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光緒帝大開群臣宴 西太後參拜靈雨祠

關燈
是奴才聽得孫毓汶太太奏知老佛爺,說上海有一種淺水汽輪,非常一精一巧,奴才見老佛爺天顔大喜,料着老佛爺必想買這東西,奴才便打了一個電報給李鴻章,将老佛爺的聖意說明,李鴻章才買來的。

    ” 慈禧太後聽了李蓮英的話,不但不怒反而贊美起來,向李蓮英說道:“你這孩子,真是處處留心,辦事一精一密,我賞你二品銜。

    ” 李蓮英忙叩頭謝恩而退。

    第三天上谕下來,李蓮英着賞給二品銜,滿朝文武,都向李總管道喜。

    慈禧太後後又傳懿旨,賞給北洋解送汽輪委員,船長鄭汝成三品銜,押送兵丁,各賞銀二十兩,所有在禦汽輪上的舵工,除各加賞銀五十兩外,均在園内當差,奕匡忙命各舵工等,均在汽輪上,向皇太後叩頭謝恩。

    次日奕匡又奏請設立輪船公所,并保駕記名副都統勝林,充當總辦,奉旨着照所請辦理,并選聰穎年壯太監一百名,學習駕駛諸法。

    次日皇帝早朝之後,又出城到頤和園來,進樂壽堂請安,慈禧太後對皇帝說道:“入夏以來,未見霖雨,各種花木,都現枯乾之象,大莊稼在地,亦待雨甚急,我拟于明日回宮求雨。

    ” 皇帝奏道:“子臣已齊戒多日,并據軍機大臣等面奏,城内外各官廟,已一律設壇求雨,請太後放心。

    ” 太後道:“我明日定要回宮,親至天穹殿拈香,皇帝應由明日起,入齊堂值宿三日,虔心祈雨。

    ” 皇帝答應着,請安退下。

    此時各官眷,已知皇太後明日回宮的消息,便各人忙着收拾自己的物件。

    二格格、三格格、秋雲三人,将太後應用的衣服珍寶等物料理清楚。

    太後命二格格等将珍寶箱櫃封銷起來,隻帶幾件應用的衣服,放在黃漆盒内,帶回宮去。

    二格格等遵命辦妥。

    等二天皇帝進來請安,皇後率領各府福晉、格格、命婦等在仁壽殿前預備跪送,時刻已到,皇太後乘坐八人黃轎,出了樂壽堂,通過仁壽殿角門。

    皇上、皇後這才各自上轎,随在太後轎後,衆宮眷等行至頤和園門,撤了圍幕,妃嫔等乘坐黃色圍子朱輪車,福晉都坐紅圍轎,官眷格格們,都坐紅圍車,宮女仆婦等皆坐青圍車。

    皇太後黃轎之旁,有四位親王分左右騎馬随行。

    皇後貴妃轎車旁,有禦前侍衛保護大門侍衛、乾清門侍衛以及向導處侍衛、鑒儀衛前鋒護軍等官員,都在轎前應差。

    轎前提燈提爐,轎後豹尾槍,步睛侍術,各挎腰刀。

    馬上侍術,各懸弓箭。

    各宮總管太監,亦皆騎馬相随。

    駕過蘇州街同時來到萬壽寺。

    這萬壽寺,建在長河北岸,适北京城頤和園之間皇帝皇後貴妃等已先由便道,搶先趕到寺前,随後皇太後的黃轎擡到了。

    太後要下轎休息皇帝跪安已畢,扶着太後下轎。

    先到大殿拈香拜佛,已畢。

    太後見寺中殿宇寬敞,門前封着長河,異常幽靜,又在廳中用過茶點,歇了一小時之久,賞給廟中香火銀五百兩。

    以後即以該寺作為來往頤和園途中茶尖之所。

    李蓮英跪奏道“請示老祖宗,這時可以起駕了,再遲一會,天就要熱啦。

    ” 太後點頭,即命起駕,李蓮英忙向外傳旨。

    太後上了轎,皇帝後妃宮眷,一切人等也各自上了轎車。

    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蕩蕩地向城裡而來。

    天到正午的時候,這才進宮。

    皇帝後妃等照例在乾清門外跪迎聖駕太後入宮之後,降下懿旨,命京内外斷屠,以得雨之日為止。

    皇帝當日就入了齊宮。

    太後每日三次,親至天穹殿求雨。

    光緒帝入了齊宮三日,不見有雨,又住三日,仍不見雨,再住三日,還是點雨全無。

    天氣格外亢熱,太後發起急來,又要到頤和園靈雨祠求雨。

    第二天便命駕出城,仍到園内,先在樂壽堂休息,就命李蓮英傳知同來的皇後、宮眷福晉、格格等,自本日起一律齊戒沐浴随同聖駕,參拜靈雨祠。

    所有太後一天三膳,全用素食,皆由二格格親手調做。

    正是:但覺笙歌喧内苑那知奇禍起蕭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