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一十五 【宋紀一百十五】

關燈
郎兼侍講硃震言:“時學有本原,行無玷缺,進必以正,晚始見知。

    其撰述皆有益于學者。

    ”诏有司取時所著《三經義辨》,賜其家銀帛二百匹兩,後谥曰文靖。

     時尚書左仆射趙鼎,素尊程頤之學,一時習者皆聚于朝。

    然鼎不及見頤,故有僞稱伊川門人以求進者,亦蒙擢用。

     丙子,直秘閣、知浔州範直方行尚書刑部侍郎。

     五月,辛巳,忠訓郎、閤門祗候何藓特遷修武郎,赴大金國軍前奉表通問二聖,賜金帶一,裝錢千缗,官其家二人。

    藓,灌子也。

    時右仆射張浚奏遣藓至雲中見金帥,故有是命。

     甲申,尚書禮部侍郎唐煇兼權兵部侍郎。

     張浚至潭州。

     初,浚自建康西上,而樞密副都承旨、沿江制置副使馬擴自武昌召歸,乃以為都督行府都統制。

    浚行至醴陵,獄囚數百人,盡楊太遣為間探者,安一撫使席益傳緻遠縣囚之。

    浚召問,盡釋其縛,給以文書,俾分示諸寨曰:“今既不得保田畝,秋冬必乏食,且餒死矣。

    不若早降,即赦爾死。

    ”數百人歡呼而往。

    浚至長沙,賊首黃誠、周倫先請受約束,然誠等屢殺招安吏士,猶自疑不安。

    浚遣制置使嶽飛分兵屯鼎、澧、益一陽一,壓以兵勢,賊大驚,遂定出降之計。

     诏:“中書舍人胡寅論使事,辭旨剀切詳明,深得論思之體,令學士院賜诏獎谕。

    ” 金左副元帥宗輔行次妫州,薨,年四十。

     宗輔魁偉尊嚴,人望而畏之。

    先是太祖征伐四方,諸子皆總戎旅,宗輔常在帷幄。

    及代宗望為副元帥,平河北,遂取東平及徐州,繼又定陝西五路,所向有功。

    後追封潞王,谥襄穆。

     宗輔妃富察氏,其母即太祖之妹也。

    次妃李氏,生子褒,教之有義方,嘗密謂所親曰:“吾兒有奇相,貴不可言。

    ”李氏一性一明敏,剛正有決,言不妄發。

    女直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

    至是宗輔薨,李氏乃祝發為比丘尼,歸遼一陽一,營建清安禅寺,别為尼院居之,号通慧圓明大師。

     己醜,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提領措置财用孟庾進知樞密院事。

     戊戌,左朝散郎、主管華州雲台觀王灌充川陝宣撫使司計議軍事,用吳玠請也。

     是日,嶽飛至鼎州城外,置寨列艦。

     飛素有威望,而軍律甚嚴,乃遣潭州兵馬钤轄楊華入賊營招降。

    賊一黨一黃佐曰:“嶽節使号令如山,如與之戰,萬無生理。

    ”遂降。

    飛單騎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順者,果能立功,封侯豈足道!欲遣子至湖中,視可乘者擒之,可勸者招之。

    ”佐感泣,誓以死報。

    時參政席益疑飛玩寇,欲以聞,張浚曰:“嶽侯,忠孝人也。

    兵有深機,何可易言!”益慚而止。

    時大旱,湖水涸如深冬,賊益懼。

     是日,诏,殿前司軍人與百姓相犯,并送大理寺根治。

    ” 六月,甲辰,洞庭賊楊欽将所部三千人詣嶽飛降。

     初,張浚至長沙,親臨湖以觀賊勢,疑未可攻。

    會召浚還朝謀防秋之計,飛至潭州,袖出小圖示浚,浚欲俟來年議之,飛曰:“已有定畫。

    都督能少留否?八日可破。

    ”浚曰:“何言之易!”飛曰:“王四廂以王師攻水寇則難,飛以水寇攻水寇則易。

    水戰我短彼長,以所短攻所長,故難。

    若因敵勢,用敵兵,奪其手足之助,離其腹心之托,而後以王師乘之,八日之内,當俘諸賊。

    ”浚許之。

     先是湖南統制官任士安、王俊、郝晸等,領兵二萬馀,不禀王燮号令,遂至于敗。

    及飛始至,鞭士安以折其氣,使為賊餌,令曰:“三日不能平賊,皆斬!”先揚言“嶽太尉将二十萬兵至矣!”及是止見士安等軍,賊并力拒之。

    三日,飛乃以大兵四合,一戰,破賊衆殆盡,乘其舟以入水寨,欽等迎降。

    欽在賊中最悍,所至常先諸賊,楊太恃以為強,飛厚待之,賊愈喪氣。

    浚承制授欽武略大夫。

     乙巳,名新曆曰《統元》。

     辛亥,廢蕲州羅田、廣濟二縣并為鎮。

     癸醜,诏曰:“聞諸路久愆雨澤,由朕不德,緻使亢旱。

    雖恐懼修省,思所以答譴戒,弭天災,尚慮州縣違戾诏令,重擾吾民,緻傷和氣。

    除稅阻和預買及應副大軍之外,應幹料敷催驅等事,日下并罷。

    仍仰州縣具其所罷名件申尚書省。

    ” 荊湖制置使嶽飛破湖賊夏誠。

     飛既降楊欽,率統制官牛臯、傅選、王剛乘勝擊攻水寨。

    賊将陳瑫劫僞太子鐘子儀船,獲金龍交一床一與龍鳳簟等,詣飛降。

    楊太窮蹙赴水,牛臯擒斬之,馀一黨一劉衡等相繼皆降。

    飛入水寨,殺賊衆殆盡,惟夏誠寨三面臨大江,背倚峻山,官軍陸攻則入湖,水攻則登岸。

    至是飛親往,測其淺處,乃擇善罵者二十人,夜往罵之,且悉衆運草木上流。

    賊聞罵聲,争擲瓦石擊之,草木為瓦石所壓,一旦填滿,飛長驅入寨,遂執誠,果八日而湖寇悉平。

    浚歎曰:“嶽侯神算也!”初,賊恃其險,曰:“犯我者除是飛來。

    ”至是人以其言為谶。

     甲寅,尚書左仆射趙鼎、知樞密院事孟庾、參知政各沈與求奏:“自五月丙子不雨,今越四旬,叨冒近司,輔政無狀,緻此譴戒,乞賜黜責。

    ”诏:“各安厥位,無得再請。

    ” 丁巳,徽猷閣待制、提舉建隆臂兼史館修撰兼侍講、資善堂翊善範沖言:“伏見和靖處士尹焞,誠明之學,實有淵源,直方之行,動應規矩,舉以代臣,允慊公議。

    ”诏川陝宣撫司以禮津遣赴行在。

     焞避難長安,劉豫以玉帛招之,焞卻币奔蜀,居于涪州。

    帝聞其賢,故召。

     湖寇既平,得丁壯五六萬人,老弱不下十馀萬。

    張浚更易郡且一奸一贓吏,宣布寬恩。

    命嶽飛進軍屯荊、襄以圖中原,浚率官屬泛洞庭而下。

     時淮東宣撫使韓世忠、江東宣撫使張俊,皆已立功,而飛以列校拔起,世忠、俊不能平,飛皆屈己下之,數通書,俱不答。

    及飛破楊太,獻樓船各一,兵徒戰守之械畢備,世忠始大悅,而俊益忌之。

     癸未,趙鼎奏甘澤應祈,乞禦常膳,帝曰:“朕累日寝食不安者,豈特為國無儲蓄而望歲之心甚切!兼恐歲饑民貧,起而為盜,朝廷不免遣兵讨定,殘殺人命,亦天道之所宜憫也。

    ” 是月,汴京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