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六 【宋紀一百三十六】

關燈
盟,陛下親禦六飛,視師江浒,大明黜陟,号令一新,天下方注目以觀。

    凡所擢用,悉宜得人,況欲盡護群雄,兼制數路,大一柄一所寄,尤當審圖。

    存中已試之效,不待臣等具陳,頃以權勢太盛,人言籍籍。

    陛下曲示保全,俾解重職,今複授以茲任,事權益隆,豈惟無以慰海宇之情,亦恐非所以保全存中也。

    倘以允文資曆未深,未可專付,宜别擇重臣,以副盛舉。

    疏入,帝怒,謂輔臣曰:“珙之父為張浚所知,此奏專為浚地耳。

    ”宰相陳康伯、侏倬,召珙谕上旨,且曰:“再繳,累及張公。

    ”珙曰:“珙為國家計,故不暇為張公計;若為張公計,則不為是以累之矣。

    ”命再下,珙執奏如初,乃止。

    于是允文改使川陝,存中措置兩淮而已。

     二月,戊戌朔,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兼侍講虞允文試兵部尚書、充川陝宣谕使、措置招軍買馬,且與吳璘相見議事。

     己亥,金主以前翰林待诏大颍建言得罪,起為秘書丞;以補阙馬欽谄事前廢主,除名。

     庚子,張浚、虞允文人對。

    時浚乞偕執政奏事,帝不許,于是與允文同對。

    诏浚仍舊兼行宮留守,又诏浚罷相後有合得特進恩數,皆還之。

     言者論料理江、淮三事:“其一,請于兩淮、荊、襄之間創為四大鎮,如維揚、合肥、蕲一陽一、襄一陽一,各為家計,增城浚隍,以立守備,農戰交修,以待天時。

    每鎮招集沿邊弓箭手二萬人,人授良田百畝,給與牛、種,雖無租賦,實免供饋,悉遵陝西沿邊故事,仍以湖北州縣之在江北者隸蕲一陽一。

    二曰大江之南,控制吳、蜀,夙有屯兵,據其險阻之地。

    今當建為五帥,由鎮江而上至于建康、九江、江夏、公安,各以二萬人為屯,附以屬城,供其刍糗,列置烽燧,增益樓船。

    三日選擇兵官,教習諸路将兵、禁軍、士兵、弓手,此實久安之計。

    ”乃诏楊存中、成闵、李顯忠、向子固、方滋、楊抗、向汋、王彥融、強友諒相度聞奏。

     興州前軍同統領惠逢複河州。

     先是四川宣撫使吳璘命逢襲取熙、河,逢間道出臨洮,蕃兵總領、權知洮州李進,同知洮州趙阿令結,钤轄榮某,皆至會通關掩擊之,獲其關使成俊。

    諸将議進兵,鹹曰:“我搗河州而敵兵單弱,以強制弱,何憂不克!”一将曰:“不可。

    吾聞金軍盡在熙,我軍若直搗河,勢必來援。

    敵将忿兵,伺其不意,可一戰擒也。

    熙兵若破,則河軍自下。

    ”衆曰:“善!”即伏兵闾家峽,其日,正月丙戌也。

    而金将溫特棱者,提正軍千五百,從軍亦如之,徑至峽口以邀南軍。

    惠逢令羸卒數十騎誘之,約曰:“旗動乃發。

    ”金兵薄羸騎,旗動,伏兵大奮。

    會大風起,人馬不辨,李進引兵駐山上,令左右下山,用平射一弩一旁射敵,金兵大亂。

    钤轄榮某乘駿馬揮兵殺敵,所向風一靡一;衆從之,金人遂大敗,潰去。

    追騎至托子橋,有一将殿後,立橋左,瞪目大呼曰:“會來此決死!”追騎乃不敢一逼一,敵馀衆渡已,乃乘馬徐去。

    後獲金兵,問之,溫特棱也。

    是役也,俘金兵二百有五人,騎二百。

     于是逢、進薄河州。

    蕃落指揮劉全、李寶、魏進,糾集州民,執其同知、中靖大夫郭琪以降。

    州民皆以香花踵道迎宋軍,有流涕者。

    獨甯河寨官為金堅守,民排戶裂其一屍一,攜其首以獻。

    諸将既得城,方編集府庫,人人炫功不相能,或言當暫賞軍,逢命人支錢十馀。

    時食物貴踴,炊餅一值數十錢,諸兵得賜,擲地大诟曰:我等捐軀下河州,今一性一命之賤,乃不值一炊餅也!” 俄傳金兵大至,衆欲控城固守,逢曰:“彼衆我寡,河州又新附,未易守也。

    有如城中翻覆,外援不至,将奈何?”即攜衆欲出。

    州民父老鹹障馬曰:“钤轄第坐府中,我曹出力血戰,必有當也,何患兵少!”逢谕衆曰:“我令去此,求援兵于外,非置此去也,汝曹一心努力守城耳。

    ”即今儒林郎呂謀權州事,與軍士願留者數十百人,因出屯會通關。

    李進乘馬過市,呼曰:“河州父老有識李進者乎?初不挾一縷以入,今不挾一錢以出。

    ”即馳去。

    軍怨惠逢賞薄,有道亡者。

     癸卯,帝發建康府,宿東一陽一鎮。

     興州前軍同統領惠逢遣兵複積石軍,執同知軍、宣武将軍高偉,又攻來羌城,克之。

     時金人複取甯河寨,盡屠其民,寨之戍兵皆潰,金合兵萬馀圍河州。

    城中百姓計曰:“前日之民南歸者,金盡屠戮。

    我若效之,即一甯河也,豈有全理!不如相與死守,猶有千一得活。

    ”即籍定戶口,男子升城,女子供饷。

    郡有木浮圖,高數百尺,因撤木為堿械。

    金人悉力來攻,木缒少選壓敵,有糜潰者。

    居三日,金人退屯白塔寺。

     甲辰,帝次下蜀鎮。

     金主以張浩為太師,尚書令,谕之曰:“卿在正隆時為首相,不能匡救,惡得無罪!營建兩宮,殚極民力,汝亦嘗谏,故天下不以咎汝。

    今以卿練達政務,複用為相,當思自勉。

    ” 金禦史大夫耶律元宜為平章政事。

     乙巳,帝次丹一陽一館。

    丙午,帝宿丹一陽一縣。

    丁未,次呂城。

     太尉、威武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劉锜薨于臨安府。

     锜既奉祠,寓居都亭驿。

    帝聞其疾劇,敕國醫診視。

    時金聘使将至,留守湯思退将除館待之,遣黃衣卒谕锜移居别院,锜發怒,嘔血數升薨。

    诏贈開府儀同三司,例外賜銀帛三百匹兩,後谥武穆。

     戊申,帝次常州。

    己酉,帝次無錫縣。

     王宣與金人再戰于汝州,至暮,各分散,殺傷相當。

    翼旦,金騎全師來攻,南軍敗衄,士卒死者百馀,亡将官三人。

     庚戌,帝次平江府。

    辛亥,次平望。

    壬子,次秀州。

     鄂州統制官王宣自汝州班師。

    時金人圍急,屬有诏班師,宣遂棄其城而去。

     金以太保、左領軍大都督昂為都元帥,太保如故。

     癸醜,帝次崇德縣。

     金蕭玉、敬嗣晖等放歸田裡。

     甲寅,帝次臨平鎮。

     金複以進士為尚書省令史。

     乙卯,帝至臨安府。

     興元都統制姚仲圍德順軍。

     先是仲以步軍六千四百為四陳,趨鞏州,其下欲急攻,仲不聽,且退治攻具。

    既至城下,梯砲與城下相等,圍之三日夜,不能克,乃舍之。

    時鞏州父老各辇米面以饷軍,軍門山積,及引去,父老狼狽相顧,謂金今知我饷南軍,我無類矣,不知作計求活也,即殺官軍後兵辇重者數級,并焚饋物而去。

    仲退守甘谷城,留統制米剛等駐鞏州以觀敵,遂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