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回 劉巡撫遺書責三帥 怡制台辦案渡台灣
關燈
小
中
大
洋人庇護,官法難施,必尋釁隙,此不可不慮者七也。
既定碼頭,則除通商地面,餘皆不容泊岸,倘有任意闖入,以緻民衆驚惶,或取牲畜,或掠婦女,民人不平,糾合抗拒。
彼必歸采于官,而興問罪之師,此不可不慮者八也。
名曰通商,本非割地。
現在已将定海域垣拆毀,建造洋樓,綿亘數裡,西兵挈眷居住,大有據邑之意。
忽各省均如定海,恐非通商體制,腹内之地,舉以畀英,轉瞬之間,即非我有,此不可不慮者九也。
中國凋敞之故,由于漏銀出洋。
今各省内有洋船,漏銀較前更甚,大利之源,勢将立竭。
會子、交于之弊政将行,國用民用之生計已絕。
嗣後雖準以貨易貨,較前更須嚴禁,漏銀出洋,犯者無赦,而蛎隙門,即在于此,此不可不慮者十也。
至于議給之款,各省分撥,承示此項銀兩,須勒紳富捐輸歸款。
浙省自軍興以來,商民捐助饷需,為數實已不少。
甯郡為全省菁華,又被該洋人搜刮一空。
去秋收成本欠冬間複遭雪災,各屬饑民滋事,節經勸捐賬,經體察紳富情形,實已竭蹶從事。
若責以賂敵之款,功令捐輸,勢必不應。
若四川省之議增量賦,江浙萬不能行,必至忠義之心,漸成怨毒之氣。
故剿敵之銀可勸捐,而賂敵之銀不可勸捐。
他省完善之地,或有可勸捐,浙省殘敝之區,萬難勸捐,惟有據實陳明,不敢妄有欺蔽,惟含容亮察之。
劉韻珂的話,離然切中時弊。
無如絲已成線,木已成舟,三位大帥,隻把他當做耳邊風涼話兒,一笑置之罷了。
這日,三位大帥正在商議複奏的事,忽見巡捕官氣喘籲籲的奔入,三個人不覺唬倒了兩雙。
原來巡捕官走入時,已經面無人色,三帥瞧見這個樣子,不知外面有了什麼事,也都唬的呆了。
隻見巡捕官禀道:“洋兵殺來了!”耆英道:“沒有的話,和約的事,樁樁件件都依了他,才議結,如何又翻悔?”牛鑒道:“是怎麼的事?”巡捕官道:“這幾日,洋船士兵弁人等,都上岸來遊覽,莫愁湖,報恩寺,沒一處不有他們蹤迹。
今兒一洋兵隊在南門外不知哪一村,瞧見了幾個标緻女一娘一,就上前去手攙手的調谑。
這一來動了衆怒,被衆百姓拿住了,拳足交下,着實奉承了一頓。
”牛鑒大跳道:“那還了得!打洋人還是打我?王法都沒有了。
真混帳,快給我拿!”巡捕官頓了一頓,又禀道:“洋兵受了虧,回船糾合了大隊,到那邊去報仇了。
” 牛鑒才待派人查問,忽傳進藩台黃恩彤手本,牛鑒忙命請見。
黃藩台走進,見過禮,牛鑒問他洋人的事怎樣了。
黃藩台道:“不用大帥費心,司裡已經處置妥當了。
”牛鑒道:“總要把那起瘟百姓,重重辦一下子。
”黃藩台道:“南京民氣,憤激的很,倒也不便十分壓制呢。
”牛鑒心裡老大不自在,沒好氣的問道:“敢是老哥反倒摧抑洋人不成!”黃藩台道:“司裡哪裡有這個能耐。
就有了這能耐,也沒有這膽量呵!”牛鑒點頭道:“那也是實話,你怎樣辦理的?”黃藩台道:“司裡先到洋船上謝了罪,回來随即出示曉谕軍民,隻說外洋重女輕男,執手是其本俗,爾居民慎勿驚疑。
緻滋事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經司裡這麼一辦,兩面倒都安逸了。
”牛鑒聽道才放了心。
黃藩台道:“洋人還要咱們辦兇手呢。
”牛鑒道:“這原是老兄忽略,很該早早拿捕了。
”黃藩台道:“照眼前而論,百姓也不很可欺呢。
好在洋人不懂什麼事,司裡已經分付江甯府,從府監裡提出幾名罪犯,栅鎖了到洋船上去一會兒就是了。
”牛鑒無語。
牛制台對于撫議這一件事,可以算得煞費苦心。
誰料宣宗帝偏不賞他的功,酬他的勞,倒把他革職拿問,交給刑部治罪,究竟得了個斬監候處分。
有事即長,無事即短。
英國自白門定約之後,得着商欠、煙價、戰費銀二千一百萬,又得廣州、福州、廈門、甯波、上海五處通商碼頭,心滿意足,承他情總算幾個月沒有生事。
到這年十一月,靜極思動,竟又掀起滔天大一浪一來。
原來上年定海、廈門,相繼告陷時光,英人特遣偏師,窺伺台灣。
此時台灣地方,文有兵備道姚瑩,武有總兵官達洪阿,得着驚信,立率本部兵弁,開炮抵禦。
恰好副将邱鎮功,手發一炮,擊折了洋船桅索,那洋船倉皇奔逃,觸在礁石上,立時粉碎。
兵弁紛紛落水,卻被清兵乘機擒獲了黑人百餘名,并刀仗、衣甲、圖書等件。
鎮、道兩員,商議了一會子,立即聯銜入告。
按照舊制,台灣原屬閩省寇轄。
因為遠在海外,特加兵備道三品銜,得與鎮臣專折奏事。
當下奏折到京,宣宗下旨嘉獎,并下特旨,嗣後有攻剿洋人折件,準有五百裡奏報。
如不獲勝仗,即由六百裡奏報。
既定碼頭,則除通商地面,餘皆不容泊岸,倘有任意闖入,以緻民衆驚惶,或取牲畜,或掠婦女,民人不平,糾合抗拒。
彼必歸采于官,而興問罪之師,此不可不慮者八也。
名曰通商,本非割地。
現在已将定海域垣拆毀,建造洋樓,綿亘數裡,西兵挈眷居住,大有據邑之意。
忽各省均如定海,恐非通商體制,腹内之地,舉以畀英,轉瞬之間,即非我有,此不可不慮者九也。
中國凋敞之故,由于漏銀出洋。
今各省内有洋船,漏銀較前更甚,大利之源,勢将立竭。
會子、交于之弊政将行,國用民用之生計已絕。
嗣後雖準以貨易貨,較前更須嚴禁,漏銀出洋,犯者無赦,而蛎隙門,即在于此,此不可不慮者十也。
至于議給之款,各省分撥,承示此項銀兩,須勒紳富捐輸歸款。
浙省自軍興以來,商民捐助饷需,為數實已不少。
甯郡為全省菁華,又被該洋人搜刮一空。
去秋收成本欠冬間複遭雪災,各屬饑民滋事,節經勸捐賬,經體察紳富情形,實已竭蹶從事。
若責以賂敵之款,功令捐輸,勢必不應。
若四川省之議增量賦,江浙萬不能行,必至忠義之心,漸成怨毒之氣。
故剿敵之銀可勸捐,而賂敵之銀不可勸捐。
他省完善之地,或有可勸捐,浙省殘敝之區,萬難勸捐,惟有據實陳明,不敢妄有欺蔽,惟含容亮察之。
劉韻珂的話,離然切中時弊。
無如絲已成線,木已成舟,三位大帥,隻把他當做耳邊風涼話兒,一笑置之罷了。
這日,三位大帥正在商議複奏的事,忽見巡捕官氣喘籲籲的奔入,三個人不覺唬倒了兩雙。
原來巡捕官走入時,已經面無人色,三帥瞧見這個樣子,不知外面有了什麼事,也都唬的呆了。
隻見巡捕官禀道:“洋兵殺來了!”耆英道:“沒有的話,和約的事,樁樁件件都依了他,才議結,如何又翻悔?”牛鑒道:“是怎麼的事?”巡捕官道:“這幾日,洋船士兵弁人等,都上岸來遊覽,莫愁湖,報恩寺,沒一處不有他們蹤迹。
今兒一洋兵隊在南門外不知哪一村,瞧見了幾個标緻女一娘一,就上前去手攙手的調谑。
這一來動了衆怒,被衆百姓拿住了,拳足交下,着實奉承了一頓。
”牛鑒大跳道:“那還了得!打洋人還是打我?王法都沒有了。
真混帳,快給我拿!”巡捕官頓了一頓,又禀道:“洋兵受了虧,回船糾合了大隊,到那邊去報仇了。
” 牛鑒才待派人查問,忽傳進藩台黃恩彤手本,牛鑒忙命請見。
黃藩台走進,見過禮,牛鑒問他洋人的事怎樣了。
黃藩台道:“不用大帥費心,司裡已經處置妥當了。
”牛鑒道:“總要把那起瘟百姓,重重辦一下子。
”黃藩台道:“南京民氣,憤激的很,倒也不便十分壓制呢。
”牛鑒心裡老大不自在,沒好氣的問道:“敢是老哥反倒摧抑洋人不成!”黃藩台道:“司裡哪裡有這個能耐。
就有了這能耐,也沒有這膽量呵!”牛鑒點頭道:“那也是實話,你怎樣辦理的?”黃藩台道:“司裡先到洋船上謝了罪,回來随即出示曉谕軍民,隻說外洋重女輕男,執手是其本俗,爾居民慎勿驚疑。
緻滋事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經司裡這麼一辦,兩面倒都安逸了。
”牛鑒聽道才放了心。
黃藩台道:“洋人還要咱們辦兇手呢。
”牛鑒道:“這原是老兄忽略,很該早早拿捕了。
”黃藩台道:“照眼前而論,百姓也不很可欺呢。
好在洋人不懂什麼事,司裡已經分付江甯府,從府監裡提出幾名罪犯,栅鎖了到洋船上去一會兒就是了。
”牛鑒無語。
牛制台對于撫議這一件事,可以算得煞費苦心。
誰料宣宗帝偏不賞他的功,酬他的勞,倒把他革職拿問,交給刑部治罪,究竟得了個斬監候處分。
有事即長,無事即短。
英國自白門定約之後,得着商欠、煙價、戰費銀二千一百萬,又得廣州、福州、廈門、甯波、上海五處通商碼頭,心滿意足,承他情總算幾個月沒有生事。
到這年十一月,靜極思動,竟又掀起滔天大一浪一來。
原來上年定海、廈門,相繼告陷時光,英人特遣偏師,窺伺台灣。
此時台灣地方,文有兵備道姚瑩,武有總兵官達洪阿,得着驚信,立率本部兵弁,開炮抵禦。
恰好副将邱鎮功,手發一炮,擊折了洋船桅索,那洋船倉皇奔逃,觸在礁石上,立時粉碎。
兵弁紛紛落水,卻被清兵乘機擒獲了黑人百餘名,并刀仗、衣甲、圖書等件。
鎮、道兩員,商議了一會子,立即聯銜入告。
按照舊制,台灣原屬閩省寇轄。
因為遠在海外,特加兵備道三品銜,得與鎮臣專折奏事。
當下奏折到京,宣宗下旨嘉獎,并下特旨,嗣後有攻剿洋人折件,準有五百裡奏報。
如不獲勝仗,即由六百裡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