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

關燈
,北軍攻湘兵力共約十萬人。

     北軍源源南下,氣勢一逼一人。

    護法聯軍見和談無望,隻好倉促分兵禦敵。

     (二)護法聯軍的兵力及防禦部署 護法聯軍占領嶽一陽一後,各路軍隊進行了擴編,截止北軍攻嶽前,在長沙以北屯集的聯軍總數達二百五十餘營③,約合十個師八萬餘人①。

    其中,粵桂軍隊除原有韋榮昌、林俊廷、陸裕光三個軍和馬濟之粵軍十八個營外,又新組建兩師一旅,比剛入湘時增加六十餘營;湘軍也大力擴充,總數達一百五十餘營(其中湘西軍隊六十營)①。

    聯軍在數量上雖與北軍相差無幾,但武器裝備不如北軍,加之部隊新成分大量增加,缺乏訓練,紀律松一弛,戰鬥力已大不如前。

     護法聯軍在北軍可能進攻的方向進行防禦部署:平江、通城方向之防禦由湘軍劉建藩、李仲麟所部擔任;浏一陽一至醴陵方向之防禦由粵軍馬濟部擔任;常德至益一陽一方向之防禦由桂軍林俊廷部擔任;嶽一陽一至羊樓洞方向之防禦由湘桂軍主力部隊擔任。

    聯軍在嶽一陽一至羊樓洞約五十公裡的防區内,布設多道防禦地帶。

    第一防禦地帶從新店、灘頭至趙李橋、羊樓洞以南,長約二十公裡,由湘軍第一師(欠第一一團一)和獨立第三旅第五一團一防守;第二防禦地帶設在羊樓司(又稱羊樓市,今羊樓司公社東)、廖平鋪鐵路兩側,由獨立第三旅之第六一團一和桂軍韋榮昌所部之一旅防守;第三防禦地帶設在臨湘(今陸城)至桃林一線,由桂軍贲克昭旅和湘軍第一師之第一一團一防守;陸裕光所部一混成旅和程潛所部五營駐守嶽一陽一。

    聯軍的防禦配系,基本是以嶽一陽一為中心,以武(昌)嶽(一陽一)鐵路為軸線,實施重點設防,以對付嘉魚、蒲圻方向之敵的進攻;平江、醴陵方向的防禦兵力則比較薄弱。

     三、嶽一陽一攻防戰 1918年2月5日,馮國璋任命吳佩孚署理陸軍第三師師長,令其率所部向蒲圻、嘉魚一帶開進。

    2月23日,吳佩孚率先頭部隊抵達蒲圻。

    在此之前,張敬堯率第七師等部已進抵通城。

    第二路張懷芝部因被在武一穴一頓兵主和的馮玉祥旅所牽制②,滞留九江,未能按期進入湘東待機地域。

     吳佩孚對這次攻湘作戰最為賣力。

    他剛任師長,躊躇滿志,急于想利用這次作戰樹立聲威,發展個人權勢。

    因此,他不待所部全部進入待機地域(第二、第三混成旅還在開進途中),便迫不及待地于2月28日發動了進攻。

     吳佩孚将進攻部隊分為三路:以王承斌之第一混成旅出嘉魚,經太平口、鼓花洲(今谷花洲)沿江岸進攻聯軍翼側;以第三師第六旅(欠步兵第十一一團一兩個連)和曹瑛之第四混成旅進占羊樓洞,牽制羊樓司方面之聯軍;吳佩孚親自指揮暫編第五混成旅(由第三師第五旅及炮一團一、工兵營等組成)、騎兵第三一團一(易騎為步)和第十一一團一兩個混成連,組成突擊部隊,向聯軍防守薄弱的新店鎮、灘頭(今坦渡)方向進攻,拟從中路突破聯軍防線,爾後與左路部隊鉗擊羊樓司之聯軍。

    2月28日晨,北軍發起進攻,于當日擊敗了守衛新店、灘頭的湘軍第一師之第二旅,向縱深推進。

    聯軍急以湘軍第一師之第二一團一和獨 立第三旅之第五一團一,進入灘頭以西之萬峰山陣地阻擊敵人。

    3月2日,北軍再次突破湘軍陣地,攻占萬峰山。

    至此,聯軍的第一防禦地帶被敵攻破,羊樓司暴露在敵人面前。

    這時,嶽一陽一地區雨雪交加,山險路滑,給北軍的進攻造成了困難。

    吳佩孚決定息戰數日,等待天氣好轉,同時電令後續部隊趕緊向戰地集中。

     羊樓司位于萬峰山與大藥姑山之間,周圍山勢陡峭,鐵路橫穿狹谷,是由武昌入嶽一陽一的咽喉要道。

    聯軍原将湘軍第三旅之第六一團一、桂軍韋榮昌所部一旅,部署于羊樓司至廖平鋪鐵路兩側的高嶺上,控扼險要,林修梅、韋榮昌親至羊樓司指揮。

    新店、灘頭失守後,趙恒惕部也退守羊樓司。

    聯軍以羊樓司為中心,在南起港口,北至黃蓋湖一線,構築了由塹壕、石壘和鐵絲網組成的四道防禦陣地,準備堅守;同時,派出敢死隊,深入太平口、新店一帶,襲敵後路。

     3月5日左右,吳佩孚所部後續部隊相繼抵達戰地。

    吳便令曹瑛之第四混成旅由太平口沿江西進,增援第一混成旅。

    3月10日,吳親率第二、三、五混成旅和湖北第三混成旅,左起朱樓坡(羊樓洞南)右至黃蓋湖,對聯軍第二防禦地帶發動進攻。

    吳部沿山梁推進,攻勢猛烈。

    聯軍雖依托陣地頑強抗擊,仍抵擋不住北軍的沖擊,當天即有三道陣地被敵突破。

    11日上午9時,最後一道陣地也落入敵手,聯軍隻得放棄羊樓司,向嶽一陽一方向後撤。

    這次戰鬥,北軍死傷三百餘人,南軍傷亡更為慘重。

     北軍攻占羊樓司後,便于3月11日上午以第三混成旅為第一追擊隊,經長安驿(今臨湘)向新牆方向追擊,抄襲聯軍後路;以第二混成旅為第二追擊隊,由平水鋪經長安驿、路口鋪向雲溪推進,爾後窺取嶽一陽一;吳佩孚親率第三師第六旅,于12日向新牆方向續進,企圖切斷聯軍退路。

     雲溪是通往嶽一陽一的最後一個要地,由桂軍陸裕光部一混成旅和湘軍第一師第一一團一防守。

    3月13日,北軍閻相文之第二混成旅開始沿鐵路向雲溪進攻。

    雲溪守軍竭力抵抗,閻旅進攻受阻。

    這時,從北面的臨湘(今陸城)和東面的通城方向向雲溪撤退的聯軍,乘機從側後襲擊閻旅,斃傷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