬萊州。
谥忠烈。
戊寅,雷電,雨雹。
二月,庚辰朔,大雨雪。
壬午,遣宋之瑞等使金吊祭。
癸未,名新曆曰《會元》。
甲申,福建安一撫使趙汝愚等,以盜發所部,與守臣、監司各降秩一等,縣令追停。
以辛棄疾為安一撫使。
棄疾嘗攝帥,每歎曰:“福州前臨大海,為賊之淵薮。
上四郡民,頑犷易亂,府藏空竭,緩急奈何?”至是務為鎮靜,未期歲,積镪至五十萬缗,榜曰備安庫,謂“閩中土狹民稠,歲儉則籴于廣。
今幸連稔,令宗室及軍人入倉請米,出即粜之,候秋價賤,以備安錢籴二萬石,則有備無患矣。
”又欲造萬铠,招強壯,補軍額,嚴訓練,則盜賊可以無虞。
事未行,台臣劾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遂丐祠歸。
秘書郎普城黃裳為嘉王府翊善,每勸講,必援古證今,即事明理,凡可以開導王心者,無不言也。
至是遷起居舍人。
帝方一寵一任潘景珪,台谏交章論之,多被斥逐,裳奏言:“自古人君不能從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勝心,三曰忿心。
事苟不出于公,而以己見執之,謂之私心。
私心生,則以谏者為病而求以敗之;勝心生,則以谏者為仇而求以遂之。
因私而生勝,因勝而生忿,忿心生,則事有不得其理者焉。
如潘景珪,常才也,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特以台谏攻之不已,緻陛下庇之愈力,事勢相激,乃至于此。
宜因事靜察,使心無所系,則聞台谏之言無不悅,而無欲勝之心,待台谏之心無不誠,而無加忿之意矣。
” 乙酉,诏以一陰一陽一失時,雷雪交作,令侍從、台谏、兩省、卿監、郎官、館職各具時政阙失以聞。
監察禦史林大中,以事多中出,乃上疏曰:“仲春雷電,大雪繼作,以類求之,則一陰一勝一陽一之明驗也。
蓋男為一陽一,女為一陰一;君子為一陽一,小人為一陰一。
當辨邪正,毋使小人間君子;當思正始之道,毋使女谒之得行。
” 吏部侍郎陳骙疏三十條,如“宮闱之分不嚴,則權一柄一移;内谒之漸不杜,則明斷息;謀台谏于當路,則私一黨一植;咨将帥于近習,則賄賂行;不求谠論,則過失彰;不謹舊章,則取舍錯;宴飲不時,則一精一神昏;賜予無節,則财用竭。
”皆切時病。
出米五萬石赈京城貧民,權罷修皇後家廟。
辛卯,布衣錢塘餘古上書曰:“陛下即位以來,星已再周,當思付托之重,朝夕求治為急。
間者側聞宴遊無度,聲樂無絕,晝日不足,繼之以夜,宮女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