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回 太後垂簾新翻政局 親王議政重振朝綱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載垣忽聽焦佑瀛說垂簾消息,是從安得海那裡得來的,吓得都呆了。
端華心細,問道:“這句話是不是安得海親口說出的?”焦佑瀛道:“安家的家丁,向我們那家丁說:‘咱們老爺要得時了,太後垂簾之後,咱們老爺講的話比什麼都要靈驗,差不多軍機大臣、王大臣都沒有咱們老爺親近呢。
你不信,瞧下去就是了。
’”肅順笑道:“我當是什麼,原來是這麼一句沒要緊的話,那不過下人們招搖的積習,虧你也去信他。
”載垣道:“太後臨朝,本朝從不曾有過,就國初時候,世祖沖年踐祚,也隻有親王攝政。
”談論一會,各自散去。
不意次日早朝,就有禦史董元醇拜上一折,大意說皇上沖齡,未能親政,暫請皇太後垂簾聽政,并懇請近支親王一、二人輔政等語。
兩宮皇太後閱過之後,立刻召見贊襄王大臣。
載垣、端華聞說皇太後召見,都吃一驚。
載垣道:“兩宮皇太後素不預聞政事,召見我們做什麼呢?”端華道:“也許為梓宮奉移的事呢。
”跨進朝房,肅順、景壽等六人都已到了。
肅順道:“今兒的事情很奇怪,不知悶葫蘆裡倒底賣點子什麼藥? ”載垣道:“我才與你哥哥談論呢。
”焦佑瀛道:“怕就是垂簾的事情發動了吧?”正說着,忽見一個太監匆匆走出道:“兩宮太後升殿了。
”八位贊襄王大臣慌忙趨入,行過禮,慈禧太後谕道:“禦史董元醇上一個折子,講的話倒很切現在時勢。
叫你們來,大家商議商議,究竟可行不可行?”說到這裡,回顧太監安得海,安得海會意,忙取折子遞給怡親王載垣。
載垣接到手,就與端華等公同閱看。
參閱兩三行,就見他皺眉搖頭,很露出不然的樣子,霎時閱畢。
慈禧後又問:“按照目下時勢,還可以行嗎?”載垣道:“奴才看來,不很妥當。
”慈禧後道: “怎麼不妥當呢?”載垣道:“太後臨朝原非盛治,祖宗制度也不曾有過。
”慈禧後道:“垂簾聽政,漢、唐、宋、明,一竟有的。
本朝雖然未曾有過,因時制宜,也屬不妨,何況祖制上也不曾有過明訓,禁止垂簾。
依我說是很好,很可以舉行。
”載垣碰頭道:“祖宗制度是萬世遵守的,奴才愚昧,斷乎不敢有所增損。
”慈禧後道:“這個不幹你事,有我們主張呢。
”八人齊聲道:“違犯祖制的事,太後就有懿旨,奴才等斷不敢奉诏。
”慈禧後不樂道:“聽你語意,明是料我們沒有才,不夠管理國政了?”載垣碰頭道:“皇太後聖德天才,奴才何敢輕諒!隻有奴才愚昧,隻知道謹守祖制,祖制所有,絲毫不敢減,祖制所無,絲毫不敢增。
”慈禧後聽了,秋波瑩瑩,瞧着慈安後,不作一語。
慈安後道:“這件事他們既然不答應,咱們慢慢再商量吧。
”随谕退朝。
載垣見兩宮退了朝,向衆人伸了伸舌頭道:“險的很,險的很。
”端華道:“虧你争的厲害,不然,壞了事了。
”載垣道:“這都是要我們一性一命的事,如何不力争呢?”肅順道:“應該叫軍機處拟一道旨,把董元醇那張奏狠狠駁一下,免得不知趣的人再來饒舌!”載垣道:“這是一勞永逸的勾當,虧你提醒了我。
”随傳軍機章京,命他照意拟旨駁還去訖。
從此心安意泰,以為總沒什事故發生了。
暫時按下。
卻說慈禧後退入寝宮,心裡沒好氣,宮娥人等瞧見慈容不喜,都不免栗栗危懼。
太監安得海裝好一袋旱煙跪着奉上,慈禧後接來吸着,吸了兩口,銜着嘴出神,待要吸時,火早熄了。
安得海忙用紙煤向宮香上取火,跪下再點。
慈禧後舉眼,見是安得海,才不發話。
吸完煙,起身道:“随我東宮去。
”安得海知道慈禧後要去見慈安後了,随攜了旱煙袋,緊步跟随。
一時行到。
見慈安後正在那裡瞧書呢,瞧見慈禧後進來,早站了起來,兩宮見過禮,歸了坐。
慈禧說起垂簾一節事,慈安後道:“贊襄王大臣不答應,怕不容易行吧。
”慈禧後道:“我也并不是攬權喜事,皇帝年紀輕,不過,他們這一班人哪一個是忠心赤膽?照這樣子擾下去,錦繡山河怕有點兒靠不住呢。
”慈安後驚道:“天下竟要擾壞嗎?”慈禧後道:“那是一定的事,别的不要論,隻要瞧方才的舉動,他們這一班人眼珠子裡,哪裡還有咱們兩個兒?依仗先帝臨終吩咐過
端華心細,問道:“這句話是不是安得海親口說出的?”焦佑瀛道:“安家的家丁,向我們那家丁說:‘咱們老爺要得時了,太後垂簾之後,咱們老爺講的話比什麼都要靈驗,差不多軍機大臣、王大臣都沒有咱們老爺親近呢。
你不信,瞧下去就是了。
’”肅順笑道:“我當是什麼,原來是這麼一句沒要緊的話,那不過下人們招搖的積習,虧你也去信他。
”載垣道:“太後臨朝,本朝從不曾有過,就國初時候,世祖沖年踐祚,也隻有親王攝政。
”談論一會,各自散去。
不意次日早朝,就有禦史董元醇拜上一折,大意說皇上沖齡,未能親政,暫請皇太後垂簾聽政,并懇請近支親王一、二人輔政等語。
兩宮皇太後閱過之後,立刻召見贊襄王大臣。
載垣、端華聞說皇太後召見,都吃一驚。
載垣道:“兩宮皇太後素不預聞政事,召見我們做什麼呢?”端華道:“也許為梓宮奉移的事呢。
”跨進朝房,肅順、景壽等六人都已到了。
肅順道:“今兒的事情很奇怪,不知悶葫蘆裡倒底賣點子什麼藥? ”載垣道:“我才與你哥哥談論呢。
”焦佑瀛道:“怕就是垂簾的事情發動了吧?”正說着,忽見一個太監匆匆走出道:“兩宮太後升殿了。
”八位贊襄王大臣慌忙趨入,行過禮,慈禧太後谕道:“禦史董元醇上一個折子,講的話倒很切現在時勢。
叫你們來,大家商議商議,究竟可行不可行?”說到這裡,回顧太監安得海,安得海會意,忙取折子遞給怡親王載垣。
載垣接到手,就與端華等公同閱看。
參閱兩三行,就見他皺眉搖頭,很露出不然的樣子,霎時閱畢。
慈禧後又問:“按照目下時勢,還可以行嗎?”載垣道:“奴才看來,不很妥當。
”慈禧後道: “怎麼不妥當呢?”載垣道:“太後臨朝原非盛治,祖宗制度也不曾有過。
”慈禧後道:“垂簾聽政,漢、唐、宋、明,一竟有的。
本朝雖然未曾有過,因時制宜,也屬不妨,何況祖制上也不曾有過明訓,禁止垂簾。
依我說是很好,很可以舉行。
”載垣碰頭道:“祖宗制度是萬世遵守的,奴才愚昧,斷乎不敢有所增損。
”慈禧後道:“這個不幹你事,有我們主張呢。
”八人齊聲道:“違犯祖制的事,太後就有懿旨,奴才等斷不敢奉诏。
”慈禧後不樂道:“聽你語意,明是料我們沒有才,不夠管理國政了?”載垣碰頭道:“皇太後聖德天才,奴才何敢輕諒!隻有奴才愚昧,隻知道謹守祖制,祖制所有,絲毫不敢減,祖制所無,絲毫不敢增。
”慈禧後聽了,秋波瑩瑩,瞧着慈安後,不作一語。
慈安後道:“這件事他們既然不答應,咱們慢慢再商量吧。
”随谕退朝。
載垣見兩宮退了朝,向衆人伸了伸舌頭道:“險的很,險的很。
”端華道:“虧你争的厲害,不然,壞了事了。
”載垣道:“這都是要我們一性一命的事,如何不力争呢?”肅順道:“應該叫軍機處拟一道旨,把董元醇那張奏狠狠駁一下,免得不知趣的人再來饒舌!”載垣道:“這是一勞永逸的勾當,虧你提醒了我。
”随傳軍機章京,命他照意拟旨駁還去訖。
從此心安意泰,以為總沒什事故發生了。
暫時按下。
卻說慈禧後退入寝宮,心裡沒好氣,宮娥人等瞧見慈容不喜,都不免栗栗危懼。
太監安得海裝好一袋旱煙跪着奉上,慈禧後接來吸着,吸了兩口,銜着嘴出神,待要吸時,火早熄了。
安得海忙用紙煤向宮香上取火,跪下再點。
慈禧後舉眼,見是安得海,才不發話。
吸完煙,起身道:“随我東宮去。
”安得海知道慈禧後要去見慈安後了,随攜了旱煙袋,緊步跟随。
一時行到。
見慈安後正在那裡瞧書呢,瞧見慈禧後進來,早站了起來,兩宮見過禮,歸了坐。
慈禧說起垂簾一節事,慈安後道:“贊襄王大臣不答應,怕不容易行吧。
”慈禧後道:“我也并不是攬權喜事,皇帝年紀輕,不過,他們這一班人哪一個是忠心赤膽?照這樣子擾下去,錦繡山河怕有點兒靠不住呢。
”慈安後驚道:“天下竟要擾壞嗎?”慈禧後道:“那是一定的事,别的不要論,隻要瞧方才的舉動,他們這一班人眼珠子裡,哪裡還有咱們兩個兒?依仗先帝臨終吩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