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

關燈
軍援兵二百餘人、軍艦三艘,由基隆跋到淡水海面,連同原有兵力,共拼湊了軍艦七艘、登陸部隊六百餘人,準備在大風一浪一停止以後立即行動。

     10月8日,海面風平一浪一靜。

    淡水守将見法艦忽然散開,知其意在登陸,便督令各營按預定計劃分散蔭蔽。

    上午9時,法艦艦炮以榴彈向北岸海灘及守軍營地猛烈轟擊,掩護其登陸部隊換乘小艇分三路上岸。

    約一小時後,法軍登陸完畢,開始向目的地前進。

    他們因沒有遇到抵抗,便不再繞經紅炮台山坡,直向白炮台撲去。

    孫開華待敵兵一逼一近叢林,立率兩營從正面攔擊,并命令埋伏于紅炮台山後的章高元部和劉朝祜部從右翼出擊,圍殲登陸之敵。

    雙方展開激戰。

    中午12時許,孫開華親率衛隊奮勇直前,各路合力齊進,與敵短兵相接,加上一愛一國藝人張李成率領的民兵從敵人側後阻截,法軍潰敗,紛紛向海邊逃竄。

    守軍追至海灘,敵兵争渡,溺死者數十人。

     此次戰鬥,法軍被殲百餘人。

    侵略者哀歎:“這次的失敗,使全艦隊的人為之喪氣”①。

    孤拔也驚呼:“我們的損失十分嚴重”②。

    此後,法軍除以部分艦隻對港口進行監視封鎖外,直至戰争結束為止,再不敢貿然進犯淡水。

     淡水戰後,基隆法軍向南進犯,清軍由水返腳北上阻擊,在暖暖附近展開激烈争奪,戰事呈膠着狀态。

    後來雙方又陸續增加兵力,并相持于暖暖、八堵、七堵地區。

     三、鎮海退敵 淡水清軍獲勝,粉碎了法軍以鉗形攻勢一舉占領台北的企圖。

    為了孤立台灣守軍,法國侵略者于10月23日宣布封鎖台灣海峽,由利士比率領一支分艦隊沿台灣西海岸海域進行巡邏截擊,并以三至六艘軍艦在馬祖澳附近海域遊戈,控制南北海運和截斷閩台間聯系。

    為了保衛祖國領土,全國各地掀起了支援台灣的運動。

    福建前線軍民利用夜霧偷渡等辦法進行反封鎖鬥争,有的勝利到達彼岸,将一批批物資和兵員送到台灣,不斷加強守軍的防禦力量。

    但是,偷渡援台畢竟緩不濟急,且損失過重。

    有鑒于此,新授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新任兩廣總督張之洞等人紛紛建議由南、北洋海軍各派軍艦數艘,組成援台艦隊,打破敵軍封鎖。

    清政一府也以“台灣信息不通,情形萬緊”①為慮,經過多次催促,最後由南洋派出“開濟”、“南璞、“南瑞”、“馭遠”、“澄慶”五艦,交提督銜總兵吳安康統領,執行援台任務。

    艦隊從11月起在上海進行準備,添置炮位,遲至次年1月18日才出發南下。

    孤拔早已得知這一消息,他決定親率法艦七艘,攔擊中國援台艦隊。

     1885年2月7日,孤拔率艦隊自馬祖澳出發,北上搜索中國援台艦隻。

    2月12日,雙方艦隊于浙江石浦檀頭山附近洋面遭遇。

    吳安康不敢與敵交鋒,率艦隊逃跑,“馭遠”、“澄慶”兩艦航速較低,落在後面,被迫駛入石浦港隐蔽。

    法艦追趕“開濟”等三艘巡洋艦未及,便返回封鎖石浦港,并于14日夜間用水雷将“澄慶”、“馭遠”兩艦擊沉(一說自沉)。

    之後,孤拔得知“開濟”等三艦躲避在鎮海口内,便又率艦隊進犯鎮海。

     鎮海位于甬江海口,北岸為沙灘,敵艦不能靠岸,易于防守,南岸港汊較多,便于登陸。

    法艦侵擾東南沿海以來,浙江提督歐一陽一利見認識到鎮海系“浙東之咽喉,防浙以防鎮為急務”②,便以南岸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鎮海的防禦。

    其主要措施是:充實兵力,調整部署,以一千人駐金雞山,五千人分守南北兩岸,另以二千五百人為後應,分扼鎮海至甯波沿江各隘;在甬江口釘樁沉船,堵塞航道;在金雞山險要處修築暗炮台,安設進口大炮,台上覆土一丈,護以一毛一竹、草皮,又在高阜顯露之處築假壘十餘座,隻插旗幟,不設一兵,以迷惑敵人,并在沿岸險要處加修圍牆、長堤,挖掘壕溝,密布地雷、障礙物等,從而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

    此外,在各鄉組織民一團一,盤查一奸一細,把法國教堂的傳教士全部遷至後方,派兵監護,以切斷敵之内應,并高價收買外國引水人員,使其不為法軍所用。

     2月28日夜間,孤拔率法艦四艘侵入鎮海海面。

    歐一陽一利見下令沉船堵口,命各營嚴陣以待。

    援台三艦和原在港内的“超武”、“元凱”兩艦也都做好戰鬥準備。

     3月1日下午,一艘法艦企圖進港偵察,被北岸招寶山炮台守軍開炮擊退。

    接着,四艘法艦合力來犯,守軍岸炮和艦炮一齊轟擊,擊穿敵先頭一艦。

    法艦不支,施放煙幕逃走。

    當夜,法軍以兩小船于乾口門靠岸,企圖登陸偷襲,被守軍擊退。

    3月2日,受傷法艦駛離鎮海,其餘三艦仍泊原處。

    入夜,法以二魚雷艇進行偷襲,又被守軍水陸炮火擊退。

    3日上午,孤拔再次率領艦隊進攻,同樣遭到守軍的猛烈炮擊,其中一艦煙筒中炮受損,各艦掉頭逃跑。

    此後,法軍又數次利用夜暗進行偷渡和魚雷攻擊,均遭失敗。

    孤拔智窮力竭,不得不于8月7日率隊南返。

     此次鎮海作戰,由于守軍預有準備,水陸防守嚴密,傷亡甚少。

    法軍則有兩艘巡洋艦負傷,兩隻舢闆沉沒,并死傷不少官兵。

    孤拔本人也中彈受傷,後死在澎湖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