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九 【宋紀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會瑪爾戬渡洮來援,馀一黨一複集。
韶命别将由竹牛嶺路張軍聲,而潛師越武勝,遇瑪爾戬首領瞎藥等,與戰,破之,遂城武勝。
韶言:“措置洮河,隻用回易息錢,未嘗辄費官本。
”文彥博曰:“工師造屋,初必小計,冀人易于動工。
及既興作,知不可已,乃始增多。
”帝曰:“屋壞豈可不修!”王安石曰:“主者善計,自有忖度,豈為工師所欺也!”彥博不複敢言。
自是韶進讨,辄肆欺誕,朝廷不與計财。
壬辰,以武勝軍為鎮洮軍。
乙未,诏侍從及諸路監司各舉有才行者一人。
己亥,诏:“京西分南、北兩路,襄、鄧、随、房、金、均、郢、唐八州為南路,西京、許、孟、陳、汝、蔡、穎七州、信一陽一軍為北路。
” 癸卯,貶太子中允、同知谏院唐坰為潮州别駕。
初,王安石喜坰,令鄧绾舉為禦史。
數月,将用為谏官,安石疑其輕脫,将背己立名,不除職,以本官同知谏院,非故事也。
坰果怒安石易己,凡奏二十疏論時事;皆留中不出。
坰乃因百官起居日叩陛請對,帝令谕以它日,坰伏地不起,遂召升殿。
坰至禦座前,進曰:“臣所言皆大臣不法,請對陛下一一陳之。
”乃搢笏展疏,目安石曰:“王安石近禦座前聽答刂子!”安石遲遲,坰诃曰:“陛下前猶敢如此,在外可知!”安石辣然而進。
坰大聲宣讀,凡六十條,大抵言“安石專作威福,曾布表裡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不複知有陛下。
文彥博、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異厮仆。
”且讀且目珪,珪慚懼俯首。
又言:“元绛、薛向、陳繹,安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張璪、李定為安石爪牙,張商英乃安石鷹犬。
逆意者雖賢為不肖,附己者雖不肖為賢。
”至诋安石為李林甫、盧杞。
帝屢止之,坰慷慨自若。
讀已,再拜而退。
閤門糾其渎亂朝儀,貶潮州别駕。
鄧绾申救之,且自劾缪舉。
安石曰:“此素狂,不足責。
”改監廣州軍資庫。
甲辰,王韶破瑪爾晉于鞏令城,降其部落二萬馀人。
帝患田賦不均,诏司農重定方田及均稅法,頒之天下。
方田之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
歲以九月,縣委令佐分地計量,随陂原、平澤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垆而辨其色。
方量畢,以地及色參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其稅則。
至明年三月畢,揭以示民,一季無訟,即書戶帖,連莊帳付之,以為地符。
均稅之法,縣各以其租額稅數為限。
嘗收蹙奇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為升,絹不滿十分而收為寸之類,今不得用其數均攤增展,緻溢舊額,凡越額增數皆禁。
若瘠鹵不一毛一及衆所食利山林、陂塘、溝路、墳墓,皆不立稅。
凡田方之角,立土為峰,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帳,有莊帳,有甲帖,有戶帖,有分煙析産、典賣割移,官給契,縣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為正。
令既具,乃以巨野尉王曼為指教官,先自京東路行之,諸路仿焉。
九月,癸醜,許宗室試換文資。
癸亥,始禦便殿句校諸軍武技。
甲子,遼主如藕絲澱。
丁卯,诏:“淮南分東、西兩路,揚、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十州為東路,壽、廬、蕲、和、舒、濠、光、黃八州、無為軍為西路。
” 權發遣延州趙禼奏:根括地萬五千九百馀頃,招漢、蕃弓箭手四千九百馀人騎,一團一作八指揮。
壬申,诏以禼為吏部員外郎,錫銀、絹三百匹、兩。
冬,十月,戊寅,知華州呂大防言:“九月,丙寅,少華山前阜頭谷山嶺摧陷,陷居民六社,凡數百戶。
”诏賜陷沒之家錢有差。
己醜,遼參知政事耶律觀坐矯制營私第,降為庶人。
癸巳,回鹘貢于遼。
戊戌,升鎮洮軍州以為熙、河、洮、岷四州及通遠軍,置熙河路,除王韶龍圖閣直學士,為經略安一撫使、知熙州。
然河、洮、岷猶未能複也。
減秦、鳳囚罪一等。
十一月,庚戌,遼免祖州賦稅。
癸醜,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以為内殿崇班,賜姓名包約。
丙辰,遼地大雪,許民樵采禁地。
丁卯,貶權監察禦史裡行張商英監荊南稅。
時台勘劫盜李則,從輕定罪,樞密檢詳官劉奉世駁之;诏糾察司劾治。
商英言:“此出大臣私忿。
願陛下收還主一柄一,自持威福,使耳目之官無為兩府所脅。
”帝為停其獄。
商英遂言樞密庇博州親戚,失入死罪,及縱院吏任遠犯法十二事,于是文彥博、吳充、蔡挺并上印求去。
帝難之,為谪商英。
壬申,分陝西為永興、秦鳳兩路,仍置六路經略司。
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蠻。
蠻姓蘇氏,舊不通中國,其地東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惇招降之,籍其民萬四千八百馀戶,田二十六萬四百馀畝,均定其稅,使歲一輸。
築武一陽一、開陝二城,置新化縣,隸邵州。
十二月,戊辰,遼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仲禧為樞密副使,封韓國公;以樞密副使柴德滋參知政事。
出參知政事趙徽為武定軍節度使;擢漢人行宮副部署大悲努為都部署;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罕嘉努知左伊勒希巴事。
以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張孝傑為北府宰相,封陳國公。
遼主稱孝傑勤幹,數問以事,漢人中貴幸無與比者。
丙子,赦亡命荊湖谿峒者。
丁醜,诏太原置弓箭手。
遼以清甯節大赦。
戊寅,改溫成廟為祠。
壬午,陳升之起複為檢校太傅、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樞密使。
癸未,雨土。
乙未,築熙州南北關及諸堡砦。
是歲,河北大蝗。
帝嘗言:“祖宗皆一愛一惜天地,不肯橫費,漢文帝雲:‘朕為天下守财耳。
’”王安石曰:“人主能以堯、舜之政澤其民,雖竭天下之力以奉乘輿,不為過當。
守财之言,非天下正理。
然安于儉節,自是盛德,足以率厲風俗。
”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甯六年(遼鹹雍九年) 春,正月,丁未,遼主如鴛鴦泺。
辛亥,诏奉僖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夾室。
孟夏祀感生帝,以僖祖配。
先是,中書奏請議僖祖神主祧遷,下兩制詳議。
元绛等言:“自古受命之主,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其本,統其尊,事其祖。
商、周以契、稷有功于唐、虞之際,故謂之祖有功。
若祖必有功,則夏後氏何以郊鲧乎?今太祖受命之初,立親廟自僖祖始,僖祖以上,世數既不可複得而知,則僖祖之為始祖無疑矣。
傥謂僖祖不當比契、稷為始祖,
韶命别将由竹牛嶺路張軍聲,而潛師越武勝,遇瑪爾戬首領瞎藥等,與戰,破之,遂城武勝。
韶言:“措置洮河,隻用回易息錢,未嘗辄費官本。
”文彥博曰:“工師造屋,初必小計,冀人易于動工。
及既興作,知不可已,乃始增多。
”帝曰:“屋壞豈可不修!”王安石曰:“主者善計,自有忖度,豈為工師所欺也!”彥博不複敢言。
自是韶進讨,辄肆欺誕,朝廷不與計财。
壬辰,以武勝軍為鎮洮軍。
乙未,诏侍從及諸路監司各舉有才行者一人。
己亥,诏:“京西分南、北兩路,襄、鄧、随、房、金、均、郢、唐八州為南路,西京、許、孟、陳、汝、蔡、穎七州、信一陽一軍為北路。
” 癸卯,貶太子中允、同知谏院唐坰為潮州别駕。
初,王安石喜坰,令鄧绾舉為禦史。
數月,将用為谏官,安石疑其輕脫,将背己立名,不除職,以本官同知谏院,非故事也。
坰果怒安石易己,凡奏二十疏論時事;皆留中不出。
坰乃因百官起居日叩陛請對,帝令谕以它日,坰伏地不起,遂召升殿。
坰至禦座前,進曰:“臣所言皆大臣不法,請對陛下一一陳之。
”乃搢笏展疏,目安石曰:“王安石近禦座前聽答刂子!”安石遲遲,坰诃曰:“陛下前猶敢如此,在外可知!”安石辣然而進。
坰大聲宣讀,凡六十條,大抵言“安石專作威福,曾布表裡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不複知有陛下。
文彥博、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異厮仆。
”且讀且目珪,珪慚懼俯首。
又言:“元绛、薛向、陳繹,安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張璪、李定為安石爪牙,張商英乃安石鷹犬。
逆意者雖賢為不肖,附己者雖不肖為賢。
”至诋安石為李林甫、盧杞。
帝屢止之,坰慷慨自若。
讀已,再拜而退。
閤門糾其渎亂朝儀,貶潮州别駕。
鄧绾申救之,且自劾缪舉。
安石曰:“此素狂,不足責。
”改監廣州軍資庫。
甲辰,王韶破瑪爾晉于鞏令城,降其部落二萬馀人。
帝患田賦不均,诏司農重定方田及均稅法,頒之天下。
方田之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
歲以九月,縣委令佐分地計量,随陂原、平澤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垆而辨其色。
方量畢,以地及色參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其稅則。
至明年三月畢,揭以示民,一季無訟,即書戶帖,連莊帳付之,以為地符。
均稅之法,縣各以其租額稅數為限。
嘗收蹙奇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為升,絹不滿十分而收為寸之類,今不得用其數均攤增展,緻溢舊額,凡越額增數皆禁。
若瘠鹵不一毛一及衆所食利山林、陂塘、溝路、墳墓,皆不立稅。
凡田方之角,立土為峰,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帳,有莊帳,有甲帖,有戶帖,有分煙析産、典賣割移,官給契,縣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為正。
令既具,乃以巨野尉王曼為指教官,先自京東路行之,諸路仿焉。
九月,癸醜,許宗室試換文資。
癸亥,始禦便殿句校諸軍武技。
甲子,遼主如藕絲澱。
丁卯,诏:“淮南分東、西兩路,揚、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十州為東路,壽、廬、蕲、和、舒、濠、光、黃八州、無為軍為西路。
” 權發遣延州趙禼奏:根括地萬五千九百馀頃,招漢、蕃弓箭手四千九百馀人騎,一團一作八指揮。
壬申,诏以禼為吏部員外郎,錫銀、絹三百匹、兩。
冬,十月,戊寅,知華州呂大防言:“九月,丙寅,少華山前阜頭谷山嶺摧陷,陷居民六社,凡數百戶。
”诏賜陷沒之家錢有差。
己醜,遼參知政事耶律觀坐矯制營私第,降為庶人。
癸巳,回鹘貢于遼。
戊戌,升鎮洮軍州以為熙、河、洮、岷四州及通遠軍,置熙河路,除王韶龍圖閣直學士,為經略安一撫使、知熙州。
然河、洮、岷猶未能複也。
減秦、鳳囚罪一等。
十一月,庚戌,遼免祖州賦稅。
癸醜,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以為内殿崇班,賜姓名包約。
丙辰,遼地大雪,許民樵采禁地。
丁卯,貶權監察禦史裡行張商英監荊南稅。
時台勘劫盜李則,從輕定罪,樞密檢詳官劉奉世駁之;诏糾察司劾治。
商英言:“此出大臣私忿。
願陛下收還主一柄一,自持威福,使耳目之官無為兩府所脅。
”帝為停其獄。
商英遂言樞密庇博州親戚,失入死罪,及縱院吏任遠犯法十二事,于是文彥博、吳充、蔡挺并上印求去。
帝難之,為谪商英。
壬申,分陝西為永興、秦鳳兩路,仍置六路經略司。
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蠻。
蠻姓蘇氏,舊不通中國,其地東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惇招降之,籍其民萬四千八百馀戶,田二十六萬四百馀畝,均定其稅,使歲一輸。
築武一陽一、開陝二城,置新化縣,隸邵州。
十二月,戊辰,遼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仲禧為樞密副使,封韓國公;以樞密副使柴德滋參知政事。
出參知政事趙徽為武定軍節度使;擢漢人行宮副部署大悲努為都部署;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罕嘉努知左伊勒希巴事。
以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張孝傑為北府宰相,封陳國公。
遼主稱孝傑勤幹,數問以事,漢人中貴幸無與比者。
丙子,赦亡命荊湖谿峒者。
丁醜,诏太原置弓箭手。
遼以清甯節大赦。
戊寅,改溫成廟為祠。
壬午,陳升之起複為檢校太傅、行禮部
癸未,雨土。
乙未,築熙州南北關及諸堡砦。
是歲,河北大蝗。
帝嘗言:“祖宗皆一愛一惜天地,不肯橫費,漢文帝雲:‘朕為天下守财耳。
’”王安石曰:“人主能以堯、舜之政澤其民,雖竭天下之力以奉乘輿,不為過當。
守财之言,非天下正理。
然安于儉節,自是盛德,足以率厲風俗。
”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甯六年(遼鹹雍九年) 春,正月,丁未,遼主如鴛鴦泺。
辛亥,诏奉僖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夾室。
孟夏祀感生帝,以僖祖配。
先是,中書奏請議僖祖神主祧遷,下兩制詳議。
元绛等言:“自古受命之主,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其本,統其尊,事其祖。
商、周以契、稷有功于唐、虞之際,故謂之祖有功。
若祖必有功,則夏後氏何以郊鲧乎?今太祖受命之初,立親廟自僖祖始,僖祖以上,世數既不可複得而知,則僖祖之為始祖無疑矣。
傥謂僖祖不當比契、稷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