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回 惡風潮儒臣遭厄運 申軍法名士進良言

關燈
蒙蔽為可恨耳。

    蚊虻負山,一精一衛填海,你我做臣子的隻要蓄着這個志,耐辛耐苦做将去,不怕不做成功。

    本朝德澤在民,我看長一毛一決不會長久的。

    ” 當下國藩就把胡林翼在楚剿讨,暫未能赴鄂的緣由,具折申奏明白。

    誰料這一道折奏,未到北京,嚴切的上谕,已經降下: 本日據青麟奏稱,探聞曾國藩帶勇,已距金口百有餘裡,貴州道胡林翼随同前來,現複退往上遊。

    賊船飙忽上竄,急須出其不意,順流轟擊。

    該侍郎炮船早入楚北,胡林翼何以退守?着曾國藩饬知該道,迅速前進,無稍遲延。

    欽此。

    國藩把上谕給與林翼瞧看,林翼道:“旨意嚴切,職道可不能留待我公了。

    ”國藩道:“不要緊,我當專折保留你。

    ”恰接軍報,說長一毛一由興國上竄,打破崇一陽一、通城兩座城池。

    國藩驚道:“崇、通兩邑,素多土匪,長一毛一與土匪聯合了,事情就壞了。

    ”随向林翼道:“此任非君不可。

    君可率領黔勇,由平江往剿,我再調平江知縣林源恩接應你。

    兩匪聯合,勢必大熾,事不宜遲,快去快去。

    ”林翼見說,督率本部,當夜就拔隊,開赴崇、通而去。

    國藩具折陳明,并稱胡林翼之才,勝臣十倍,将來可倚以辦賊。

    折到北京,上頭自然無甚話說。

    林翼到了通城,與太平軍開過幾仗,互有勝負,專弁來營,求請援兵。

    國藩就派先鋒塔齊布帶同骁将周鳳山率兵三營,星馳往救,這都是水師未遭風災前的事情。

    林翼有了救應,軍心大壯。

    初六日,在上塔市地方,與太平軍開仗,前麾所指,神鬼效靈,列陣齊呼,風雲變色,如尚父之戰牧野;烈著鷹揚,比黃帝之戰阪泉,威伸夔鼓。

    竟然得了個全勝。

    塔齊布在沙坪地方,也得着個大勝仗,先後差員報捷。

    當下國藩接到捷報,向衆謀士道:“我之初計,原要陸路進軍,從崇、通着手,以次掃蕩,進援武昌。

    自己統率水師,順流東下,水陸夾擊,江面不難一舉肅清,不意事機變幻,竟至如此。

    ” 說着警報又至,報稱賊船連樯上竄,省城異常緊急。

    國藩忙下公文,飛調胡林翼、塔齊布回省防守,又命林源恩率兵扼守,防賊南竄。

    聚馬援殿前之米,推張華局上之枰,帷幄運籌,自謂謀無遺策。

    不意強中更有強中手,太平軍行軍飚忽,早于此時舟師踞靖港,陸師擾甯鄉,打破湘潭縣城,并分股至朱亭、渌口、朱洲一帶,把大河宿河裡的民船,悉數擄掠。

    再到湘鄉,把漣江裡的船也擄了來,合計共有八九百号,結聯成一大座木城。

    又在湘潭城外,掘濠築壘,紮下五座大營,聲勢很是厲害。

    警信傳到曾營,國藩焦灼道:“賊人這麼骠悍,胡、塔調到,怕也難于取勝呢。

    ”衆謀士都來勸解。

    國藩道:“諸君不知,打仗全靠不怕死。

    現在軍營兵勇,沒一個耐戰的,嶽州一仗,交手不道一個時辰,就紛紛奔退,照這樣子弄下去,江面如何會肅清?衆營官又都不肯聽我的話,即如紮盤一樁事,要算教戒的了。

    叫他們築牆,總要築到八尺高,三尺厚,掘濠總要掘到八尺闊,六尺深,牆門總要有内濠一道,牆外總要有外濠兩道,濠裡頭總要密釘竹簽,說得唇焦舌敝,誰依了呢?要治他們軍法,我那兄弟先梗令,叫我還治誰?就是營制,我編定是五百人為一營,每營分為四哨,每哨分為八隊,火器、刀矛,各居其半。

    别個都依從,王璞山偏要自作聰明,獨标新異。

    這麼的兵,這麼的将,就叫孫武、吳起統率着,也難取勝,何況是我?”衆謀士聽了,都沒有話講。

     見一人開言道:“都是主帥過于仁慈的緣故,辦軍務原與家務不同,不能推情講義。

    《尉缭子》上說吳起跟秦軍開仗,不曾交手,一兵恃勇直前,斬獲雙首而返,吳起命縛出斬首。

    軍吏道:‘這是材士。

    ’吳起道:‘果然材士,非吾令雖材必斬。

    ’《魏志》載鄧艾遣兒子忠,與諸葛瞻戰不利,艾叱将把忠斬掉,忠馳還更戰,大破蜀軍。

    照此看來,湘軍不競,都是主帥過于仁慈的原故。

    ”衆謀士見此人發言戆直,都吃一驚,霎時間艙中數十雙眼睛的目光,都注集在這發言的一個兒身上。

    原來此人姓彭,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