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

關燈
緒,遂決定延期起義,并派人催促随隊前往嶽一陽一的蔣翊武速回武漢。

     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十四号配制炸藥時,不慎引起爆炸。

    孫武受傷被送入醫院,其餘人員倉促轉移。

    俄國巡捕聞聲趕赴現場,搜去革命一黨一人名冊、起義文告、旗幟、印信等物,并轉交總督署。

    瑞澂立即下令關閉四城,急調巡防營分守各街巷,四出搜捕革命一黨一人。

    在風雲突變之際,适蔣翊武從嶽一陽一趕回武昌起義總機關,當即與劉複基、彭楚藩、楊宏勝①等研究對策。

    劉複基認為&ldquo與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時舉義&rdquo。

    蔣翊武亦認為,&ldquo再無别法,隻有前幹,或可死中求生。

    &rdquo②遂決定于當晚12時,以城外南湖炮隊鳴炮為号,發動起義。

    蔣翊武根據原定計劃,以臨時總司令名義下達了起義命令,重新明确了各标營的具體任務。

    不料就在當天,楊宏勝往工程第八營運送炸藥時不幸被捕;起義總機關也突然被軍一警包圍,劉複基、彭楚藩等人被捕,蔣翊武乘隙逃脫,離開武漢。

    武昌戒備森嚴,城内外交通斷絕,起義的命令未能及時送達城外的炮隊,城内的部隊亦未全部接到命令,結果南湖的炮聲未響,各标營均未行動,起義計劃遂告流産。

     10月10日清晨,瑞澂下令将彭楚藩、劉複基、楊宏勝三人殺害;加強督署的防衛及要道的巡邏;傳令各标營停止一操一課,子彈一律上交,禁止官兵出營。

    在巡警的搜抄下,又有一些革命機關遭到破壞,三十多名革命一黨一人和不少無辜群衆被捕入獄,武昌城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二、武昌首義,光複武漢三鎮(參見附圖二十三) (一)工程營首先舉事,奪占軍械庫 瑞澂采取嚴厲鎮壓措施,武漢革命一黨一領一導一人有的被捕,有的走避,對武裝起義無疑是個沉重打擊。

    瑞澂洋洋自得地電奏清廷,聲稱他&ldquo不動聲色,一意以鎮定處之&rdquo,&ldquo俾得弭患于初萌,定亂于俄頃&rdquo,&ldquo現在武昌漢口地方一律安谧&rdquo。

    ①愚蠢的瑞澂對形勢作出了完全錯誤的估計。

     由于革命一黨一人在新軍中的工作比較深入,組織比較隐蔽,各标營中的革命組織未遭破壞,革命力量未受大的損失。

    在危急關頭,第八鎮二十九标、三十标的革命一黨一人蔡濟民、吳醒漢與工程第八營的熊秉坤、金兆龍等秘密聯絡,約定于10月10日晚,以槍聲為号,按原計劃發難,并立即分頭通知各标營。

    駐城外的混成協辎重隊的革命一黨一人也不約而同地進行了舉義的部署,與附近的炮營、工程隊的革命一黨一人取得了聯系。

     當晚,工程第八營的革命代表将收集所得的數盒子彈分發各革命一黨一人,打死了反對武裝起義的軍官,并連放三槍作為起義信号。

    熊秉坤等急率數十人趕赴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庫,該營左隊守庫的革命一黨一人立即響應,順利地占領了該庫。

    楚望台軍械庫為湖北新軍的重要軍一火庫,儲有從國外購買的雙筒一毛一瑟槍一萬餘支,單筒槍一萬五千支,漢一陽一造步槍數萬支,炮 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

    起義軍首先占領該庫,對武昌起義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工程第八營占領楚望台後,陸續集合了二百餘人,推舉原日知會幹事、隊官(相當于連長)吳兆麟為臨時總指揮。

    吳便整理隊伍,作了如下部署:以兩個排防守軍械庫;以兩個排襲擊軍械庫東西兩側的三十标及憲兵營的旗兵;以一個隊奪占中和門,迎接炮隊入城;派數人向通湘門、中和門一帶偵察敵情,并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遞信,催促各營響應;指揮部設在軍械庫南端,預備隊在軍械庫北端集結待命。

    與工程營起義同時,駐城外的第二十一混成協辎重隊的革命一黨一人李鵬升,亦舉火發出了起義信号。

    炮兵營與工程隊立即響應,并同辎重隊一起向武勝門挺一進,因城門緊閉,一部繞道至中和門,直趨楚望台。

     (二)各标營立即響應,迅速攻占總督署 當工程第八營打響起義的槍聲,混成協辎重隊點燃革命的火焰後,其它各标營的革命一黨一人紛起響應。

    二十九标的蔡濟民、三十标的吳醒漢等分别率領部分士兵,沖出營門,趕往楚望台;測繪學堂的近百名學兵也迅速向楚望台集中。

    其它各标營的革命一黨一人也先後率衆起義。

    清軍軍官大部逃逸,部分士兵自動走散。

    這時,武昌城内除防守督署等機關的舊軍仍企圖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