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戰争經過

關燈
埋伏一在兩側的清軍,出敵不意,槍炮齊發,猛擊俄軍。

    鄂倫春騎隊也勇敢殺敵。

    俄軍遭此伏擊,亂作一一團一,倉皇後撤。

    鳳翔督軍趁勢追擊三十餘裡,殺敵甚衆。

    正當清軍勇一猛追敵之際,鳳翔不幸堕馬犧牲。

    鳳翔自瑷珲交戰以來,左腿右臂先後受傷,仍然身先士卒,指揮清軍英勇頑強地抗擊數倍于己的侵略軍,是一位出色的一愛一國将領。

    他犧牲後,由鎮邊新軍後路統領恒玉署理北路翼長,率領清軍繼續構築工事,扼守北大嶺山口。

     倫年卡姆普夫在“快速支隊”兩次受挫後,認為“以現有騎兵部隊的兵力不可能在山地作戰”①。

    8月15日,其後續部隊到達後,便調整部署,改變戰術:先以炮兵一逼一近北大嶺山口,用二十餘門火炮轟擊山口兩側的清軍陣地;同時利用山林和夜暗,派出兩營步兵迂回至清軍側後,攻擊清軍的辎重隊。

    清軍腹背受敵,被迫于16日撤往墨爾根。

    此時,該路清軍僅剩七百餘人,由恒玉率領退守讷谟爾河南岸。

    8月17日,俄軍占領墨爾根後,暫停進攻,等待西北路俄軍到達後,再會攻齊齊哈爾。

     正當北部清軍在瑷珲抗擊俄軍時,西北部呼倫貝爾一帶的清軍也展開了抗擊俄軍的作戰。

     西北部的清軍由呼倫貝爾副都統兼翼長依興阿指揮,共有步騎兵十個營,裝備克虜伯炮四門、小爸炮兩門。

    呼倫貝爾西北有大道直通粗一魯海圖,西面則有正在修建的中東鐵路通往阿巴該圖方向。

     沙俄陸軍部原命西北路俄軍由粗一魯海圖發起進攻。

    依興阿發現俄軍這一企圖後,“以重兵北扼粗一魯海圖,……複以偏師駐紮海拉兒[爾]河兩岸,西扼阿普[巴]該圖”①。

    俄軍發覺清軍上述部署後,便改變了進攻路線。

    7月25日,奧爾羅夫少将率步兵四個營又一個連、騎兵一個一團一又三個連、騎炮兵一個連,随帶六門火炮,改從阿巴該圖進犯完工車站。

    呼倫貝爾副都統依興阿聞訊後,急派統領全德率步騎五個營馳往完工迎戰。

    該部于7月29日出發,次日同敵軍遭遇。

    俄軍以火炮轟擊清軍,步兵由正面進攻,騎兵沖擊清軍左翼。

    清軍立足未穩,倉卒接戰,傷亡九百餘人。

    呼倫貝爾城一帶的守軍紀律松一弛,且有不少是新募之兵,當得知完工戰敗的消息後,即“漫散逃走,衙署官兵亦皆因之逃竄一空”②。

    7月31日,依興阿放棄呼倫貝爾,率部退守雅克嶺,“以為省城西路之藩籬”。

    俄軍占領呼倫貝爾後,血腥屠一殺居民三千餘人。

     雅克嶺原有義勝軍左路五營防守,加上從完工撤退的清軍,共約九個營。

    8月8日,俄軍“快速支隊”約六七個連追至嶺前,見地勢險峻,未敢進攻,就地停止待援。

    8月10日,清軍各路統領會商,決定由統領保全率鎮邊陳軍四營、統領吉祥率義勝軍二營出嶺截擊孤軍深入的俄軍。

    8月11—13日,出擊的清軍三戰三勝,“踏破俄營九座,壓追二百餘裡”③。

    14日晨,清軍緊追至呼倫貝爾附近的小橋子、黑山嘴一帶。

    由于同樣犯了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的錯誤,被俄軍大隊四面包圍。

    清軍在突圍中死傷甚衆,統領保全中彈陣亡,吉祥被迫督隊後撤。

    不久,奧爾羅夫率俄軍主力向雅克嶺發起攻擊,并派先頭部隊從火燎溝口抄襲清軍後路。

    清軍前後遭敵炮擊,部隊潰敗,雅克嶺被俄軍侵占。

     北路小興安嶺的要隘北大嶺山口和西北路大興安嶺的重要據點雅克嶺陣地的失守,使省城齊齊哈爾失去了兩大屏障。

    俄軍遂從北路、西北路長一驅一直一入。

    8月21日,北路俄軍進入博爾多(今讷河),抵達讷谟爾河北岸。

    在此嚴重形勢下,壽山指令恒玉堅守讷谟爾河南岸,令副都統薩保在省城齊齊哈爾挖壕固守,同時還加緊一操一練義和一團一,“恃為長城”。

    正當壽山準備繼續抗戰時,忽然接到了清廷于8月7日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八國聯軍求和的上谕。

    鑒于“朝廷業已遣使求和”,東北亦不能例外,壽山遂派程德全赴讷谟爾河北岸俄軍軍營議和。

    8月25日,雙方議定:俄軍不得進入齊齊哈爾城内,隻駐于城外。

    8月28日,俄軍抵達城郊時,竟背信棄義地炮擊後撤的清軍。

    壽山見大局已不堪收拾,于8月30日自一殺身亡。

    俄軍于當天占領齊齊哈爾,清軍南撤至伯都讷。

    西北路俄軍在越過大興安嶺後,于8月30日占富拉爾基,9月4日與北路俄軍會師于齊齊哈爾。

    俄軍将市内的軍械、糧饷、财物搶劫一空。

    9月6日,倫年卡姆普夫率突擊隊由齊齊哈爾出發,向伯都讷、長春、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