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
關燈
小
中
大
跑。
起義軍騎兵三百餘人乘勝追擊,斃傷敵軍頗多。
六安城當即被起義軍占領。
邱昌錦行至六安北五十裡之馬頭集時,聞馬聯棻部在六安被圍,立即兼程往救,以管帶陳懷忠為左翼,自率管帶李長勝為右翼,從東、北兩面進攻六安城。
起義軍利用城東有利地形,事先設下埋伏。
陳懷忠營陷入重圍,李長勝營也遭到有力的反擊。
自下午1時戰至7時,邱部“饑疲交加”,“傷亡枕藉,狼狽潰退。
在起義軍進圍六安時,駐舒城的騎兵一團一團一長路靖坤也奉命率一個營馳援。
24日晚,該營行抵六安城東二十裡鋪時,路靖坤不明情況,先帶三十餘人入城,準備與馬聯棻接洽守城事宜,結果自投羅網,被起義軍俘獲處死。
路營也被擊潰。
六安之戰,起義軍給皖軍三個多營以殲滅一性一的打擊,是起義軍在外線作戰中取得重大勝利的一次戰鬥。
這次戰鬥的勝利,使士氣民心大為振奮。
在起義軍主力轉至外線,馳騁于豫東、皖西之際,堅持在内線作戰的起義軍,在内鄉、賒旗鎮(今社旗縣)、南一陽一等地積極活動,牽制和打擊“圍剿”軍。
當時,荊紫關巡防隊也加入起義軍,被裁汰的攻府軍士兵及各地小鄙義軍,紛紛“聞風歸附或遙為附和”,因而起義軍的實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有所發展。
由于起義軍采取了比較正确的作戰方針,北洋政一府策劃的第一次“圍剿”以失敗而告終。
二、打破第二次“圍剿” 在袁世凱對起義軍進行“圍剿”時,英國駐華武官羅伯遜、俄國駐華武官佛多樓夫,先後赴信一陽一“觀戰”。
羅伯遜提出了以輕便馬隊跟蹤追擊,配以步兵圍堵和“遍立堡壘”的“剿匪節略”,為北洋軍出謀劃策。
袁世凱還接受各國駐漢領事的建議,不惜以重金購買飛機數架和聘請俄國飛行員來華,并派衛隊護送飛機與飛行員到信一陽一機場,用新式武器鎮壓起義軍。
起義軍進據皖西地區後,皖督倪嗣沖一面從安慶、蕪湖、壽州調動約十個營的部隊,向六安、霍山方向圍堵,一面電請段祺瑞增兵英山、霍山、羅田、蕲春,阻塞起義軍南下道路。
與此同時,河南護軍使趙倜率統領高文貴等部到達固始,并令拱衛軍、北洋陸軍第二師第六一團一向商城、固始方向集結,與皖軍聲勢聯絡,“穩慎前進”。
這就再次形成了對起義軍的“圍剿”。
白朗等為了擺脫被動不利态勢,決定率部突圍,向鐵路以西轉移。
1914年1月27日黎明,起義軍從容撤離六安,并再次聲東擊西,迷惑敵人。
軍隊出城後,先向東行進,聲稱将進攻廬州,爾後轉旗西走,進據豫皖邊的金家寨,準備伺機突破敵軍防線。
此時,趙倜正待拱衛軍和二師六一團一集中後向麻布街(商城東一百八十裡)一帶進發。
但統領高文貴未執行趙倜的命令,于1月28日令拱衛軍一團一長熊文朗率兩營單獨由固始開往麻布街。
熊一團一于29日出發,在葉家集宿營。
起義軍偵悉該一團一孤軍冒進,便迅速奔襲葉家集。
熊文朗因葉家集無寨垣可守,即在該集東八裡的石碑樓布置防禦,由管帶李鳳舉指揮左翼,幫帶王翰文指揮右翼,熊自帶山炮兩門居中指揮。
熊還派人飛報駐武廟集(葉家集西四十裡)的高文貴,請速派兵增援。
1月30日上午,起義軍集中兵力向熊一團一發起進攻。
激戰至下午2時,先将其左翼擊潰,再轉攻其右翼,将幫帶王翰文擊斃。
該部見主官斃命,紛紛潰退。
起義軍立即包圍中路,熊文朗不敢抵抗,率部突圍,退回固始。
這次戰鬥,起義軍共擊斃敵軍幫帶、副官、哨官、哨長七人,擊傷哨長、哨官二人,殲敵百餘人,繳獲步槍一百二十四支、手槍六支、望遠鏡兩具,取得了較大的勝利。
熊一團一潰敗後,商、固一線的豫、鄂聯軍便加緊防堵。
起義軍又于2月6日攻占霍山,繼又南下至英山。
皖軍馬聯甲師“跟蹤數日,竟未追及”。
段祺瑞鑒于“北部兵力已經厚集”,電令馬聯甲師迅速南下,堵擊起義軍,令英山、羅田守軍嚴防要隘,令鮑貴卿率部往舒城堵擊,今北洋陸軍第二師師長兼鄂皖“剿匪”總司令王占元增兵鄂皖邊界的松子關一線,以便“約期會合,嚴行痛剿”①,妄圖将起義軍圍殲于霍丘、霍山、葉家集之間。
這時,起義軍已轉移至雙河店(金家寨西南四十裡)、皂靴河(商城東南四十裡)一帶活動。
駐光州的王占元急令所部第九一團一進駐瓦廟集(固始西南四十五
起義軍騎兵三百餘人乘勝追擊,斃傷敵軍頗多。
六安城當即被起義軍占領。
邱昌錦行至六安北五十裡之馬頭集時,聞馬聯棻部在六安被圍,立即兼程往救,以管帶陳懷忠為左翼,自率管帶李長勝為右翼,從東、北兩面進攻六安城。
起義軍利用城東有利地形,事先設下埋伏。
陳懷忠營陷入重圍,李長勝營也遭到有力的反擊。
自下午1時戰至7時,邱部“饑疲交加”,“傷亡枕藉,狼狽潰退。
在起義軍進圍六安時,駐舒城的騎兵一團一團一長路靖坤也奉命率一個營馳援。
24日晚,該營行抵六安城東二十裡鋪時,路靖坤不明情況,先帶三十餘人入城,準備與馬聯棻接洽守城事宜,結果自投羅網,被起義軍俘獲處死。
路營也被擊潰。
六安之戰,起義軍給皖軍三個多營以殲滅一性一的打擊,是起義軍在外線作戰中取得重大勝利的一次戰鬥。
這次戰鬥的勝利,使士氣民心大為振奮。
在起義軍主力轉至外線,馳騁于豫東、皖西之際,堅持在内線作戰的起義軍,在内鄉、賒旗鎮(今社旗縣)、南一陽一等地積極活動,牽制和打擊“圍剿”軍。
當時,荊紫關巡防隊也加入起義軍,被裁汰的攻府軍士兵及各地小鄙義軍,紛紛“聞風歸附或遙為附和”,因而起義軍的實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有所發展。
由于起義軍采取了比較正确的作戰方針,北洋政一府策劃的第一次“圍剿”以失敗而告終。
二、打破第二次“圍剿” 在袁世凱對起義軍進行“圍剿”時,英國駐華武官羅伯遜、俄國駐華武官佛多樓夫,先後赴信一陽一“觀戰”。
羅伯遜提出了以輕便馬隊跟蹤追擊,配以步兵圍堵和“遍立堡壘”的“剿匪節略”,為北洋軍出謀劃策。
袁世凱還接受各國駐漢領事的建議,不惜以重金購買飛機數架和聘請俄國飛行員來華,并派衛隊護送飛機與飛行員到信一陽一機場,用新式武器鎮壓起義軍。
起義軍進據皖西地區後,皖督倪嗣沖一面從安慶、蕪湖、壽州調動約十個營的部隊,向六安、霍山方向圍堵,一面電請段祺瑞增兵英山、霍山、羅田、蕲春,阻塞起義軍南下道路。
與此同時,河南護軍使趙倜率統領高文貴等部到達固始,并令拱衛軍、北洋陸軍第二師第六一團一向商城、固始方向集結,與皖軍聲勢聯絡,“穩慎前進”。
這就再次形成了對起義軍的“圍剿”。
白朗等為了擺脫被動不利态勢,決定率部突圍,向鐵路以西轉移。
1914年1月27日黎明,起義軍從容撤離六安,并再次聲東擊西,迷惑敵人。
軍隊出城後,先向東行進,聲稱将進攻廬州,爾後轉旗西走,進據豫皖邊的金家寨,準備伺機突破敵軍防線。
此時,趙倜正待拱衛軍和二師六一團一集中後向麻布街(商城東一百八十裡)一帶進發。
但統領高文貴未執行趙倜的命令,于1月28日令拱衛軍一團一長熊文朗率兩營單獨由固始開往麻布街。
熊一團一于29日出發,在葉家集宿營。
起義軍偵悉該一團一孤軍冒進,便迅速奔襲葉家集。
熊文朗因葉家集無寨垣可守,即在該集東八裡的石碑樓布置防禦,由管帶李鳳舉指揮左翼,幫帶王翰文指揮右翼,熊自帶山炮兩門居中指揮。
熊還派人飛報駐武廟集(葉家集西四十裡)的高文貴,請速派兵增援。
1月30日上午,起義軍集中兵力向熊一團一發起進攻。
激戰至下午2時,先将其左翼擊潰,再轉攻其右翼,将幫帶王翰文擊斃。
該部見主官斃命,紛紛潰退。
起義軍立即包圍中路,熊文朗不敢抵抗,率部突圍,退回固始。
這次戰鬥,起義軍共擊斃敵軍幫帶、副官、哨官、哨長七人,擊傷哨長、哨官二人,殲敵百餘人,繳獲步槍一百二十四支、手槍六支、望遠鏡兩具,取得了較大的勝利。
熊一團一潰敗後,商、固一線的豫、鄂聯軍便加緊防堵。
起義軍又于2月6日攻占霍山,繼又南下至英山。
皖軍馬聯甲師“跟蹤數日,竟未追及”。
段祺瑞鑒于“北部兵力已經厚集”,電令馬聯甲師迅速南下,堵擊起義軍,令英山、羅田守軍嚴防要隘,令鮑貴卿率部往舒城堵擊,今北洋陸軍第二師師長兼鄂皖“剿匪”總司令王占元增兵鄂皖邊界的松子關一線,以便“約期會合,嚴行痛剿”①,妄圖将起義軍圍殲于霍丘、霍山、葉家集之間。
這時,起義軍已轉移至雙河店(金家寨西南四十裡)、皂靴河(商城東南四十裡)一帶活動。
駐光州的王占元急令所部第九一團一進駐瓦廟集(固始西南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