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回 惡風潮儒臣遭厄運 申軍法名士進良言
關燈
小
中
大
稱先。
時鹹豐四年,正月日也。
不料地方劫運未終,粵賊惡貫未滿,狂瀾莫挽,弱水難浮。
這裡方擊楫渡江,那邊已投鞭斷水。
原來水師船隻,駛到嶽州湖畔,忽然北風大作,白一浪一滔天,波濤洶湧,抛錨收帆,哪裡收得住,戰艦糧船,互相碰撞,兵弁水手,被一浪一打入水中的,盈千累百,呼噪的聲音,宛如天崩地陷,嶽撼山搖,各将弁目駭心驚,都唬成傻子一般。
國藩急令收港,等到風平一浪一靜,檢點船隻,漂沉二十四号,撞損數十号,溺斃勇丁,八九百名。
國藩歎道:“兩年心血,初次出發,就遭這麼的大挫折,辦事真不易容。
這幾條戰船,造它時光,凡材料之堅脆,制度之廣狹,帆樯樓橹之位,火器之用,營陣之式,下至米鹽細事,哪一件不是我躬身驗察,費盡心機,變盡方法,誰料一朝兒就喪掉這許多,可歎可歎!” 忽見一個晶頂軍弁,進來回道:“王哨官禀告軍情大事,在外候傳。
”國藩道:“傳他進來。
”軍弁應着,引王哨官進艙,打千兒見禮,回道:“陸師王統領,帶領湘勇,才抵羊樓司地方,就與長一毛一碰着了。
”國藩道:“王璞山是吾鄉傑士,碰見長一毛一開仗,勝負如何?”王哨官道:“這一回王統領沒有開仗,瞧見長一毛一旗号,他部下的兵勇,發一聲喊,竟全部走了。
王統領一個兒沒法子,隻得退回嶽州來。
”國藩道:“王璞山不戰而潰,這是什麼緣故?”王哨官道:“王統領退回來不打緊,不料後面長一毛一,乘勢追趕,直殺到嶽州城下。
城外營盤兵勇,盡都逃散,五大人與鄒統領、楊統領都退入城中。
現在長一毛一把嶽州城池,四面圍困,攻打甚急。
”國藩驚道:“不料舍弟國葆,竟這麼不濟事。
鄒壽璋、楊名聲,他兩個平日何等自負,臨敵倉惶,竟至一逃完結。
這回事情,怪去怪來,都是王璞山一個兒不是。
”随令王哨官回船聽差,一面與幕府謀士,商議援救嶽州之策。
衆謀士道:“王鑫賦一性一左強,我等早知他要債事。
他所部湘勇,營制步伍,并不按照這裡規矩,立異标奇,很有獨樹一幟的氣概。
大凡做統将的,驕傲兩個字,是不能犯的,他此番的挫敗,正坐驕傲太過之病。
”國藩道:“事已如此,諸君怪他也沒用。
咱們想一個法子,總要救出嶽州城裡的人才好。
”衆謀士道:“為今之計,除了急調炮船,開赴嶽州,可就沒有别的法子了。
”國藩道:“事到臨頭,也隻好這麼辦。
”随升坐水帳,發下軍令,調派快蟹、長龍、三闆各船,晝夜兼程,開赴嶽州,登岸擊敵,隻三天功夫,圍城裡的逃兵敗将,果然齊夥兒救了出來。
窺藩随即具奏陳嶽州陸師敗潰、水師遇風壞船情形,自請交部治罪。
這一道折奏,剛才拜發,就接到崇通官軍兩道捷報,一道是胡林翼在上塔市地方,大破太平軍。
這胡林翼,表字詠芝,是益州人,原是個貴州候補道,應前任總督吳文镕之調,帶領練勇六百,由黔赴鄂,軍抵金口,就得着吳督陣亡、敵舟上犯的警信,林翼進退兩難。
正這當兒,接到曾國藩公文,饬令回軍會剿嶽州之敵,并許饷糈、軍械,悉由湖南支給。
林翼大喜,随率本部,退往上遊,谒見曾國藩,抵掌談兵,個中機要,國藩很是欽佩。
林翼道:“吳公督師黃州,其實是失策。
眼前賊勢這麼猖撅,水師又沒有練成,照職道下見,南北兩省,隻宜堅守省會,必俟水師辦成,再圖洗剿。
”國藩擊節道:“這話說着了,鄙意何嘗不如是,吳公也何嘗不知道。
怎奈事機不巧,鄂撫祟綸挾有意見,密劾吳公閉城株守,奉旨切責,吳公不得已才出外督師的。
我這裡還有吳公的複信呢。
”說着取出,遞給林翼,隻見上面寫的是: 吾意堅守,待君東下,自是正辦。
今為人所一逼一,以一死報國,無複他望。
君所練水陸各軍,必俟稍有把握,而後可以出而應敵,不可以吾故率爾東下。
東南大局,恃君一人,務以持重為意,恐此後無有繼者,吾與君所處固不同也。
林翼瞧畢,不禁灑出幾滴英雄淚來,歎道“吳公盡忠,卻被崇煥撫院斷送了一性一命也。
”國藩道:“皇上聖明,惜左右大臣不懂軍務,常常
時鹹豐四年,正月日也。
不料地方劫運未終,粵賊惡貫未滿,狂瀾莫挽,弱水難浮。
這裡方擊楫渡江,那邊已投鞭斷水。
原來水師船隻,駛到嶽州湖畔,忽然北風大作,白一浪一滔天,波濤洶湧,抛錨收帆,哪裡收得住,戰艦糧船,互相碰撞,兵弁水手,被一浪一打入水中的,盈千累百,呼噪的聲音,宛如天崩地陷,嶽撼山搖,各将弁目駭心驚,都唬成傻子一般。
國藩急令收港,等到風平一浪一靜,檢點船隻,漂沉二十四号,撞損數十号,溺斃勇丁,八九百名。
國藩歎道:“兩年心血,初次出發,就遭這麼的大挫折,辦事真不易容。
這幾條戰船,造它時光,凡材料之堅脆,制度之廣狹,帆樯樓橹之位,火器之用,營陣之式,下至米鹽細事,哪一件不是我躬身驗察,費盡心機,變盡方法,誰料一朝兒就喪掉這許多,可歎可歎!” 忽見一個晶頂軍弁,進來回道:“王哨官禀告軍情大事,在外候傳。
”國藩道:“傳他進來。
”軍弁應着,引王哨官進艙,打千兒見禮,回道:“陸師王統領,帶領湘勇,才抵羊樓司地方,就與長一毛一碰着了。
”國藩道:“王璞山是吾鄉傑士,碰見長一毛一開仗,勝負如何?”王哨官道:“這一回王統領沒有開仗,瞧見長一毛一旗号,他部下的兵勇,發一聲喊,竟全部走了。
王統領一個兒沒法子,隻得退回嶽州來。
”國藩道:“王璞山不戰而潰,這是什麼緣故?”王哨官道:“王統領退回來不打緊,不料後面長一毛一,乘勢追趕,直殺到嶽州城下。
城外營盤兵勇,盡都逃散,五大人與鄒統領、楊統領都退入城中。
現在長一毛一把嶽州城池,四面圍困,攻打甚急。
”國藩驚道:“不料舍弟國葆,竟這麼不濟事。
鄒壽璋、楊名聲,他兩個平日何等自負,臨敵倉惶,竟至一逃完結。
這回事情,怪去怪來,都是王璞山一個兒不是。
”随令王哨官回船聽差,一面與幕府謀士,商議援救嶽州之策。
衆謀士道:“王鑫賦一性一左強,我等早知他要債事。
他所部湘勇,營制步伍,并不按照這裡規矩,立異标奇,很有獨樹一幟的氣概。
大凡做統将的,驕傲兩個字,是不能犯的,他此番的挫敗,正坐驕傲太過之病。
”國藩道:“事已如此,諸君怪他也沒用。
咱們想一個法子,總要救出嶽州城裡的人才好。
”衆謀士道:“為今之計,除了急調炮船,開赴嶽州,可就沒有别的法子了。
”國藩道:“事到臨頭,也隻好這麼辦。
”随升坐水帳,發下軍令,調派快蟹、長龍、三闆各船,晝夜兼程,開赴嶽州,登岸擊敵,隻三天功夫,圍城裡的逃兵敗将,果然齊夥兒救了出來。
窺藩随即具奏陳嶽州陸師敗潰、水師遇風壞船情形,自請交部治罪。
這一道折奏,剛才拜發,就接到崇通官軍兩道捷報,一道是胡林翼在上塔市地方,大破太平軍。
這胡林翼,表字詠芝,是益州人,原是個貴州候補道,應前任總督吳文镕之調,帶領練勇六百,由黔赴鄂,軍抵金口,就得着吳督陣亡、敵舟上犯的警信,林翼進退兩難。
正這當兒,接到曾國藩公文,饬令回軍會剿嶽州之敵,并許饷糈、軍械,悉由湖南支給。
林翼大喜,随率本部,退往上遊,谒見曾國藩,抵掌談兵,個中機要,國藩很是欽佩。
林翼道:“吳公督師黃州,其實是失策。
眼前賊勢這麼猖撅,水師又沒有練成,照職道下見,南北兩省,隻宜堅守省會,必俟水師辦成,再圖洗剿。
”國藩擊節道:“這話說着了,鄙意何嘗不如是,吳公也何嘗不知道。
怎奈事機不巧,鄂撫祟綸挾有意見,密劾吳公閉城株守,奉旨切責,吳公不得已才出外督師的。
我這裡還有吳公的複信呢。
”說着取出,遞給林翼,隻見上面寫的是: 吾意堅守,待君東下,自是正辦。
今為人所一逼一,以一死報國,無複他望。
君所練水陸各軍,必俟稍有把握,而後可以出而應敵,不可以吾故率爾東下。
東南大局,恃君一人,務以持重為意,恐此後無有繼者,吾與君所處固不同也。
林翼瞧畢,不禁灑出幾滴英雄淚來,歎道“吳公盡忠,卻被崇煥撫院斷送了一性一命也。
”國藩道:“皇上聖明,惜左右大臣不懂軍務,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