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十五 【宋紀八十五】

關燈
人。

    ”因令所親信王棫為士京作奏上之,珪由是得罪。

     己酉,複文德殿侍從轉對。

     遼南府宰相趙廷睦出知興中府;參知政事牛溫舒兼同知樞密院事。

     五月,丁巳,太子少保緻仕潞國公文彥博卒,年九十二。

     彥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聞四夷。

    元祐間,契丹使耶律永昌、劉霄來聘,蘇轼館客,與使入觐,望見彥博于殿門外,卻立改容曰:“此潞公邪?”問其年,曰:“何壯也!”轼曰:“使者見其容,未聞其語。

    其綜理庶務,雖一精一練少年有不如;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逮。

    ”使者拱手曰:“天下異人也!” 辛酉,以皇太妃服藥及亢旱,決四京囚。

     壬戌,诏陝西添置蕃落馬軍十指揮。

     癸亥,遼西北路招讨使額特勒讨準布,破之。

     己巳,遼主駐薩裡納。

     辛未,诏榜示朝堂曰:“朕獲承先構,永惟休烈盛美,欲以昭示萬世。

    而頃遭群一奸一逞憾,力肆诋排,政事人材,廢毀殆盡,思與卿士大夫共承厥志。

    念今在廷之臣,乃一陰一懷私恩,顯廢公議,以一奸一臣所斥逐為當罪,所變更為得宜,以先帝所建立為不然,所褒擢為非當,借譽馀一黨一,幸複甄收,扇為是非不定之論,欲開善否更用之端。

    朕察言觀事,灼見邪心,欲正典刑,當申儆戒,其或怙終,必罰無赦!” 元祐初,章惇争論役法劄子,有雲:“役法可以緩改,非如京東鐵馬、福建茶鹽,不改一日則有一日之害也。

    ”及蔡卞與蹇序辰謀共作诏榜,慮惇不從,乃持惇元祐劄子以脅之曰:“若謂吳居厚京東所行非是,則先帝褒诏亦非是矣。

    ”惇噤不能語,于是從序辰所請降诏榜雲。

     太子少保緻仕韓缜卒,贈司空,谥莊敏。

    缜出入将相,寂無功烈,厚自奉養,世以比晉何曾。

     丁醜,三省言:“韓維朋附司馬光,最為盡力。

    ”诏維責授崇信軍節度副使,筠州居住。

    時年八十一,諸子乞盡納己官,聽父裡居,且告章惇雲:“父執政,與光議論多不合。

    ”故得旨免行。

     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甲申,遼主命罷諸路馳驿貢新。

     丙戌,遼主命每冬駐跸之所,宰相以下構宅,毋役其民。

     戊子,嗣濮王宗楚卒,以其弟宗祐嗣。

     丙申,诏:“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各舉監察禦史二人。

    ” 丁酉,環慶路安疆砦成。

     甲辰,熙河進築青石峽,工畢,诏賜人役及防拓軍兵缗錢有差,尋賜名西平。

     乙巳,保甯軍觀察留後宗漢為開府儀同三司,徙封安康郡王。

     己酉,太原地震。

     庚戌,遼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鄂嘉為南院大王。

     秋,七月,壬子朔,太白晝見。

     遼主獵于黑嶺。

     八月,乙酉,封世開為安定郡王。

    世開,燕懿王德昭曾孫也。

     丙戌,鄜延将王愍複宥州。

     丁酉,诏以蔡确無辜貶死,弟除名勒停;又,前朝奉郎碩,特與叙換内殿崇班。

     确子少府監主簿渭奏:“臣叔父碩,曩于邢恕處見文及甫元祐中所寄恕書,具述一奸一臣大逆不道之謀。

    及甫乃彥博一愛一子,必知當時一奸一狀。

    ”诏翰林學士承旨蔡京、權吏部侍郎安惇即同文館究問。

    初,及甫與恕同為館職,相善,其與恕書,自謂“畢禫當求外,入朝之計未可必,聞已逆為機阱以榛梗其塗。

    ”又謂“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濟之以粉昆,朋類錯立,欲以眇躬為甘心快意之地。

    ”及甫嘗語蔡碩雲,司馬昭指劉摯,粉昆指韓忠彥,眇躬及甫自謂。

    蓋俗謂驸馬都尉曰粉侯,而韓嘉彥尚主,故指其兄忠彥為粉昆。

    朋類錯立,謂王岩叟、梁焘也。

    及甫除都司,為摯論列;又摯嘗論彥博不可除三省長官,故止為平章事。

    彥博緻仕,及甫以修撰守郡。

    母喪除,及甫與恕書請補外,肆為诋毀之辭。

    恕以此書與渭,使訴其事。

    及置對,及甫為京、惇所脅,即妄自解釋,唯以昭比摯如舊,而眇躬乃以為指上,粉昆指王岩叟、梁焘。

    岩叟面如傅粉,故曰粉;焘字況之,以況為兄,故曰昆也。

    又言“父彥博臨終,屏左右,獨告以摯等将謀廢立,故亟欲彥博罷平章重事。

    ”問其證驗,則俱無有。

    确母明氏,常有狀訴邢恕,雲梁焘嘗對懷州緻仕人李洵言,若不誅确,則于徐邸安得穩便/廷封其狀,不為施行。

    至是渭以告章惇,惇遂檢明氏狀進呈,并付京,惇追問。

    洵]依違以答,亦無證驗。

     戊戌,築威戎城。

     己酉,彗出西方。

    九月,壬子,以星變,避殿,減膳,罷秋宴,诏求直言。

     乙卯,赦天下。

    出元豐庫缗錢四百萬,付陝西廣籴。

     丙寅,诏蹇序辰及入内内侍省使臣一員同審問文及甫事,從蔡京請也。

     戊辰,彗滅。

     壬申,遼主駐藕絲澱。

     丙子,禦殿,複膳。

     丁醜,遼以武定軍節度使梁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

     戊寅,遼招讨使額特勒奏讨默埒濟之捷。

     己卯,封婉儀劉氏為賢妃。

     五國部長貢于遼。

     冬,十月,乙酉,诏:“鄭雍依呂大防等指揮,永不得引用期數及赦恩叙複。

    ”從三省言也。

     壬寅,以權吏部尚書兼侍讀邢恕為禦史中丞。

     庚戌,遼以西北路招讨使額特勒為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卯,富勒摩多部貢于遼。

     戊午,遼以安車召醫巫闾山僧志達。

     遼主好佛法,能自誦其書,每夏季辄令諸京僧徒及其群臣執經親講,所在修蓋寺院,度僧甚衆。

    僧徒縱恣,放債營利,侵奪小民,民甚苦之。

     己未,遼以中京留守韓資讓知樞密院事,以同知樞密院事藥師努知右伊勒希巴。

     丁卯,诏:“谏議大夫以上各舉監察禦史一人。

    ” 癸酉,诏:“中大夫、彬州安置劉奉世,責授隰州一團一練副使,弟知常州當時,差監南嶽廟。

    ”以邢恕言其一陰一合劉摯傾害蔡确故也。

     丁醜,诏:“程頤涪州編管。

    ”坐與司馬光同惡相濟也。

    李清臣尹洛,即日迫遣之。

     先是帝與輔臣語及元祐事,曰:“程頤妄自尊大,至欲于延和講說,令太母同聽。

    在經筵多不遜。

    雖已放歸田裡,可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