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俄國

關燈
俄國渴望與西方的歐洲交往已有3O0年了;300年來,俄國已從那裡獲得最重要的思想、最富有成效的學說和最生動的、令人一愛一好的事物。

     彼得.Y.恰達耶夫 考察歐洲對俄國的影響似乎是有悻常理的,因為俄國畢竟是歐洲的一部分,俄羅斯人是歐洲的一個民族。

    但是,俄國位于歐洲的邊緣,由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一大塊緩沖地帶構成。

    由于這一位置的緣故,俄羅斯人的曆史經曆完全不同于其他歐洲人,他們所發展起來的文化也相應地不同。

    因此,俄國的思想家一代一代地以民族方向和民族目标這一基本問題來煩擾自己。

     俄國同西方的關系通常一直是被動地接受的關系。

    隻是在過去一個半世紀裡,俄國才能報答西方,先是報答以俄國偉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後又報答以由布爾什維克的革命産生的經濟計劃技術和社會促進手段。

    但是,20世紀以前,歐洲對俄國的影響比俄國對歐洲的影響大得多,而且這種影響一直是俄國發展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一、1856年以前的俄國和歐洲 第一個俄羅斯國家于公元9世紀以基輔公國為中心發展起來(見第八章第二節)。

    這個早期的俄羅斯國家與歐洲其餘地區有許多聯系。

    它不僅越過黑海與拜占庭進行大量的貿易交往,還越過波羅的海與西北歐進行大量的貿易交往。

    值得注意的是,11世紀時,雅羅斯拉夫大公同歐洲諸主要王朝建立了姻親關系:他的妹妹嫁給了波蘭的卡齊米日一世,他的兒子娶了拜占庭的一位公主,他的兩個女兒分别嫁給了法蘭西的亨利一世和挪威的哈拉爾三世。

     以後數世紀中,兩個決定一性一的發展結合起來相當有效地孤立了俄羅斯。

    一個發展是,弗拉基米爾六公在公元990年前後決定接受拜占庭東正教形式的基督教,而不接受羅馬天主教形式的基督教。

    當時,這兩個宗教之間的差别并不很大。

    但是,由于有關羅馬教皇的最高權力的教義和實踐在以後數十年間的發展,這兩個教會于1054年分道揚镳。

    俄羅斯不可避免地開始卷入天主教世界和東正教世界之間由此發生的長期不和。

    在君主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1453年)以後,情況尤其如此,因為君主坦丁堡的陷落使俄羅斯成為東正教的唯一獨立的堡壘。

    這些事件使俄羅斯人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我孤立。

    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善是俄羅斯東正教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惡是西方的拉丁思想方式。

    由于藐視和忽視正在改變歐洲其餘地區的偉大變革,東正教統治下的俄羅斯隻有一個目标——保持不為異教的天主教徒所污染。

     切斷俄羅斯與西方的聯系的另一發展是1237年蒙古人的入侵(見第八章第二節)。

    蒙古人隻要其俄羅斯臣民承認可汗的宗主權。

    每年向可汗進貢,就不幹涉他們的事務。

    不過,蒙古人的統治割斷了俄羅斯與歐洲其餘地區的大部分剩下的聯系。

    這種聯系的斷絕在蒙古人統治的兩個世紀中一直存在,它是在西方正在經曆文藝複興、宗教改革運動、海外擴張和商業革命時到來的。

    但是,未受損傷的俄羅斯基本上保持不受這些意義深遠的經濟運動和文化運動的影響。

    東正教的東方沒有與伊拉斯谟或文奇酷似的學者,沒有與富裕爾家族或梅迪契家族極相似的家族,也沒有與裡斯本或安特衛普一模一樣的城市。

    此外,蒙古人給俄羅斯社會留下了他們自己的印記。

    他們的思想和管理方法為後來的俄國沙是建立半東方的專制主義統治鋪平了道路。

    17世紀末,莫斯科上層階級中有大約17%的成員具有非俄羅斯或東方的血統;這一點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當俄羅斯人于15世紀擺脫蒙古人時,顯露出來的俄國文明完全不同于西歐的文明。

    在東正教影響、左右人們的觀點和行動的意義上,這是一種諧和一緻的文明。

    但是,它也是一種基本上缺乏使西方如此生氣勃勃、如此擴張的商業、工業和科學的文明。

    那些較不盲從、較有遠見的俄羅斯領袖很快就看出他們的經濟和技術的落後是對自己的國家安全的一種無法容忍的威脅。

    因此,16世紀的俄羅斯人同以後世紀中的土耳其人、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開始借用西方的東西,作為一種自衛手段。

    他們首先感興趣的是向西方借用軍事技術。

     這一政策不是不切實際或無實際意義的。

    更确切地說,這是一個生死問題,因為俄羅斯被西面強大的瑞典人、立陶宛人和波蘭人與南面的土耳其人和克裡米亞的鞑靼人包圍着。

    值得注意的是,當沙皇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向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提議建立軍事聯盟甚至聯姻時,波蘭國王急忙給伊麗莎白去信,懇求她拒絕這一提議。

    "到目前為止,"他寫道,"我們之所以能戰勝它(俄羅斯),僅僅是因為它對教育是外行,也不懂得技術。

    "因此,當伊凡于1563年一路打到波羅的海的納爾瓦時,這位波蘭國王向伊麗莎白抱怨說,莫斯科大公國的不斷增長的力量是由英國的技術援助造成的。

     莫斯科人是天下一切自一由的敵人,由于外界帶給他們的東西不斷增多,其力量日益強大。

    外界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商品,而且還有他們以前所不知道的武器,甚至把能工巧匠即[這類武器的]制造者也帶給了他們。

    他們憑借所施展的手段,使自己強大得足以征服其他所有的人。

    陛下不知道這一改人的力量,也不知道他們對為他們服務的人們所行使的權力。

     因此,俄羅斯的鄰國故意地試圖阻止俄羅斯獲得西方的武器和技術。

    就俄羅斯人方面來講,他們自然企圖打破這種孤立他們的包圍,他們這樣做時不斷地取得了成功。

    17世紀期間,俄羅斯人雇傭了許多外國軍官來訓練和領導他們的軍隊。

    這些新成員中,幸運的蘇格蘭士兵尤其傑出。

    雖然其中多數人在俄羅斯僅服役了很短一個時期,但有一部分人永久地定居下來,變得俄羅斯化了。

    例如,17世紀時,有個叫利爾蒙特的船長,停止為波蘭人服務,轉而為俄羅斯人服務,他就是19世紀俄國著名詩人萊蒙托夫的祖先。

    同樣,阿伯丁郡的托威的巴克利在裡加定居下來,他的一個後裔就是巴克萊·德托利将軍,這位将軍曾率領俄軍反對拿破侖的大軍。

     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大大加快了這一西方化的過程。

    他以鋼鐵般的意志和極其巨大的幹勁頒布了3000多條法令,其中許多法令由他親手寫下,幾乎所有的法令都是由他授意而制定的。

    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機關和軍隊,建立起供養其軍隊的工業,引入成千上萬的各種類型的專家,派出一群群年青的俄羅斯人到國外去學習,并建立起許多學校——所有學校都具有實利主義的一性一質:數學和航海學校、海軍學校、陸軍學校、計算學校和居于最高地位的科學院。

    彼得還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歐旅行,直接學習外國的種種制度和慣例。

    他對法國文化和英國議會制度沒有興趣,但是,他象一個普通的勞動者那樣在英國和荷蘭的造船場場作工,以便了解在他看來對他國家最有用的東西。

     通過所有這些手段,彼得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他所說的打開一扇"面向西方的窗戶"的目标。

    此外,在嚴格的意義上,他是通過打敗瑞典、獲取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而打開這一窗戶的;在波羅的海沿海,他建立了新都聖彼得堡——新俄羅斯的象征,就象莫斯科是舊俄羅斯的象征一樣。

    不過,這些變化是在遭到全體居民中為數衆多的幾部分人的激烈反對的情況下完成的。

    彼得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曾因這類因循守;日的人而不得不放棄他在建立一座永久的戲院和放松對外國服裝的禁止方面所作的努力。

    同樣,彼得在整個統治期間,不僅必須與群衆的冷漠和懷疑作鬥争,而且還必須與保守的大貴族和教士的公開或隐蔽的反對作鬥争。

    甚至他确已引起的一些變化也在兩個重要方面受到限制:這些變化就一性一質而言,基本上是軍事的、經濟的和技術的變化,而且,它們僅影響了全體居民中人數不多的上層階級的一些持贊同态度的成員。

     彼得的工作由富有才華、引人注目的葉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繼續下去。

    葉卡捷琳娜認為自己及其宮廷是俄羅斯歐化的媒介。

    她比獨斷的彼得有知識得多,積極地贊助文學、藝術、戲劇和報刊。

    她雖然不是一個有創見的思想家,但樂意吸收其他人的思想,尤其是哲人們的思想。

    事實上,她以自己是一個開明的專制君主而自豪,并常常引用啟蒙運動的箴言。

    在她統治期間,俄羅斯高等貴族已開始歐化到脫離民族傳統的程度。

    在彼得統治期間蓄胡子、穿飄垂的東方長袍的貴族,這時在他們的言語、服裝、住宅和社會職來方面模仿起凡爾賽宮廷。

    在這時期裡,貴族的子女由法國家庭女教師教育,首先學習法語,作為他們的母語,然後撿起隻夠管理仆人用的少量俄語。

    因此,俄羅斯的歐化不再僅限于技術方面,盡避它繼續限制在上層階級内。

    實際上,歐化的上層階級與作為農奴被束縛在莊園裡的農民群衆之間的鴻溝正愈來愈寬,愈來愈富有刺激一性一。

    這種分隔反映在以下這篇對靠農奴勞動供養的驕奢一婬一逸的統治階級的描寫中: 必須記住,在那些日子裡,一個富裕的俄羅斯貴族保留着他自己的裁縫、鞋匠、鞍工、木匠、馬夫、小馬倌、一奶一場女工、藥劑師、樂師、男一女演員、詩人、建築師、畫家和整整一大群更貼身的仆人如廚師、面包師傅。

    糕餅師傅、洗盤子的人、洗燙衣物的女工、男仆、主管酒飯的侍役、切肉人、煮咖啡的人、侍女、随從和這一類别中的其他所有的人。

    通常,這些工作的每一種,都有若幹人去做,他們配有協助他們的大、小助手。

    此外,随着大部分較富裕的貴族不僅擁有許多本内住宅,而且還在鄉下擁有無數的地産,每一住處都充分地配有及自己的一個服務班子。

     有個紳士在其住宅的前廳安排了17個男仆,他們必須日夜待在那裡,其中一人準備去替主人取煙鬥,另一人準備去瑞一杯水,第三人準備去拿一本書,如此等等。

    另一紳士保留着300個仆人,在其住宅裡,已确立的儀式包括每日四十道菜的一餐飯。

    每道菜各由一名身圍白圍裙、頭戴高帽子的廚師端上,他必須把菜放在桌子上,舉起帽子,深深地鞠一個躬以後退下,而12個主管酒飯的侍役和切肉人則身穿紅制一服、頭戴搽發粉的假發,侍候在桌旁。

    順便說一下,這位紳士還養着七隻貓,這些貓夜間被拴在一張有七條腿的桌子上,如果其中一隻貓碰巧掙脫出來,專門看管這些貓的全體女仆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每個"顯貴"都對為其賓客發明某種新式的娛樂或者提一供某種特别的、新的菜肴,感到一種勢利的驕傲。

    ……幾乎在一一夜間把一塊田變成一個湖或一座山、幾乎在幾小時内建起一個亭子或一座塔或一道凱旋門或其他建築上的裝飾物,是一種流行的消遣。

    有個紳士以他的"一愛一之島&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