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争
關燈
小
中
大
軍,随後直一逼一興京(今新賓)。
興京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的第一個都城。
城西的永陵,是清廷祖先的陵寝所在地,由興京副都統靈熙率兵護衛。
靈熙得知忠義軍将至,向增祺告急,無恥地要求俄軍出兵,幫助保護清廷祖先的墳墓①。
增祺聞訊後,增派營官劉振發所部前往協守,附近的俄軍亦馳往助戰。
4月19—20日,忠義軍在興京附近同俄軍、清軍激戰兩日。
俄軍死傷慘重,乃将進攻通化撲空的部隊調回援救興京。
劉永和等鑒于軍一火不繼,而通化的威脅又已解除,遂主動将部隊撤回通化一帶。
忠義軍轉回通化後,進行了新的部署:由劉永和、董教敏率大部分隊伍先就地休整,制造軍械,籌集糧饷,然後乘虛出擊;由王和達、李貴春率一支隊伍駐守山城鎮,準備阻擊企圖從奉天、吉林再度來犯之敵;由鄭蘭亭(綽号老君爐)率一支騎兵,向鳳城挺一進。
至6月21日止,忠義軍連克懷仁(今桓仁)、太平哨、寬甸、鳳城、安東(今丹東)等城鎮,收複了盛京省東部、吉林省南部大片領土。
此外,劉永和還率領忠義軍主力,聯絡附近百餘裡的各支義軍圍攻海龍。
各路義軍彼此支援,互相配合,一時威震吉林、盛京兩剩 忠義軍的節節勝利,使沙俄侵略者及其走狗長順之流坐卧不安。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再電令下,阿列克謝也夫于6、7月間派遣大隊人馬,圍攻通化、海龍、鳳城等地的忠義軍。
同時,派遣叛徒、密探潛入忠義軍中,進行挑一撥離間,分化瓦解。
長順等人還号召地主豪紳舉辦一團一練,配合俄軍的“圍剿”,并一陰一謀收買忠義軍中的動搖分子。
忠義軍利用通化、海龍、鳳城一帶的有利地形,采取适合自身特點的戰術與敵人周旋。
在敵人猛撲過來時,先将隊伍撤至深山密林中,爾後晝伏夜出,襲擊敵軍,勝則乘勢追擊,敗則退據深山;對俄軍大部隊,“不與力戰”,“隻于雲一陰一月黑之夜劫營”,“用善槍者近敵營,伏暗中狙擊,别以他卒鳴槍誘之,俄軍出則狙擊之”;若俄軍“伏匿不動”,則“俟其懈,出其不意擊之”;若“自料不敵,則蛇行引退”。
①忠義軍實行這一套靈活的打法,不斷地消耗敵人兵力,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使俄軍的“圍剿”落空,且受創甚巨。
敵人的武力“圍剿”,并沒有把忠義軍打垮,但敵人的招撫伎倆,卻取得了效果。
忠義軍的成員,除了農民、獵戶、築路民工、礦工、伐木工人、小商販以外,還有大量的清軍潰卒遊勇和地方鄉勇富戶、地痞惡棍等,趁忠義軍勢力發展之際,混迹其中,以緻成分相當複雜。
而忠義軍的領一導一人劉永和等,不但毫無警惕,反而以此“自诩其衆”,“以虛聲相炫耀”。
在這些人中,雖然有一部分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帝一愛一國熱忱,但對清王朝的認識卻很模糊。
劉永和本人對清廷也抱有幻想,一度幾乎接受招撫。
所以,在物資匮乏、鬥争環境艱苦或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有些人極易被拉攏收買,倒戈背叛。
如投機商人林成岱,曾為清軍哨官,在自稱忠義軍後,四次攻克新賓堡,但不久便被俄軍收降,改編為“花膀子隊”,充當了鎮壓忠義軍的鷹犬。
此外,李貴春在通化被叛徒刺殺,劉永和的得力助手、忠義軍幫統劉秉和在懷仁被俘犧牲,使忠義軍的力量日益削弱,以緻劉永和、楊玉麟等主要領一導一人再次動搖,于1901年冬先後與長順接洽受撫事宜,結果被俄軍劫持到伯力。
不久,俄軍又将劉永和解回珲春,利用他的名義收繳其部下的槍械,瓦解忠義軍。
1901年冬,忠義軍的抗俄鬥争便基本上失敗了。
忠義軍的鬥争雖然失敗了,但是東北人民的反帝一愛一國鬥争仍在繼續進行。
沙俄侵略者雖然可以在東北三省的統治者中找到忠實于自己的走狗,但是卻逃脫不了人民的懲罰。
正是由于東北三省人民的英勇鬥争,以及其它帝國主義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反對沙俄獨吞中國的東北,才迫使它在1902年4月8日,同清政一府簽訂了《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
條約規定,俄軍于十八個月内分三批撤出東北三剩于是,沙俄企圖把我國東北三省變成“黃俄羅斯”的夢想終于未能實現。
興京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的第一個都城。
城西的永陵,是清廷祖先的陵寝所在地,由興京副都統靈熙率兵護衛。
靈熙得知忠義軍将至,向增祺告急,無恥地要求俄軍出兵,幫助保護清廷祖先的墳墓①。
增祺聞訊後,增派營官劉振發所部前往協守,附近的俄軍亦馳往助戰。
4月19—20日,忠義軍在興京附近同俄軍、清軍激戰兩日。
俄軍死傷慘重,乃将進攻通化撲空的部隊調回援救興京。
劉永和等鑒于軍一火不繼,而通化的威脅又已解除,遂主動将部隊撤回通化一帶。
忠義軍轉回通化後,進行了新的部署:由劉永和、董教敏率大部分隊伍先就地休整,制造軍械,籌集糧饷,然後乘虛出擊;由王和達、李貴春率一支隊伍駐守山城鎮,準備阻擊企圖從奉天、吉林再度來犯之敵;由鄭蘭亭(綽号老君爐)率一支騎兵,向鳳城挺一進。
至6月21日止,忠義軍連克懷仁(今桓仁)、太平哨、寬甸、鳳城、安東(今丹東)等城鎮,收複了盛京省東部、吉林省南部大片領土。
此外,劉永和還率領忠義軍主力,聯絡附近百餘裡的各支義軍圍攻海龍。
各路義軍彼此支援,互相配合,一時威震吉林、盛京兩剩 忠義軍的節節勝利,使沙俄侵略者及其走狗長順之流坐卧不安。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再電令下,阿列克謝也夫于6、7月間派遣大隊人馬,圍攻通化、海龍、鳳城等地的忠義軍。
同時,派遣叛徒、密探潛入忠義軍中,進行挑一撥離間,分化瓦解。
長順等人還号召地主豪紳舉辦一團一練,配合俄軍的“圍剿”,并一陰一謀收買忠義軍中的動搖分子。
忠義軍利用通化、海龍、鳳城一帶的有利地形,采取适合自身特點的戰術與敵人周旋。
在敵人猛撲過來時,先将隊伍撤至深山密林中,爾後晝伏夜出,襲擊敵軍,勝則乘勢追擊,敗則退據深山;對俄軍大部隊,“不與力戰”,“隻于雲一陰一月黑之夜劫營”,“用善槍者近敵營,伏暗中狙擊,别以他卒鳴槍誘之,俄軍出則狙擊之”;若俄軍“伏匿不動”,則“俟其懈,出其不意擊之”;若“自料不敵,則蛇行引退”。
①忠義軍實行這一套靈活的打法,不斷地消耗敵人兵力,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使俄軍的“圍剿”落空,且受創甚巨。
敵人的武力“圍剿”,并沒有把忠義軍打垮,但敵人的招撫伎倆,卻取得了效果。
忠義軍的成員,除了農民、獵戶、築路民工、礦工、伐木工人、小商販以外,還有大量的清軍潰卒遊勇和地方鄉勇富戶、地痞惡棍等,趁忠義軍勢力發展之際,混迹其中,以緻成分相當複雜。
而忠義軍的領一導一人劉永和等,不但毫無警惕,反而以此“自诩其衆”,“以虛聲相炫耀”。
在這些人中,雖然有一部分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帝一愛一國熱忱,但對清王朝的認識卻很模糊。
劉永和本人對清廷也抱有幻想,一度幾乎接受招撫。
所以,在物資匮乏、鬥争環境艱苦或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有些人極易被拉攏收買,倒戈背叛。
如投機商人林成岱,曾為清軍哨官,在自稱忠義軍後,四次攻克新賓堡,但不久便被俄軍收降,改編為“花膀子隊”,充當了鎮壓忠義軍的鷹犬。
此外,李貴春在通化被叛徒刺殺,劉永和的得力助手、忠義軍幫統劉秉和在懷仁被俘犧牲,使忠義軍的力量日益削弱,以緻劉永和、楊玉麟等主要領一導一人再次動搖,于1901年冬先後與長順接洽受撫事宜,結果被俄軍劫持到伯力。
不久,俄軍又将劉永和解回珲春,利用他的名義收繳其部下的槍械,瓦解忠義軍。
1901年冬,忠義軍的抗俄鬥争便基本上失敗了。
忠義軍的鬥争雖然失敗了,但是東北人民的反帝一愛一國鬥争仍在繼續進行。
沙俄侵略者雖然可以在東北三省的統治者中找到忠實于自己的走狗,但是卻逃脫不了人民的懲罰。
正是由于東北三省人民的英勇鬥争,以及其它帝國主義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反對沙俄獨吞中國的東北,才迫使它在1902年4月8日,同清政一府簽訂了《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
條約規定,俄軍于十八個月内分三批撤出東北三剩于是,沙俄企圖把我國東北三省變成“黃俄羅斯”的夢想終于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