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八 【宋紀五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啟室登殿,拜則小挹,奠則虛爵,樂舉柷吾攵,舞備行綴,慢亵神靈,莫斯為甚。
宜移尚書省,以比漢司徒府。
”從之。
冬,十月,壬戌朔,遼主如南京,祭興宗于嘉甯殿。
甲子,百官赴尚書省習儀。
尚書省門庭迫狹,仆馬壅塞,自宰相親王以下,至日映不能出。
壬申,朝享景靈宮。
癸酉,大祫于太廟,大赦。
以益州為成都府,并州為太原府。
始,中書進拟赦書條目極多,專務惠澤及民,既宣赦畢,鹹稱前後赦恩未嘗如此也。
韓琦之在太原也,乞複并州為節鎮。
翰林學士胡宿以為:“商為宋星,參為晉星,國家受命始于商丘,又京師當宋分野,而并為晉地;參商,仇雠之星;今欲崇晉,非國之利也。
自宋興,并最後服,太宗削之,不使列于鎮幾八十年,宜如舊制。
”帝是宿議。
及琦秉政,因祫享赦書,卒複之,宿又以為言,不報。
戊寅,文武百官并以祫享赦書加恩。
始,百官緻齋朝堂,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李昭述,暴得疾,輿歸,遺醫診視,存問甚厚。
甲申卒,贈禮部尚書,谥恪。
方李氏居城北崇慶裡,凡七世不異爨,士大夫多推之。
至昭述,稍封殖,與從子不相中,家法頗衰。
十一月,乙未,命天章閣待制兼侍講錢象先、盧士宗、右司谏吳及定奪該恩叙雪人。
自後每降赦,即命官定奪,事蓋始此。
己亥,以河南處士邵壅為将作監主簿;本府以遺逸薦,故有是命。
後再命為颍州一團一練推官,皆辭疾不起。
庚子,汝南郡王允讓薨。
王一性一至孝,母楚國太夫人感寒疾,方盛暑猶處密室,欲鑿牖為明,恐匠氏弗謹,以斤劚驚夫人,因自撤牖,始庀工。
及喪,過自哀毀。
帝親臨奠,赙白金三千兩,王伏泣曰:“親喪受重賜,是子終不能以己力辦喪而負誠孝也。
”固辭。
葬日,徒跣攀柩行十馀裡。
帝聞,亟诏就乘,再三,始奉诏。
王始病,帝憂見于色,敕醫診療,日問疾增損。
既臨奠,诏特屏桃{艹祓}滌,以示親厚,赙恤加等,罷朝五日,贈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谥安懿。
王天資渾厚,内仁而外莊,雖左右未嘗見喜愠之色,為大宗正二十年,宗族懷其恩而畏其嚴重。
是月,賜果州草澤何群号安逸處士,益州草澤章譽号沖退處士,以轉運使言其有行義也。
群,西充人,嘗遊太學,石介語諸生曰:“群日思為仁義而已,不知饑寒之切己也。
”嘗上書請複鄉裡舉選而罷詩賦,兩制诎其議,遂歸,不複舉進士。
譽,雙流人,長于《易》、《太玄》,嘗以薦授本州教授,辭不拜。
遼禁民私獵。
十二月,壬戌朔,遼以北院林牙瑪陸為右伊勒希巴。
參知政事吳湛以弟洵冒入仕籍,削籍為民。
初,右谏議大夫周湛知襄州。
襄人不用陶瓦,率為竹屋,歲久,侵據官道,檐庑相一逼一,故火數為害。
湛至,度其所侵,悉毀撤之,自是無火患。
然豪姓不便,提點刑獄李穆奏湛所毀撤民屋,老幼失業,乞特行責降,或令緻仕。
诏轉運司察實。
甲子,徙湛知相州。
右司谏吳及言湛不宜被責,穆聽讒言為權豪報怨。
明年,六月,湛卒于相州。
己卯,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王舉正為太子少傅,緻仕。
宰相富弼,自祫享禮成,以母老累章求退,帝不許,仍斷來章。
弼又上答刂子,一留中,一封還。
又稱疾卧家,帝遣中使召出之,乃複視事。
知制诰劉敞言:“伏見故事,諸讓官者,或一讓,或再讓,或三讓,皆有品秩。
頃來士大夫每有除命,不問高下,例辄累讓,雖有出于至誠,恬于勢利者,然亦已逾典制。
若習俗逐巧,流風稍敝,必且挾僞采名,要上迷衆,更以此為進取之捷徑,奔競之秘策,甚可惡也。
臣言似迂而慮實遠,望賜裁察!”時士大夫稍矜虛名,每得官辄讓,或四五讓以至七八,天子常優容之。
下至布衣陳烈等,初除官亦讓,賜之粟帛亦讓,故敞有此疏。
是歲,遼放進士梁援等一百一十五人。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五年(遼清甯六年) 春,正月,辛卯朔,白虹貫日。
己亥,錄劉繼元後。
乙卯,省禦書院并翰林圖畫待诏以下額外所增員。
是月,鑿二股河。
自李仲昌貶,河事久無議者。
河北都轉運使韓贽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經,宜浚二投渠,分河流入金赤河,可以纾決溢之患。
”朝廷如其策,役三千人,幾月而成。
未幾,又并五股河浚之。
有大星墜西南,光燭地,有聲如雷,占者曰天狗。
同知谏院範師道言:“天狗所下為破軍殺将,宜擇将帥,訓練士卒。
”诏天下預為備禦。
二月,壬戌,錄系囚。
丙寅,禮部貢院請增江、浙、福建、川、廣諸州軍解額凡一百三十五人,從之。
戊辰,以太常丞、監察禦史裡行王陶為右正言,谏院供職。
帝自服丹藥,寡于言語,群臣奏事,颔之而已。
陶言:“王者之言,群臣皆禀受以施于天下者也。
今政事無小大,皆決于中書、樞密,陛下一無所可否,豈為人主之道哉!”又言:“皇嗣未立,宜擇宗子昭釋同者育之。
”以同列志趨不合,數請監靈仙觀,不許。
三月,壬辰,诏禮部貢舉。
癸巳,觀文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劉沆卒,贈左仆射兼侍中。
知制诰張瑰草詞诋沆,其子館閣校勘瑾訴于朝,帝為改命詞臣。
其家不敢請谥。
帝又為作挽辭,且篆其墓碑曰:“思賢”。
沆一性一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取權近過失,一陰一持之,故雖以高科仕,其進用多由此。
乙未,歲星晝見。
宜移尚書省,以比漢司徒府。
”從之。
冬,十月,壬戌朔,遼主如南京,祭興宗于嘉甯殿。
甲子,百官赴尚書省習儀。
尚書省門庭迫狹,仆馬壅塞,自宰相親王以下,至日映不能出。
壬申,朝享景靈宮。
癸酉,大祫于太廟,大赦。
以益州為成都府,并州為太原府。
始,中書進拟赦書條目極多,專務惠澤及民,既宣赦畢,鹹稱前後赦恩未嘗如此也。
韓琦之在太原也,乞複并州為節鎮。
翰林學士胡宿以為:“商為宋星,參為晉星,國家受命始于商丘,又京師當宋分野,而并為晉地;參商,仇雠之星;今欲崇晉,非國之利也。
自宋興,并最後服,太宗削之,不使列于鎮幾八十年,宜如舊制。
”帝是宿議。
及琦秉政,因祫享赦書,卒複之,宿又以為言,不報。
戊寅,文武百官并以祫享赦書加恩。
始,百官緻齋朝堂,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李昭述,暴得疾,輿歸,遺醫診視,存問甚厚。
甲申卒,贈禮部尚書,谥恪。
方李氏居城北崇慶裡,凡七世不異爨,士大夫多推之。
至昭述,稍封殖,與從子不相中,家法頗衰。
十一月,乙未,命天章閣待制兼侍講錢象先、盧士宗、右司谏吳及定奪該恩叙雪人。
自後每降赦,即命官定奪,事蓋始此。
己亥,以河南處士邵壅為将作監主簿;本府以遺逸薦,故有是命。
後再命為颍州一團一練推官,皆辭疾不起。
庚子,汝南郡王允讓薨。
王一性一至孝,母楚國太夫人感寒疾,方盛暑猶處密室,欲鑿牖為明,恐匠氏弗謹,以斤劚驚夫人,因自撤牖,始庀工。
及喪,過自哀毀。
帝親臨奠,赙白金三千兩,王伏泣曰:“親喪受重賜,是子終不能以己力辦喪而負誠孝也。
”固辭。
葬日,徒跣攀柩行十馀裡。
帝聞,亟诏就乘,再三,始奉诏。
王始病,帝憂見于色,敕醫診療,日問疾增損。
既臨奠,诏特屏桃{艹祓}滌,以示親厚,赙恤加等,罷朝五日,贈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谥安懿。
王天資渾厚,内仁而外莊,雖左右未嘗見喜愠之色,為大宗正二十年,宗族懷其恩而畏其嚴重。
是月,賜果州草澤何群号安逸處士,益州草澤章譽号沖退處士,以轉運使言其有行義也。
群,西充人,嘗遊太學,石介語諸生曰:“群日思為仁義而已,不知饑寒之切己也。
”嘗上書請複鄉裡舉選而罷詩賦,兩制诎其議,遂歸,不複舉進士。
譽,雙流人,長于《易》、《太玄》,嘗以薦授本州教授,辭不拜。
遼禁民私獵。
十二月,壬戌朔,遼以北院林牙瑪陸為右伊勒希巴。
參知政事吳湛以弟洵冒入仕籍,削籍為民。
初,右谏議大夫周湛知襄州。
襄人不用陶瓦,率為竹屋,歲久,侵據官道,檐庑相一逼一,故火數為害。
湛至,度其所侵,悉毀撤之,自是無火患。
然豪姓不便,提點刑獄李穆奏湛所毀撤民屋,老幼失業,乞特行責降,或令緻仕。
诏轉運司察實。
甲子,徙湛知相州。
右司谏吳及言湛不宜被責,穆聽讒言為權豪報怨。
明年,六月,湛卒于相州。
己卯,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王舉正為太子少傅,緻仕。
宰相富弼,自祫享禮成,以母老累章求退,帝不許,仍斷來章。
弼又上答刂子,一留中,一封還。
又稱疾卧家,帝遣中使召出之,乃複視事。
知制诰劉敞言:“伏見故事,諸讓官者,或一讓,或再讓,或三讓,皆有品秩。
頃來士大夫每有除命,不問高下,例辄累讓,雖有出于至誠,恬于勢利者,然亦已逾典制。
若習俗逐巧,流風稍敝,必且挾僞采名,要上迷衆,更以此為進取之捷徑,奔競之秘策,甚可惡也。
臣言似迂而慮實遠,望賜裁察!”時士大夫稍矜虛名,每得官辄讓,或四五讓以至七八,天子常優容之。
下至布衣陳烈等,初除官亦讓,賜之粟帛亦讓,故敞有此疏。
是歲,遼放進士梁援等一百一十五人。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五年(遼清甯六年) 春,正月,辛卯朔,白虹貫日。
己亥,錄劉繼元後。
乙卯,省禦書院并翰林圖畫待诏以下額外所增員。
是月,鑿二股河。
自李仲昌貶,河事久無議者。
河北都轉運使韓贽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經,宜浚二投渠,分河流入金赤河,可以纾決溢之患。
”朝廷如其策,役三千人,幾月而成。
未幾,又并五股河浚之。
有大星墜西南,光燭地,有聲如雷,占者曰天狗。
同知谏院範師道言:“天狗所下為破軍殺将,宜擇将帥,訓練士卒。
”诏天下預為備禦。
二月,壬戌,錄系囚。
丙寅,禮部貢院請增江、浙、福建、川、廣諸州軍解額凡一百三十五人,從之。
戊辰,以太常丞、監察禦史裡行王陶為右正言,谏院供職。
帝自服丹藥,寡于言語,群臣奏事,颔之而已。
陶言:“王者之言,群臣皆禀受以施于天下者也。
今政事無小大,皆決于中書、樞密,陛下一無所可否,豈為人主之道哉!”又言:“皇嗣未立,宜擇宗子昭釋同者育之。
”以同列志趨不合,數請監靈仙觀,不許。
三月,壬辰,诏禮部貢舉。
癸巳,觀文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劉沆卒,贈左仆射兼侍中。
知制诰張瑰草詞诋沆,其子館閣校勘瑾訴于朝,帝為改命詞臣。
其家不敢請谥。
帝又為作挽辭,且篆其墓碑曰:“思賢”。
沆一性一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取權近過失,一陰一持之,故雖以高科仕,其進用多由此。
乙未,歲星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