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鹹豐帝嗣統誅奸臣 賽尚阿奉旨督軍務

關燈
且說提督向榮得了巡撫周天爵的命令,接應烏軍,兼敵洪秀全。

    即令總兵張敬修為前鋒記名提督張必祿為合後。

    正在督兵馳下,忽前途探馬報到,說烏軍全軍覆沒,都統烏爾泰,協領國恩陣亡,都司陳國棟不知下落。

    現永安城池失守,洪軍大隊正望洪口而來。

    向榮聽罷,呆了半晌。

    張敬修說道:“洪軍既勝,銳氣百倍,又兼有羅大岡之衆,未可輕敵,不如回見周巡撫再商行止。

    ” 向榮道:“廣西一精一銳,盡在本軍,若不戰而回,人心益亂,不如先圖恢複永安,以鎮民心,若是不然,洪軍大勢益盛,廣西危矣。

    ” 便不聽張敬修的話,即下令直趨永安。

    忽又流星馬報稱,石達開一軍已從梧州上遊,蜂擁而來。

    向榮大驚道:“此時若趨永安,恐腹背受敵,不如撤回桂林,以待敵軍。

    ” 遂改令俱回桂平,豈知未到桂平又被洪軍楊秀清會殺一陣。

    廣西愈加緊急,周天爵即令向榮分軍救援。

    又接得恭城縣令失城文報,一發催向榮趕緊分兵,向榮接着兩道令箭,便向張敬修道:“本軍正與洪秀全相持,忽有分兵之令,恐桂平難保。

    請将軍以本軍堅守,如不能守則退保桂林,我卻從後追擊楊秀清,得失在此一舉,願将軍勉之。

    ” 張敬修領諾,向榮便交割軍符,再三囑咐:“将軍非洪某敵手,守則可保,戰必無功,不可不慎。

    ” 張敬修聽得此言,隻道向榮小觑自己,怏怏不樂。

    向榮無話,即令本部大兵,望全州而行,馳到恭城,已知楊秀清望北而走,以軍士過勞,正欲稍息,記名提督張必祿道:“迤北一帶州縣,雖知救兵已到,而楊秀清軍無人可敵,州縣紛紛降附,不如趕至灌一陽一,以鎮人心。

    ” 向榮亦覺有理,複督兵追來。

    時馮雲山計算,向軍将到,便傳令諸将道:“向軍到時,必争入灌一陽一閉城休息,惟我軍休令他入城,等其到時,喘未定,急攻之,可獲全勝。

    ” 分撥已定,忽見南路塵頭大起,向軍星馳電卷趕來。

    向榮先望見楊秀清将軍少,心中大疑。

    因新軍已有三千餘,又多降附,今所見僅千人,料有埋伏,便欲先争灌一陽一。

    忽見楊秀清軍中,号炮一響,已分頭殺出,向榮見地勢失了便宜,急令人馬退後,惟楊軍清軍養一精一蓄銳,向軍如何抵敵,聞得一個清字,已各自逃竄。

    馮雲山令前營洪仁達先出,左有李開芳,右有蕭朝貴,分三路進殺。

    向軍大敗,立腳不定約追至三十餘裡,卻可好一片戰場。

    向榮急令前軍紮營待戰,自己卻自死力支撐一陣。

    不料楊秀清壓住中軍,卻令李開芳陳列接應洪仁達,分兩路攻擊向榮。

    向榮便令左三營統将,提督張必祿抵禦李開芳,自領本軍抵禦洪仁達。

    兩軍正在混戰之時。

    偏是新軍後營蕭朝貴,已自趕到,便從右路轉出,追擊向榮前軍。

    向榮那一軍,正在安營未定,如何抵禦。

    向榮知不是頭路,恐全軍俱敗,立再分兵兩營,佯攻蕭明貴,便乘勢退兵,先令張必祿領三營先進,自己親自斷後而去。

    蕭朝貴便領了一支生力軍,橫貫邀截張必祿,張必祿此時已腹背受敵,李開芳又漸漸一逼一近。

    張必祿猶望向榮救應,不想向榮本軍已被洪仁達牽制,移動不得。

    張必祿心慌,早失了隊伍,軍士紛紛敵竄,蕭朝貴親領百人沖入中軍,來捉必祿,蕭朝貴大呼道:“捉得張必祿的受上賞。

    ” 三軍一聲得令,冒死單攻必祿一軍。

    張必祿知不能免,急提槍自擊而亡。

    這時軍士見統領已死,哪裡有心戀戰,隻有各自逃命,朝貴一一招降,便令李開芳監住降軍,自己卻來會追向榮。

    時向榮已緩緩退去,恰值黃昏時分,天有微雨,楊秀清隻得傳令收軍,隻一場惡戰,好不利害,還虧向榮一員老将,竭力支持,除了張必祿,三營之外,軍士還死傷不多,隻折了提督張必祿,挫動銳氣。

    料不能進戰,便詳文申報催取救兵。

    廣西巡撫周天爵,得着向榮詳報,知全州不保,吓得手足無措。

    即令向榮與張敬修合軍堅守,以後待命。

    一面派勞崇光領新軍萬人,前去截堵,一面申奏朝廷,那穆彰阿接到兩廣總督徐廣缙,廣西巡撫周天爵,二本滿紙告急的奏章。

    知道事态,愈鬧愈大,再也瞞不得了。

    便将奏章,攜到圓明園,遞呈皇帝,道光帝一見,才知道廣西金田洪秀全謀亂,抗抵官軍,副都統烏蘭泰陣亡,提督向榮兵敗,桂平會州失守,大為震驚。

    以封疆大吏,對于小醜跳梁,不能防患未然,竟弄得勢成燎原,就想起舊日老臣林則徐來了,當由軍台召回,起複原官。

    并加恩為督師大臣前去兩廣協辦。

    誰知徐未到廣西,中途病筆。

    後又改調兩江總都李星沅到粵督師,亦得暴病而亡。

    接着英國人不肯罷戰,又是甯波失守。

    上海失守,福建被圍的消息,接三連二的報來。

    道光帝久睡在鼓裡,聽見這許多奏告,大為吃驚。

    道光皇帝已是年近古稀的人,怎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