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四十五 【宋紀一百四十五】

關燈
事,禮部尚書趙雄簽書樞密院事。

     庚辰,立貴妃謝氏為皇後,後,丹一陽一人,幼孤,鞠于翟氏,冒其姓。

    及長,選入宮,侍太上皇後,後以賜帝,累位貴妃。

    夏後崩,中宮虛位,妃侍帝過德壽宮,太上谕帝立之,遂複姓。

     先是诏禦史台六察,許随事彈奏,至是诏:“近日糾察各揚乃職,台綱益振,各進二官。

    ” 戊戌,靖州猺寇平。

     九月,乙巳,金主還都。

     己酉,金主謂赫舍哩良弼曰:“西邊自來不備儲蓄,其令所在和籴,以為緩急之備。

    ”癸醜,又谕之曰:“海陵非理殺戮臣下,甚可哀憫,其遺骸仰逐處訪求,官為收葬。

    ” 癸醜,侍讀周必大進讀《三朝寶訓》,至真宗嘗擇廣南轉運使,因謂左右曰:“交、廣去朝廷遠,當選一操一心平允,能安遠人者任之。

    ”帝曰:“于所不聞之處,尤當留意。

    ” 是月,召宰執,宣示中宮袆衣,帝雲:“珠玉之屬,乃就用禁中舊物,所費不及五萬缗。

    ”龔茂良等曰:“不因宣谕,無由得知支用之儉。

    ”帝曰:“朕安肯妄有所費!”因問:“近來風俗奢移如何?”對曰:“辇毂下似稍侈,皆由貴近之家仿效宮禁,以故流傳民間。

    彼若知聖意崇樸,亦必觀感而化。

    ”帝曰:“革弊當自宮禁始。

    ”茂良等複言:“仁宗嘗以南海沒入大珠賜溫成皇後,後時為貴妃,以充首飾,戚裡一靡一然效之,京城珠價至數十倍。

    仁宗禁中内宴,望見貴妃首飾,不複回顧,曰:‘滿頭白紛紛,豈無忌諱!’貴妃惶恐易去。

    仁宗大喜,命剪牡丹遍賜妃嫔。

    不數日間,京城珠價頓減。

    ”帝聞之,甚喜。

     提舉玉隆萬壽觀李浩卒。

    浩忠憤激烈,言切時弊,以此取忌于衆;帝察其衷,始終全之。

    為大郡,廉潔,奉養如布衣時。

    嘗論風俗不美者八事,其略曰:“陛下求規谏而臣下專務迎一合,貴執守而臣下專務順從,惜名一器而僥幸之路未塞,重廉恥而趨附之門尚開,儒術可行而有險诐之徒,下情當盡而有壅蔽之患,期以氣節而偷惰者得以苟容,責以實效而誕慢者得以自售。

    ”帝嘉其直谏雲。

     初,錢良臣以太府少卿為淮東總領,龔茂良聞戶部歲撥有浮額,總領悉充饋遺,奏遣戶部員外郎馬大同、著作佐郎何萬、軍器少監耿延年,分往升、潤、鄂三總司驅磨錢物。

    會良臣以歲用不足請于朝廷,茂良請并令萬等驅磨。

    而近習恐赇賂事覺,極力救之,茂良不顧。

    既而萬奏總所侵盜大軍錢糧累數十萬,茂良以聞,其事中止。

    俄中旨召良臣赴阙,漸見一柄一用,其後茂良之貶,良臣與有力焉。

    延年亦言湖廣總所有别庫,别曆所收,已行改正,故延年、萬并遷官,卒坐茂良一黨一罷去;大同獨無所舉,後得補外。

    蓋三總司苞苴賄賂,根株盤結,一時不能改雲。

     是秋,彭州奏:“本州三縣,诏減課額,民間作佛會以報上恩,請以功德疏随會慶節表疏同進。

    ”帝勿許,令守臣谕以國家裕民之意,并谕執政曰:“前日蠲減蜀中折估錢,人情歡感已如此。

    若異時兵革偃息,數十年來額外橫賦,盡蠲除之,民間喜可知也。

    ”龔茂良言:“陛下躬行節儉,所不獲已者,養兵之費,勢未能去爾。

    ”帝曰:“自渡江後所增稅賦,比舊如何?”茂良曰:“如茶、鹽、榷酤,皆數倍元額。

    其最可念者,折帛、月樁等錢,為江、浙數路之害。

    陛下念念不忘,若一旦恢複舊疆,則輕徭薄俺,且有日矣。

    ”帝曰:“然。

    ” 台、婺等州水。

     冬,十月,丙子,禦文德殿,冊皇後。

     帝嘗與侍臣言及中宮辭合得恩數,平居常服浣濯之衣,宰執聞之,進言:“中官儉德,見陛下齊家之效。

    ”帝曰:“本朝家法,遠過漢、唐,獨用兵不及。

    ”龔茂良對曰:“國家自藝祖開基,首以文德化天下,列聖相承,深仁厚澤,有以固結天下之心。

    蓋治體似成周,雖似失之弱,然國祚綿遠,亦由于此。

    漢、唐之亂,或以母後專制,或以權臣擅命,或以諸侯強大,籓鎮跋扈,本朝皆無之,可見祖宗家法,足以維持萬世。

    ”帝曰:“然。

    大抵治體不可有所偏,正如四時,春生秋殺,乃可以成歲功,若一于肅殺,則物有受其害者。

    亦猶治天下者,文武并用,則為長久之術,不可專于一也。

    ” 乙酉,令臨安守臣禁逾侈。

    帝曰:“今日習為奢侈者,在民間絕少,多是戚裡、中官之家。

    指揮内須添入‘有官者違犯,取旨重作施行’。

    ” 庚寅,罷鬻爵之令。

    诏曰:“鬻爵,非古制也。

    夫理财有道,均節出入足矣,安用輕官爵以益貨财!朕甚不取。

    自今除歉歲,民願入粟赈饑,有裕于衆,聽取旨補官,其馀一切住罷。

    ” 丁酉,吳淵言秀州十年收支,錢數多寡不同,帝曰:“此系累政守臣任内事,不欲深究,今後痛加撙節。

    大抵州郡用度不節,必至掊斂,惟先能節用,即年例違法妄取之數,可以蠲減,少寬民力。

    ” 庚子,帝謂宰臣曰:“出令不可不審。

    《書》雲:‘屢省乃成事。

    ’至于屢省,何患不成!凡天下事,朕與卿等立談之間,豈能周盡事情,須是再三詳熟思慮,方為盡善。

    前此正緣不審,故出令多反汗,無以取信于天下,比來甚悔也。

    ” 十一月,壬寅朔,金參知政事王蔚罷。

     癸醜,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建康都統制郭剛言車船多壞損,合依海船樣造多槳飛江船,帝曰:“車船,古之艨沖,辛巳用以取勝,豈用改造!可令郭綱約束沿流諸軍,遇有損壞,随即修葺,不得擅有更易。

    其多槳船,止許逐軍自行創造,不得充新管車船數。

    ” 庚申,金以吏部尚書張汝弼為參知政事。

    汝弼,元妃之弟也。

     十二月,壬申朔,金诏:“諸科人出身,四十年方注縣令,年歲太遠。

    今後仕及三十二年,别無負犯贓染追奪,便與縣令。

    ” 丙子,金诏:“諸流移人老病者,官與養濟。

    ” 金主谕宰臣曰:“凡經奏斷事有未當,卿等勿謂已行,不為奏聞改正。

    朕以萬幾之煩,豈無一失!卿等但言之,朕當更改,不可吝也。

    ” 乙酉,龔茂良等言:“昨者中宮奏,檢照皇後親屬恩澤,裁減外尚馀一十八人,更請裁減八人。

    臣等檢紹興三年指揮,皇後受冊,親屬與恩澤三十人,十三年與二十五人。

    近制減作十八人,比舊例幾镌其半,皇後仍謙沖辭免。

    以中宮之貴而猶務節約,則為臣下者當如何!望陛下明诏有司,申嚴法禁,凡僥幸冒濫者,必務革去;又诏侍從近臣,各思所以清入仕之源。

    ”從之。

     己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