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九 【宋紀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一陽一赤奮若十二月,凡二年。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甯五年(遼鹹雍八年) 春,正月,遼北部叛,烏庫德寽勒部詳衮耶律巢率師進讨,癸未,遣使奏捷。
遼主以戰多殺人,飯僧于南京、中京。
甲申,遼主如魚兒泺。
己醜,诏聽降羌歸國。
己亥,置京城邏卒,察謗議時政者,收罪之。
辛醜,司天監靈台郎亢瑛言:“天久一陰一,星失度,宜罷免王安石。
”帝以瑛狀付中書,安石遂谒告。
诏刺配英州牢城,安石翼日乃出。
遼境自壬寅後,昏霧連日。
二月,壬子,以兩浙水,賜谷十萬石赈之,仍募民興水利。
丙辰,遼北、南樞密院言無事可陳。
時耶律伊遜用事,群臣俱畏之,莫敢言其短,唯後族與之抗。
伊遜居常怏怏。
壬戌,遼主論讨北部功,以烏庫德寽勒部詳衮耶律巢知北院大王事,以都監蕭阿噜岱為烏庫德寽勒部詳衮,加左監門衛上将軍。
癸亥,太白晝見。
丙寅,以知鄭州呂公弼為宣徽南院使、判秦州,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蔡挺為樞密副使。
挺在渭州,籍禁兵,悉過府,不使有隐占。
建勤武堂,輪諸将五日一教閱,隊伍、金鼓之法甚備。
儲勁卒于行間,遇用奇,則别為一隊出戰。
甲兵整習,常若寇至。
時士兵有阙,诏募三千人。
挺秦:“士兵不必補。
當以泾、渭、儀、原四州義勇分五番,番三千人,防秋以八月十五日上,九月罷,防春以正月十五日上,三月罷,周而複始。
比之募士兵,省費多矣。
”從之。
歲省粟帛錢缗十三萬有奇。
挺又括并邊生地冒耕田千八百傾,募人佃種。
以益邊儲;取邊民闌市蕃部田八千頃,以給弓箭手養馬。
鎮戎軍壕外有土山,挺因險築砦,乘高四望,觇賊往來,開膏腴之地二千頃,募弓箭手三千耕守,賜名熙甯砦。
諜告夏人數萬集胡盧河,挺出奇兵迎擊之,遂潰;遣四将分路追讨,破其七族。
夏人複犯諸砦,環慶兵不能禦,挺遣張玉以萬人往解其圍。
慶州軍變,關中大擾,挺讨平之。
帝曰:“慶卒為亂,不至猖獗,泾原之力也。
”進龍圖閣直學士。
挺自以有勞,久留邊,郁郁不得志,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句,中使至,使優伶歌之以達于禁掖。
帝聞而闵之,故有是拜。
戊辰,遼以歲饑,免武安州租稅,赈恩、蔚、順、惠等州民。
三月,甲午,南平王李日尊卒,子乾德嗣。
日尊,公蘊之孫也,既死,乾德幼,母黎氏燕太妃與宦者李若吉同主國事。
訃至,遣使吊贈。
戊戌,判汝州富弼緻仕。
弼至汝兩月,即上言:“新法臣所不曉,不可以治郡,願歸洛養疾。
”許之。
弼雖家居,朝廷有大利害,知無不言。
帝雖不盡用,而眷禮不衰。
王安石嘗有所建明,帝卻之曰:“富弼手疏稱‘老臣無以告訴,但仰屋竊歎’者,即當至矣。
”其敬之如此。
癸卯,遼有司奏:“春、泰、甯江三州三千馀人願為僧尼,受具足戒。
”許之。
遼主崇佛教,僧有拜司徒、司空者,故一時習尚如此。
丙午,行市易法。
自王韶倡為緣邊市易之說,王安石善之,以為與漢平準法同,可以制物低昂而均通之,遂用草澤魏繼宗議,以内藏庫錢帛置市易務于京師。
凡貨之可市及滞于民而不售者,平其價市之,願以易官物者聽。
以抵當物力多少均分賒請,相度立限,歲出息二分納還。
以戶部判官呂嘉問為提舉。
嘉問上建置十三條,其一雲:“兼并之家較固取利,令市易務覺察,申三司,按置以法。
”帝削去此條。
禦史劉孝孫言:“于此見陛下寬仁一愛一民之至。
”安石曰:“孝孫稱頌此事,以為聖政,臣愚竊謂此乃聖政之阙也。
”自是諸州上供藨席、黃蘆之類,悉令計直,從民願者市之以給用。
尋改在京市易務為都提舉市易司,秦鳳、兩浙、滁州、成都、廣州、郓州六市易司皆隸焉。
戊申,群牧使李肅之知永興軍。
帝戒令撫綏一路,肅之曰:“自是朝廷以常平、助役擾州縣耳。
”帝不悅。
夏,四月,庚戌朔,立殿前馬步軍春秋校試殿最法。
壬子,遼赈義、饒二州饑民。
丁巳,遼主駐塔裡舍。
己未,括閑田。
知定州滕甫言:“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蕃人無異。
乞下本道逐州縣,并令募諸色公人及城郭鄉村百姓,有武勇願習弓箭者,自為之社。
每歲之春,長吏就閱試之。
北人勁悍,緩急可用。
”從之。
丁卯,二股河成,深十丈,廣四百尺。
方浚河,則稍障其決水,至是水入于河而決口亦塞。
己卯,遼主清暑特古裡。
五月,辛巳,以古謂砦為通遠軍。
帝志複河隴,會定州都監張守約請以古渭為軍,帝從之,以王韶知軍事,行教閱法。
诏:“宗室非袒免親者許應舉;初試黜其不成文理者,馀令覆試;累覆試不中者,亦量才擢用。
” 壬午,遼晉王耶律仁先卒,遣命家人薄葬。
仁先自受知興宗,即著功績,人望翕然歸之。
遼主初以定難故,甚德之;卒為耶律伊遜所間,出之于外,不竟其用,時論惜之。
庚寅,以青唐大首領包順為西頭供奉官。
辛卯,王安石以王韶書進呈;韶言已拓地千二百裡,招附三十馀萬口。
帝與安石論人有才不可置之閑處,因言漢武亦能用人。
安石曰:“武帝所見下,故所用将帥止衛、霍輩,至天下戶口減半,然亦不能滅匈奴。
”帝曰:“武帝自為多欲耳。
”安石曰:“欲亦不能害政。
如齊桓公亦多欲矣,而注措方略,不失為霸于天下,能用人故也。
”帝曰:“漢武至不仁,以一馬之故勞師萬裡,侯者七十馀人,視人命若草芥,所以戶口減半也。
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豈可如此!” 壬辰,以趙尚寬等前守唐州辟田疏水有功,增秩,以勸天下。
丙午,太白晝見。
行保馬法。
王安石始建此議,文彥博、吳充以為不便,安石持論益堅。
乃诏開封府界諸縣保甲,願牧馬者聽,仍令以陝西所市馬選傍之。
于是曾布等上其條約,凡陝西五路義勇、保甲、願養馬者戶一匹,物力高願養馬二匹者聽,皆以監牧見馬給之,或官與其直,令自市。
先行于開封府及陝西五路,府界無過三千匹,五路無過五千匹。
襲逐盜賊外,乘越三百裡者有禁。
歲一閱其肥瘠,死病者補償。
在府界者,免體量草二百五十束,加給以錢布;在五路者,歲免折變緣納錢。
三等以上,十戶為一保,四等以下,十戶為一社,以待病斃補償者。
保戶馬死,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甯五年(遼鹹雍八年) 春,正月,遼北部叛,烏庫德寽勒部詳衮耶律巢率師進讨,癸未,遣使奏捷。
遼主以戰多殺人,飯僧于南京、中京。
甲申,遼主如魚兒泺。
己醜,诏聽降羌歸國。
己亥,置京城邏卒,察謗議時政者,收罪之。
辛醜,司天監靈台郎亢瑛言:“天久一陰一,星失度,宜罷免王安石。
”帝以瑛狀付中書,安石遂谒告。
诏刺配英州牢城,安石翼日乃出。
遼境自壬寅後,昏霧連日。
二月,壬子,以兩浙水,賜谷十萬石赈之,仍募民興水利。
丙辰,遼北、南樞密院言無事可陳。
時耶律伊遜用事,群臣俱畏之,莫敢言其短,唯後族與之抗。
伊遜居常怏怏。
壬戌,遼主論讨北部功,以烏庫德寽勒部詳衮耶律巢知北院大王事,以都監蕭阿噜岱為烏庫德寽勒部詳衮,加左監門衛上将軍。
癸亥,太白晝見。
丙寅,以知鄭州呂公弼為宣徽南院使、判秦州,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蔡挺為樞密副使。
挺在渭州,籍禁兵,悉過府,不使有隐占。
建勤武堂,輪諸将五日一教閱,隊伍、金鼓之法甚備。
儲勁卒于行間,遇用奇,則别為一隊出戰。
甲兵整習,常若寇至。
時士兵有阙,诏募三千人。
挺秦:“士兵不必補。
當以泾、渭、儀、原四州義勇分五番,番三千人,防秋以八月十五日上,九月罷,防春以正月十五日上,三月罷,周而複始。
比之募士兵,省費多矣。
”從之。
歲省粟帛錢缗十三萬有奇。
挺又括并邊生地冒耕田千八百傾,募人佃種。
以益邊儲;取邊民闌市蕃部田八千頃,以給弓箭手養馬。
鎮戎軍壕外有土山,挺因險築砦,乘高四望,觇賊往來,開膏腴之地二千頃,募弓箭手三千耕守,賜名熙甯砦。
諜告夏人數萬集胡盧河,挺出奇兵迎擊之,遂潰;遣四将分路追讨,破其七族。
夏人複犯諸砦,環慶兵不能禦,挺遣張玉以萬人往解其圍。
慶州軍變,關中大擾,挺讨平之。
帝曰:“慶卒為亂,不至猖獗,泾原之力也。
”進龍圖閣直學士。
挺自以有勞,久留邊,郁郁不得志,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句,中使至,使優伶歌之以達于禁掖。
帝聞而闵之,故有是拜。
戊辰,遼以歲饑,免武安州租稅,赈恩、蔚、順、惠等州民。
三月,甲午,南平王李日尊卒,子乾德嗣。
日尊,公蘊之孫也,既死,乾德幼,母黎氏燕太妃與宦者李若吉同主國事。
訃至,遣使吊贈。
戊戌,判汝州富弼緻仕。
弼至汝兩月,即上言:“新法臣所不曉,不可以治郡,願歸洛養疾。
”許之。
弼雖家居,朝廷有大利害,知無不言。
帝雖不盡用,而眷禮不衰。
王安石嘗有所建明,帝卻之曰:“富弼手疏稱‘老臣無以告訴,但仰屋竊歎’者,即當至矣。
”其敬之如此。
癸卯,遼有司奏:“春、泰、甯江三州三千馀人願為僧尼,受具足戒。
”許之。
遼主崇佛教,僧有拜司徒、司空者,故一時習尚如此。
丙午,行市易法。
自王韶倡為緣邊市易之說,王安石善之,以為與漢平準法同,可以制物低昂而均通之,遂用草澤魏繼宗議,以内藏庫錢帛置市易務于京師。
凡貨之可市及滞于民而不售者,平其價市之,願以易官物者聽。
以抵當物力多少均分賒請,相度立限,歲出息二分納還。
以戶部判官呂嘉問為提舉。
嘉問上建置十三條,其一雲:“兼并之家較固取利,令市易務覺察,申三司,按置以法。
”帝削去此條。
禦史劉孝孫言:“于此見陛下寬仁一愛一民之至。
”安石曰:“孝孫稱頌此事,以為聖政,臣愚竊謂此乃聖政之阙也。
”自是諸州上供藨席、黃蘆之類,悉令計直,從民願者市之以給用。
尋改在京市易務為都提舉市易司,秦鳳、兩浙、滁州、成都、廣州、郓州六市易司皆隸焉。
戊申,群牧使李肅之知永興軍。
帝戒令撫綏一路,肅之曰:“自是朝廷以常平、助役擾州縣耳。
”帝不悅。
夏,四月,庚戌朔,立殿前馬步軍春秋校試殿最法。
壬子,遼赈義、饒二州饑民。
丁巳,遼主駐塔裡舍。
己未,括閑田。
知定州滕甫言:“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蕃人無異。
乞下本道逐州縣,并令募諸色公人及城郭鄉村百姓,有武勇願習弓箭者,自為之社。
每歲之春,長吏就閱試之。
北人勁悍,緩急可用。
”從之。
丁卯,二股河成,深十丈,廣四百尺。
方浚河,則稍障其決水,至是水入于河而決口亦塞。
己卯,遼主清暑特古裡。
五月,辛巳,以古謂砦為通遠軍。
帝志複河隴,會定州都監張守約請以古渭為軍,帝從之,以王韶知軍事,行教閱法。
诏:“宗室非袒免親者許應舉;初試黜其不成文理者,馀令覆試;累覆試不中者,亦量才擢用。
” 壬午,遼晉王耶律仁先卒,遣命家人薄葬。
仁先自受知興宗,即著功績,人望翕然歸之。
遼主初以定難故,甚德之;卒為耶律伊遜所間,出之于外,不竟其用,時論惜之。
庚寅,以青唐大首領包順為西頭供奉官。
辛卯,王安石以王韶書進呈;韶言已拓地千二百裡,招附三十馀萬口。
帝與安石論人有才不可置之閑處,因言漢武亦能用人。
安石曰:“武帝所見下,故所用将帥止衛、霍輩,至天下戶口減半,然亦不能滅匈奴。
”帝曰:“武帝自為多欲耳。
”安石曰:“欲亦不能害政。
如齊桓公亦多欲矣,而注措方略,不失為霸于天下,能用人故也。
”帝曰:“漢武至不仁,以一馬之故勞師萬裡,侯者七十馀人,視人命若草芥,所以戶口減半也。
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豈可如此!” 壬辰,以趙尚寬等前守唐州辟田疏水有功,增秩,以勸天下。
丙午,太白晝見。
行保馬法。
王安石始建此議,文彥博、吳充以為不便,安石持論益堅。
乃诏開封府界諸縣保甲,願牧馬者聽,仍令以陝西所市馬選傍之。
于是曾布等上其條約,凡陝西五路義勇、保甲、願養馬者戶一匹,物力高願養馬二匹者聽,皆以監牧見馬給之,或官與其直,令自市。
先行于開封府及陝西五路,府界無過三千匹,五路無過五千匹。
襲逐盜賊外,乘越三百裡者有禁。
歲一閱其肥瘠,死病者補償。
在府界者,免體量草二百五十束,加給以錢布;在五路者,歲免折變緣納錢。
三等以上,十戶為一保,四等以下,十戶為一社,以待病斃補償者。
保戶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