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光緒帝大開群臣宴 西太後參拜靈雨祠
關燈
小
中
大
。
松桂慌得手足無措,忙奏說道:“奴才是不會做詩的,奴才算受罰喝酒。
” 皇帝說道:“這可不成,大家都要賴着不做詩,朕這酒令,就不能行了。
” 松桂不敢違旨,想了半天,才慢慢說道:“奴才也有了。
” 皇帝說:“快說!” 松桂吟道:“此身疑是來天上。
” 皇帝笑道:“好一個來天上,虧你想得出。
” 李善蘭笑道:“松色福的詩,好不好我可不懂得,但是筆畫真是太少了,隻有四十四畫。
” 皇帝又敲酒令,輪到徐緻靖吟道:“瑤島風光仿佛逢。
” 李善道:“比松色福多兩筆,共四十六筆,八句已完了,共是五百零八字。
” 皇帝笑道:“朕每年加一倍賜薪,就賞李先生一千二百兩銀子吧。
” 李善蘭叩道謝恩。
皇帝又道:“今天聯句,君臣甚歡,翁師傅的詩才甚大,請再做一首。
” 翁同領旨,即席吟道:“鈞天廣樂播南薰,寶幄樓船劍佩分;石澗鳴泉林際落,玉箫雅奏水中聞。
槐煙密幕依嚴幛,藻影連牽寫細紋;共喜升平邀帝澤,豈同漢武燕橫汾。
” 皇帝閱畢,大加賞贊,君臣同樂。
筵席已畢,皇帝便乘轎回去,翁同等在介壽堂門外跪送。
皇帝便到樂壽堂跪請慈禧太後聖安,奏明,明日回宮。
次日皇帝辰刻便回宮去了慈禧太後次日仍在湖中遊樂,皇後大公主等,照例随侍。
太後在鷗舫中坐了半日,才回樂壽堂安寝。
隔了三天,皇帝又到園請安,面奏道:“北洋大臣李鴻章,敬獻淺水汽輪三隻,派員齊送到京,明日即可由長河下水,浮至湖中呈獻。
” 皇太後大喜,說道:“李鴻章真能辦事,我這裡正想要一隻汽輪,他竟早替一我買好了,可賞給他紫翎,以示獎勵。
” 皇帝答應了。
太後又道:“我想這頤和園工程浩大,修理得頗好,總是奕匡之功,我想晉封他為親王。
” 皇帝奏道:“奕匡在軍機辦事也很出力,子臣謹遵懿旨,明天即以奕匡在軍機處參預軍國大事宣力有年,奉懿旨晉封親王。
” 太後笑道:“今天晚膳後,即可發表。
” 皇帝退出。
即命軍機處拟旨,并賞崇禮太子太保沖。
奕匡、崇禮忙着進園謝恩。
慶王府三格格也謝過了恩,一宿無話。
第二天皇太後用完早膳,李蓮英飛跑進來,跪奏道:“老祖宗,李鴻章獻的火輪開到了,奕匡等在宮門外候旨呢!” 太後聞奏,喜得心花怒開,命輪船快開進來,我在長廊去看。
李蓮英答應,連忙飛跑出去,傳了太後的懿旨。
太後也忙着出殿,來到鷗舫落坐。
那三隻汽輪,已駛到湖心。
太後見那三隻船,彩畫鮮明,光華奪目,駛行起來,非常之快。
這時汽輪已靠在岸邊,太後命皇帝先上船查看艙内陳設。
皇帝上船查過,回來複奏道:“子臣查得此船,修造異常一精一細,機器亦極靈快,鋪墊窗簾等物,均系上等貨質,而且陳設器一具亦頗講究,同内廷相差無幾。
李鴻章辦事認真,用心周密,可以請皇太後傳旨褒獎。
” 皇太後大喜,即命傳旨嘉獎李鴻章,并賞給紫翎、素貂褂、寶石頂等物。
皇帝遵谕回宮照辦。
太後又命李蓮英試坐第一船,奕匡試坐第二船,世铎試坐第三船。
李蓮英應命分乘,隻聽汽笛一聲,三輪開駛,向西南方行走。
轉眼間已到蘇堤,又向正南正東循着龍王堂到玉瀾堂轉舵向西,仍駛回歐舫面前停住。
李蓮英等下船,跪向太後奏道:“各船行駛都極平穩。
” 太後便命皇帝乘第一船,皇後及各重要福晉格格們同乘第二船,太後與各重要命婦們乘第三船,其餘不重要的官眷們,皆乘中國造的船隻在後面跟着。
太後等分乘各船遊了一回,十分高興,直至日落西山,方回樂奉堂歇息。
太後問起李蓮英:“為什麼李鴻章的心思這般靈巧,就料到我要買輪船?” 李蓮英忙爬在地下磕奏道:“奴才罪該萬死,
松桂慌得手足無措,忙奏說道:“奴才是不會做詩的,奴才算受罰喝酒。
” 皇帝說道:“這可不成,大家都要賴着不做詩,朕這酒令,就不能行了。
” 松桂不敢違旨,想了半天,才慢慢說道:“奴才也有了。
” 皇帝說:“快說!” 松桂吟道:“此身疑是來天上。
” 皇帝笑道:“好一個來天上,虧你想得出。
” 李善蘭笑道:“松色福的詩,好不好我可不懂得,但是筆畫真是太少了,隻有四十四畫。
” 皇帝又敲酒令,輪到徐緻靖吟道:“瑤島風光仿佛逢。
” 李善道:“比松色福多兩筆,共四十六筆,八句已完了,共是五百零八字。
” 皇帝笑道:“朕每年加一倍賜薪,就賞李先生一千二百兩銀子吧。
” 李善蘭叩道謝恩。
皇帝又道:“今天聯句,君臣甚歡,翁師傅的詩才甚大,請再做一首。
” 翁同領旨,即席吟道:“鈞天廣樂播南薰,寶幄樓船劍佩分;石澗鳴泉林際落,玉箫雅奏水中聞。
槐煙密幕依嚴幛,藻影連牽寫細紋;共喜升平邀帝澤,豈同漢武燕橫汾。
” 皇帝閱畢,大加賞贊,君臣同樂。
筵席已畢,皇帝便乘轎回去,翁同等在介壽堂門外跪送。
皇帝便到樂壽堂跪請慈禧太後聖安,奏明,明日回宮。
次日皇帝辰刻便回宮去了慈禧太後次日仍在湖中遊樂,皇後大公主等,照例随侍。
太後在鷗舫中坐了半日,才回樂壽堂安寝。
隔了三天,皇帝又到園請安,面奏道:“北洋大臣李鴻章,敬獻淺水汽輪三隻,派員齊送到京,明日即可由長河下水,浮至湖中呈獻。
” 皇太後大喜,說道:“李鴻章真能辦事,我這裡正想要一隻汽輪,他竟早替一我買好了,可賞給他紫翎,以示獎勵。
” 皇帝答應了。
太後又道:“我想這頤和園工程浩大,修理得頗好,總是奕匡之功,我想晉封他為親王。
” 皇帝奏道:“奕匡在軍機辦事也很出力,子臣謹遵懿旨,明天即以奕匡在軍機處參預軍國大事宣力有年,奉懿旨晉封親王。
” 太後笑道:“今天晚膳後,即可發表。
” 皇帝退出。
即命軍機處拟旨,并賞崇禮太子太保沖。
奕匡、崇禮忙着進園謝恩。
慶王府三格格也謝過了恩,一宿無話。
第二天皇太後用完早膳,李蓮英飛跑進來,跪奏道:“老祖宗,李鴻章獻的火輪開到了,奕匡等在宮門外候旨呢!” 太後聞奏,喜得心花怒開,命輪船快開進來,我在長廊去看。
李蓮英答應,連忙飛跑出去,傳了太後的懿旨。
太後也忙着出殿,來到鷗舫落坐。
那三隻汽輪,已駛到湖心。
太後見那三隻船,彩畫鮮明,光華奪目,駛行起來,非常之快。
這時汽輪已靠在岸邊,太後命皇帝先上船查看艙内陳設。
皇帝上船查過,回來複奏道:“子臣查得此船,修造異常一精一細,機器亦極靈快,鋪墊窗簾等物,均系上等貨質,而且陳設器一具亦頗講究,同内廷相差無幾。
李鴻章辦事認真,用心周密,可以請皇太後傳旨褒獎。
” 皇太後大喜,即命傳旨嘉獎李鴻章,并賞給紫翎、素貂褂、寶石頂等物。
皇帝遵谕回宮照辦。
太後又命李蓮英試坐第一船,奕匡試坐第二船,世铎試坐第三船。
李蓮英應命分乘,隻聽汽笛一聲,三輪開駛,向西南方行走。
轉眼間已到蘇堤,又向正南正東循着龍王堂到玉瀾堂轉舵向西,仍駛回歐舫面前停住。
李蓮英等下船,跪向太後奏道:“各船行駛都極平穩。
” 太後便命皇帝乘第一船,皇後及各重要福晉格格們同乘第二船,太後與各重要命婦們乘第三船,其餘不重要的官眷們,皆乘中國造的船隻在後面跟着。
太後等分乘各船遊了一回,十分高興,直至日落西山,方回樂奉堂歇息。
太後問起李蓮英:“為什麼李鴻章的心思這般靈巧,就料到我要買輪船?” 李蓮英忙爬在地下磕奏道:“奴才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