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戰争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

關燈
定惟該大臣是問!”①李鴻章見乞求列強調停的希望破滅,又受到光緒帝的嚴厲責問,隻得增兵赴朝。

    他派出四支援軍,即:從天津出發的盛軍總統總兵衛汝貴率領的盛軍六千餘人,從旅順出發的宋慶所部提督馬玉昆率領的毅軍二千人,從奉天出發的奉天練軍統領總兵左寶貴率領的奉軍三千五百人,從奉天出發的奉天盛軍總統豐升阿率領的吉軍、盛軍一千五百人。

    上述各軍共約一萬三千餘人,均取道遼東過鴨綠江進軍平壤。

    由于道路迂遠,不能救牙山之急,李鴻章決定從天津一帶再一抽一兵二千餘人,由海道前往牙山,認為“合葉原隊共五千人,可當一面”②。

    因輪船招商局般隻正在運載盛、毅兩軍赴大東溝(今東溝),隻得雇英商“一愛一仁”、“高升”、“飛鲸”三輪應急。

    7月21日至23日,“一愛一仁”載兵一千二百人,“飛鲸”載兵約五百人,“高升”載兵九百五十人,先後由大沽口開出。

    為保證登陸安全,由副将方伯謙率軍艦“濟遠”、“廣乙”、“威遠”自威海衛開赴牙山。

    24日,“濟遠”等三艦及“一愛一仁”、“飛鲸”兩輪先後抵牙山内島,部隊登陸。

     當時,在天津潛伏多年的日本間諜石川五一等勾結漢一奸一劉芬,獲得了援牙清軍的出發日期及航渡運載等情況,密告日軍。

    日軍決定在清軍增援部隊隻到達一部分的時候,采取偷襲手段,不宣而戰。

    7月23日上午,日本聯合艦隊從佐世保啟航,次日到達牙山以南的群山浦。

    伊東祐亨命第一遊擊艦隊司令坪井航三率軍艦“吉野”、“一浪一速”、“秋津洲”向牙山灣搜索前進,伺機攻擊。

    24日這天,停泊在仁川的英艦透露,日艦将要截擊中國艦隻。

    這時,北洋艦隊主力遠在威海衛,“高升”号和運送饷械的“一操一江”号則已離開大沽,正在赴牙途中。

    當日20時和21時15分,“一愛一仁”、“威遠”先後離牙返航,“濟遠”、“廣乙”兩艦繼續幫助“飛鲸”趕卸兵馬。

    25日晨4時,“飛鲸”駁卸将畢,“濟遠”、“廣乙”兩艦離牙,拟于途中告知“高升”、“一操一江”掉頭西歸。

    行抵豐島西南時,突遭日艦“吉野”、“一浪一速”、“秋津洲”的襲擊,“濟遠”、“廣乙”被迫還擊。

    兩艦一愛一國官兵在敵強己弱的情況下,沉着應戰。

    “廣乙”号是福建船政局自造的排水量僅有一千零三十噸的炮艦,火力不強,開戰不久即受重傷,船身傾斜,退出戰鬥後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一焚。

    “濟遠”号是一艘二千三百噸的德制鋼甲巡洋艦,配備有艦炮十八門,并有魚雷發射管四個。

    戰鬥中,船舵被毀,便向西退走。

    日艦“吉野”尾追不舍。

     9時許,正當“濟遠”向西退走時,“高升”号向東駛來,日艦“一浪一速”号鳴炮令其停航。

    在後面不遠的“一操一江”号見狀即調頭西返。

    坪井航三命“一浪一速”号俘虜“高升”,令“秋津洲”追趕“一操一江”,以自己乘坐的“吉野”号繼續追擊“濟遠”。

    “濟遠”管帶方伯謙貪生怕死,躲在艙内鐵甲最厚的地方瑟縮不出,并下令懸挂白旗投降(一說詐降)。

    艦上士兵極為憤怒,水手王國成、李仕茂等毅然發尾炮擊中“吉野”,使它不敢再追。

     “濟遠”向西退卻途中,曾趕上調頭西返的“一操一江”号(因“一操一江”時速隻有八海裡),但方伯謙隻顧自己逃命,緻使“一操一江”号被日艦“秋津洲”擄去。

     “高升”号上清軍全體官兵面對日艦“一浪一速”的威一逼一,堅貞不屈,甯死不降。

    13時許,日艦“一浪一速”号魚雷、艦炮齊放,“高升”号上的清軍官兵以步槍還擊。

    不久,“高升”号沉沒,船上清軍九百五十人,除二百五十餘人後來得救外,其餘全部死難。

     (二)成歡之戰 在日艦進行豐島偷襲的同時,日大島旅一團一長率主力三千餘人,攜山炮八門以及辎重、電信、野戰醫院等,自漢城向南開進,企圖消滅牙山一帶清軍,以解除爾後北進時的後顧之憂。

    而豐島偷襲,則正是為了阻止清軍從海道增援牙山,保證其陸路戰鬥的首戰獲勝。

    ① 孤守牙山一帶的清軍(加上由海道新到的援軍,共計八營,約四千一百餘人)失去了與天津的聯系,又鑒于濱海地形開闊,不利防守,因此,由總兵聶士成率軍三營,于7月26日移駐牙山東北五十裡的成歡驿。

    聶士成得知日軍已進抵距成歡四十裡的振威,立即請援于葉志超。

    27日,營官江自康、許兆貴率隊前往增援。

    28日晨,葉志超也趕到成歡。

    聶士成鑒于海道已阻,援軍斷難飛渡,牙山絕地,不可再守,而公州背山面江,形勢險要,建議葉志超馬上前去占據。

    并且說:“幸而勝,公為後援;不勝,猶可繞道出。

    ”①這時,日軍已進一逼一素沙場,離成歡僅十裡之遙。

    于是,葉志超率葉玉标一營進據公州,聶士成率六營扼守成歡,另留一營守牙山。

     成歡驿東西皆山,北通漢城,南達公州。

    北面臨河,南北兩岸皆水網沼澤地。

    有橋一座名“安城渡”,為南北往來隘道。

    清軍在成歡驿東面山頂築壘自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