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上)
關燈
小
中
大
。
第二年,當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前往康科德搜奪那裡的秘密軍需庫時,戰鬥開始了。
正是在這次戰鬥中,有人在列克星敦草坪打響了"聲聞全世界的槍聲"。
結果是英國軍隊發現自己被圍困在波士頓。
第二月即1775年6月,第二屆大一陸會議召開,它需要負責一場正式的戰争,開始招募一支美利堅軍隊。
大會對于與母國實行最後的決裂,仍很勉強。
但是,随着戰鬥的蔓延,要求獨立的情緒增漲。
1776年l月,潘恩出版了富有鼓動一性一的小冊子《常識》。
潘恩隻是兩年前剛從英國來到美洲,他痛恨英國社會的不公正。
現在,他在小冊子中熱情地激勵殖民地居民抛棄"舊世界"的暴政: 假定一塊大一陸永遠要由一個島嶼來支配,那是件荒謬的事。
大自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衛星大于其主要的行星;由于英國和美洲就彼此間的關系而言,颠倒了大自然的通常秩序,所以它們屬于不同的體系,是很明顯的。
英國屬于歐洲;美洲屬于它本身。
啊!熱一愛一人類的人們!耙于不僅反對暴政、也反對暴君的人們,站出來吧!舊世界的每一處都有着重重壓迫。
自一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驅趕。
亞洲和非洲很久以來一直驅逐自一由,歐洲把自一由看作是個陌生人,英國對自一由發出了離開的警告。
啊!接受這一逃亡者吧,為人類準備一個避難所! 讓我們每一個人向鄰人伸出熱情的友誼之手……讓輝格一黨一和紮利一黨一的名字滅絕;讓我們不是聽别人,而是聽誠實的公民的話;他們是坦率的、堅定的朋友,是人類權利和美洲自一由的、獨立的國家的勇敢的擁護者。
《常識》在殖民地各地得到傳閱,它大大地有助于大會在1776年7月4日作出接受《獨立宣言》的決定。
一旦軍事行動開始充分進行,決定一性一的因素證明是法國對革命者的援助。
戰争的前兩年間,法國并沒有正式卷入,不過,它把軍一火源源輸送到殖民。
1777年決定一性一的薩拉托加戰役中,美利堅人所使用的武器的十分之九都來源于法國。
第二年,法國與起義者訂立同盟,向英國宣戰。
荷蘭和西班牙加入法國一方,而歐洲其他大部分強國則組成武裝中立聯盟,以保護它們的貿易不受英國海軍的攻擊。
法國海軍和一支擁有6000人的法國遠征軍的援助,大大地有助于喬治·華盛頓所率的軍隊的勝利,大大地促成了英國最後于1781年在約克敦的投降。
1783年在巴黎簽訂的和約,正式承認了美利堅共和國的獨立,其邊疆以西一直伸展到密西西比河。
但是,加拿大仍屬于英國,并接受了仍忠于英國的60000名美利堅托利一黨一黨一人,他們在人數上與原先在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法國居民相等。
從世界曆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
《獨立宣言》已宣布:"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美國人民在革命期間和革命之後,通過了旨在使這一宣言不僅在紙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實現的種種法律。
首先,這些法律廢除了東半球的限嗣繼承地産權和長嗣繼承制。
被指定繼承人的土地不能在該家庭以外出一售,而長嗣繼承制則要求土地須移交給長子。
施行這些制度的目的是使大地産在其因襲的所有人的管理下保持完整無損。
但是,《獨立宣言》發表10年後,除兩個州外,每個州都廢棄了限嗣繼承地産權,宣言發表15年後,每個州還廢棄了長嗣繼承制。
換句話說,新的美利堅共和國是建立在由農民本人經營的小地産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由少數人控制的大地産的基礎上。
托利一黨一黨一人如弗吉尼亞的費爾法克斯家族擁有600萬英畝的土地;對托利一黨一黨一人所擁有的大地産的奪取和分配也促進了上述的過程。
這些地産被奪取後,被小塊小塊地出一售,從而明顯地改變了新共和國的土地所有制。
美國革命也導緻公民權大大地擴大,不過,男公民選舉權直到50年後才确立。
革命還促進了反對奴隸制度的運動。
一個接一個州政一府通過了禁止輸入奴隸的法律——羅得島和康涅狄格于1774年通過,特拉華于1776年通過,弗吉尼亞于1778年通過,馬裡蘭于1783年通過,到1784年,規定逐步地、完全地廢除奴隸制度的法律己在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康涅狄格和羅得島得到通過。
甚至在弗吉尼亞的蓄奴中心,1782年時也通過了使解放奴隸較為容易的法律,8年之内,該州有1萬多名奴隸獲得自一由。
較大的宗教信仰自一由是革命的另一成果。
先前,十三個殖民地中有九個殖民地已設立州教會。
這意味着居住在馬裡蘭的公理會教友必須幫助支持該州的主教派教會;居住在馬薩諸塞的主教派教會成員必須幫助支持當地的公理會教會;即使那些根本沒加入教會的人,也看到他們所納稅款的一部分被用于支持一個州教會。
但是,革命開始之後,馬上就有五個州的已确立的教會被廢除,從而,開始了已成為當代美國之特點的宗教信仰自一由。
立憲制度也因革命而得到加強。
十三個州都接受了以《獨立宣言》的原則為基礎的憲法。
這些憲法給财産所有人以專門特權,并不是完全民一主的。
但是,它們通過政一府權能的分立而對統治權加以限制,并附上《人權法案》;該法案規定了公民的天賦權利和以往沒有一個政一府會公正地去做的一些事情。
1787年的《西北法令》确保西部諸地将分享美國革命的來之不易的好處:它規定新的州應建立在俄亥俄河以北地區,它們在所有法律方面與舊的州相同,但不能實行奴隸制度。
西部諸地将無須經受原先各州的殖民地附屬的制度或競争擴張的制度。
相反,當它們能取得州的地位時,它們将因有彈一性一的聯邦制的原則而享有原先十三個州在戰争和革命中赢得的權利和自一由。
這些變化并不象法國革命和俄國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那樣廣泛和深刻。
這些較後的革命,特别是俄國革命,促成了較美國革命多得多的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
然而,美國革命在當時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在美洲的建立,在歐洲被廣泛地解釋為:它意味着啟蒙運動的思想是切實可行的——一個民族有可能建立一個國家,有可能制定一種建立在個人權利的基礎上的切實可行的政體。
美國各州所通過的憲法尤其給當時的歐洲人以深刻印象。
他們向列舉人類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宗教信仰自一由、集會自一由、出版自一由、不受任意扣押的自一由——的《人權法案》歡呼。
我們将看到,〈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育》的發表形成了法國大革命的高一潮,這并非偶然的。
起草該宣言的委員會承認,"這一崇高的思想"産生于美洲。
"在北美洲确立起自一由的那些事件中,我們已進行了合作;北美洲向我們表明了我們應将對于自身的保護建立在什麼原則的基礎上。
…"當挪威人和比利時人分别于1814和1830年起草各自的憲法時,美國又充當了一個樣闆。
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已成為自一由和機會的一個象征。
它作為沒有以往數千年的負擔和積澱的一塊新的土地而受人羨慕。
例如,德國的音樂家和詩人舒伯特宣稱,在美國,十三扇"金色的大門向不容異說和專制政治的受害者們敞開着"。
同樣,傑斐遜的意大利朋友菲利普·馬澤伊寫道,絕大多數意大利人是美國的贊賞者——他們"大聲地稱它為人類的事業,盡避他們生活在專制政一府的統治下"。
在一愛一爾蘭,民族主義領袖亨利·格拉頓因美國革命者的成功而受到鼓舞,他告訴自己的同胞們,"在你們确定當奴隸的可行一性一以前,請始終朝美國看。
"随後,他在對英國的一次警告中說:"當美國派遣其大使……前往歐洲并向世界表明自己的獨立和政權時,你會想象自己将說服一愛一爾蘭滿足于一個為它制定法律的英國國會嗎?" 當時的美國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識到美國革命的意義,他宣稱: 一場偉大的革命已經發生——這一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任何現存國家中的力量的變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個新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種類的新國家。
它已在所有的力量關系、力量均勢和力量趨勢方面引起一個巨大變化,就象一個新行星的出現會在太一陽一系中引起一個巨大變化一樣。
即使今天,在巨大的變化已改變美國社會、新的更激進的革命運動已控制世界大部分地區時,美國革命對世界曆史進程的影響仍可感覺到。
第二年,當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前往康科德搜奪那裡的秘密軍需庫時,戰鬥開始了。
正是在這次戰鬥中,有人在列克星敦草坪打響了"聲聞全世界的槍聲"。
結果是英國軍隊發現自己被圍困在波士頓。
第二月即1775年6月,第二屆大一陸會議召開,它需要負責一場正式的戰争,開始招募一支美利堅軍隊。
大會對于與母國實行最後的決裂,仍很勉強。
但是,随着戰鬥的蔓延,要求獨立的情緒增漲。
1776年l月,潘恩出版了富有鼓動一性一的小冊子《常識》。
潘恩隻是兩年前剛從英國來到美洲,他痛恨英國社會的不公正。
現在,他在小冊子中熱情地激勵殖民地居民抛棄"舊世界"的暴政: 假定一塊大一陸永遠要由一個島嶼來支配,那是件荒謬的事。
大自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衛星大于其主要的行星;由于英國和美洲就彼此間的關系而言,颠倒了大自然的通常秩序,所以它們屬于不同的體系,是很明顯的。
英國屬于歐洲;美洲屬于它本身。
啊!熱一愛一人類的人們!耙于不僅反對暴政、也反對暴君的人們,站出來吧!舊世界的每一處都有着重重壓迫。
自一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驅趕。
亞洲和非洲很久以來一直驅逐自一由,歐洲把自一由看作是個陌生人,英國對自一由發出了離開的警告。
啊!接受這一逃亡者吧,為人類準備一個避難所! 讓我們每一個人向鄰人伸出熱情的友誼之手……讓輝格一黨一和紮利一黨一的名字滅絕;讓我們不是聽别人,而是聽誠實的公民的話;他們是坦率的、堅定的朋友,是人類權利和美洲自一由的、獨立的國家的勇敢的擁護者。
《常識》在殖民地各地得到傳閱,它大大地有助于大會在1776年7月4日作出接受《獨立宣言》的決定。
一旦軍事行動開始充分進行,決定一性一的因素證明是法國對革命者的援助。
戰争的前兩年間,法國并沒有正式卷入,不過,它把軍一火源源輸送到殖民。
1777年決定一性一的薩拉托加戰役中,美利堅人所使用的武器的十分之九都來源于法國。
第二年,法國與起義者訂立同盟,向英國宣戰。
荷蘭和西班牙加入法國一方,而歐洲其他大部分強國則組成武裝中立聯盟,以保護它們的貿易不受英國海軍的攻擊。
法國海軍和一支擁有6000人的法國遠征軍的援助,大大地有助于喬治·華盛頓所率的軍隊的勝利,大大地促成了英國最後于1781年在約克敦的投降。
1783年在巴黎簽訂的和約,正式承認了美利堅共和國的獨立,其邊疆以西一直伸展到密西西比河。
但是,加拿大仍屬于英國,并接受了仍忠于英國的60000名美利堅托利一黨一黨一人,他們在人數上與原先在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法國居民相等。
從世界曆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
《獨立宣言》已宣布:"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美國人民在革命期間和革命之後,通過了旨在使這一宣言不僅在紙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實現的種種法律。
首先,這些法律廢除了東半球的限嗣繼承地産權和長嗣繼承制。
被指定繼承人的土地不能在該家庭以外出一售,而長嗣繼承制則要求土地須移交給長子。
施行這些制度的目的是使大地産在其因襲的所有人的管理下保持完整無損。
但是,《獨立宣言》發表10年後,除兩個州外,每個州都廢棄了限嗣繼承地産權,宣言發表15年後,每個州還廢棄了長嗣繼承制。
換句話說,新的美利堅共和國是建立在由農民本人經營的小地産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由少數人控制的大地産的基礎上。
托利一黨一黨一人如弗吉尼亞的費爾法克斯家族擁有600萬英畝的土地;對托利一黨一黨一人所擁有的大地産的奪取和分配也促進了上述的過程。
這些地産被奪取後,被小塊小塊地出一售,從而明顯地改變了新共和國的土地所有制。
美國革命也導緻公民權大大地擴大,不過,男公民選舉權直到50年後才确立。
革命還促進了反對奴隸制度的運動。
一個接一個州政一府通過了禁止輸入奴隸的法律——羅得島和康涅狄格于1774年通過,特拉華于1776年通過,弗吉尼亞于1778年通過,馬裡蘭于1783年通過,到1784年,規定逐步地、完全地廢除奴隸制度的法律己在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康涅狄格和羅得島得到通過。
甚至在弗吉尼亞的蓄奴中心,1782年時也通過了使解放奴隸較為容易的法律,8年之内,該州有1萬多名奴隸獲得自一由。
較大的宗教信仰自一由是革命的另一成果。
先前,十三個殖民地中有九個殖民地已設立州教會。
這意味着居住在馬裡蘭的公理會教友必須幫助支持該州的主教派教會;居住在馬薩諸塞的主教派教會成員必須幫助支持當地的公理會教會;即使那些根本沒加入教會的人,也看到他們所納稅款的一部分被用于支持一個州教會。
但是,革命開始之後,馬上就有五個州的已确立的教會被廢除,從而,開始了已成為當代美國之特點的宗教信仰自一由。
立憲制度也因革命而得到加強。
十三個州都接受了以《獨立宣言》的原則為基礎的憲法。
這些憲法給财産所有人以專門特權,并不是完全民一主的。
但是,它們通過政一府權能的分立而對統治權加以限制,并附上《人權法案》;該法案規定了公民的天賦權利和以往沒有一個政一府會公正地去做的一些事情。
1787年的《西北法令》确保西部諸地将分享美國革命的來之不易的好處:它規定新的州應建立在俄亥俄河以北地區,它們在所有法律方面與舊的州相同,但不能實行奴隸制度。
西部諸地将無須經受原先各州的殖民地附屬的制度或競争擴張的制度。
相反,當它們能取得州的地位時,它們将因有彈一性一的聯邦制的原則而享有原先十三個州在戰争和革命中赢得的權利和自一由。
這些變化并不象法國革命和俄國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那樣廣泛和深刻。
這些較後的革命,特别是俄國革命,促成了較美國革命多得多的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
然而,美國革命在當時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在美洲的建立,在歐洲被廣泛地解釋為:它意味着啟蒙運動的思想是切實可行的——一個民族有可能建立一個國家,有可能制定一種建立在個人權利的基礎上的切實可行的政體。
美國各州所通過的憲法尤其給當時的歐洲人以深刻印象。
他們向列舉人類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宗教信仰自一由、集會自一由、出版自一由、不受任意扣押的自一由——的《人權法案》歡呼。
我們将看到,〈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育》的發表形成了法國大革命的高一潮,這并非偶然的。
起草該宣言的委員會承認,"這一崇高的思想"産生于美洲。
"在北美洲确立起自一由的那些事件中,我們已進行了合作;北美洲向我們表明了我們應将對于自身的保護建立在什麼原則的基礎上。
…"當挪威人和比利時人分别于1814和1830年起草各自的憲法時,美國又充當了一個樣闆。
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已成為自一由和機會的一個象征。
它作為沒有以往數千年的負擔和積澱的一塊新的土地而受人羨慕。
例如,德國的音樂家和詩人舒伯特宣稱,在美國,十三扇"金色的大門向不容異說和專制政治的受害者們敞開着"。
同樣,傑斐遜的意大利朋友菲利普·馬澤伊寫道,絕大多數意大利人是美國的贊賞者——他們"大聲地稱它為人類的事業,盡避他們生活在專制政一府的統治下"。
在一愛一爾蘭,民族主義領袖亨利·格拉頓因美國革命者的成功而受到鼓舞,他告訴自己的同胞們,"在你們确定當奴隸的可行一性一以前,請始終朝美國看。
"随後,他在對英國的一次警告中說:"當美國派遣其大使……前往歐洲并向世界表明自己的獨立和政權時,你會想象自己将說服一愛一爾蘭滿足于一個為它制定法律的英國國會嗎?" 當時的美國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識到美國革命的意義,他宣稱: 一場偉大的革命已經發生——這一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任何現存國家中的力量的變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個新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種類的新國家。
它已在所有的力量關系、力量均勢和力量趨勢方面引起一個巨大變化,就象一個新行星的出現會在太一陽一系中引起一個巨大變化一樣。
即使今天,在巨大的變化已改變美國社會、新的更激進的革命運動已控制世界大部分地區時,美國革命對世界曆史進程的影響仍可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