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回 應妖夢圓明園遭劫 頒哀诏文宗帝大行

關燈
,何必交議呢?”怡王笑向衆人道:“諸君聽此論如何?”衆人都道:“王一爺高見,某等萬不能及。

    隻有一樁奇異處,每逢王一爺發出的議論,某等初聽,總不很為然,等到細想了去,才覺頭頭是道,句句不錯,可見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原是勉強不來的。

    ”順王笑道:“諸君自不思耳,聖上平素最不喜是大内裡頭祖制嚴重,規矩煩瑣,起居一切,很是不方便,所以一年四季,都住在園子裡。

    現在圓明園被洋人燒掉了,回銮之後,一來是居住不方便,二來是瞧見了頹垣敗井,燼柱破磚,也要傷心呢。

    ”衆人盡都唯唯,隻有太常寺少卿焦佑瀛是新由肅順吸引,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當下就迎一合道:“為了圓明園的事,聖慮十分焦勞,懇請回跸,是做臣子的不但不能分憂,反倒添憂。

    ”怡王道:“就在這裡,聖心也很郁郁,因為東南軍報不很利,甯國、嚴州相繼淪陷,周天受又死了,經不起再添上這無謂的憂悶。

    ”議了好一會,公決懇求禦駕暫緩還京,文宗自然歡喜。

    從此文宗就在熱河避暑山莊行宮總理萬機一切。

    此時英、法、俄、美等國,都派遣公使,駐紮北京,辦理交涉。

    政一府大臣事務紛繁,不暇兼顧,于是設立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專管洋務。

    特命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桂良、文祥入内辦理。

    并于内閣部院軍機處各司員章京内,滿漢各挑取八員,作為司員定額。

    再命崇厚為辦理三口通商大臣,駐紮天津,管理牛莊、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務。

    從此北京、天津又多了兩所洋務衙門了。

     卻說文宗帝聰明天慧,即位之初,勵一精一圖治,很欲大大幹一番,無如民亂如一毛一,國家多故,用盡一精一力,使盡心思,依舊不得太平。

    奮發有為的小堯舜,當着這個時勢,怎麼不要心灰意懶!于是縱一情聲色,聊以解悶驅愁。

    女色這東西,究竟是斷喪身一子的,何況倉猝出狩,月露風霜,未免失于調養。

    又聞海澱被焚,少了個悅一性一怡情所在,雖說是聖度汪洋,究竟有點子可惜。

    如此堆三聚五,湊四合六,竟然成功一病,睡夢不甯,茶飯懶進。

    初時還掙紮着坐朝聽政,後來一天重似一天,卧在寝宮,竟不能動彈了。

    熱河地方又沒有好醫生,開上方兒,無非是麥冬人參等膩補東西,投下去哪裡有點子效驗?怡親王等幾位王大臣趁着文宗有病,正好專斷發行。

    因此休戚相關的,一個也沒有。

    今兒挨明兒,明兒挨後兒,挨到鹹豐十一年七月裡,看看要挨不過了,壬寅這日,文宗自知不起,命召宗人府宗令載垣、右宗正端華、禦前大臣肅順、景壽、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十八人到寝宮,托孤道:朕躬不德,不堪奉祀社稷,得罪天地祖宗,以緻外患恁陵,内亂蜂起,颠越播遷,以至于此。

    爾等千裡追随,相同患難。

    朕與爾等,名是君臣,情過骨肉。

    現值乾坤震蕩,天下鼎沸之秩,朕沒于此,人心不無浮動。

    皇子載淳,年歲過幼,萬機一切,均賴爾等竭力贊襄。

    苟能削平群寇,重緻升平,朕死九泉,亦暝目也。

     衆人聽了,盡都感泣,當下承遵朱谕,冊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此時皇太子年方六歲。

    六歲的孩子,懂得什麼,瞧見大衆哭泣,也跟着哭泣,才罷,卻又嘻笑如常。

    這日無事,到癸卯寅刻,文宗兩眼一翻,雙腳一挺,大行去了。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欽承遺诏,扶皇太子就柩前即了皇帝位,是為穆宗。

    尊皇後及生母皇貴妃那拉氏均為皇太後。

    旋上皇太後徽号,名叫慈安皇太後;生母皇太後徽号,名叫慈禧皇太後。

    新皇帝年号,拟定是“祺祥”兩個字。

    新皇帝通隻六歲,大小政務,悉由怡親王等專斷專行。

    因文宗托孤,曾有“贊襄”兩個字,怡親王等八個人,遂自号為“贊襄政務王大臣”。

    哀诏頒發到京,留京王大臣等恸哭失聲,恭親王拜折恭慰新主大孝,并請來熱河奔喪。

    怡親王等私議道:“奕訢系大行皇帝胞弟,于宗支最近,我等贊襄政務,兩宮太後頗不為然。

    他一來此,怕與兩宮協同謀我,我們可就危了。

    ”鄭親王道: “所見極是,趁他沒有動身,快降一道旨止住他。

    ”于是立刻拟旨,隻說京師地方重要,該王大臣留守責重,毋庸來熱奔喪等語,才待頒發,忽見一人,匆匆奔入道:“我等禍事到了。

    ”衆人瞧時,正是贊襄政務大臣焦佑瀛。

    怡親王就問:“什麼禍事?”焦佑瀛道:“才得着一個很緊要消息,聽說兩宮皇太後有垂簾聽政的舉動。

    ”怡王道:“你這句話從哪裡聽來的?”焦佑瀛道:“是家人告訴我的。

    ”肅順道:“誰的家人?”焦佑瀛道:“是我家裡的家人。

    ”鄭親王笑道:“焦佑瀛,你做了贊襄政務大臣,連一個家丁的話也會相信,我真替你慚愧呢!”焦佑瀛道:“王一爺休要笑話,我那家丁他這消息,是從他哥哥那裡得來的。

    ”鄭親王道:“他哥哥又是誰?”焦佑瀛道:“他哥哥也是一個家丁,卻在安太監家裡當差的。

    ”怡親王問:“誰是安太監?”焦佑瀛道:“就是西太後身旁的安得海安太監。

    ”衆人聽了,宛如頂門上轟了個霹靂,不覺都默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