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

關燈
一、岫岩——賽一馬集之戰 越過鴨綠江之日第一軍繼1894年10月26日占領九連城、安東之後,接着又于27日占領大東溝,31日占領鳳凰城,11月5日占領大孤山。

    其後,日第二軍攻占了金州大連灣,于是,第一軍受領的牽制遼東清軍、掩護第二軍由花園口登陸的任務基本完成,大本營令其在叆河、大洋河兩流域布置冬營,以待來年參加直隸平原決戰。

    為确保冬營安全,日第一軍決定以其第三師一團一之第五旅一團一長大迫尚敏率一支隊(步騎約三千)由大孤山出發,進攻岫岩;以第五師一團一之第十旅一團一長立見尚文率一支隊(步騎四千)由鳳凰城出發,北攻賽一馬集,并分兵一部(一個大隊和少量騎兵)由少佐三原重雄率領西進,協助大迫支隊夾攻岫岩。

     岫岩西通海城、蓋平,北連遼一陽一,東通鳳凰城,南達大孤山,是奉天南部的戰略要地。

    11月14日,日軍大迫支隊出大孤山,經土城子、老孫家堡、土門子嶺,指向岫岩之南;三原重雄所部則出鳳凰城,經高家店、黃花甸、黃嶺子,指向岫岩之北。

    豐升阿、聶桂林分兵北扼黃嶺子,南控土門子嶺和洪家堡,抵禦來犯之敵。

    18日,三原重雄所部猛攻地勢險峻的黃嶺子山,清軍不支,棄險而走,退守興隆鋇。

    此時,南面守軍也為大迫支隊所一逼一,退入岫岩。

    當晚,豐升阿等見南北兩面受敵,率部夜奔海城東南的析木城,岫岩遂為日軍所陷。

     賽一馬集東近叆一陽一,西接連山關。

    黑龍江将軍依克唐阿所部棄守寬甸之後,即退駐于賽一馬集一帶。

    日軍立見支隊由鳳凰城向賽一馬集進軍時,分兵一部(步兵一大隊、騎兵炮兵各一小隊)由少佐今田唯一率領,經雪裡站、通遠堡、草河口,西犯連山關。

    當時,連山關、甜水站諸處由呂本元、孫顯寅所部盛軍駐守,其西面的摩天嶺由聶士成等部駐守。

    由于宋慶奉命率所部毅軍并銘軍南下救援旅順,連山關、摩天嶺一帶防務由聶士成統管。

     11月12日,今田唯一所部騎兵搶奪連山關關口,大隊繼至,遂陷連山關,直趨摩天嶺。

    聶士成部頑強抵抗,“扼隘路,以巨炮當其沖,張旗幟叢林間,鳴鼓角為疑兵,時出截殺,而露宿以守”①。

    日軍不得逞,撤回連山關。

    在西犯摩天嶺的同時,日軍一小隊由叆一陽一偷襲賽一馬集,偵察依克唐阿部虛實,遭到依軍痛擊,死傷慘重。

    日軍西則阻于摩天嶺,東則敗于賽一馬集,不得已于11月24日撤離連山關,集結于草河口一帶,阻隔聶、依兩軍通道。

    26日,聶、依兩軍東西夾擊,大敗草河口日軍。

    29日,立見尚文以大隊來援,分犯賽一馬集和草河口。

    清軍竭力抵抗,戰事呈膠着狀态。

    日軍前進受阻,又恐鳳凰城老巢空虛,後路危險,便于12月5日棄草河口,返回鳳凰城。

    此時,聶、依兩軍聲勢相通,拟合力南下,收複鳳凰城。

    依克唐阿并分兵一部繞道叆一陽一指向鳳凰城側背。

    立見尚文留兵一部守城,自率大隊北上迎擊自通遠堡南下的清軍。

    9日,雙方激戰于通遠堡南面的金家河,彼此傷亡甚衆。

    12日至15日,清軍連戰皆敗,終未能收複鳳凰城。

    這時,日軍第三師一團一已陷海城,遼一陽一危急。

    依克唐阿奉命西援遼一陽一,與宋慶及吉林将軍長順會合,以固沈一陽一門戶。

    此後,遼一陽一以東防務主要由聶士成部承擔。

    聶部以摩天嶺陣地為中堅,長期與敵相持,日軍始終未能越嶺西進。

     二、海城、蓋平等地的陷落 日第二軍攻陷旅順之後,其第一軍司令野津道貫①即建議大本營準其進軍海城,以消除旅大方面日軍的後顧之憂。

    日第一軍既不能越摩天嶺西犯,改由岫岩經海城而進一逼一遼一陽一,斷摩天嶺清軍後路,必要時與第二軍會師北上而威脅沈一陽一,自然有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因此,海城實為中日兩軍必争之地。

    12月上旬,日第三師一團一于岫岩集結,準備進軍海城。

    當時,由摩天嶺奉命回援旅順的宋慶所部毅軍和銘軍屯于蓋平;由岫岩敗退的豐升阿、聶桂林所部十餘營駐析木城。

    12月10日,日軍第三師一團一全隊西犯:先以步兵第十八聯隊長佐藤大佐率兵一部指向蓋平,牽制宋慶軍;第三師一團一長桂太郎中将自統師一團一主力撲向析木城。

    11日,清軍屢戰皆敗,豐升阿、聶桂林夜奔海城,析木城遂于12日為日軍侵占。

    13日,日軍乘勢進攻海城。

    防守該地的清軍有奉軍等步、騎、炮隊十七營,分扼城東的荞麥山及城西的晾甲山以為左右翼,而以荞麥山為防禦之鎖鑰,置炮兵于該山南部及山麓,又以部分兵力占領沙河左岸箭樓子附近。

    日軍進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