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
關燈
小
中
大
兩個大隊,烏裡雅蘇台(今蒙古紮布哈朗特)駐有步兵兩個大隊,科布多(今蒙古吉爾格朗圖)駐有步兵一個大隊、炮兵一個中隊。
庫倫傀儡集一團一在沙俄的援助下,也大力擴充軍隊。
外蒙的土謝圖汗部、三音諾顔部、車臣汗部、劄薩克圖汗部等地,原有蒙軍九千七百餘人。
宣布“獨立”以後,哲布尊丹巴向四汗部各一抽一調一千人,另招募土匪二千人,以後又下令四汗部各征兵一萬人,共五萬餘人。
其中多系未經訓練的貧苦牧民,且散處各地,較有戰鬥力的不過數千人。
其統兵官為土匪首領白差爾、乞卡爾、陶什陶胡等。
所有叛軍均受沙俄軍官指揮。
庫倫傀儡政一府的成立,不僅激起了外蒙古廣大人民群衆的憤慨和反抗,也引起許多上層一愛一國王公、喇嘛的不滿和抵制。
當時,外蒙的某些要地仍駐有政一府軍隊。
外蒙傀儡政一府依恃沙俄的支持,決心進行武力進攻,并煽動叛亂,迫使政一府軍和各地王公屈服,進而控制整個外蒙。
(一)科布多之戰 1912年1月,沙俄駐烏裡雅蘇台領事策動該地反動王公叛亂,并派兵将烏裡雅蘇台将軍奎芳驅逐出境,占領了外蒙西北重鎮。
同年春,在科布多附近杜爾伯特各旗活動的沙俄特務丹必占燦,勾結杜爾伯特反動王公發動了暴亂。
當時,科布多駐軍不足三百人。
面對外蒙叛軍的威脅,科布多參贊大臣溥■在附近各旗一愛一國蒙民的援助下,迅速征集了蒙族士兵一千人,加強科布多城的防禦;同時,急電北京政一府派兵前往,并派人到新疆求援。
北京政一府令新疆都督楊增新、阿爾泰辦事長官土爾扈特親王帕勒塔、伊犁鎮守使廣福派兵馳援。
帕勒塔先派連長吳得山率三十餘人赴科布多偵察軍情,繼派騎兵營長廣肇率兵一營兼程向科布多進發。
楊增新不顧沙俄駐新疆領事的幹涉,先派馬步各一營由古城(今新疆奇台)出發,繼今後續部隊三營陸續向科布多開進(為了在沙漠戈壁地區行軍不緻缺糧,步兵每人配一駝,騎兵每人配三駝,馱運三個月料糧)。
廣福也派兵從伊犁(今新疆伊甯市西惠遠)赴援。
沙俄侵略者和庫倫傀儡集一團一先派“使者”到科布多勸降,結果被當地一愛一國蒙民将其綁送官署,斬首示衆。
由于勸降失敗,庫倫當局決計出兵向科布多發動進攻。
6月21日,由庫倫派出“俄官教練之一精一兵二百,雜以俄兵二十名,佐以大炮兩尊,子彈十餘駝”,向科布多進發。
抵達後,因見守軍防禦嚴密,未敢進攻,立即派人回庫倫請求增援。
傀儡集一團一又加派“一精一兵”三百名,并令其“沿途多方征調,足成四千之數”。
① 7月底,俄軍和外蒙叛軍開始進攻科布多城。
溥■率軍堅決抵抗,并乘隙發起反擊,給敵以重大殺傷,将其擊退。
8月2日,阿爾泰援軍廣肇騎兵營進至距科布多十餘裡之黑山頭,與叛軍三千餘人遭遇,卒以“寡不敵衆,全軍覆沒”①。
8月中旬,敵又從庫倫增兵三千人,繼續圍攻科布多,終未得逞。
沙俄領事庫斯敏斯齊鑒于城堅難下,遂緻函溥■,要求出面“調停”,溥■中計。
8月20日,庫斯敏斯齊帶領俄兵三十人、外蒙叛軍二百人,騙開城門,進入科布多。
俄、蒙兵進城後,大肆搶掠,城内居民被殺過半。
9月中旬,溥■和所部官兵及内地商民約七百人,被沙俄領事派兵“護送”出境。
(二)察罕通古之戰 科布多失陷時,新疆援軍步騎兩營在管帶嚴保清、有世率領下,已進至距科布多五站路①之大營盤,因聞科城已失,大營盤又無險可守,遂于8月30日退守阿爾泰區②之要沖察罕通古(科布多南二百五十公裡),以待援兵。
楊增新電令後續部隊由古牧地(今新疆米泉)取道綏來(今新疆瑪納斯),改援阿爾泰,并要求各部一到駐地,即仿照湘軍辦法,挖壕修壘,以備不虞。
俄軍和外蒙叛軍侵占科布多後,便調整部署,準備向阿爾泰進犯。
當時,阿爾泰駐軍不滿千人,帕勒塔親王惶恐動搖,企圖後撤。
北京政一府一面電令帕勒塔“靜守待援,力保疆土”,一面急電新疆的楊增新和廣福迅速派兵援阿①。
10月中旬,新疆援軍十個營(二千餘人)先後到達阿爾泰。
庫倫傀儡集一團一在沙俄的援助下,也大力擴充軍隊。
外蒙的土謝圖汗部、三音諾顔部、車臣汗部、劄薩克圖汗部等地,原有蒙軍九千七百餘人。
宣布“獨立”以後,哲布尊丹巴向四汗部各一抽一調一千人,另招募土匪二千人,以後又下令四汗部各征兵一萬人,共五萬餘人。
其中多系未經訓練的貧苦牧民,且散處各地,較有戰鬥力的不過數千人。
其統兵官為土匪首領白差爾、乞卡爾、陶什陶胡等。
所有叛軍均受沙俄軍官指揮。
庫倫傀儡政一府的成立,不僅激起了外蒙古廣大人民群衆的憤慨和反抗,也引起許多上層一愛一國王公、喇嘛的不滿和抵制。
當時,外蒙的某些要地仍駐有政一府軍隊。
外蒙傀儡政一府依恃沙俄的支持,決心進行武力進攻,并煽動叛亂,迫使政一府軍和各地王公屈服,進而控制整個外蒙。
(一)科布多之戰 1912年1月,沙俄駐烏裡雅蘇台領事策動該地反動王公叛亂,并派兵将烏裡雅蘇台将軍奎芳驅逐出境,占領了外蒙西北重鎮。
同年春,在科布多附近杜爾伯特各旗活動的沙俄特務丹必占燦,勾結杜爾伯特反動王公發動了暴亂。
當時,科布多駐軍不足三百人。
面對外蒙叛軍的威脅,科布多參贊大臣溥■在附近各旗一愛一國蒙民的援助下,迅速征集了蒙族士兵一千人,加強科布多城的防禦;同時,急電北京政一府派兵前往,并派人到新疆求援。
北京政一府令新疆都督楊增新、阿爾泰辦事長官土爾扈特親王帕勒塔、伊犁鎮守使廣福派兵馳援。
帕勒塔先派連長吳得山率三十餘人赴科布多偵察軍情,繼派騎兵營長廣肇率兵一營兼程向科布多進發。
楊增新不顧沙俄駐新疆領事的幹涉,先派馬步各一營由古城(今新疆奇台)出發,繼今後續部隊三營陸續向科布多開進(為了在沙漠戈壁地區行軍不緻缺糧,步兵每人配一駝,騎兵每人配三駝,馱運三個月料糧)。
廣福也派兵從伊犁(今新疆伊甯市西惠遠)赴援。
沙俄侵略者和庫倫傀儡集一團一先派“使者”到科布多勸降,結果被當地一愛一國蒙民将其綁送官署,斬首示衆。
由于勸降失敗,庫倫當局決計出兵向科布多發動進攻。
6月21日,由庫倫派出“俄官教練之一精一兵二百,雜以俄兵二十名,佐以大炮兩尊,子彈十餘駝”,向科布多進發。
抵達後,因見守軍防禦嚴密,未敢進攻,立即派人回庫倫請求增援。
傀儡集一團一又加派“一精一兵”三百名,并令其“沿途多方征調,足成四千之數”。
① 7月底,俄軍和外蒙叛軍開始進攻科布多城。
溥■率軍堅決抵抗,并乘隙發起反擊,給敵以重大殺傷,将其擊退。
8月2日,阿爾泰援軍廣肇騎兵營進至距科布多十餘裡之黑山頭,與叛軍三千餘人遭遇,卒以“寡不敵衆,全軍覆沒”①。
8月中旬,敵又從庫倫增兵三千人,繼續圍攻科布多,終未得逞。
沙俄領事庫斯敏斯齊鑒于城堅難下,遂緻函溥■,要求出面“調停”,溥■中計。
8月20日,庫斯敏斯齊帶領俄兵三十人、外蒙叛軍二百人,騙開城門,進入科布多。
俄、蒙兵進城後,大肆搶掠,城内居民被殺過半。
9月中旬,溥■和所部官兵及内地商民約七百人,被沙俄領事派兵“護送”出境。
(二)察罕通古之戰 科布多失陷時,新疆援軍步騎兩營在管帶嚴保清、有世率領下,已進至距科布多五站路①之大營盤,因聞科城已失,大營盤又無險可守,遂于8月30日退守阿爾泰區②之要沖察罕通古(科布多南二百五十公裡),以待援兵。
楊增新電令後續部隊由古牧地(今新疆米泉)取道綏來(今新疆瑪納斯),改援阿爾泰,并要求各部一到駐地,即仿照湘軍辦法,挖壕修壘,以備不虞。
俄軍和外蒙叛軍侵占科布多後,便調整部署,準備向阿爾泰進犯。
當時,阿爾泰駐軍不滿千人,帕勒塔親王惶恐動搖,企圖後撤。
北京政一府一面電令帕勒塔“靜守待援,力保疆土”,一面急電新疆的楊增新和廣福迅速派兵援阿①。
10月中旬,新疆援軍十個營(二千餘人)先後到達阿爾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