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回 曹振庸巧意逢君 張格爾甘心謀逆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仁宗降旨之後,朝内外大臣紛紛獻議,有請增重京秤二兩的,有請增加典息三分的。
仁宗概行留中,遂開捐例。
自十九年四月起,至二十年正月止,共開一年零一個月,名叫豫東例。
自從天理教削平後,連着五六年雖未康樂和親,倒也平安無事。
這一年,是嘉慶二十五年,仁宗帝閑極了,下旨巡狩栾一陽一,親王貝勒盡都扈從。
不意風霜辛苦,到了那裡就染了一病。
起初隻道風寒小恙,服幾帖藥,疏散疏散就好了。
誰料一日重似一日,病例行宮,竟然不及回銮,風凄雨慘大行去了,享年六十一歲。
遺诏傳位于皇太子旻甯即位,是為宣宗帝。
即以明年為道光元年,尊母喜塔臘氏為皇太後,封弟綿恺為惇親王,綿忻為端親王,綿愉為惠親王。
把仁宗梓宮蔔葬昌陵完結。
宣宗恃着聰明才智,即位之初,勵一精一圖治,甚願超堯轶舜,做成一代承平令主。
第一倡行的,就是節儉兩個字,衣經三浣,食無兼味,甚至朝服袍套,也必補上一二個補丁,方才心舒意服。
在廷諸臣,穿戴得漂亮點子的,雖未必傳旨申饬,心裡卻終不喜歡他。
此時漢臣中,有一個曹振庸,歙縣人氏,賦一性一機警,最工揣摩,并且有一樁驚人本領,他肚子裡雖然聰明透亮,待人接物,謙恭拘謹,一點瞧不出是聰明人,因此人家倒都不防備他。
宣宗即位,振庸随衆上朝叩賀。
衆人都不很留心,振庸瞧見宜宗朝服上補着補丁,心領神悟,體會到這一層意思。
朝罷回家,卸去袍套,向妻子道:“你開箱子找找,破爛的箭衣外套拿幾件出來。
”他妻子道:“哪裡還有破爛的,前兒那幾件才做了,你穿着嫌不配,就叫連升拿到鋪子裡賣去了。
你身上穿的,還沒有到一個月呢。
”振庸默然,随把才卸下的袍套,搶到手中,狠命的撕,蚩喽喽,蚩喽喽,撕一破了兩塊。
他妻子隻道他是生氣,忙着來搶,已是不及。
振庸道:“你奪我做什麼?”他妻子道:“老爺生氣,也犯不着難為這衣服,撕掉了,依舊自己拿出錢做去。
”振庸道:“誰又生氣呢,我撕,我自有我的意思。
”他妻子道:“撕掉衣服,也有意思,又是什麼意思呢? ”振庸道:“你給我縫起來,我慢慢的告訴你。
”他妻子道:“撕掉了,又要縫,什麼意思呢?”振庸道:“什麼意思?我要穿破舊衣服呢。
”他妻子道:“為甚好衣服不穿,倒要穿破舊的。
”振庸道:“你哪裡知道,一生榮枯,都在這件衣服上。
現在且别問,往後你自會知道。
”他妻子道:“老爺往常什麼事不同我講,怎麼這會子倒又機密起來。
”振庸見婢仆等不在眼前,才悄悄道:“當今的脾氣,最喜歡是節儉,最憎厭是奢華。
今兒上朝,那件朝服,非但舊得不成樣子,還補上三五個補丁呢。
可憐那一班行一屍一走肉,沒一個體會得到。
所以我要趕忙換上破爛衣服,無非上體聖懷,博他一個歡喜是了。
”他妻子道:“别誤會了吧?”振庸道:“哪裡會誤會,坐朝受賀,君臣們第一遭會面,又不是尋常召見。
我猜上頭這麼,斷然是有意的。
”他妻子道:“既然這麼,老爺,你那雙套褲索一性一撕一破了,我替你打一個掌,好嗎?”振庸道:“那麼,總算是全套了。
”他妻子道:“全字怕不見得吧,那頂緯帽,還簇新的呢。
”說話的當兒,那外套的補丁,已經補好。
接着又補套褲。
翌日五鼓,穿扮定當,家人見了,都吓一跳,隻道哪裡跑出了個化子呢。
振庸上朝,滿望宣宗注意,誰料宣宗也隻尋常詢問了幾句,并沒有别的恩旨。
連着數日,都是如此,振庸頗為失望。
一日,獨蒙召對,宜宗見他衣服上盡是補丁,問道:“你的衣服,竟也是補綴的。
”振庸道:“臣因物力維艱,易作甚費,衣服套褲,類多補綴。
”宣宗道:“你套褲也打掌嗎? 需費幾何?”振庸道:“總要三錢銀子呢。
”宣宗道:“外間作物,價殊便宜。
内務府打一雙掌,須要庫銀五兩呢。
”振庸聽罷愕然。
宣宗忽問:“你們家裡吃雞蛋,每枚需銀幾多兩? ”振庸道:“臣少患氣痛,雞蛋這東西,從來沒有食過,該價多少,臣實不知,不敢妄對。
”宣宗道:“你家常吃點子什麼萊?”振庸道:“臣家人素食的日子多。
臣因從政在朝,每日所食,也隻豆腐炒豬肝一品。
”宣宗道:“需銀幾何?”振庸道:“那很便宜,西華門外茂林飯鋪裡,每炒一晶,隻需大錢五十八文。
”宣宗驚道:“世界上也有這麼便宜的東西。
朕每日食雞蛋四枚,每枚銀子五兩,已經二十兩銀子了。
今後,倒也要學你,吃那豆腐炒豬肝了。
” 朝罷回宮,宣宗就叫内監吩咐内膳房,做一晶豆腐炒豬肝。
中飯時光,做好呈上。
宣宗嘗着,果覺肥嫩适口,遂向内監道:“傳旨内膳房,以後天天就做這一品,不必再用别的菜蔬。
” 内監領旨去訖。
次日,内務府呈上單子,計開上供豆腐炒豬肝一品,每日用豬一頭,每頭價銀十五兩;屠夫二名,每日工食銀一兩;黃豆一鬥,銀三錢;豆腐工三名,每日工食銀一兩五錢;屠豬鍋竈,制腐鍋竈,召匠包一皮制,需工料銀五十六兩四錢;蓋搭豬圈一所,需銀三兩六錢。
共計置辦各物,費銀六十兩,每月常費銀五百三十四兩,請支銀共五百九十四兩整。
宣宗大驚道:
仁宗概行留中,遂開捐例。
自十九年四月起,至二十年正月止,共開一年零一個月,名叫豫東例。
自從天理教削平後,連着五六年雖未康樂和親,倒也平安無事。
這一年,是嘉慶二十五年,仁宗帝閑極了,下旨巡狩栾一陽一,親王貝勒盡都扈從。
不意風霜辛苦,到了那裡就染了一病。
起初隻道風寒小恙,服幾帖藥,疏散疏散就好了。
誰料一日重似一日,病例行宮,竟然不及回銮,風凄雨慘大行去了,享年六十一歲。
遺诏傳位于皇太子旻甯即位,是為宣宗帝。
即以明年為道光元年,尊母喜塔臘氏為皇太後,封弟綿恺為惇親王,綿忻為端親王,綿愉為惠親王。
把仁宗梓宮蔔葬昌陵完結。
宣宗恃着聰明才智,即位之初,勵一精一圖治,甚願超堯轶舜,做成一代承平令主。
第一倡行的,就是節儉兩個字,衣經三浣,食無兼味,甚至朝服袍套,也必補上一二個補丁,方才心舒意服。
在廷諸臣,穿戴得漂亮點子的,雖未必傳旨申饬,心裡卻終不喜歡他。
此時漢臣中,有一個曹振庸,歙縣人氏,賦一性一機警,最工揣摩,并且有一樁驚人本領,他肚子裡雖然聰明透亮,待人接物,謙恭拘謹,一點瞧不出是聰明人,因此人家倒都不防備他。
宣宗即位,振庸随衆上朝叩賀。
衆人都不很留心,振庸瞧見宜宗朝服上補着補丁,心領神悟,體會到這一層意思。
朝罷回家,卸去袍套,向妻子道:“你開箱子找找,破爛的箭衣外套拿幾件出來。
”他妻子道:“哪裡還有破爛的,前兒那幾件才做了,你穿着嫌不配,就叫連升拿到鋪子裡賣去了。
你身上穿的,還沒有到一個月呢。
”振庸默然,随把才卸下的袍套,搶到手中,狠命的撕,蚩喽喽,蚩喽喽,撕一破了兩塊。
他妻子隻道他是生氣,忙着來搶,已是不及。
振庸道:“你奪我做什麼?”他妻子道:“老爺生氣,也犯不着難為這衣服,撕掉了,依舊自己拿出錢做去。
”振庸道:“誰又生氣呢,我撕,我自有我的意思。
”他妻子道:“撕掉衣服,也有意思,又是什麼意思呢? ”振庸道:“你給我縫起來,我慢慢的告訴你。
”他妻子道:“撕掉了,又要縫,什麼意思呢?”振庸道:“什麼意思?我要穿破舊衣服呢。
”他妻子道:“為甚好衣服不穿,倒要穿破舊的。
”振庸道:“你哪裡知道,一生榮枯,都在這件衣服上。
現在且别問,往後你自會知道。
”他妻子道:“老爺往常什麼事不同我講,怎麼這會子倒又機密起來。
”振庸見婢仆等不在眼前,才悄悄道:“當今的脾氣,最喜歡是節儉,最憎厭是奢華。
今兒上朝,那件朝服,非但舊得不成樣子,還補上三五個補丁呢。
可憐那一班行一屍一走肉,沒一個體會得到。
所以我要趕忙換上破爛衣服,無非上體聖懷,博他一個歡喜是了。
”他妻子道:“别誤會了吧?”振庸道:“哪裡會誤會,坐朝受賀,君臣們第一遭會面,又不是尋常召見。
我猜上頭這麼,斷然是有意的。
”他妻子道:“既然這麼,老爺,你那雙套褲索一性一撕一破了,我替你打一個掌,好嗎?”振庸道:“那麼,總算是全套了。
”他妻子道:“全字怕不見得吧,那頂緯帽,還簇新的呢。
”說話的當兒,那外套的補丁,已經補好。
接着又補套褲。
翌日五鼓,穿扮定當,家人見了,都吓一跳,隻道哪裡跑出了個化子呢。
振庸上朝,滿望宣宗注意,誰料宣宗也隻尋常詢問了幾句,并沒有别的恩旨。
連着數日,都是如此,振庸頗為失望。
一日,獨蒙召對,宜宗見他衣服上盡是補丁,問道:“你的衣服,竟也是補綴的。
”振庸道:“臣因物力維艱,易作甚費,衣服套褲,類多補綴。
”宣宗道:“你套褲也打掌嗎? 需費幾何?”振庸道:“總要三錢銀子呢。
”宣宗道:“外間作物,價殊便宜。
内務府打一雙掌,須要庫銀五兩呢。
”振庸聽罷愕然。
宣宗忽問:“你們家裡吃雞蛋,每枚需銀幾多兩? ”振庸道:“臣少患氣痛,雞蛋這東西,從來沒有食過,該價多少,臣實不知,不敢妄對。
”宣宗道:“你家常吃點子什麼萊?”振庸道:“臣家人素食的日子多。
臣因從政在朝,每日所食,也隻豆腐炒豬肝一品。
”宣宗道:“需銀幾何?”振庸道:“那很便宜,西華門外茂林飯鋪裡,每炒一晶,隻需大錢五十八文。
”宣宗驚道:“世界上也有這麼便宜的東西。
朕每日食雞蛋四枚,每枚銀子五兩,已經二十兩銀子了。
今後,倒也要學你,吃那豆腐炒豬肝了。
” 朝罷回宮,宣宗就叫内監吩咐内膳房,做一晶豆腐炒豬肝。
中飯時光,做好呈上。
宣宗嘗着,果覺肥嫩适口,遂向内監道:“傳旨内膳房,以後天天就做這一品,不必再用别的菜蔬。
” 内監領旨去訖。
次日,内務府呈上單子,計開上供豆腐炒豬肝一品,每日用豬一頭,每頭價銀十五兩;屠夫二名,每日工食銀一兩;黃豆一鬥,銀三錢;豆腐工三名,每日工食銀一兩五錢;屠豬鍋竈,制腐鍋竈,召匠包一皮制,需工料銀五十六兩四錢;蓋搭豬圈一所,需銀三兩六錢。
共計置辦各物,費銀六十兩,每月常費銀五百三十四兩,請支銀共五百九十四兩整。
宣宗大驚道: