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回 慶元宵皇親婚配 祝萬壽中日交鋒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光緒皇帝向太後告辭出來,便往保和殿受賀。
然後各親王大臣們都到甯壽宮叩賀皇太後。
太後受賀已畢,命衆人進去,太後又邀着幾個福晉打起牌來。
這甯壽宮中,自正月初一日,至初六日為止,每天除吃喝玩樂以外,就是賭錢。
正月初七日閩浙總督進獻了一副麻雀牌,是牙面金底,細刻成功的,非常一精一緻。
皇帝帶着進宮,面呈太後。
并将奏片呈上,那附片上是說明打麻雀牌的方法,并且說這麻雀牌,是浙江甯波新出的玩藝,太後大喜。
看完了附片,已知道打這麻雀牌的方法了。
即命皇帝賞閩浙總督雙眼花翎。
皇帝遵旨退下,太後便與福晉們打起麻雀牌來,衆人總想法子叫太後赢錢,博得太後歡喜。
直到正月初十日,太後駐跸三海。
到了十五日元宵節,各府福晉格格們又到瀛秀園中請安。
太後于是日在三海大放花盒凡屬三品以上,王公文武百官,都準其赴三海觀看花盒。
一律吉服,由福華門進,都到太後面前,進奉禮物,叩頭賀喜,太後大悅。
到了晚膳以後,太後率領衆人,就在中南海觀看煙火。
這一年的煙火,是由兩廣總督進獻的,比往年又好又多。
而且有西洋的藝術在内太監們督促着工匠,将花盒架子搭好,搭在海的中間,先放一挂長鞭,約有一百萬頭,然後放起各種花炮,煙火、花盆、葡萄架,各種鳥獸花炮。
這些放完,便是束鹿縣進的花炮是用各種花炮起光,紮成果樹木亭台花栅欄,仿佛花園子似的。
始而由火燃起,引到花廳草亭子,钜炮一響,由房頂上落下幾個紙人來,由紙人手中,引出火線,燃首各花各炮,此時最是好看,樹上現出各色燈兒,花盒發現噴花轉花起燈。
火樹兒将滅,各色起花,飛滿天空,草亭花廳,亦同時起花,照得全海如同白晝,好像百萬流星,在半空飛舞。
再往海中一看,那水裡的光彩,與天空彼此相照,最是奇觀。
這束鹿花盒放完,便是廣東花盒了那廣東花盒,更為奇巧。
内中有滑鐵盧大戰,是仿照法王拿破侖大戰的曆史造成的,千軍萬馬,炮火紛飛,真令人看了,可驚可樂。
光緒皇帝見了這花盒,想起法王拿破侖來,心中暗道,我也是一個皇帝,拿破侖也是一個皇帝,怎麼我就不如他呢?孟子雲,舜人也,我亦人也,吾何異于是?我必要轟轟烈烈,也做一番大事業總好!因此光緒皇帝變法自強的心,更進一步。
花盒放完,太後賞吃元宵,王公大臣們,都要吃兩碗。
其中又有件可笑的事,那些蒙古王公,穿着蟒袍貂褂,竟将太後賜的元宵,連湯帶水,望懷裡倒。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一愛一惜衣服,他說太後賜的元宵吃了一年不病,帶回去與家中分吃,太後聽太監們說起這事,笑不可抑,傳旨另賞各親王大臣們每人十個元宵,帶回府去,元宵吃完,接着又是看燈,那些燈都是内務府預備的,一精一巧玲珑、千奇百樣,做工極細,書法尤一精一,紮成各種飛禽走獸,魚龍吓蟹等類。
飛禽燈系在樹上,走獸燈放在平地,水族燈列在水上,其餘房屋殿角牆壁各處,滿挂着各種紗燈,又制成兩條龍燈各長十餘丈,由太監們舞着。
兩條龍互相戲鬥,鑼鼓喧天,笙歌聒耳,真是銀花火樹,宮廷開不夜之天。
玉笛清歌,殿陛奏長春之曲。
這時戲台上的戲已經開演,太後坐着看戲,皇後同福晉格格命婦們陪着,太後看到陳德霖演彩樓配,便向大公主說道:“古時的人,以彩球訂婚,實在荒謬,将終身大事,以彩球亂撞,豈不是笑話嗎?” 大公主奏道:“老佛爺的話甚是。
” 太後又問道:“你看那些阿哥們,在那裡幹甚麼?” 大公主用目向東廊去望,隻見那些阿哥們,在那裡你推我,我推你的嘻笑。
大公主道:“這些阿哥們,不好好地聽戲,反這樣的推嚷,未免太不尊重了。
” 太後便命李蓮英傳旨下去告訴各府的阿哥們,不許在東廊下看戲,都到殿上來。
站在殿廊上,分左右排班立着。
聽完了戲,我還有旨意。
李蓮英答應着下去傳旨,那班阿哥們遵旨,由載洵領着頭,跟着就是恩公府的榮俊,柏王府的博迪酥,阿穆爾錄圭,福文襄王府的松椿,西太後的内侄,兆公府的德大爺,佳公府的德二爺,肅王府的善二爺,善四爺,壯王府的德大爺,那王府的祺二爺等共有三十餘人,都上殿請安,分左右站立。
太後也不注意他們,隻睜着眼睛看戲,那些阿哥們站
然後各親王大臣們都到甯壽宮叩賀皇太後。
太後受賀已畢,命衆人進去,太後又邀着幾個福晉打起牌來。
這甯壽宮中,自正月初一日,至初六日為止,每天除吃喝玩樂以外,就是賭錢。
正月初七日閩浙總督進獻了一副麻雀牌,是牙面金底,細刻成功的,非常一精一緻。
皇帝帶着進宮,面呈太後。
并将奏片呈上,那附片上是說明打麻雀牌的方法,并且說這麻雀牌,是浙江甯波新出的玩藝,太後大喜。
看完了附片,已知道打這麻雀牌的方法了。
即命皇帝賞閩浙總督雙眼花翎。
皇帝遵旨退下,太後便與福晉們打起麻雀牌來,衆人總想法子叫太後赢錢,博得太後歡喜。
直到正月初十日,太後駐跸三海。
到了十五日元宵節,各府福晉格格們又到瀛秀園中請安。
太後于是日在三海大放花盒凡屬三品以上,王公文武百官,都準其赴三海觀看花盒。
一律吉服,由福華門進,都到太後面前,進奉禮物,叩頭賀喜,太後大悅。
到了晚膳以後,太後率領衆人,就在中南海觀看煙火。
這一年的煙火,是由兩廣總督進獻的,比往年又好又多。
而且有西洋的藝術在内太監們督促着工匠,将花盒架子搭好,搭在海的中間,先放一挂長鞭,約有一百萬頭,然後放起各種花炮,煙火、花盆、葡萄架,各種鳥獸花炮。
這些放完,便是束鹿縣進的花炮是用各種花炮起光,紮成果樹木亭台花栅欄,仿佛花園子似的。
始而由火燃起,引到花廳草亭子,钜炮一響,由房頂上落下幾個紙人來,由紙人手中,引出火線,燃首各花各炮,此時最是好看,樹上現出各色燈兒,花盒發現噴花轉花起燈。
火樹兒将滅,各色起花,飛滿天空,草亭花廳,亦同時起花,照得全海如同白晝,好像百萬流星,在半空飛舞。
再往海中一看,那水裡的光彩,與天空彼此相照,最是奇觀。
這束鹿花盒放完,便是廣東花盒了那廣東花盒,更為奇巧。
内中有滑鐵盧大戰,是仿照法王拿破侖大戰的曆史造成的,千軍萬馬,炮火紛飛,真令人看了,可驚可樂。
光緒皇帝見了這花盒,想起法王拿破侖來,心中暗道,我也是一個皇帝,拿破侖也是一個皇帝,怎麼我就不如他呢?
花盒放完,太後賞吃元宵,王公大臣們,都要吃兩碗。
其中又有件可笑的事,那些蒙古王公,穿着蟒袍貂褂,竟将太後賜的元宵,連湯帶水,望懷裡倒。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一愛一惜衣服,他說太後賜的元宵吃了一年不病,帶回去與家中分吃,太後聽太監們說起這事,笑不可抑,傳旨另賞各親王大臣們每人十個元宵,帶回府去,元宵吃完,接着又是看燈,那些燈都是内務府預備的,一精一巧玲珑、千奇百樣,做工極細,書法尤一精一,紮成各種飛禽走獸,魚龍吓蟹等類。
飛禽燈系在樹上,走獸燈放在平地,水族燈列在水上,其餘房屋殿角牆壁各處,滿挂着各種紗燈,又制成兩條龍燈各長十餘丈,由太監們舞着。
兩條龍互相戲鬥,鑼鼓喧天,笙歌聒耳,真是銀花火樹,宮廷開不夜之天。
玉笛清歌,殿陛奏長春之曲。
這時戲台上的戲已經開演,太後坐着看戲,皇後同福晉格格命婦們陪着,太後看到陳德霖演彩樓配,便向大公主說道:“古時的人,以彩球訂婚,實在荒謬,将終身大事,以彩球亂撞,豈不是笑話嗎?” 大公主奏道:“老佛爺的話甚是。
” 太後又問道:“你看那些阿哥們,在那裡幹甚麼?” 大公主用目向東廊去望,隻見那些阿哥們,在那裡你推我,我推你的嘻笑。
大公主道:“這些阿哥們,不好好地聽戲,反這樣的推嚷,未免太不尊重了。
” 太後便命李蓮英傳旨下去告訴各府的阿哥們,不許在東廊下看戲,都到殿上來。
站在殿廊上,分左右排班立着。
聽完了戲,我還有旨意。
李蓮英答應着下去傳旨,那班阿哥們遵旨,由載洵領着頭,跟着就是恩公府的榮俊,柏王府的博迪酥,阿穆爾錄圭,福文襄王府的松椿,西太後的内侄,兆公府的德大爺,佳公府的德二爺,肅王府的善二爺,善四爺,壯王府的德大爺,那王府的祺二爺等共有三十餘人,都上殿請安,分左右站立。
太後也不注意他們,隻睜着眼睛看戲,那些阿哥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