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四十七 【宋紀一百四十七】

關燈
勤于職事。

    ”又曰:“朕于機務之暇,隻好讀書。

    惟讀書則開發智慮,物來能名,事至不惑,觀前古之興衰,考當時之得失,善者從之,不善者以為戒。

    每見叔世之君,所為不善,使人汗下,幾代其羞。

    且如唐季諸君,以破朋一黨一、去宦官為難,以朕思之,殊不難也。

    凡事隻舉偏補弊,防微杜漸,銷患于冥冥,若待顯著而後治之,則難矣。

    ” 是月,臣僚請會計财用之數為《會計錄》,帝曰:“向者欲為此錄,緣戶部取于州縣為經總制錢者,色目太多,取民太重。

    若遽蠲則妨經費,須它日恢複之後,使民間隻輸二稅,其馀名色乃可盡除之。

    ” 趙雄薦太學正安一陽一劉光祖試館職。

    光祖對策,論科場取士之道,帝批其後,略曰:“用人之弊,患君不能擇相而相不能擇人,每除一人,則曰此人中高第,真佳士也,終不考其才行。

    國朝以來,過于忠厚,宰相而誤國,大将而敗軍,未嘗誅戮。

    要在君心審擇相,相必為官得人,懋賞立乎前,嚴誅設于後,人才不出,吾不信也。

    ” 禦筆既出,中外大聳,議者謂曾觌視草,為光祖甲科及第發也。

    帝遣觌持示史浩,浩曰:“唐、虞之世,四兇止于流竄,而三考之法,不過黜陟幽明。

    誅戮大臣,乃秦、漢法耳。

    太祖制治以仁,待臣下以禮,迨仁宗而德化隆洽,此祖宗良法也。

    聖訓則曰‘過于忠厚’,夫忠厚豈有過哉!臣恐議者以陛下頒行刻薄之政,歸過祖宗,不可以不審也。

    ”趙雄亦為帝言:“帝相如司馬光,恐非懋賞能誘,嚴誅能脅。

    ”帝悔之,乃改削其詞,宣付史館。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淳熙七年(金大定二十年) 春,正月,甲寅朔,臨安尹進府城内外及諸縣放免牧稅及用内帑等錢對補之數。

    帝曰:“朕于内帑無毫發妄用,苟利百姓,則不惜也。

    ” 戊午,金定試令史格。

     乙醜,劉焞以平李接功,擢集英殿修撰,将佐、幕屬吏士進官、減磨勘年有差。

     己巳,金主如春水。

     丁醜,金以玉田縣行宮之地偏林為禦林,大澱泺為長春澱。

     己卯,诏:“京西州軍并用鐵錢及會子,民戶銅錢,以鐵錢或會子償之;二月不輸官,許告賞。

    ” 庚辰,蠲淮東民貸常平錢米。

     二月,癸未朔,知鎮江府曾逮言開新河以便行舟,帝曰:“揚子江至險,不可舣舟。

    ”趙雄言:“鎮江舟船輻湊,前此綱運客船漂溺不少。

    ”帝曰:“多開河道,誠善政也。

    ” 辛卯,魏王恺薨于明州,年三十五。

    恺寬慈,為帝深一愛一,雖出于外,心每念之,賜赉不絕。

    及薨,帝泫然曰:“向所以越次建儲者,正為此子福氣差薄耳。

    ”谥惠憲。

    恺治邦有仁聲,明州父老乞建祠立碑以紀遺一愛一。

     乙未,诏廣西兵校五百人隸提刑司。

     乙巳,封子棟為安定郡王。

     丙午,帝謂宰臣曰:“察官迩來所察甚有補于事。

    ”趙雄曰:“事之大者論之,小者察官察之,則吏治畢舉,官邪悉去矣。

    ” 丁未,金主還都。

     甲申,右文殿修撰張栻卒。

    栻病且死,猶手疏勸帝親君子,遠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惡公天下之理。

    邸吏以庶僚不得上遺表,卻之,帝迄不見也。

     栻勇于從義,每進對,必自盟于心,不以人主意向,辄有所随順。

    帝嘗言仗節死義之臣難得,栻對:“當于犯顔敢谏中求之。

    若平時不能犯顔敢谏,它日何望其仗節死義!”帝又言難得辦事之臣,栻對:“陛下當求曉事之士,不當求辦事之臣。

    若但求辦事之臣,則它日敗陛下者,未必非此人也。

    ”帝後聞其殁,嗟悼之。

     三月,丙辰,兵部措置武舉補官差注格法。

    帝曰:“武舉本欲舉将帥之才。

    今前名皆令從軍,以七年為限,則久在軍中,谙練軍政,将來因軍功擢為将帥,庶幾得人。

    ” 己未,金主诏:“有罪犯被問之官,雖遇赦不得複職。

    ” 壬辰,诏舉賢良。

     乙醜,金诏免中都、西京、河北、山東、河東、陝西路去年租稅。

     庚午,駕詣德壽宮,迎太上皇、太上皇後至大内,開宴于淩虛閣下。

    帝再拜,捧觞上壽。

    從至翠寒堂,棟宇不加丹蒦。

    帝曰:“凡此巨材,一椽已上,皆由賜畀,且瑩潔無節目,所以更不彩飾。

    ”酒數行,至堂中路石橋少憩,帝捧觞,太上、壽聖皆釂飲,帝亦滿引。

    帝奏曰:“苑囿池沼,久已成趣,仰荷積累之勤,臣何德以甚堪之!”上皇曰:“吾兒聖孝,海内無事垂二十年,安得為無功!” 癸酉,臣僚言:“今京西路鈞、房州水陸入川商旅、軍兵,附帶銅錢入金州、利州甚多。

    金州為川口,與川商接境,舊止用交子、鐵錢,今乃兼用銅錢。

    乞下四川總所委利路漕臣置場于金州,給以交子,兌換官私銅錢,發赴湖廣總所樁管。

    ”從之。

     丁醜,诏:“諸州招補軍籍之阙,自今歲以為常。

    ” 己卯,帝問:“《三朝寶訓》幾時進讀終篇?”史浩、周必大等曰:“陛下日禦前後殿,大率日旰方罷朝,隻日又禦講筵,恐勞聖躬。

    ”帝曰:“朕樂聞祖宗谟訓,日盡一卷,亦未為多。

    雖隻日及休暇,亦當特坐。

    ”自是每講讀,帝必随事咨詢,率漏下十刻無倦。

     辛巳,金以圖克坦克甯為右丞相,烏庫論元忠為平章政事。

     克甯在相位,持正守大體,至于簿書期會,不屑屑然也。

     夏,四月,丙戌,趙雄等上《仁宗、哲宗玉牒》。

     丁亥,金定冒廕罪賞。

     己亥,金太甯宮火。

     癸卯,知南康軍硃熹疏言:“天下之大務,莫大于恤民;恤民之本,又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

     “今民貧賦重,若不讨理軍實,去其浮冗,則民力決不可寬。

    惟有選将吏,核兵籍,可以節軍費;開廣屯田,可以實軍儲;練習民兵,可以益關備。

    今日将帥之選,率皆膏梁子弟,厮役凡流,所得差遣,為費已是不赀,到軍之日,惟事裒斂刻剝以償債負。

    總饋饷之任者,亦皆倚附幽一陰一,交通貨賂,其所驅催東南數十州之脂膏骨髓,名為供軍,而辇載以輸權幸之門者,不可以數計。

    然則欲讨軍實以舒民力,必令反前所為,然後可革也。

    軍籍既核,屯田既成,民兵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