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 【宋紀一百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蓋緣溪山諸水,接連并歸太湖,自太湖水分為二派,由松江入海,東北由諸浦注之江。
其松江洩水,諸浦中惟白茅一浦最大,今為泥沙淤塞,每歲遇暑雨稍多,則東北一派,水必壅溢,遂至積浸,有傷農田。
請令有司相視,于農隙開決白茅浦水道,俾水勢分派流暢,實四州無窮之利。
”诏轉運司措置。
丁卯,金太師、領三省事圖克坦恭卒。
乙亥,诏建天章等六閣。
冬,十月,庚辰朔,金廣甯尹韓王亨見殺。
亨之赴廣甯也,金主使羅蔔藏為同知,使伺動靜,且構成其罪。
亨待之厚,羅蔔藏不忍發,金主使人促之,羅蔔藏乃誘亨之家奴言亨怨望,且欲刺金主,鞫之,不服。
羅蔔藏夜至囚所,使人蹴其一陰一,殺之。
亨材武似其父宗弼,擊鞠為天下第一,馬無良惡皆如意,持鐵錘擊野獸,洞中其腹,積為金主所忌,故不免。
國子司業沈虛中為賀金國正旦使,敦武郎張掄副之;尚書左司郎中張士襄為賀生辰使,閤門宣贊舍人張說副之。
庚子,金左丞相緻仁溫都思忠起為太傅,領三省事。
十一月,甲寅,權尚書刑部侍郎韓仲通權刑部尚書,權戶部侍郎徐宗說試兵部侍郎,左正言兼崇政殿說書鄭仲熊權吏部侍郎,直顯谟閣、知臨安府曹泳權戶部侍郎兼權知臨安府。
時徐宗說久病,故以泳代之。
乙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魏師遜仍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殿中侍禦史董德元劾師遜嗜利懷一奸一,不恤國事,師遜乃抗章求去,遂罷之。
丁卯,權尚書吏部侍郎施钜參知政事,權尚書吏部侍郎鄭仲熊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自秦桧專國,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悉屏之遠方。
凡龌龊委一靡一不振之徒,一言契合,率由庶僚一二年即登政一府,仍止除一廳,謂之伴拜。
稍出一語,斥而去之,不異奴隸,皆褫其職名,閣其恩數,猶庶官雲。
故萬俟禼罷至此十年,參預政事之臣才四人而已。
戊辰,少保、觀文殿大學士、充萬壽觀使兼侍讀、提舉秘書省秦熺,加恩遷少傅,封嘉國公。
辛未,敷文閣待制、提舉佑神觀兼實錄院修撰秦埙試尚書工部侍郎。
是月,金初置惠民局。
十二月,己卯朔,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德薨于荊南府,贈檢校少保。
後谥威定。
乙酉,金以太傅溫都思忠為太師,領三省事如故;平章政事張通古為司徒,平章政事如故。
丁亥,降授右朝奉郎勒停人王趯,追三官,依舊勒停,特除名,送辰州編管,以趯前知雷州與李光通書及差兵級應副使喚也。
鄭仲熊之為谏官也,論光海外罪人,擅離受責之地,逃匿趯家。
時趯坐與光通書,停官未叙。
乃诏湖南、廣西憲臣親往捕光,押還地分,仍逮趯赴大理獄。
既而究治,事皆虛,特有是命。
乙巳,金主使骠騎上将軍、簽書樞密院事白彥恭、中散大夫、守右谏議大夫、充翰林待制、同知制诰胡勵,來賀來年正旦。
是歲,金主命諸從姊妹皆分屬妃位。
宗本之女出入貴妃位,宗望之女、宗磐之女孫出入昭妃位,宗弼、宗隽之女出入淑妃位。
卧内遍設地衣,一裸一逐為戲。
嘗對其嬖幸張仲轲與妃嫔亵渎,仲轲但稱死罪,不敢仰視。
又嘗令仲轲一裸一形以觀之,侍臣往往令一裸一褫,雖圖克坦貞亦不免。
故事,凡宮人在外有夫者,皆聽其出入,金主欲率意幸之,盡遣其夫往上京,婦人皆不聽出。
又雜置伶人及唐古辨、烏達等之家奴,皆列宿衛,有僥幸至一品者。
左右或無官職人,或以名呼之,即授以顯職,金主謂其人曰:“爾複能名之乎?”嘗置黃金礻因褥間,喜之者令自取之,其濫賜如此。
金濟南君葛王褒妃烏淩阿氏,事舅姑孝謹,治家有叙,甚得婦道,金主使人召赴中都。
妃念若身死濟南,金主必殺葛王,或奉诏去濟南而死,王可以免,謂王曰:“我當自勉,不可累大王也。
”妃既離濟南,從行者皆知妃必不肯見金主,防護甚謹。
行至良鄉,去中都七十裡,防者稍緩,妃得間即自一殺。
金主猶疑褒教之,旋改褒為西京留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二十五年(金貞元三年) 春,正月,辛酉,金以判東京留守大托蔔嘉為太傅、領三省事。
辛未,中侍大夫、保甯軍承宣使、鄂州駐答刂禦前軍統制李道,落階官,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将士遷官者五千七百七十有二人,以收捕猺人楊再興之勞也。
二月,壬午,金以左丞相昂為太尉、樞密使,以右丞相張浩為左丞相兼侍中,樞密使布薩思恭為右丞相兼中書令。
尚書左丞張中孚罷,以右丞張晖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劉萼為左丞,參知政事蕭赜為右丞,吏部尚書蔡松年為參知政事。
乙未,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鎮江府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劉寶為安慶軍節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建康府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王權為清遠軍節度使,皆以總戎十年故也。
金主禦下嚴厲,親王大臣,未嘗假以顔色。
會磁州僧法寶欲去,張浩、張晖欲留之,金主聞其事。
三月,壬子,诏三品以上官上殿,責之曰:“聞卿等到寺,僧法寶正坐,卿等皆坐其側,殊失大臣禮。
”召法寶诘之,法寶戰懼不知所為,金主曰:“長老當有定力,乃畏死耶?”杖法寶二百,浩、晖各二十。
乙卯,金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簏。
夏,四月,丁醜朔,金境昏霧四塞,日天光,凡十有七日。
甲申,安南入貢,诏廣西帥臣差熟事近上使臣伴送赴行在。
乙未,參知政事施钜罷。
先是侍禦史董德元,右正言王珉,共劾钜罷。
德元言:“臣聞國朝趙普有佐命之功,而盧多遜一陰一陷之;寇準有澶淵之功,而丁謂一陰一陷之。
後來事體雖終歸于正,當時不能無傷于國體。
钜頃為小辟,常與李光遊,後為何鑄引用,鑄既被斥,钜嘗忄央忄央。
钜嘗與一猾僧往還,及居府第,頻以書簡傳人,不知所謀何事,深恐傾陷君子有如盧多遜、丁謂之所為。
”珉劾钜慢易宗廟,與僧宗喜往來,共為一奸一謀,有不可測。
钜再章求去,初罷為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章再上,遂奪職。
丁亥,鄂州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田師中等言武岡軍徭人已平,請于其所侵省地置一縣,以新甯為名,從之。
己醜,右通直郎、通判廣州劉景知台州。
景,旦弟也。
時台州阙守,州人詣禦史台舉右朝請大夫、通判州事管鎬。
鎬,師仁兄孫也。
侍禦史董德元奏:“罪人李光之子名孟津者,其繼母乃鎬之妹,故鼓率士民,舉鎬為知州,鎬縱而不禁。
請将鎬先次放罷,以破其一奸一計,并議孟津鼓煽之罪。
”辛卯,诏鎬放罷,孟津紹興府羁管。
李光之得罪也,其弟寬亦被羅織,除名勒停。
長子孟傳、中子孟醇皆侍行,死貶所。
仲子孟堅以私史事對獄,掠治百馀日,除名,編管。
孟津,其季也,至是亦抵罪,田園居第悉籍沒,一家殘破矣。
辛醜,敷文閣直學士王會複為尚書兵部侍郎。
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癸醜,金南京大内火。
乙卯,金主命判大宗正事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
乙醜,金主使正議大夫、守秘書監兼右谏議大夫李通、廣威将軍、充群牧副使耶律隆,來賀天申節。
丙寅,金主如大房山,營山陵。
六月,庚辰,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兼權參知政事鄭仲熊罷。
侍禦史董德元言:“仲熊素行貪穢,衆所共聞。
舊在李光門下,贓污狼籍,密令侄時中與背馳之一黨一日夕相通,招權納貨,幾天虛日。
近者沈長卿以謗讪被鄉人訟送棘寺,而陳祖安最為長卿密交,仲熊令時中營救祖安,故言語文字,州縣并為隐匿,及至棘寺,得以脫免。
”右正言王珉言:“李光,誤國之大一奸一也,仲熊未第時,嘗托其門,光與之定交,沈長卿與光庶婢之子陳祖安為狎邪之友。
如謗讪之事,仲熊特為救免,深恐啟後來狂言妄語之弊。
”德元等又言:“近日大金遣使慶賀生辰,南北敦好已久,陛下屢降诏旨,館遇使客,務加周旋。
仲熊既被旨押宴,對客蹇傲,略無和顔,酒行匆遽,頃刻而罷。
誤國之深,莫甚于此,請即行罷黜,屏之遠方。
”疏六上,仲熊
其松江洩水,諸浦中惟白茅一浦最大,今為泥沙淤塞,每歲遇暑雨稍多,則東北一派,水必壅溢,遂至積浸,有傷農田。
請令有司相視,于農隙開決白茅浦水道,俾水勢分派流暢,實四州無窮之利。
”诏轉運司措置。
丁卯,金太師、領三省事圖克坦恭卒。
乙亥,诏建天章等六閣。
冬,十月,庚辰朔,金廣甯尹韓王亨見殺。
亨之赴廣甯也,金主使羅蔔藏為同知,使伺動靜,且構成其罪。
亨待之厚,羅蔔藏不忍發,金主使人促之,羅蔔藏乃誘亨之家奴言亨怨望,且欲刺金主,鞫之,不服。
羅蔔藏夜至囚所,使人蹴其一陰一,殺之。
亨材武似其父宗弼,擊鞠為天下第一,馬無良惡皆如意,持鐵錘擊野獸,洞中其腹,積為金主所忌,故不免。
國子司業沈虛中為賀金國正旦使,敦武郎張掄副之;尚書左司郎中張士襄為賀生辰使,閤門宣贊舍人張說副之。
庚子,金左丞相緻仁溫都思忠起為太傅,領三省事。
十一月,甲寅,權尚書刑部侍郎韓仲通權刑部尚書,權戶部侍郎徐宗說試兵部侍郎,左正言兼崇政殿說書鄭仲熊權吏部侍郎,直顯谟閣、知臨安府曹泳權戶部侍郎兼權知臨安府。
時徐宗說久病,故以泳代之。
乙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魏師遜仍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殿中侍禦史董德元劾師遜嗜利懷一奸一,不恤國事,師遜乃抗章求去,遂罷之。
丁卯,權尚書吏部侍郎施钜參知政事,權尚書吏部侍郎鄭仲熊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自秦桧專國,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悉屏之遠方。
凡龌龊委一靡一不振之徒,一言契合,率由庶僚一二年即登政一府,仍止除一廳,謂之伴拜。
稍出一語,斥而去之,不異奴隸,皆褫其職名,閣其恩數,猶庶官雲。
故萬俟禼罷至此十年,參預政事之臣才四人而已。
戊辰,少保、觀文殿大學士、充萬壽觀使兼侍讀、提舉秘書省秦熺,加恩遷少傅,封嘉國公。
辛未,敷文閣待制、提舉佑神觀兼實錄院修撰秦埙試尚書工部侍郎。
是月,金初置惠民局。
十二月,己卯朔,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德薨于荊南府,贈檢校少保。
後谥威定。
乙酉,金以太傅溫都思忠為太師,領三省事如故;平章政事張通古為司徒,平章政事如故。
丁亥,降授右朝奉郎勒停人王趯,追三官,依舊勒停,特除名,送辰州編管,以趯前知雷州與李光通書及差兵級應副使喚也。
鄭仲熊之為谏官也,論光海外罪人,擅離受責之地,逃匿趯家。
時趯坐與光通書,停官未叙。
乃诏湖南、廣西憲臣親往捕光,押還地分,仍逮趯赴大理獄。
既而究治,事皆虛,特有是命。
乙巳,金主使骠騎上将軍、簽書樞密院事白彥恭、中散大夫、守右谏議大夫、充翰林待制、同知制诰胡勵,來賀來年正旦。
是歲,金主命諸從姊妹皆分屬妃位。
宗本之女出入貴妃位,宗望之女、宗磐之女孫出入昭妃位,宗弼、宗隽之女出入淑妃位。
卧内遍設地衣,一裸一逐為戲。
嘗對其嬖幸張仲轲與妃嫔亵渎,仲轲但稱死罪,不敢仰視。
又嘗令仲轲一裸一形以觀之,侍臣往往令一裸一褫,雖圖克坦貞亦不免。
故事,凡宮人在外有夫者,皆聽其出入,金主欲率意幸之,盡遣其夫往上京,婦人皆不聽出。
又雜置伶人及唐古辨、烏達等之家奴,皆列宿衛,有僥幸至一品者。
左右或無官職人,或以名呼之,即授以顯職,金主謂其人曰:“爾複能名之乎?”嘗置黃金礻因褥間,喜之者令自取之,其濫賜如此。
金濟南君葛王褒妃烏淩阿氏,事舅姑孝謹,治家有叙,甚得婦道,金主使人召赴中都。
妃念若身死濟南,金主必殺葛王,或奉诏去濟南而死,王可以免,謂王曰:“我當自勉,不可累大王也。
”妃既離濟南,從行者皆知妃必不肯見金主,防護甚謹。
行至良鄉,去中都七十裡,防者稍緩,妃得間即自一殺。
金主猶疑褒教之,旋改褒為西京留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二十五年(金貞元三年) 春,正月,辛酉,金以判東京留守大托蔔嘉為太傅、領三省事。
辛未,中侍大夫、保甯軍承宣使、鄂州駐答刂禦前軍統制李道,落階官,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将士遷官者五千七百七十有二人,以收捕猺人楊再興之勞也。
二月,壬午,金以左丞相昂為太尉、樞密使,以右丞相張浩為左丞相兼侍中,樞密使布薩思恭為右丞相兼中書令。
尚書左丞張中孚罷,以右丞張晖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劉萼為左丞,參知政事蕭赜為右丞,吏部尚書蔡松年為參知政事。
乙未,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鎮江府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劉寶為安慶軍節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建康府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王權為清遠軍節度使,皆以總戎十年故也。
金主禦下嚴厲,親王大臣,未嘗假以顔色。
會磁州僧法寶欲去,張浩、張晖欲留之,金主聞其事。
三月,壬子,诏三品以上官上殿,責之曰:“聞卿等到寺,僧法寶正坐,卿等皆坐其側,殊失大臣禮。
”召法寶诘之,法寶戰懼不知所為,金主曰:“長老當有定力,乃畏死耶?”杖法寶二百,浩、晖各二十。
乙卯,金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簏。
夏,四月,丁醜朔,金境昏霧四塞,日天光,凡十有七日。
甲申,安南入貢,诏廣西帥臣差熟事近上使臣伴送赴行在。
乙未,參知政事施钜罷。
先是侍禦史董德元,右正言王珉,共劾钜罷。
德元言:“臣聞國朝趙普有佐命之功,而盧多遜一陰一陷之;寇準有澶淵之功,而丁謂一陰一陷之。
後來事體雖終歸于正,當時不能無傷于國體。
钜頃為小辟,常與李光遊,後為何鑄引用,鑄既被斥,钜嘗忄央忄央。
钜嘗與一猾僧往還,及居府第,頻以書簡傳人,不知所謀何事,深恐傾陷君子有如盧多遜、丁謂之所為。
”珉劾钜慢易宗廟,與僧宗喜往來,共為一奸一謀,有不可測。
钜再章求去,初罷為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章再上,遂奪職。
丁亥,鄂州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田師中等言武岡軍徭人已平,請于其所侵省地置一縣,以新甯為名,從之。
己醜,右通直郎、通判廣州劉景知台州。
景,旦弟也。
時台州阙守,州人詣禦史台舉右朝請大夫、通判州事管鎬。
鎬,師仁兄孫也。
侍禦史董德元奏:“罪人李光之子名孟津者,其繼母乃鎬之妹,故鼓率士民,舉鎬為知州,鎬縱而不禁。
請将鎬先次放罷,以破其一奸一計,并議孟津鼓煽之罪。
”辛卯,诏鎬放罷,孟津紹興府羁管。
李光之得罪也,其弟寬亦被羅織,除名勒停。
長子孟傳、中子孟醇皆侍行,死貶所。
仲子孟堅以私史事對獄,掠治百馀日,除名,編管。
孟津,其季也,至是亦抵罪,田園居第悉籍沒,一家殘破矣。
辛醜,敷文閣直學士王會複為尚書兵部侍郎。
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癸醜,金南京大内火。
乙卯,金主命判大宗正事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
乙醜,金主使正議大夫、守秘書監兼右谏議大夫李通、廣威将軍、充群牧副使耶律隆,來賀天申節。
丙寅,金主如大房山,營山陵。
六月,庚辰,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兼權參知政事鄭仲熊罷。
侍禦史董德元言:“仲熊素行貪穢,衆所共聞。
舊在李光門下,贓污狼籍,密令侄時中與背馳之一黨一日夕相通,招權納貨,幾天虛日。
近者沈長卿以謗讪被鄉人訟送棘寺,而陳祖安最為長卿密交,仲熊令時中營救祖安,故言語文字,州縣并為隐匿,及至棘寺,得以脫免。
”右正言王珉言:“李光,誤國之大一奸一也,仲熊未第時,嘗托其門,光與之定交,沈長卿與光庶婢之子陳祖安為狎邪之友。
如謗讪之事,仲熊特為救免,深恐啟後來狂言妄語之弊。
”德元等又言:“近日大金遣使慶賀生辰,南北敦好已久,陛下屢降诏旨,館遇使客,務加周旋。
仲熊既被旨押宴,對客蹇傲,略無和顔,酒行匆遽,頃刻而罷。
誤國之深,莫甚于此,請即行罷黜,屏之遠方。
”疏六上,仲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