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 【宋紀一百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
今欲苟且目前以從其請,後來禍患,有不可勝言者!設如金人未有動作,損陛下威武,離天下人心,蠹耗财賦,怠惰兵将,歲月易失,兇豐不常,所壞者國家之事力,所憂者陛下之宗祏。
臣下無所不可,今走道路、号奉使者,朝在泥塗,暮升侍從;居廟堂、任經綸者,竊弄威一柄一,專任私昵,豈止可為流涕、恸哭而已哉!臣忠憤所激,肆口所言,冒渎天聽,請賜誅責,臣不勝願幸。
” 己醜,故貴州刺史狄流,特贈貴州防禦使,官其家五人。
流,青孫也,靖康間為并、代、雲中等路廉訪使,太原之破,死焉。
其家訴于朝,乃有是命。
王倫言兵部侍郎司馬樸,見在軍前,守節不屈,請優恤其家以為忠義之勸,許之。
僞豫之廢也,金人欲以樸為汴京行台尚書右丞,樸力辭而免,金人重其節。
右正言李誼試右谏議大夫。
辛卯,金左副元帥昌朝于京師,議以廢齊舊地與宋,金主命群臣議。
會東京留守宗隽入朝,議與昌合,太傅宗幹等争之不能得。
宗隽曰:“我以地與宋,宋必德我。
”宗憲折之曰:“我俘宋人父兄,怨非一日。
若複資以土地,是助仇也,何德之有!勿與便。
”宗憲,宗幹之弟也。
昌之弟勖亦以為不可,既退,昌責勖曰:“它人尚有從我者,汝乃異議乎?”勖曰:“苟利國家,豈敢私耶!”時太師宗磐位在宗幹上,昌及宗隽附之,竟定議,以地與宋。
丁酉,金使烏陵阿思謀以北還入辭。
帝每及梓宮必掩泣,群臣莫不感動。
王倫偕金使行,趙鼎告以“上登極既久,四見上帝,君臣之分已定,豈可更議!”倫問議割地遠近,鼎答以大河為界,乃淵聖舊約,非出今日,宜以舊河為大河,若近者新河,即清河,非大河也。
倫受之而去。
金安春河溢,壞廬舍,民多溺死。
壬寅,金左丞相希尹罷。
丁未,右武大夫、開州一團一練使劉锜充樞密院都統制,依舊鎮江府駐答刂。
辛亥,诏:“殿前司選鋒軍統制吳錫還行在,令本司别遣一軍往廬州,權聽帥臣張宗顔節制。
” 先是宗顔請令錫更戍,帝曰:“錫有膽勇心計,然不可獨用,可趣歸,令楊沂中别遣軍代之。
”趙鼎曰:“沂中已嘗有此請矣。
”鼎等退而語,鹹服帝知人。
近制,三衙管軍更日内宿,至是殿前都虞候楊沂中已免直,惟權馬軍司公事解潛與殿步二司統制官互輪。
潛又言今來無事,請依東京舊例。
乃诏潛權免,隻分輪統制官。
癸醜,右谏議大夫李誼引晉、唐故事奏言:“今萬騎時巡,宮阙非曩之壯大,禁衛非曩之衆多,内外之患,可備非一;而管軍夜居于外,是潛等之寝則安,為社稷之慮則未安也。
宜令沂中與潛依舊輪宿。
”從之。
尋命帶禦器械韓世良權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
是月,四川制置使胡世将至遂甯府,遂會川陝宣撫副使吳玠于利州。
時軍阙見糧,玠頗以家财給之。
玠行至大安軍,婦人、小兒千百饑餓者,擁馬首而噪,玠大怒曰:“吾當先斬勾光祖,然後自劾以谕汝輩。
”光祖時以直秘閣為利州路轉運副使故也。
異時宣撫副使皆文臣,而玠起行伍,不十年為大帥,故不肯相下。
及是世将開懷與語,玠歡甚,語人曰:“宿見胡公開懷曉事,使我憂懑豁然。
”世将行之明日,玠乃械諸路漕司吏斬于市。
先是水運溯江千馀裡,半年始達,陸運則率以七十五鬥而緻一斛,世将與玠反複共論,玠曉然知利害所在。
世将又以恩義開谕,且貸阆州守将孫渥回易米數萬石給之,諸路漕臣相繼集利州,各有所饷饋,軍賴以給。
乃複前大帥席益轉般摺運之法,糧儲稍充,公私便之。
八月,甲寅朔,金頒行宮制。
戊午,诏曰:“日者複遣使人報聘鄰國,申問諱日,期還梓宮。
尚虞疆埸之臣,未谕朝廷之意,遂馳邊備以疑衆心,忽于遠圖,安于無事,所以遏奔沖、為守備者,或至阙略,練甲兵、訓士卒者,因廢講求,保圉乏善後之謀,臨敵無決勝之策。
方秋多警,實轸予衷。
爾其嚴饬屬城,明告都部曲,臨事必戒,無忘捍禦之方,持志愈堅,更念久長之計,以永無窮之聞,以成不拔之基。
凡爾有官,鹹體朕意。
” 癸亥,回鹘貢于金。
己卯,金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甯,舊上京為北京。
癸未,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張九成兼權刑部侍郎。
九月,甲申朔,金以完顔奭為會甯牧,封鄧王。
乙未,金主诏:“百官诰命,女直、契丹、漢人各用本字,渤海同漢人。
” 丁酉,金改燕京樞密院為行台尚書省。
戊戌,金主朝明德宮。
辛醜,溫州州學教授葉琳,上書請興太學,其說以為:“今駐跸東南,百司備具,何獨于太學而遲之?且養士五百人,不過費一觀察使之月俸。
”又言:“漢光武起于河朔,五年而興太學,晉元興于江左,一年而興太學,皆未嘗以恢複為辭,以饋饷為解。
誠以國家之大體在此,雖甚倥偬,不可緩也。
”事下禮部。
既而右谏議大夫李誼言:“今若盡如元豐養士之數,則軍食方急,固所未暇;若止以十分之一二為率,則規模稍弱,又非天子建學之體。
況宗廟、社稷俱未營建,而遽議三雍之事,豈不失先後之序!望俟回跸汴京,或定都它所,然後推行。
”從之。
甲辰,金以完顔奕為平章政事。
丁未,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趙鼎遷特進,以《哲宗實靈》成書也。
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呂本中草制,有曰:“謂合晉、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賤霸;謂散牛、李之一黨一,未知明是而去非。
惟爾一心,與予同德。
”右仆射秦桧深恨之。
是秋,金人徙知許州李成知翼州,徙知拱州郦瓊知博州,悉起京畿、陝右在官金銀錢谷,轉易北去,蓋将有割地之意也。
劉豫之未廢也,僞麟府路經略折可求因事至雲中,左監軍完顔杲密谕以廢豫立可求之意。
及是副元帥魯王昌有割地南歸之議,完顔杲恐可求失望生變,因其來見,置酒鸠之。
可求歸,卒于路。
今欲苟且目前以從其請,後來禍患,有不可勝言者!設如金人未有動作,損陛下威武,離天下人心,蠹耗财賦,怠惰兵将,歲月易失,兇豐不常,所壞者國家之事力,所憂者陛下之宗祏。
臣下無所不可,今走道路、号奉使者,朝在泥塗,暮升侍從;居廟堂、任經綸者,竊弄威一柄一,專任私昵,豈止可為流涕、恸哭而已哉!臣忠憤所激,肆口所言,冒渎天聽,請賜誅責,臣不勝願幸。
” 己醜,故貴州刺史狄流,特贈貴州防禦使,官其家五人。
流,青孫也,靖康間為并、代、雲中等路廉訪使,太原之破,死焉。
其家訴于朝,乃有是命。
王倫言兵部侍郎司馬樸,見在軍前,守節不屈,請優恤其家以為忠義之勸,許之。
僞豫之廢也,金人欲以樸為汴京行台尚書右丞,樸力辭而免,金人重其節。
右正言李誼試右谏議大夫。
辛卯,金左副元帥昌朝于京師,議以廢齊舊地與宋,金主命群臣議。
會東京留守宗隽入朝,議與昌合,太傅宗幹等争之不能得。
宗隽曰:“我以地與宋,宋必德我。
”宗憲折之曰:“我俘宋人父兄,怨非一日。
若複資以土地,是助仇也,何德之有!勿與便。
”宗憲,宗幹之弟也。
昌之弟勖亦以為不可,既退,昌責勖曰:“它人尚有從我者,汝乃異議乎?”勖曰:“苟利國家,豈敢私耶!”時太師宗磐位在宗幹上,昌及宗隽附之,竟定議,以地與宋。
丁酉,金使烏陵阿思謀以北還入辭。
帝每及梓宮必掩泣,群臣莫不感動。
王倫偕金使行,趙鼎告以“上登極既久,四見上帝,君臣之分已定,豈可更議!”倫問議割地遠近,鼎答以大河為界,乃淵聖舊約,非出今日,宜以舊河為大河,若近者新河,即清河,非大河也。
倫受之而去。
金安春河溢,壞廬舍,民多溺死。
壬寅,金左丞相希尹罷。
丁未,右武大夫、開州一團一練使劉锜充樞密院都統制,依舊鎮江府駐答刂。
辛亥,诏:“殿前司選鋒軍統制吳錫還行在,令本司别遣一軍往廬州,權聽帥臣張宗顔節制。
” 先是宗顔請令錫更戍,帝曰:“錫有膽勇心計,然不可獨用,可趣歸,令楊沂中别遣軍代之。
”趙鼎曰:“沂中已嘗有此請矣。
”鼎等退而語,鹹服帝知人。
近制,三衙管軍更日内宿,至是殿前都虞候楊沂中已免直,惟權馬軍司公事解潛與殿步二司統制官互輪。
潛又言今來無事,請依東京舊例。
乃诏潛權免,隻分輪統制官。
癸醜,右谏議大夫李誼引晉、唐故事奏言:“今萬騎時巡,宮阙非曩之壯大,禁衛非曩之衆多,内外之患,可備非一;而管軍夜居于外,是潛等之寝則安,為社稷之慮則未安也。
宜令沂中與潛依舊輪宿。
”從之。
尋命帶禦器械韓世良權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
是月,四川制置使胡世将至遂甯府,遂會川陝宣撫副使吳玠于利州。
時軍阙見糧,玠頗以家财給之。
玠行至大安軍,婦人、小兒千百饑餓者,擁馬首而噪,玠大怒曰:“吾當先斬勾光祖,然後自劾以谕汝輩。
”光祖時以直秘閣為利州路轉運副使故也。
異時宣撫副使皆文臣,而玠起行伍,不十年為大帥,故不肯相下。
及是世将開懷與語,玠歡甚,語人曰:“宿見胡公開懷曉事,使我憂懑豁然。
”世将行之明日,玠乃械諸路漕司吏斬于市。
先是水運溯江千馀裡,半年始達,陸運則率以七十五鬥而緻一斛,世将與玠反複共論,玠曉然知利害所在。
世将又以恩義開谕,且貸阆州守将孫渥回易米數萬石給之,諸路漕臣相繼集利州,各有所饷饋,軍賴以給。
乃複前大帥席益轉般摺運之法,糧儲稍充,公私便之。
八月,甲寅朔,金頒行宮制。
戊午,诏曰:“日者複遣使人報聘鄰國,申問諱日,期還梓宮。
尚虞疆埸之臣,未谕朝廷之意,遂馳邊備以疑衆心,忽于遠圖,安于無事,所以遏奔沖、為守備者,或至阙略,練甲兵、訓士卒者,因廢講求,保圉乏善後之謀,臨敵無決勝之策。
方秋多警,實轸予衷。
爾其嚴饬屬城,明告都部曲,臨事必戒,無忘捍禦之方,持志愈堅,更念久長之計,以永無窮之聞,以成不拔之基。
凡爾有官,鹹體朕意。
” 癸亥,回鹘貢于金。
己卯,金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甯,舊上京為北京。
癸未,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張九成兼權刑部侍郎。
九月,甲申朔,金以完顔奭為會甯牧,封鄧王。
乙未,金主诏:“百官诰命,女直、契丹、漢人各用本字,渤海同漢人。
” 丁酉,金改燕京樞密院為行台尚書省。
戊戌,金主朝明德宮。
辛醜,溫州州學教授葉琳,上書請興太學,其說以為:“今駐跸東南,百司備具,何獨于太學而遲之?且養士五百人,不過費一觀察使之月俸。
”又言:“漢光武起于河朔,五年而興太學,晉元興于江左,一年而興太學,皆未嘗以恢複為辭,以饋饷為解。
誠以國家之大體在此,雖甚倥偬,不可緩也。
”事下禮部。
既而右谏議大夫李誼言:“今若盡如元豐養士之數,則軍食方急,固所未暇;若止以十分之一二為率,則規模稍弱,又非天子建學之體。
況宗廟、社稷俱未營建,而遽議三雍之事,豈不失先後之序!望俟回跸汴京,或定都它所,然後推行。
”從之。
甲辰,金以完顔奕為平章政事。
丁未,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趙鼎遷特進,以《哲宗實靈》成書也。
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呂本中草制,有曰:“謂合晉、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賤霸;謂散牛、李之一黨一,未知明是而去非。
惟爾一心,與予同德。
”右仆射秦桧深恨之。
是秋,金人徙知許州李成知翼州,徙知拱州郦瓊知博州,悉起京畿、陝右在官金銀錢谷,轉易北去,蓋将有割地之意也。
劉豫之未廢也,僞麟府路經略折可求因事至雲中,左監軍完顔杲密谕以廢豫立可求之意。
及是副元帥魯王昌有割地南歸之議,完顔杲恐可求失望生變,因其來見,置酒鸠之。
可求歸,卒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