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現彗星各地起刀兵 撄敵氛全州動幹戈

關燈
兆周見不是頭路,隻得逃回。

    急忙報知鄰近浔州知府,知府白炳文聽到這等消息,非同小可,便調動人馬去會攻,豈知當時浔州一帶因太平日久,兵馬無多,三路合齊,計得兵勇一千名,用都司田成功為前隊,馬兆周居中隊,白炳文督後,浩浩蕩蕩,殺奔金田而來。

    那洪秀全早有準備,把白炳文兵馬殺得片甲不留,馬兆周死于軍中,田成功保着白炳文,落荒而走。

    将近浔州才覺心安。

    回到衙門,便把損兵折将及馬兆周戰死情形,詳禀上去,自請治罪。

    那時廣西巡撫周天爵,得了詳報,大為吃驚。

    暗忖金田是平南縣所管轄的,縣令馬兆周平時失于覺察,成此巨變,究履不合。

    除馬兆周已死,免議。

    白炳文未經禀報,擅自興兵,越境圖功,以緻誤事,一并革職,将永淳縣令楊寶善調任平南,以洪秀全如此聲勢,竟能大破官兵自料廣西兵力單薄,盜賊又多,尚不敷調遣,如何是好。

    即調提督向榮入桂林商議應敵,一面申奏朝廷,一面行文書到廣東總督徐廣缙處請兵平亂。

    這時廣西軍隊,都歸兩廣總督徐廣缙節制,徐廣缙間報便令副都統烏蘭泰領本部旗兵一千名,并撥中廣兩協勁卒三千名,統共四千人馬,晝夜兼程,向廣西進兵應援。

    廣西巡撫周天爵,得了驿報,便召布政使勞崇光商議,勞宗光道烏蘭泰有勇無謀,實不可恃,但事勢已急,若轉折往還,更是誤事,今日時勢,急不能待,不如令鳥軍速赴永安抵禦,一面召向榮張敬修前去應敵。

    且說烏蘭泰,志在速戰,一路趕旌催騎不到三天,已抵梧州。

    恰在這時洪秀全又新得二位造勢英雄。

    有桂平白沙人石達開在浔州一帶,辦理鹽務,其人事母至孝,本是個舉人出身,不求仕進,專好結交豪傑。

    聞洪秀全名,前來投見。

    二人一見傾心,石達開也保舉了李秀成,以金田壤地偏小,非用武之地。

    遂分兵兩路,以窺桂從省域,烏蘭泰到了梧州,探得石達開一軍,正在上流,便要趨桂平攔路截擊。

    忽得周巡撫号令,要速赴永安,烏蘭泰心上甚是不服,然奉上峰命令,不得不從。

    隻是星夜望永安而去到了永安,紮營已定,卻不見洪秀全動靜。

    烏蘭泰以為洪秀全小醜跳梁,不足為懼,便令都司陳國棟協領國恩為前部,向洪軍陣地殺進。

    誰想兩軍對圓,洪軍深溝高壘,屹然不動。

    陳國棟恐洪軍有詐,便令國恩面向烏蘭泰請示,烏蘭泰怒道:“凡攻營拔寨,必須一鼓作氣,遲則軍心懈弛,汝宜速回,盡力攻營,若有後退,便依軍法處貸。

    ” 國恩無奈,便跑回前軍,與陳國棟并力攻營。

    洪軍見清軍來勢漸猛,便向西而逃。

    陳國兩軍随後追趕,烏蘭泰聽得前軍得勝,便率大隊前進。

    正到陣前,追軍如生龍活虎,望本軍陣地,彈如雨下。

    烏蘭泰正在酣戰忽流星馬報,向提督大軍未到江口。

    有流賊羅大網率大隊徑取永安州去了。

    烏蘭泰聞聽,吓得幾乎墜馬,便死命奔逃。

    忽然前部喊聲大震,呼天叫地,秀全原來拖西一軍,橫貫而來。

    為首的卻是韋昌輝協領國恩,措手不及,面頰上早中一顆流彈,翻身落馬而死。

    陳國棟吃了一驚,望後便退。

    此時欲回永安,已被韋昌輝截住,不能沖出。

    後面洪黃兩枝人馬,又卷地追來,殺得烏軍全無隊伍,烏蘭泰料想回不得永安,便令向西而逃,陳國棟顧不得軍士,急令親信百人,保護烏蘭泰逃出重圍。

    那烏蘭泰逃得一性一命,計點部下三千軍士,隻剩二百餘人。

    或是手無寸鐵,或是焦頭爛額。

    烏蘭泰心中十分忿恨,時已夕一陽一西下,剛行至一處,但見樹木叢森,山路狹隘,烏蘭泰正自心慌,忽一聲号炮,聽得呼道:“害民賊快來送死”,話猶未了,槍彈紛紛飛來,卻是馮雲山領三百人埋伏斜口,截住去路。

    烏蘭泰料知中計,急傳令退後。

    不料槍聲響處,紛紛從樹林裡擊來。

    烏軍隻剩二三百人手下敗殘軍士,已是彈藥俱盡,并不能還放一槍,隻有束手待斃。

    更不知雲山人馬多少。

    正是心慌,又見山路崎岖行走不便,隻見槍聲又漸漸一逼一近,烏蘭泰不覺仰天歎道可憐俺帶兵數十年,今日卻喪在此地矣。

    說又未了,腦袋上正中一流彈,大叫一聲,倒在地下。

    陳國棟急下馬相救,烏蘭泰道:“受傷已重,料難再生,救亦無益,足下速速回去,再請救兵罷了。

    ” 陳國棟猶不忍行。

    忽聽烏蘭泰大叫一聲,口吐鮮血而死。

    陳國棟便欲奪回一屍一首,不料馮雲山所領數百人,已自追至,陳國棟急得策馬落荒而走。

    馮雲山殺散餘衆,便令收軍,于路上得了烏蘭泰一屍一首,後來命軍士以禮厚葬之,并題其墓曰:“清故都統烏蘭泰之墓。

    ” 正是:莫道無敵英雄将難免馬革裹一屍一亡欲知烏蘭泰死後,向榮如何應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