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二 【宋紀九十二】

關燈
有歸心道門,願改作披戴為道士者,許赴輔正亭陳訴,立賜度牒、紫衣。

    ” 壬辰,熙河、環慶、泾原地震。

     庚子,诏:“八寶内增定命寶,今後以九寶為首。

    ” 癸卯,遼主獵于秋山。

     自建隆初,女直嘗由蘇州泛海至登州賣馬,故道雖存,久閉不通。

    至是金之蘇州漢兒高藥師、曹孝才及僧即榮等,率其親屬二百馀人,以大舟浮海,欲趨高麗避亂,是月,為風漂達宋界駝基島,備言“女真既斬高永昌,渤海、漢兒群聚為盜,契丹不能制。

    女真攻契凡奪其地,已過遼河之西”。

    知登州王師中具奏其事,朝議固欲交金以圖遼,聞之甚喜,乃召蔡京及童貫等共議,即共奏:“國初時,女真常貢奉,而太宗屢诏市馬女真,其後始絕。

    宜降诏,遵故事,以市物為名,就令訪聞事體虛實。

    ”乃诏師中選差将校七人,各借以官,用平海指揮兵船載高藥師等,赍市馬诏,泛海以往。

     政和初,蔡京被召,帝戲語京子攸,謂須進土宜,遂得橄榄一小株,雜諸草木進之,當時以為珍。

    其後又有使臣王永從、士人俞輖,皆隸蔡攸,每花石至,動數十舟。

    盛章守蘇州,及歸,作開封尹,亦主進奉,然硃勔之綱為最。

    四年以後,東南郡守,二廣市舶,率有應奉,多主蔡攸,至是則又有不待旨者。

    但進物至,計會諸Yan人,Yan人亦争取以獻焉,天下乃大一騷一然矣。

    大率太湖,靈壁、慈谿、武康諸石,二浙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子、龍眼、橄榄,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二廣,四川異花、奇果,貢大者趙海渡江,毀橋梁,鑿城郭而置植之,皆生成,異味珍苞,率以健步捷走,雖萬裡,用四三日即達,色香未變也。

    蔡京因奏:“陛下無聲色犬馬之奉,所尚者山林竹石,乃人之棄物。

    但有司奉行過當,可即其浮濫而懲艾之。

    ”乃作提舉人船所,命巨Yan鄧文诰領焉。

    又诏監司、郡守等不許妄進,其系應奉者,獨令硃勔、蔡攸、王永從、俞輖、陸漸、應安道六人聽旨,它悉罷之,由是稍戢;未幾,天下複争獻如故。

    又增提舉人船所,進奉花石,綱運所過,州縣莫敢誰何,殆至劫掠,遂為大患。

     八月,丙辰朔,宣和殿大學士蔡攸奏:“莊、列、亢桑、文子,皆著書以傳後世。

    今《莊》、《列》之書已入國子學,而《亢桑子》、《文子》未聞頒行,乞取其書,一精一加雠定,列于國子之籍,與《莊》、《列》并行。

    ”從之。

     癸亥,诏明堂并祀五帝。

     少保、太宰鄭居中,以母憂去位。

     居中與蔡京不相能,及居喪,京懼其起複,以居中王珪之婿,乃使蔡确子懋重理定策事以沮之。

    遂追封确清源郡王,禦制碑文,立石墓前,而擢懋同知樞密院事,用居中諸子于朝。

    懋,即渭也。

     丙寅,遼命都元帥秦晉王淳,赴沿邊會四路兵馬防秋。

     金之拔保州也,高麗兵已在城中,金人入守。

    高麗王複使蒲馬如金駕捷,且曰:“保州本吾舊地,願以見還。

    ”金主曰:“保州近爾邊境,聽爾自取。

    今乃勤我師徒,破敵城下,地何可得也!” 九月,戊子,诏:“湖北民力未舒,胡耳西道可罷進築。

    ” 辛卯,祀上帝于明堂,以神宗配享。

    赦天下。

     乙未,特進、少宰劉正夫卒。

     丙申,以禦史中丞王安中為翰林學士。

     安中之為中丞也,一日,請對,曰:“臣起諸生,蒙陛下親擢,備員中執法,懼無以報。

    今臣所論,事關宗社,倘陛下少留聽采,幸甚!”帝悚然。

    安中出袖中疏,所論乃蔡京也。

    帝曰:“誠如卿言。

    ”安中即伏奏曰:“臣孤遠一介,不自量力,辄論大臣。

    京老一奸一多智,必将為所中害,自此竄逐,無複再望清光矣。

    願拜辭。

    ”帝曰:“勿如此,當為卿罷京。

    ”時蔡攸日夜出入禁中,盡率子弟見帝,泣且拜,帝曰:“中司文字如此,奈何?”攸等固懇:“陛下傥全臣宗,乞移安中一别差遣,則事自己矣。

    ”帝恻然,許之。

    安中方草第三疏,翼日求對,中夜有扣門者曰:“适禦筆,中丞除翰林學士,日下供職矣。

    ”安中歎曰:“吾禍其在此乎!”自是京之勢益盛。

     丁酉,西蕃王子益麻一黨一征降,見于紫宸殿。

     癸醜,貴妃王氏薨。

     遼主自燕至一陰一涼河,置怨軍八營,募自宜州者曰前宜、後宜,自錦州者曰前錦、後錦,自乾、自顯者曰乾、曰顯。

    又有乾顯大營二萬八千馀人,屯衛州蒺藜山。

     冬,十月,乙卯朔,禦明堂平朔左個,以是月天運政治布告天下;又頒來歲歲運曆數。

     遼主至中京。

     戊寅,中書侍郎侯蒙罷,蔡京惡之也。

     辛巳,诏以來年正月一日祗受受命寶。

     時得于阗大玉,逾二尺,色如截肪,帝乃制為寶,文曰“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篆以蟲魚,制作之工,幾于秦玺,号曰受命寶。

    帝甚重之,曰:“八寶者,國之神器;至于定命,乃我所自制也。

    ” 十一月,庚寅,诏:“太師、魯國公蔡京五日一朝,次赴都堂治事,恩禮一寵一數,并如舊制。

    ” 辛卯,鄭居中起複為太宰;以餘深為特進、少宰、中書侍郎,白時中為中書侍郎。

     壬辰,複置醴州。

     丙申,太傅緻仕何執中卒。

    贈太師、清源郡王,谥正獻。

     升石泉縣為軍。

     十二月,甲寅朔,有星如月。

     丁巳,以薛昂為門下侍郎。

     甲子,金鹹州都統烏楞古等敗遼秦晉國王淳兵于蒺藜山。

    淳初遺烏楞古書議和,烏楞古告于金主,金主曰:“歸我行薩喇及送阿蘇等,則和議可成。

    ”淳軍蒺藜山,烏楞古及知東京事沃棱等進攻顯州。

    遼怨軍帥郭藥師乘夜來襲,沃棱擊走之。

    烏楞古遂與淳戰,敗走,烏楞古追至額勒錦陂,遂拔顯州。

    于是,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皆降于金。

    遼主下诏自責,遣伊勒希巴紮拉與大公鼎諸路募兵。

     戊辰,诏天神降于坤甯殿,刻石以紀之。

     庚午,以童貫領樞密院。

     命戶部侍郎孟揆于上清寶箓宮之東築山,以象馀杭之鳳皇山,号曰萬歲,周十馀裡。

     辛未,禦筆改《老子道德經》為《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道德真經》。

     丁醜,遼以西京留守蕭伊蘇為北府宰相。

     癸未,以張商英為觀文殿大學士。

     是歲,大旱,帝以為念。

    侍禦史黃葆光上疏言:“蔡京強悍自專,侈大過制,無君臣之分。

    鄭居中、餘深,依違畏避,不能任天下之責,故緻此災。

    ”不報,且欲再上章。

    京權勢震赫,舉朝結舌,葆光獨出力攻之。

    京懼,中以它事,貶知昭州立山縣。

    又使言官論其附會交結,洩漏密語,诏以章揭示朝堂,安置昭州。

     王仔昔倨傲而戆,帝待以客禮,故遇宦者若僮奴,又欲群道士宗己。

    林靈素忌之,與宦者馮浩誣以言語怨望,下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