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四十六 【宋紀一百四十六】

關燈
:“先以經為主,史亦不可廢。

    ” 庚寅,參知政事錢良臣,以失舉茹骧改官,自劾。

    诏:“良臣所奏,乃欲以身行法。

    國有常憲,朕不敢私,可镌三官。

    ” 癸巳,诏:“戶部侍郎陳岘,待制張宗元,新知秀州徐本中,饒州居住趙磻老,各降三官。

    ”亦以保舉茹骧也。

     先是骧知湖州長興縣,侵盜官錢入己,事發,決台州編管,籍其家,故有是命。

     甲午,太學博士高文虎,論前宰執、侍從帶觀文殿大學士至待制在外者,皆有論思獻納之責,帝曰:“此奏尤為得體,朕亦有聽納之益,且知州郡間民情。

    ”丙申,诏:“前宰執、侍從帶觀文殿大學士至待制及大中大夫以上守郡、奉祠之人,今後如有所見,不時以聞。

    其責降官,不在此限。

    ” 丁酉,殿前副都指揮使郭棣言:“每遇宣押打球或蒙賜酒,其諸軍正額、額外統制官内,有于馬上率爾奏事者,及賜酒之際,無指揮宣喚,辄詣榻前奏事,甚失臣子事君之禮。

    請自今後遇宣押,從本司押束。

    ”從之。

     癸卯,帝曰:“朕欲将見行條法,令敕令所分門編類,如律與《刑統》、敕、令、格、式及續降指揮,每事皆聚載一處,開卷則盡見之,庶使胥吏不得舞文。

    ”趙雄等曰:“士大夫少有一精一于法者,臨時檢閱,多為吏輩所欺。

    若分門編類,則遇事悉見,吏不能欺。

    ”乃诏敕令所,将見行敕、令、格、式,仿《吏部七司條法總類》,随事分門修纂,别為一書。

    若數事共條,即随門厘入,以《淳熙條法事類》為名。

     丙午,诏:“逃軍犯強盜者無拟貸。

    ” 己酉,金主還都。

     乙卯,诏:“自今歸正官親赴部授官,以革冒濫。

    ” 金免去年被水旱民田租稅。

     呂祖謙诠擇《聖宋文海》成編,奏禦,賜名《文鑒》,并賜祖謙銀絹。

     三月,乙醜,金尚書省奏虧課院務官顔葵等六十八人,各合削官一階,金主曰:“以承廕人主榷沽,此遼法也。

    法敝則當更張,唐、宋法有可行者則行之。

    ” 丙寅,錄嶽飛、趙鼎子孫,賜京秩。

     己巳,金主與宰臣論史事。

    金主曰:“朕觀前史多溢美。

    大抵史書載事貴實,不必浮詞谄媚也。

    ” 己巳,置廣西義倉。

     庚午,知鎮江司馬亻及言用石修砌湖閘門,浚海鮮河,使船有舣泊之所,帝曰:“司馬亻及浚河修閘,惠利甚厚,可除寶文閣待制。

    ” 丁醜,帝谕宰執曰:“諸路漕臣,職當計度,欲其計一道盈虛而經度之也。

    今則不然,于所部州郡,有馀者取之,不足者聽之,逮其乏其,從而劾之,吾民已被其擾矣。

    朕今以手诏戒谕之,俾深思古誼,視所部為一家,周知其經費而通融其有無,廉察其能否而裁抑其耗蠹,庶乎郡邑寬而民力裕也。

    ”趙雄等曰:“責任漕臣,盡于此矣。

    ”于是出手诏以戒諸道轉運,曰:“分道置台,寄耳目于爾漕臣,職在計度,欲計其一道盈虛而盡度之也。

    職在按察,欲其蚤正吏治,毋使至于病民。

    厥或異此,朕何賴焉!”命兩浙轉運司刻石,遍賜諸路漕臣。

     辛未,金主謂宰臣曰:“一奸一邪之臣,欲有規求,往往私其一黨一與,不肯明言,托以它事,一陽一不與而一陰一為之力。

    朕觀古之一奸一人,當國家建儲之時,恐其聰明,不利于己,往往以一陰一事破其議,惟擇昏懦者立之,冀它日可弄權為功利也。

    如晉武欲立其弟,而一奸一臣沮之,竟立惠帝,以緻喪亂,此其明驗也。

    ” 己卯,金制:“糾彈之官,如犯法而不一舉者,減犯人罪一等,關親者許回避。

    ” 金主謂宰臣曰:“人多奉釋、老,意欲徼福,朕早年亦頗惑之,旋悟其非。

    且上天立君,使治下民,若盤樂怠忽,欲以僥幸祈福,難矣!丙能一愛一養下民,上當天心,福必報之。

    ” 乙酉,錢良臣言:“新除太府丞李峄,為臣妻之兄弟,恐外人疑臣私于親戚,乞與外祠。

    ”帝曰:“峄因論薦得擢,不由卿薦。

    卿既引嫌,可與近見阙知軍差遣。

    ” 是月,以高郵、通、泰等州去年田鼠為災,赈之。

     夏,四月,己醜朔,金赈西南路招讨司所部民。

     丁酉,帝曰:“州郡間近日添差員數頗多。

    今後宗室、戚裡、歸正官等添差通判、職官等,每州各不得過一員,帥司參議官、諸屬官等此。

    ” 己酉,金升祔闵宗于太廟,加谥曰宏基缵武莊靖孝成皇帝。

     金主将如金蓮川,有司具辦。

    薛王府掾绛人梁襄上疏極谏,其略曰:“金蓮川在重山之北,氣候殊異,仲夏降霜,一日之間,寒暑交至,與上京、中都不同,非聖躬将攝之所。

    凡奉養之具,無不遠勞飛挽,其費數倍。

    至于頓舍之處,車騎填塞,主客不分,馬牛風逸,臧獲逋逃,奪攘蹂一躏,未易禁止。

    公卿、百官、衛士,富者車帳僅容,貧者一穴一居露處,輿台皁隸,不免困踣,饑不得食,寒不得衣,一夫緻疾,染及家人,夭殇無辜,何異刃殺!此特細故耳,更有大于此者。

    臣聞高城浚池,深居邃禁,帝王之籓籬也;壯士健馬,堅甲利兵,帝王之爪牙也;今行宮之所,非有高殿廣宇城池之固,是廢其籓籬也。

    挂甲常坐之馬,日暴雨蝕,臣知其必赢瘠;禦侮待用之軍,寒眠冷啖,臣知其必疲瘵;衛宮周廬,才容數人,一旦霖潦,衣甲弓刀,沾濕柔脆,豈堪為用!是失其爪牙也。

    秋杪将歸,人已疲,馬已弱矣,裹糧已空,褚衣已敝,猶且遠幸松林,以從畋獵,行于不測之地,往來動逾數月。

    設烈風暴至,塵埃漲天,宿霧四塞,跬步不辨,以緻翠華有崤陵之避,襄城之迷,百官狼狽于道途,衛士參錯于隊伍。

    所次之宮,草略尤甚,殿宇周垣,惟用氈絺。

    押宿之官,上番之士,終日驅馳,加之饑一渴,已不勝倦,更使徹曙巡警,露坐不眠,一精一神有限,何以克堪!陛下悅以使人,勞而不怨,豈若不勞之為愈也! “議者謂北幸之久,每歲随駕大小,前歌後舞而歸,今之再出,甯遽有不可!臣愚以為患生于不測者多矣,狃于無虞,往而不止,臣甚懼焉。

     “議者又謂前世守文之主,生長深宮,畏見風日,彎弓上馬,皆所不能,志氣銷懦,筋力拘柔,臨難戰懼,束手就亡。

    陛下監其如此,不憚勤身,遠幸金蓮,至于松漠,名為坐夏打圍,實欲服勞講武。

    臣愚以為戰不可忘,畋獵不可廢,宴安鸩毒亦不可懷,事當适中,不可過當。

    今過防驕惰之患,先蹈萬有一危之途,何異無病而服藥也!況欲習武,不必度關,涿、易、雄、保、順、薊之境,地廣且平,畋獵此時,誰曰不可?乞發如綸之旨,回北轅之車,安巡中都,不複北幸,則社稷無疆之休,天下莫大之願也。

    ” 金主納之,遂為罷行。

    襄由是以直聲聞。

     王佐受命讨陳峒,念将校無可用者,惟流人馮湛以勇聞,乃許其湔雪,檄權湖南路兵馬钤轄。

    選潭州廂禁軍及忠義寨得八百人,命諸縣屯兵悉聽調發。

    佐以擅發自劾,诏弗問。

     賊聞湛将至,即循歸巢一穴一。

    轉運使欲緩攻,佐以為賊巢在宜章,旁接三路七郡,林箐深阻,出入莫測,峒不誅,湖廣憂未艾也,遂親赴宜章,移湛屯何卑山。

    夜半,發兵分五路進,突入其隘口。

    賊倉卒出戰,即潰走。

    進奪空風寨,斬峒等,郴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